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推動扶貧幫困精準化常態化

2016-06-30 22:57于云
企業文化·下旬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精準化常態化創新

于云

摘 要:民生連著民心,扶貧濟困應該優先解決百姓最迫切最緊要的問題,要把百姓的疾苦始終放在心上,創新推進社會救助,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推進扶貧濟困精準化、常態化,不斷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創新;扶貧幫困;精準化;常態化

“扶貧”是當今熱詞,但是怎樣扶貧才能改變群眾的艱難困境?怎樣使他們走出貧困的生活?值得我們深思。切實落實扶貧幫困工作,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

一、全面落實精準化扶貧幫困

(一)目標精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已成今年全國兩會熱詞。扶貧脫貧攻堅戰能否打好,事關我們能否全面邁向小康社會。扶貧幫困的目標是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能力明顯能強,防止貧困代際傳遞,基礎設施和經濟有明顯發展和改進,貧困家庭摘掉貧困的帽子。我們應該明確扶貧重點任務和關鍵指標,全面開展精確扶貧任務。

(二)對象精準

深入開展對貧困村鎮、貧困家庭、貧困人員的調查和走訪工作,摸清扶貧家底,精準記錄其家庭狀況,幫扶需求,完善登記信息,扎實做好扶貧對象的校準復核和返貧人口的調查登記。對核準的貧困對象建檔立卡,并加強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信息化建設,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鎮有檔、縣有數據庫、中央省市縣鄉村信息平臺共享”,確保全面、動態掌握貧困底數。

(三)措施精準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中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1.實施“結對幫扶,一戶一策”方式,提高扶貧實效。我們應該緊抓結“結對幫扶”這個扶貧攻堅的著力點,深入幫扶對象的生活中去,確實了解群眾的需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先鋒作用,加入到幫扶小組中來,并加強落實幫扶責任,對貧困戶進行資金資助、就業協助、致富援助和生產生活幫助等。不僅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盡快脫貧致富。

2.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一時的救助和幫扶不是長遠之計,所以,不僅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盡快脫貧致富。

幫扶脫貧致富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一是產業扶持。將優勢產業推廣到貧困村、貧困戶中去,為他們提供優良品種的種子、養殖前景好的牲畜幼仔等。二是技術培訓和教育。使扶貧時送去的種子和牲畜,不僅僅是他們近期的口糧,也能成為他們脫貧致富的謀生手段,通過對扶貧對象技術培訓,使其掌握育種技術或養殖技術,使他們脫掉“低保戶”的帽子。并且領導干部應該加強與企業、用工需求單位進行對接,促進本地區貧困地區勞動力就近就業。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貧困村鎮,加強村鎮道路的修建,使道路能通車,并且改造危橋和危路。努力解決好人們的用電、用水問題,保障飲水安全。四是公共服務建設。積極推進精神文化的發展,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廣播電視和寬帶網絡等的建設和入村。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提高人們素質文化。并加強貧困地區醫療衛生建設和幼兒園配套建設等。

二、全面落實常態化扶貧幫困

怎樣實現扶貧幫困的常態化呢?這就要求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一)建立社會救助聯動機制

成立社會救助工作站,使百姓求助有門,同時,政府實行一處受理,多處協同辦理的方式,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社會保險等方面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提供服務。使貧困家庭、貧困人員及時得到救助,給百姓提供便利。

(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

社會力量是推進常態化扶貧的一股強大力量,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幫困中來,有許多積極意義。一是有助于彌補政府扶貧的不足。政府扶貧往往面臨著錢從哪里來,用到哪里去的困擾,而社會力量的參與可以緩解該困擾。二是有利于經濟潛能的發揮。通過吸引一些社會力量到山美水美的鄉村投資開發,從而起到改變農村落后局面,增加就業機會等。既可以幫助貧困家庭提高收入,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三是有助于形成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幫困活動,能提高人們的凝聚力,有利于促進不同社會群體和階層的溝通交流,先富的群體帶動后富的,強化社會共同認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四是救助及時準確。社會力量往往借助網絡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公開,以及實時互動。對困難群眾求助事項進行幫助和救助,信息傳遞更快更及時。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機制保障

由領導干部成立扶貧濟困精準化常態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扶貧濟困工作的指導、督促和考核。充分認識扶貧濟困工作的重要性,堅持負責人親自抓,要把扶貧做好,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

建立社會扶貧資源投送機制。通過投資興業、培訓技能、吸納就業、捐資助貧等多種方式,吸引各種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轉移。優先發展具有扶貧濟困功能的各類慈善組織,支持社會組織承擔扶貧項目實施。

(二)深化平臺支撐

建設社會扶貧公共平臺。在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依托互聯網和移動網絡技術,結合建檔立卡工作成果,建立統一的社會扶貧工作信息交流平臺。打造精品精準扶貧品牌。及時總結提升各級各地組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經驗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好模式、好典型,構建起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號召力強的社會扶貧精品公益品牌,作為項目和工程來推進,統一組織、引導和有效管理。

(三)強化政策激勵

出臺相應支持政策,鼓勵引導企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產業扶貧,在資金扶持、貸款貼息、土地流轉、“上市”融資、基地建設、興辦農業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和申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方面應給予重點傾斜。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積極宣傳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的先進典型和優秀案例,不斷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和輻射效應,最廣泛地動員各方面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注重榮譽利益激勵。對于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作出突出貢獻的,在政府項目資金支持、政治安排和社會安排、各種評比表彰榮譽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參考文獻:

[1]譚小平.創新推動扶貧濟困精準化常態化[J].中國扶貧,2015(22).

[2]李鵬.論精準扶貧的理論意涵、實踐經驗與路徑優化——基于對廣東省和湖北恩施的調查比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8):810-816.

猜你喜歡
精準化常態化創新
構建大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思考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研究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高校郭明義精神建設的常態化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