?

2015年全國干旱狀況及其影響與成因

2016-06-01 03:30王閃閃王素萍馮建英
干旱氣象 2016年2期
關鍵詞:旱區黃淮旱情

王閃閃,王素萍,馮建英

(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甘肅省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甘肅 蘭州 730020)

?

2015年全國干旱狀況及其影響與成因

王閃閃,王素萍,馮建英

(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甘肅省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甘肅蘭州730020)

摘要:2015年(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國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以及西南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2個明顯的干旱中心區,分別是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大部組成的北方旱區和西南旱區。其中,北方旱區伏秋旱較嚴重,西南旱區主要是夏旱。各旱區農業、人畜飲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2015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亞—西北太平洋大氣環流發生異常,東亞大槽偏強偏東、西太副高位置偏東,我國北方盛行西北風且西南暖濕氣流無法到達北方,導致我國北方干旱嚴重;而西南地區氣壓表現為大范圍正距平,西南渦減弱和高原地區的反氣旋增強,從而造成該地區出現干旱。

關鍵詞:2015年;干旱狀況;干旱演變;影響;成因

1全國干旱事實和影響

2015年,我國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以及西南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圖1)。

春季,旱情主要發生在西南地區北部、華北、內蒙古中東部以及華南區域,有輕到中旱,局地有重到特旱,其中,華南區域因前汛期偏晚,4月旱情較重,1/3的區域有中度以上氣象干旱[1],春末,華南旱情明顯緩解,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旱情持續發展;夏季,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西南西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西南地區西部初夏旱情較嚴重,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以及西藏區域伏旱嚴重,50%左右的區域存在旱情,20%左右的區域有中度以上氣象干旱[2];進入秋季,各區域旱情明顯緩解,至秋末,僅局地有輕到中旱;冬季,旱情主要出現在四川北部,以輕到中旱為主,其余區域基本無旱情??傮w來說,2015年我國主要存在2大干旱區,分別是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大部組成的北方旱區和西南旱區。

圖1 2015年全國旱情分布示意圖

1.1北方旱區

北方旱區旱情主要發生在夏、秋季,尤其是7月中旬到10月期間,從干旱站次比來看,這一時段區域內有44%的站點存在旱情,16%的站點有中度以上旱情(圖2)。從旱情的空間分布來看(圖3),7月上旬,區域內有零星的輕到中旱區;7月中、下旬,華北大部、黃淮東北部、西北地區東北部、內蒙古中部以及東北中南部的部分區域有中到重度氣象干旱;8月上旬,黃淮、東北以及西北地區東部的部分區域旱情稍有緩解,華北和內蒙古的部分區域旱情持續,8月中旬起,華北、西北地區東部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區域旱情加劇,黃淮東北部和東北南部部分區域旱情再次發展,至月末,大部區域有中度以上氣象干旱,局地有重到特旱;9月中旬起,西北、華北以及內蒙古區域的旱情開始緩解,而黃淮和東北區域的旱情持續,存在中到重度氣象干旱,東北局地有特旱;10月,東北旱情稍有緩解,而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以及黃淮局地仍有中到重度旱情;11月之后,北方旱區旱情明顯緩解,僅局地有輕到中旱。

據旱區氣象局及民政部門統計,2015年入夏以來的旱災共造成內蒙古360.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95.6×104hm2,其中絕收32.3×104hm2,直接經濟損失64.5億元*內蒙古新聞網,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09/11/011769165.shtml;遼寧省有289.8萬人受災,28.8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81.5×104hm2,其中絕收13.9 ×104hm2,飲水困難的大牲畜1.7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23.3億元*民政部救災司,http://www.jianzai.gov.cn//DRpublish/ywcp/0000000000012043.html;

圖2 2015年北方旱區干旱站次比(發生干旱

圖3 2015年7~11月上旬北方旱區旱情空間分布

山西省7月中旬有202.5萬人受災,18.1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43.3×104hm2,其中絕收3.8 ×104hm2,飲水困難的大牲畜1.2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15.6億元。8月,山西全省因旱損失達20.7億元,超過近5 a年均干旱損失*2015年8月山西省氣候影響評價;陜西省有83.12萬人因旱受災,受災面積25.8×104hm2,農作物絕收面積4.3×104hm2,直接經濟損失10.22億元*2015年7月陜西省氣候影響評價;寧夏有105萬人受災,因旱需飲水救助45萬人,農作物受旱面積17.0×104hm2,絕收面積5.0×104hm2,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2015年夏季寧夏氣候影響評價;甘肅有71.07萬人受災,飲水困難6.7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4.5×104hm2,成災面積6.57×104hm2,絕收面積1.26×104hm2,直接經濟損失3.49億元*2015年8月甘肅省氣候影響評價。

1.2西南旱區

西南地區多發生冬、春旱,夏旱較少出現[2-4]。2015年春季,四川大部和云南西北部有輕到中旱,局地有重旱[2];夏季,西南地區西部出現嚴重旱情,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盆地中部以及云南大部區域存在中度以上程度的氣象干旱,從干旱站次比來看(圖4),6~8月上旬區域內平均有36%的站點存在旱情,16%的站點有中度以上旱情,5%的站點有重度以上旱情。從旱情的空間演變來看(圖5),6月,川西高原南部、川西南山地以及云南西北部和中部區域存在中度以上氣象干旱,云南西北部有特旱;進入7月,四川南部和云南的旱情稍有緩解,特旱解除,但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中部以及西藏中東部出現輕到中旱,局地有重旱;8月上旬后,各地旱情均有所緩解,僅局地有輕到中旱;進入秋季,西藏中東部旱情再次發展,至9月下旬,西藏中部的大部區域有中度以上氣象干旱,那曲地區有重旱;10月上旬,旱情稍有緩解,中到重旱區范圍稍有縮小,中旬起,旱情明顯緩解,重旱解除,中旱區縮小。

圖4 2015年西南旱區干旱站次比演變特征

圖5 2015年6~10月中旬西南旱區旱情空間分布

據云南省民政部門統計,截至7月22日,云南省昆明、玉溪、保山等7市(自治州)41個縣(市、區)480.6萬人受災,155.8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49.9×104hm2,其中絕收面積8.7×104hm2;飲水困難的大牲畜97.1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22.6億元。

2旱區氣溫和降水變化

從各時段氣溫和降水狀況來看(圖略),2015年3月上、中旬,華北旱區大部、云南以及四川南部降水較常年偏少8成以上,西南旱區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 ℃,局地偏高4 ℃以上,高溫少雨致使華北大部、四川大部以及云南部分區域存在輕到中旱,局地重旱;下旬,華北旱區降水仍偏少8成以上,氣溫偏高4 ℃以上,旱情迅猛發展,四川和西藏部分區域降水偏少8成以上,旱情持續;4月,華北旱區和西南旱區相繼出現10~50 mm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局地偏多2倍以上,同時,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旱情明顯緩解。而華南大部降水較常年偏少5成以上,氣溫偏高1~2 ℃,旱情發展;5月,華南旱區大部降水較常年偏多5成以上,局地偏多1~2倍,旱情顯著緩解;6月,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 ℃,川西南山地和云南西北部偏高2~4 ℃,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高溫少雨致使四川和云南的部分區域存在中度以上氣象干旱;7月,北方旱區和西藏大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旱情發展;8月,西南旱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旱情明顯緩解,而北方旱區大部降水仍偏少2成以上,旱情持續;9月,西藏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局地偏少8成以上,同時,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 ℃,旱情再次發展,黃淮和東北旱區降水偏少5成以上,旱情持續,而西北地區東南部和內蒙古西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內蒙古西部偏多2倍以上,旱情明顯緩解;10月,西藏中部降水偏多2成以上,局地偏多2倍以上,旱情明顯緩解,而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北部、黃淮降水量仍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局地旱情持續;11月,北方旱區大部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大部區域旱情解除,而川西高原和云南西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旱情稍有發展;冬季,川西高原和云南西北部降水仍偏少2成以上,存在輕到中旱。

3干旱成因

3.1北方旱區

2015年是典型的強厄爾尼諾年,從4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異常偏高,并一直持續到2016年春季。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影響較大,早在1930年代,涂長望先生就研究了南方濤動(SO)與我國降水的超前、滯后關系,試圖對我國夏季的旱澇進行預測[5]。大量研究表明,在厄爾尼諾年,我國雨帶主要維持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北方地區總體偏旱[6-11]。觀測事實發現,2015年我國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等北方地區在汛期確實發生了大范圍的干旱現象,給社會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

從500 hPa位勢高度場的空間分布看出(圖6a和圖6b),5、6月我國北方至白令海峽東部一帶存在低壓異常,異常低壓中心位于堪察加半島附近,而異常低壓以西的歐洲地區則出現顯著的高壓異常。這種異常高、低壓的環流配置,使得中高緯地區西風帶偏于經向環流型,同時東亞大槽位置偏東,我國北方大部地區位于槽后,下層輻散、上層輻合,不易形成降水。這種環流形勢在700 hPa(圖7a和圖7b)上表現得更為清晰:5、6月歐洲地區的異常高壓和東亞地區的異常低壓相互配置,東亞大槽加深增強且位置偏東,從而使得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受槽后西北冷空氣控制(圖8a和圖8b)。另外,500 hPa垂直速度異??臻g分布圖(圖9a和圖9b)顯示,我國北方地區表現為大面積的正異常,即下沉運動增強或上升運動減弱。同時,對1 000~300 hPa整層水汽輸送進行積分(圖10a和圖10b)發現,5、6月,北方地區水汽表現為輻散,不利于降水發生。

7、8月,500 hPa位勢高度場(圖6c和圖6d)上,我國東部地區存在一低壓異常,受其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西太副高)無法西進,滯留在海上,相比于1981~2010年平均西伸脊點(120°E),2015年7月西太副高的西伸脊點停留在140°E,比常年偏東20個經度;8月偏東近20個經度。從700 hPa位勢高度場(圖7c和圖7d)也可看出,對流層低層西太副高仍位于海上,大量暖濕氣流沿著反氣旋西側北上,僅掃過華南的部分地區,經臺灣北上,到日本群島附近向東轉入太平洋(圖8c和圖8d),這一重要的水汽通道偏東是導致我國北方干旱少雨的一重要原因。此外,500 hPa垂直速度場上(圖9c和圖9d),7、8月我國北方大部地區表現為正異常,說明下沉運動增強或上升運動減弱。綜上可知,來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通道偏東導致水汽無法到達我國北方,配合對流上升運動的減弱,從而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的水汽通量散度呈正值,即水汽輻散流失,干旱加重。

圖6 2015年5~10月500 hPa位勢高度(等值線)及其異常(彩色陰影)的空間分布(單位:gpm)

圖7 2015年5~10月700 hPa位勢高度(等值線)及其異常(彩色陰影)的空間分布(單位:gpm)

圖8 2015年5~10月700 hPa風場的空間分布(單位:m/s)

圖9 2015年5~10月500 hPa垂直速度異常的空間分布(單位:Pa/s)

圖10 2015年5~10月1 000~300 hPa整層水汽積分的平均水汽

9、10月,伴隨著較冷空氣的南下,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減弱,脊線開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線第一次回撤到22°N附近,我國北方雨季結束。但500 hPa垂直速度異常分布(圖9e和圖9f)顯示,北方地區出現大面積的負異常,即輻合上升運動增強,產生降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北方的旱情。

3.2西南旱區

2015年春季西南地區北部出現旱情,到6月干旱急劇加重,尤其是云南、四川西部地區,至7、8月云南和四川旱情有所緩解,而西藏地區出現嚴重干旱,尤其是7月,一直持續到9月,10月下旬干旱緩解(圖4)。研究表明,西南地區降水與西南渦密切相關,西南渦是青藏高原東部及我國西南特殊地形影響下形成的淺薄系統,在700 hPa或850 hPa上表現為氣旋性環流的小低壓,伴隨降水產生[12-18]。從500 hPa位勢高度場(圖6a和圖6b)可以看出,受厄爾尼諾影響,低緯度地區位勢高度場呈正距平,5、6月西南地區氣壓相比常年氣候平均偏高。同樣,在700 hPa位勢高度場上(圖7a和圖7b),云南西南部地區位勢高度為正異常,即云南西南部低渦偏弱。從500 hPa垂直速度場(圖9a和圖9b)可看出,5、6月西南大部地區為正異常,對流上升運動受到抑制,同時整層大氣的水汽輸送表現為強輻散(圖10a和圖10b),不利于降水形成,旱情加??;7、8月,云南西部地區垂直速度出現負異常,上升運動增強(圖9c和圖9d),水汽輻合積聚(圖10c和圖10d),旱情逐漸得到緩解;至9、10月,西太副高減弱南退,并向東退居到海上,但華南沿海地區出現異常高壓中心(圖6e和圖6f),副高位置相比常年偏西,從而引導西南水汽進入川滇地區,干旱基本解除。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有“世界屋脊”之稱,降水主要集中在高原南部,水汽主要來源于孟加拉灣[19-20]。從500 hPa位勢高度場(圖6c)上可以看出,7月我國西部存在一異常高壓中心,受其影響,青藏高原地區在反氣旋高壓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此外,500 hPa垂直速度場(圖9c)上,7月青藏高原地區出現顯著正異常,說明該地區的上升運動受到抑制,對流活動較常年偏弱,降水不易發生,從而使干旱加劇。一般年份,由于地形影響,青藏高原南部地區存在一弱槽,其引導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爬坡進入高原南部,這是夏季青藏高原降水的主要水汽通道。2015年7月,青藏高原大部地區尤其是西北部存在一異常高壓中心,同時在高原南側孟加拉灣附近存在一弱的異常低壓中心,從而使得高原大部地區在高壓反氣旋控制下,盛行東北風和北風,使得孟加拉灣的水汽通道呈“關閉”狀態,進而導致水汽在該地區輻散,降水異常偏少,加劇當地旱情。8月,來自孟加拉灣的水汽給青藏高原地區帶來降水,緩解了這次干旱。

4結論

(1)2015年,我國主要存在2個明顯的干旱中心區,分別是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大部組成的北方旱區和西南旱區。

(2)北方旱區伏秋旱較嚴重,西南旱區主要是夏旱。

(3)2015年受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亞—西北太平洋大氣環流發生異常:5、6月,高緯地區西風帶相比氣候平均振幅的波動較大,表現為經向環流型,東亞大槽偏東,我國北方位于槽后地區,盛行西北風;7、8月,西太副高位置偏東,西南暖濕氣流無法到達北方,導致我國北方連續多月降水偏小,干旱嚴重;9、10月,副高減弱南退,北方部分地區垂直輻合上升運動增加,產生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旱情,但干旱仍在持續。而在西南地區,氣壓表現為大范圍的正距平,從而導致西南渦減弱和高原地區的反氣旋高壓增強,造成干旱,尤其在夏季;8、9、10月,暖濕西南風將孟加拉灣水汽輸送到西南地區,解除了西南地區的旱情。

參考文獻:

[1] 張宇,王素萍,馮建英. 2015年春季全國干旱狀況及其影響與成因[J]. 干旱氣象,2015,33(3):528-534.

[2] 王素萍,張宇,馮建英. 2015年夏季全國干旱狀況及其影響與成因[J]. 干旱氣象,2015,33(5):888-893.

[3] 中國氣象局. 中國災害性天氣氣候圖集(1961-2006年)[M]. 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32-39.

[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干旱圖集(1956-2009年)[M]. 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107-108.

[5] 涂長望. 中國天氣與世界大氣的浪動及其長期預告中國夏季旱澇的應用[J]. 氣象雜志,1937,3(11):647-697.

[6] 陳文. E1 Nino和La Nina事件對東亞冬,夏季風循環的影響[J]. 大氣科學,2002,26(5):596-610.

[7] 龔道溢,王紹武. 近百年ENSO對全球陸地及中國降水的影響[J]. 科學通報,1999,44(3):315-320.

[8] 王紹武,龔道溢. 近百年來的ENSO事件及其強度[J]. 氣象,1990,1:10-14.

[9] 許武成,馬勁松,王文. 關于ENSO事件及其對中國氣候影響研究的綜述[J]. 氣象科學,2005,25(2):212-220.

[10] 姚輝,李棟梁. 厄爾尼諾事件與中國降水及歷史旱澇[J]. 應用氣象學報,1992,3(2):228-234.

[11] 趙振國. 厄爾尼諾現象對北半球大氣環流和中國降水的影響[J]. 大氣科學,1996,20(4):422-428.

[12] 李永華,徐海明,劉德,等. 2006年夏季西南地區東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氣環流異常[J]. 氣象學報,2009,67(1):124-134.

[13] 李永華,徐海明,高陽華,等. 西南地區東部夏季旱澇的水汽輸送特征[J]. 氣象學報,2010,68(6):172-183.

[14] 陳艷,丁一匯,肖子牛. 水汽輸送對云南夏季風爆發及初夏降水異常的影響[J]. 大氣科學,2006,30(1):25-37.

[15] 蔣興文,李躍清,李春. 四川盆地夏季水汽輸送特征及其對旱澇的影響[J]. 高原氣象,2007,26(3):476-484.

[16] 尹晗,李耀輝. 我國西南干旱研究最新進展綜述[J]. 干旱氣象,2013,31(1):182-193.

[17] 張騰飛,張杰,馬聯翔. 一次西南渦影響云南強降水過程分析[J]. 氣象科學,2006,26(4):376-383.

[18] 張小玲,王三杉. El Nino對云南初夏降水的影響[J]. 熱帶氣象學報,1999,15(2):168-176.

[19] 李林,陳曉光,王振宇,等. 青藏高原區域氣候變化及其差異性研究[J].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0,6(3):181-186.

[20] 周長艷,李躍清,李薇. 青藏高原東部及鄰近地區水汽輸送的氣候特征[J]. 高原氣象,2005,24(6):880-888.

[21] 朱西德,李林,秦寧生,等.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氣候變化及其異常類型研究[J]. 氣象科學,2003,23(4):452-459.

中圖分類號:S1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639(2016)-02-0382-08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2-0382

作者簡介:王閃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干旱歸因分析、海氣相互作用. E-mail:wangshsh06@163.com

基金項目: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科研啟動項目(KYS2015BSKY01)資助

收稿日期:2016-04-10;改回日期:2016-04-19

王閃閃,王素萍,馮建英.2015年全國干旱狀況及其影響與成因[J].干旱氣象,2015,33(2):382-389, [WANG Shanshan, WANG Suping, FENG Jianying. Drought Events and Its Influence in 2015 i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Meteorology, 2016, 34(2):382-389],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2-0382

猜你喜歡
旱區黃淮旱情
加氣對西北旱區膜下滴灌棉花生長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黃淮麥區Fhb1基因的育種應用
水利誠信單位風采展示(駐馬店市黃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寧南旱區溝壟集雨結合覆蓋對土壤水熱肥與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室內設計作品選登
中期天氣預報
廣西:首個水文地方標準《旱情評價指標》實施
遠水
不同有機肥施用量對寧南旱區土壤養分、酶活性及作物生產力的影響
寧南旱區有機培肥對冬小麥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