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方法初探

2016-06-24 13:49孟繁超
考試周刊 2016年46期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人文精神教學方法

孟繁超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一門典型的人文學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精神是一種必然的需求。然而,當前的課程教學中依然普遍存在缺乏人文精神滲透的諸多現象,這就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情況,探索出一條課程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方法之路。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 人文精神 教學方法

一、人文精神概念及運用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具體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和命運的維護與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作為一門典型的人文學科,在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思想政治的學習效益,促進學生智能結構的完善。例如,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角色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思考者”。這種角色的轉變就是課堂滲透人文精神后所產生的重大效果。由此可見,滲透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課堂,有利于學生樹立信心,有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

二、高中政治課堂上缺乏人文精神滲透的表現

1.教師掌控課堂話語權,學生變身忠實聽眾。

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政治課堂上,“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由此便形成教師主導講課、傳授應試技巧和應試重點,而學生則化身為忠實“聽眾”,只管課堂筆記的抄寫和重點識記便可。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課程已變成了一種應付考試的機器,其思想教育性和人文性都沒有得到體現。至于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學生獨立思想的能力更是難以實現。

2.教師一味強調思想灌輸,學生個體性散失。

不可否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性和思想性相比其他課程,確實更濃厚些。但這并不意味著具備這些特征的課程教學只需注重思想灌輸,而徹底忽視學生個體性的發揮?;蛟S在部分教師的眼里,學生只是一張僅需稍加引導就能被任意涂改的“白紙”,教師便可任意妄為加以“洗腦”式教育規范學生日常行為,長期下去對學生獨立個體性的傷害將會很大。

3.課堂教學理論脫離實際,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

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普遍過于狹隘。很多人的眼界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或教輔資料上,而對社會時事不聞不問。這就容易導致許多思想政治課堂出現理論脫離實際的嚴重問題,學生無法將課堂上的所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對一些社會現象缺乏應有的責任感。此外,我們對課堂范圍的限制,不注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也是導致課堂教學理論脫離實際的重要原因之一。

4.師生之間缺乏適當交流,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給人的印象是氣氛嚴肅、枯燥的,學生不愿意聽或者根本提不起興趣,這都是師生之間缺乏適度交流所致。試想,一本理論性強的教材,加上一位只知道講課而不注重和學生進行互動的教師,這樣的課堂還有什么興趣可言呢?學生如何提高學習積極性呢?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具體方法

現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它不僅注重對未知的世界的探索,而且更關注學生通過體驗生活的艱辛和樂趣,從中感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缺乏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課堂,卻使現代教育失去一種有生命力的土壤,使學生無法發揮個體性和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為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教師應該樹立教學新理念,在日常思想政治課程中努力滲透人文精神。

1.創造人人參與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滲透了人文精神的政治教學,應該是注重營造活躍氛圍的教學。它能夠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通過感知教材內容產生靈感,從而形成一定的理性的認識。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真正被激發,學生的身心潛能才能被發掘。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怎么做呢?最關鍵的是意識到學生對該課程的需求在哪里。要自問:這樣做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呢?畢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靈感來自于教師的誘導,來自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強調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尤為重要。

2.注重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獨立個體性。

現代課堂教學是情感與經驗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碰撞的過程,課堂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具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在課堂教學中,倘若教師運用個性化、靈活多變的評價性話語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那么學生的個體潛能必將得到有效開發。因此,教師應該從教學評價入手,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從而體現整個課程的人文關懷。教師要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的動態因素,在采取寬容態度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學生發表不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個體性。

3.理論教學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政治是一門社會性極強的學科,它所關注的多是國計民生之大事。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將選材與國家、社會相結合,突出該學科的人文性。那么何謂人文情懷呢?就國家、社會層面而言,應該是指每一個社會公民都要有“兼濟天下”的情懷,有無論身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不曾失卻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所以,為了培養這種人文情懷,我們在講政治常識時,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具體的歷史史識,運用一些政治地理知識對時事加以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社會責任感。

4.注重師生平等的交流,構筑互通渠道。

在人文化的課堂上,傳播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而且兩者的角色并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或者可以互相轉換的。因此,滲透了人文精神的政治課堂,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單向授課模式;而且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實現師生平等的交流,構筑互通渠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徐朝亮.淺析中學政治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主要途徑[J].中國證券期貨,2011(12).

猜你喜歡
高中思想政治人文精神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高中思想政治課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研究
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認識與探究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尋找歷史的縫隙——關于“人文精神討論”的述評與思考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