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師與瑪格麗特》看俄國文學的魔幻傳統

2016-06-30 21:49周皓
青年文學家 2016年18期
關鍵詞:魔幻現實主義

摘 要:魔幻現實主義是后現代主義流派中的重要一支,普遍認為是在20世紀50年代前后在拉美地區興盛起來的。而實際上俄國文學的魔幻傳統歷史悠久,魔幻因素在許多時期俄國作家的作品中都有體現。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是一部魔幻現實色彩極其濃厚的小說,并已有人將其稱為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關鍵詞:魔幻現實主義;俄國文學;魔幻傳統;《大師與瑪格麗特》

作者簡介:周皓(1990-),男,漢族,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俄羅斯語言與文化。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8-0-02

一、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有著獨特、鮮明的拉美地域色彩。它不是某一文學集團的產物,而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共同傾向,主要表現在小說領域。魔幻現實主義,顧名思義,即以魔幻的手法來表現現實。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人類現實的生活,把神奇、怪誕、夸張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作品的敘事和描寫中,將現實生活的政治社會神話化,使作品既富有離奇的幻想,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表現,把幻覺和現實巧妙融合,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與現實渾然一體,魔幻而又不失真實的別具一格的風格特征。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

就其本質而言,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來表現現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實來表現。因此,“魔幻”只是其使用的手法,反映真正的“現實”才是目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通常以怪誕、夸張、隱喻、象征、時空交錯等手法,把宗教、神話中的神靈、鬼怪、奇異現象等因素和現實完美相結合,運用一定的技巧來表現真實的生活和歷史文化,揭露現實生活的弊端。

在蘇聯大百科全書中,魔幻現實主義的定義是:有影響的后現代主義的一支,與經典現實主義相對,是一種“新現實”。魔幻現實主義的總體精神和創作方法都具有鮮明的后現代特征。但是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從來就沒有遠離過現實主義。

二、俄國文學的魔幻傳統

魔幻因素在俄國文學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中均有體現。如19世紀,在果戈里筆下的《鼻子》中“鼻子”在城里到處游蕩,作者運用這一在當下看來十分魔幻的、“現代派”的手法,為讀者揭露了彼得堡庸俗的官場以及當時俄國荒誕的眾生相。在其作品《狄康卡近鄉夜話》中,作者將烏克蘭世代相傳的宗教、傳統觀念和鬼怪故事巧妙地融入到對烏克蘭鄉村日常生活的描寫中,創造出神奇怪誕的“魔幻世界”。20世紀早期,布爾加科夫以《魔障》這部抨擊官僚主義的小說開創了其神秘的魔幻風格,“《魔障》是布爾加科夫把辛辣的諷刺筆觸、幻想性的怪誕手法和敏銳觀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細節融為一體的初步嘗試”,“是大師與瑪格麗特的奠基之作”(吳澤霖語)。此外,布爾加科夫的中篇小說《狗心》和《不祥的蛋》則運用夸張、怪誕的手法,借助荒誕離奇、預言式的科學幻想故事,放大現實中的陰暗面,并將其夸張到某種極致,借以諷刺革命后的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丑惡現象。當前在俄羅斯文壇,佩列文和托爾斯泰婭等作家也有許多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比如,女作家托爾斯泰婭于2000年出版的《野貓精》就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在內容上作者融合了神話色彩,結構上打破時空界限,在創作手段上則大量運用夸張、怪誕、象征、隱喻、時空交錯等手法,形象地刻畫出了作品中一系列“異化”了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突出了人物個性和社會弊病,描繪出一幅俄羅斯末世社會圖景。

應當說,俄國文學的魔幻傳統由來已久,雖然許多作品不能和今天所說的魔幻現實主義完全畫等號,有的只是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雛形和萌芽。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文學流派的產生都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論它的形式具有多么強烈的獨創性、前瞻性、現代性、新穎性,描繪的內容如何離奇、怪誕、令人不可思議,都是在前人已有文學成就的基礎上,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中孕育出來的。

三、布爾加科夫的繼承與創新

(一)《大師與瑪格麗特》的創作及問世

布爾加科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是一個繼承者,他繼承了果戈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傳統。神秘的氛圍、陰暗色彩、荒誕的情節、夢幻的主人公等特點在其長篇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里我們能夠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地下室和“地下室人”、多彩的夢和分裂的人格。果戈里筆下游蕩的“鼻子”在布爾加科夫的筆下變成了漂移的“腦袋”,《狄康卡近鄉夜話》中那種既甜蜜又神秘、恐懼的狂歡也始終蕩漾在這部作品中。而他更是一個創新者,《大師與瑪格麗特》是一部內容極其豐富的作品,它集幽默、諷刺、滑稽和深沉、莊嚴、神圣于一身,是作家20年文學創作和思想探索的總結。這部寫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小說中,“居然已經包括了構成魔幻現實主義內涵的幾乎全部的要素,比如宗教、神話人物的運用,夸張、怪誕的手法,神秘的幻想,似幻似真的情節,亦莊亦諧的敘述,自如轉換的時空等等。它的出現比拉美地區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還要早?!保▌⑽娘w語)但作者生前遭受眾多非議和批判,許多作品難以問世,直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社會氛圍的寬松化,《大師與瑪格麗特》才得以出版并引起轟動。我們有理由認為,如果不是歷史原因,魔幻現實主義的歷史源頭就可能帶有俄羅斯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而如今已經有人將這部作品視為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了。

(二)《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1、宗教、神話人物的運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于傳統的現實主義文學,《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幾位主人公正是如此,他們來源于宗教故事和神話傳說,但又不拘泥于宗教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的形象。比如,小說中真善美的化身—耶舒阿,在作品中耶舒阿被徹底人性化了,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流浪哲人,而不再是神。他堅信善良是人性中固有的品質,不認為世人是有罪的。

小說中魔王沃蘭德的形象不僅具有摧毀一切的力量,還具有維護正義與善良的思想內涵。作者運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典型手法,對“魔王”的傳統意義進行截然相反的顛覆,將其轉惡為善,重新賦予他正義和道德的涵義。此外,作家在小說中對彼拉多的形象也做了不同于傳說和歷史的特別處理。在小說中他本性善良,但畏懼強權,怯懦膽小。他違背本心做出錯誤決定后又后悔不已,最終陷入無盡的懺悔和痛苦之中。

2、時空交錯手法的運用。烏拉圭當代著名的女評論家莫妮卡·曼索爾認為“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本身即是對立和矛盾的統一體,這里有生與死、現實與過去、時間與非時間的并列與對立。她認為對立的并列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精髓。

“在小說中,布爾加科夫在兩個故事這個表層結構下面還隱含著一個三世界結構,即以圣經故事、魔鬼傳說和現實生活構成的神、鬼、人三界。這三個世界分別由耶舒阿與彼拉多、魔王沃蘭德及其隨從、大師和瑪格麗特為代表。既各自為政,又互相關聯。作家運用時空的交錯重疊,匠心獨運地把現實與幻想、通俗與深刻組合在一起,構建了多側面、多層次、極富建筑美的藝術世界?!保ㄈ喂庑Z)

3、似真似幻,亦莊亦諧的情節。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借助對離奇荒誕事件的描寫,把真實與虛幻、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融為一體,使作品的魔幻色彩更加濃郁?!洞髱熀同敻覃愄亍分羞@種似真似幻,亦莊亦諧的情節就有許多。

小說主要講述了兩個故事,這是兩個在時空、內容和敘述風格上都完全不同的故事。第一個講述的是現實故事,其中糅入了神化和幻想,寫得神秘、奇幻、荒唐、滑稽。第二個故事是歷史傳說,反而寫得嚴謹、真實、莊嚴、神圣。作家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營造了荒誕離奇、亦真亦幻的故事情節。

4、神話傳說與宗教故事中典故的運用。這一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典型特征在《大師和瑪格麗特》中得到了大量的體現。如:瑪格麗特在河邊沐浴時,出現了諸如銀色的美人魚、羊腿人、裸體的魔女、白嘴鴨、寬嘴蛙等富于神話傳說色彩的形象以及耶舒阿來到耶路撒冷城宣揚善的真理,結果被猶大出賣等改編自《圣經》的故事。小說中許多類似的情節和故事都和民間神話以及宗教傳說有著緊密的聯系。

5、怪誕、夸張手法的運用。作家們善于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中運用夸張、怪誕等手法,從而使作品更顯得撲朔迷離,荒誕怪異,表現出更濃烈的“魔幻”色彩。

在《大師和瑪格麗特》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劇院里,魔王沃蘭德施魔法將廢紙變成紙幣拋向觀眾,引得眾人哄搶,同時舞臺上出現可免費以舊換新的巴黎時裝店,女士們一擁而上,直至最后才發現錢不過是廢紙,而女士們卻也只穿著內衣在大街上亂竄。這一夸張怪誕手法的運用形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大部分民眾的低俗心理和拜金主義。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瑪格麗特為了愛情甘愿變成妖女,經受住了魔王的考驗,終得與大師團聚,這凸顯了其精神的高尚與心靈的純潔。此外,普羅霍爾的空西服在辦公室批改文件這一看似“無厘頭”的寫法,實質上是對當時社會上那些沒有頭腦的官僚主義者的尖銳諷刺。

6、預感和預示手法的運用。預感和預示手法的運用也是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突出特征之一。正如陳光孚先生所說:“縱觀‘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們的創作,幾乎每個人都寫過預感和預示的情節”。在《大師和與瑪格麗特》中,小說的開頭就有這樣的情節:沃蘭德化裝成外國專家,在公園遇到了莫斯科文聯主席柏遼茲和年輕詩人“無家漢”并與他們進行有關有神論與無神論的辯論。作為反駁無神論的例證,沃蘭德預言柏遼茲馬上將會身首異處,果不其然,就當柏遼茲去報告出現一位可疑的外國人時被有軌電車軋死了。此外,彼拉多在審問耶舒阿前,偏頭痛的毛病犯了,也預示著這將是一個棘手的,令他不快的案子。諸如此類的預言式手法的運用在作品中還有許多。

結語:

俄國文學的魔幻傳統由來已久,布爾加科夫繼承了這一傳統,并將其發揚光大?!洞髱熍c瑪格麗特》——這部寫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小說就已經包括了后來構成魔幻現實主義之內涵的幾乎所有要素,比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出現還要早。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大師與瑪格麗特》是真正意義上的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時至今日,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流行于世,作為后現代主義重要一支的魔幻現實主義在當今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布爾加科夫著,王慶平譯. 大師與瑪格麗特[M]. 黑龍江:北方文藝出版社,2012.

[2]李娜. 布爾加科夫長篇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D]. 吉林:吉林大學,2007(5).

[3]劉文飛,陳方. 俄國文學大花園[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4]任光宣. 俄羅斯文學簡史[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王劍青,趙紅梅. 魔幻現實主義的鼻祖布爾加科夫[J]. 西伯利亞研究,2010(10).

猜你喜歡
魔幻現實主義
加拿大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概述當代文學對魔幻現實主義的接受
必然的“瘋癲”
《靈魂之灣》的魔幻現實主義解讀
比較文學視域下莫言小說獨創性探索分析
莫言與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創作技法比較研究
現實與虛幻的邏輯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異域”時空中的輕與重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