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期水運港口統計工作在行業管理中的作用

2016-06-06 05:07于文華
中國市場 2016年19期
關鍵詞:統計工作新時期

于文華

[摘要]我國已加入WTO多年,隨著市場經濟日趨完善,高科技水平快速發展和高科技手段的普遍應用,水運、港口統計工作面臨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伴隨著企業的改制、個體運輸經濟成分的增長,要及時、準確地反映整個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現象和運行規律,迫切需要高效率的水運、港口統計。

[關鍵詞]水運港口;統計工作;新時期;行業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142

水運、港口統計要圍繞港航管理工作中心,把握形勢及時敏銳地捕捉新情況,發現新特點,反映新問題。要跳出統計的業務圈子,用發展的思路、改革的方法,建立起新的統計工作運行機制,拓寬放大統計工作視野,更好地發揮統計的職能作用。水運、港口統計要成為行業的經濟和社會信息的主體部門,為港航管理領導科學決策、企事業發展及社會各界服務的咨詢中心。

1水運、港口統計在行業管理中的作用

水運、港口統計要全面反映水運經濟和發展的水平、規模、結構、布局、比例、效益、預測其發展趨勢,闡明水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為港航管理領導層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計劃,進行有效的調節和管理提供依據。

系統地檢查港航管理政策和計劃完成的進度,說明政策和計劃執行的好壞原因,闡明水運經濟發展的平衡情況,有利于及時修正水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統計研究成果應用于行業管理,指導管理工作,引導水運業的發展。水運、港口統計可以通過船舶抽樣調查來取得船舶運輸業的經濟效益、運力結構等,以信息形式引導水運業的調整,使產業政策發揮作用。2013年交通部會同財政部出臺實施的《船舶報廢拆解和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就是一個由統計調查到產業政策的制定、實施過程。[1]

2現階段水運、港口統計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水運、港口統計主要是以統計報表及抽樣調查相結合,新舊統計方式相結合,統計口徑、范圍、標準有差別,統計指標體系仍留有計劃經濟的烙印,使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存在缺陷。統計雖有所反映,但不能為宏觀管理決策所用,同時作為水運業主也不能以此為經營參考指導依據,雖有水運信息的發布,但不能及時反映水運市場的動態變化及預測趨勢。具體而言有:

(1)現有統計體系雖完善,但易造成數據的片面性,使上報的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水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使水運、港口統計的價值大大降低。主要原因有:①因水運業涉及航道、船舶、港口等多環節,因而統計要素也是多樣性的,有航道、船舶、水路運輸、船舶運用情況、港口、碼頭、泊位、吞吐量、裝卸機械等。[2]這些要素中有反映擁有量的,也有反映營運狀況的,如地方政府以貨運量指標考核水運發展狀態,貨運量是轄區在冊本港運力完成量,水運發達區大量外港運力完成量未納入,不如港口吞吐量真實。②統計方法存有缺陷。一些指標在當前市場經濟下不能用現有的定期計報表方法覆蓋全面。

(2)當前水運、港口統計在基層比較薄弱。主要原因有:①認識不足,盡管臺賬齊全,統計數據不能為基層所用,使統計工作重視不夠,統計有敷衍現象;②人員不足,基層統計人員多為兼職,工作繁重;③統計指標的源頭數據的真實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水運、港口統計中原有的發送量及現有的貨運量、貨物周轉量等指標很難能全面反映航區的真實情況。這嚴重阻礙了水運、港口統計成果在航道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評估論證中的作用。因而水運、港口統計在港航建設的中長期規劃、行業的發展導向、運力結構的調整等政策論證中還遠未能發揮作用。

3水運、港口統計的改革

水運、港口統計的主要職責表現為:管好統計報表,建好統計臺賬、抓好統計政策、完善考核制度、指導基層統計工作、加強統計分析、統計培訓等。對照職責,水運、港口統計有必要進行改革。

1完善水運、港口統計指標體系

水運、港口統計指標體系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水運港口統計要能反映全行業的規模及發展速度。運力總量、貨運量、港口吞吐量等這是基礎性統計指標,交通運輸是服務性行業,作為第三產業增加值,水運、港口統計指標就宏觀而言是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微觀而言是業主的贏利能力實現問題。沒有了這些指標,就無從談起行業的好與壞,以一個完善的水運經濟運行監控網絡統計指標來解釋水運市場變動軌跡,確定水運經濟運行中是否存在不安定因素,程度如何、進行預測、監測。[3]

2加強統計業務管理

要想加強統計業務管理,首先就是轉變思想觀念,完善基礎工作。統計工作說到底是對已發生事實的一個數量化總結,滯后性是其特點,但是統計工作又要求客觀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并從中找出其運行規律。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著眼未來,統觀全局,服從安排,從本單位的長遠利益來考慮,各級水運、港口統計人員在工作上應主動請纓,同時對那些可能大量出現的經濟新問題、新現象,必須抓緊時間盡快認識、體會,并在工作中及時予以改進和完善。另外,在統計工作方面,我們不能老停留在表面的數字統計上,而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因此在工作中各級水運、港口統計人員應刻苦學習,勤于思考,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面,以跟上時代潮流的發展。

3改進工作方法,確保統計質量

目前水運、港口統計方法比較簡單,水運、港口企業報送基層港航管理站所電腦網絡化欠缺,在今后的水運、港口統計軟件系統開發要充分運用計算機聯網,特別多個業務管理系統平臺融合,以此減輕統計人員的工作強度,從而使統計人員能有更多時間對統計數據資料進行定性分析和研究,一些地方“智慧港航”建設做了努力。[4]要解決船舶抽樣調查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要從現有統計抽樣調查理論突破,也要統計工作者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摸索出一套成功的解決方法。

4統計要加強前瞻性調查研究

首先要立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應研究新情況,回答新問題,提出新對策。在航道改造論證中貨運量指標是航道改造經濟論證的主要內容,同時,據經濟腹地貨源及地方經濟發展前景等出發,使航道改造的論證更充分有據及前瞻性。因而需要加大對一些關系港航發展全局的前瞻性、戰略性調研的組織協調,依靠集體的智慧,立足現實、著眼長遠、規劃未來。從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工作的主動性為目的,既考慮當前效益,又考慮長遠效益。保證調研成果對實際工作指導性的基礎上,增強調研的前瞻性,以發揮其服務決策、服務實踐的價值。

我國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建立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同時輔之以重點調查和科學推算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水運、港口統計改革也應圍繞這一指導思想,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斷地完善統計工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對統計制度、統計方法、統計信息的客觀方案和高效運行,加強上下各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不斷提高統計效率、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5]隨著港航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相信,水運、港口統計必將在行業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歐陽斌,王琳中國綠色港口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港灣建設,2014(4):66-73

[2]張淼加強港口企業統計工作之我見[J].現代經濟信息,2013(12):259-260

[3]王明志中國水運發展前景與政策調整方向[J].水運管理,2011(1):1-3

[4]黃曉經,白慧明水運行業“十二五”發展思路與政策探討[J]

猜你喜歡
統計工作新時期
關于教育經費統計的思考
如何發揮新時期統計工作的作用之我見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探討強化和完善水利統計工作的相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