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脅迫式教育留不下美好記憶

2016-06-17 02:45李金剛
中國德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美好記憶省心省力

李金剛

不久前,重慶一位父親為教育自己不聽話的6歲女兒而假裝跳橋的事情出現在網絡報道上,并引起了熱議。父女一起散步時,女兒突然提出要買玩具,被父親拒絕后又哭又鬧,完全不聽勸說。聯想到自己的種種艱辛,而女兒又常常不聽話,打女兒又不忍心下手……最后,這位父親爬上立交橋的圍欄,假裝跳橋來恐嚇女兒,之后在警察的勸說下才下來。事情雖然平安解決,但這里的教育隱憂卻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在這件事情中,父親作為一個教育者,為了達成自己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相應的教育手段固然是必要的,但問題恰恰出在這個環節。一個好的教育不應僅有一個善的教育目的,而且還應有一個善的教育過程和手段。在這個事例里,父親的教育手段就不是善的,而是一種脅迫式的。先不論采取脅迫式的教育手段能否達到目的,這一過程本身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尤其是對于一個6歲的孩子而言,這種拿生命作威脅的方式恐怕不會給孩子留下解決問題的美好記憶,而是會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根本原則是通過現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導向人之靈魂的覺醒,是喚醒人們靈魂深處的自我意識。這一過程絕不是教育目的自身所能夠達成的,而是滲透在教育手段之中的。對于每一個受教育者而言,他所受到的各式教育都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內化成自己的認知和理念,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受教育者的影響更大。像這位父親這種極端的脅迫方式,盡管當時可能奏效,但事情過去之后,可能會不可避免地內化在孩子的知、情、意、行之中,并對孩子的生命認知和良好性格的養成產生不利的影響。

也許,這只是個偶然的事件,但類似的或者變相的脅迫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常見。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老師口中說出這樣的話,你不怎么怎么樣,就不能怎么怎么樣;或者是你不怎么怎么樣,我就怎么怎么樣。有些情況下是對孩子正確的規則引導,但很多情況下都是一種脅迫式的教育,或者說是一種強制性的交換式教育。對于某一個特定的教育目的而言,這可能是最為省心省力的教育方式;但對長遠的教育或者說善的教育而言,這種“省心省力”的教育恰恰是最不成功的教育,看似存在理性選擇的教育恰恰不能表達教育的本真意義。

成長從來都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事,而不是外在的脅迫式手段可以達成的。教育目的的達成固然困難重重,但要注意避免脅迫式的教育手段,而要不懈追求善的教育手段。做到這兩者的統一的、和諧的善,才能使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教育。

責任編輯/刁佳慧

猜你喜歡
美好記憶省心省力
省力與費力
省力與費力
省力與費力
省力與費力
省心的洗衣籃
這幅世界名畫真不讓人“省心”
回憶積木小屋
游惠安崇武古城
帶上它去里約嗨吧!
省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