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關節減壓 可緩解“彈響”

2016-06-08 12:24郭靜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16年3期
關鍵詞:骨性膝蓋關節炎

郭靜

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動脖子時頸椎有聲音,還有人經常玩手指,讓手指發出關節響聲……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關節“彈響”。對這些“彈響”,我們通常不必過多關注,但是對于多數中老年人來說,需要多多上心來自膝關節的“彈響”。

關節“彈響”謹防關節病變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骨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陳鎮秋說,髕股關節骨關節病是導致膝關節出現“彈響”的最常見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大,關節軟骨的退化也會慢慢讓響聲更大,如果還伴有酸疼、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這就預示著關節可能出現問題了。

此外,少數膝關節的響聲可能是半月板損傷所致。一般屈膝到某個角度發生彈響并且伴有疼痛,無法屈伸關節,關節猶如被鎖住一般,慢慢晃動關節后又可以屈伸自如,這在臨床上稱為膝關節“絞鎖”,更常見的是發生在運動或者活動的時間。

減壓是關鍵

陳鎮秋提醒,患有髕股關節骨性關節炎者,最重要的就是減輕對膝關節的壓力,應盡量避免過多、過劇烈的運動,尤其是在膝蓋上施壓的活動,比如爬樓梯、爬山、下蹲姿勢的運動。此外,過度肥胖的人膝關節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減輕體重既可增加身體的靈活性,又可以減輕膝關節的受力,從而緩解癥狀。

護膝練膝更輕松

面對髕股關節骨性關節炎帶來的“響”以及其他疼痛不適,除了要減壓,也要學會保護以及鍛煉膝蓋。佩戴護膝是較為簡單普及的護膝方法之一,在冬季十分適合;在春夏或者溫度較高的季節,則要適當調整護膝佩戴的時間,避免對皮膚造成不適。此外,加強大腿力量的練習(提倡靜力鍛煉),有助于緩解活動時對膝蓋的壓力,幫助膝關節伸直。

具體的做法:勾腳抬腿練習,坐在凳子上或坐在床邊(也可躺下),抬起小腿和大腿同一直線,收縮膝關節,每次堅持10秒鐘,然后放下放松10秒鐘,重復練習,可以兩側交替練習。如果運動引起疼痛,應停止鍛煉并找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咨詢。

膝關節的“響”也須治療

由于觀念及治療習慣,大多數髕股關節骨性關節炎老人在疾病早中期不會輕易選擇手術,寧愿“熬”著過。陳鎮秋提醒,早期確實可以通過藥物、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中藥等改善癥狀,但不能阻止和逆轉病變過程。

需要提醒的是,正規保守治療一段時間,關節疼痛、功能活動仍然較差的患者就需要手術干預,其中關節鏡手術適合早期、尚無嚴重結構性破壞的關節病,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則是中晚期關節疾病理想的治療方法,需要明確后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猜你喜歡
骨性膝蓋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病采用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的效果
中醫護理干預在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膝蓋夾硬幣
成骨細胞在骨性關節中發揮的作用
跑步易患關節炎
不穿秋褲就會得關節炎?你會犯這個常識錯誤么
按壓穴位自己治病
正畸—正頜聯合治療成人骨性Ⅲ類錯畸形的效果分析
面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