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2016-07-01 18:54武威
家教世界·現代幼教 2016年6期
關鍵詞:圖畫幼兒影響

武威

“看圖講述,是指教師啟發兒童在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運用恰當的詞句和完整連貫、有條理的語言表達圖意的一種教學活動?!闭Z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而講述作為幼兒語言能力的主要訓練方式,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看圖講述就是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種,它對幼兒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思維發展等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從分析其影響因素出發,探討相應的對策,提升培養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效果。

一、影響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因素

(一)幼兒心理特征的影響

1.認知風格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影響。

幼兒的認知風格對其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認知風格的分類有很多種,筆者主要從場依存型與場獨立型的認知風格來探討其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影響?!靶睦韺W家赫爾曼·威特金把個體較多依賴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做出判斷的認知類型稱為場獨立型;個體較多地依賴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的外在參照,以環境的刺激定義知識、信息的認知類型稱作場依存型?!?/p>

筆者在結合前人理論研究的前提下,通過教育實踐對此問題進行觀察發現:場獨立型的幼兒在看圖講述時能夠講述出更多的見解,他們比較喜歡看動態的畫面,且他們在講述故事時使用的連詞比較多,邏輯思維發展較好,更傾向于從整體上把握畫面。而場依存型的幼兒在看圖講述時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更注重畫面的細節部分,想象力比較豐富,能夠把單幅的畫面通過豐富的想象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且此類幼兒在講述時需要教師較多的引導與鼓勵,在看圖講述中表現出更多的社會性傾向。

2.性格特征、其他個體差異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影響。

一般來說,幼兒習得語言的時間、順序大致遵循一定的規律,形成一定的趨勢。但從單個的、具體的幼兒看,由于個體發展存在差異性、特殊性,因此導致幼兒語言獲得的方式、發展的情況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個體差異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影響最顯著的是個性特征不同。通常情況下,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的幼兒比性格內向的幼兒在看圖講述活動中能夠更大膽、自如地進行講述活動,而膽小內向的幼兒在看圖講述時則會表現得非常緊張、不安,通常不能連貫地、完整地講述故事。此外,年齡差異、性別差異、健康水平差異等也會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產生影響。比如,在看圖講述的邏輯性方面,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水平,在3~4歲階段,幼兒講述的主題思想常常不夠明確,層次不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邏輯性水平逐漸提高。幼兒整體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會影響其看圖講述能力,比如出現發育遲緩或心理障礙等問題的幼兒,比較容易出現不會講、不愿講、講錯了的問題,致使其看圖講述能力低于正常幼兒。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

幼兒的語言是在實際的交流與學習中發展起來的,家長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物質環境等都影響著幼兒看圖講述的內容、講述的邏輯性及講述的方式等。一般來說,家庭民主、和睦有利于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因為在此環境中成長的幼兒樂觀向上,喜歡接觸新異的事物,體驗到的情感一般都是積極向上的,所以在看圖講述時能夠大膽地、積極地進行講述,且講述的內容生動有趣。然而,和睦程度較低家庭中的幼兒有的太膽小,有的則存在攻擊性行為,這類家庭的幼兒情緒變動大,在看圖講述時往往過多地滲入個性消極因素,不能很好地對圖畫故事進行講述。此外,不同家庭物質環境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生活在農村的幼兒對大自然有更直接的體驗,而生活在城市的幼兒對于現代化的物質接觸得較多,所以在看圖講述時,農村幼兒擅長于講述充滿鄉村氣息的場景、事物,如田地里、河邊、摘果子、撈魚等等;而城市幼兒由于所處的物質環境較優,多媒體等現代技術對其影響較深,所以擅長于講述以現代科技為主的內容,如電視、電腦、汽車、宇宙飛船、變形金剛等。

(三)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

長期以來,幼兒看圖講述的教學出現模式化的現象。筆者在教育實踐中也發現,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按設計的程序進行活動,忽視了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個別差異性;注重從顯性的目標分析評價教學活動,忽視在教學中存在的隱性因素對幼兒的影響;注重幼兒認知、技能目標的達成,忽視了對幼兒情感的培養等。教師的教學方式會對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教師在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還是主導者,是啟發式的教學還是灌輸式的教學都與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教師是引導者和啟發者,幼兒看圖講述時就容易展開自己的思維和想象,教師不會給幼兒以條框的限制;但如果教師是主導者和主講者,對幼兒的看圖講述干預過多,幼兒在講述時就會有許多的講述內容跳不出教師的框架,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會阻礙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

(四)圖畫特點及意義的影響

幼兒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感興趣的特點,致使讀物的圖畫特點與幼兒看圖講述的深度、水平形成了正相關的關系。色彩鮮明、清晰,形象突出,背景不復雜,內容新穎、有趣的圖畫,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更有利于激發其看圖講述的興趣,從而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發展。此外,讀物的意義也對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有一定的影響。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意義直觀明了的圖畫,容易被幼兒解讀,對這類圖畫幼兒能進行較高水平的講述;而對于需要對畫面所表現的那個瞬間做向前或向后推測、設想等的圖畫,不容易被幼兒解讀,這種類型的圖畫對于幼兒來說講述比較困難。

二、培養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策略

幼兒所處的環境、教育教學方式、圖畫的特點及意義等都會對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其影響因素出發,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策略。

(一)創設有利于幼兒看圖講述的環境

1.家庭環境的創設。

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圖畫的世界??磮D講述,圖畫是不可或缺的,這就需要家庭的物質供給。家長應該把圖書、圖畫作為家庭生活常見、常用之物。有書房的家庭,應該把圖畫書作為書房藏書的一種,幼兒的臥室、玩具室里可放上圖畫書,甚至客廳也可放著幼兒那幾天感興趣的書。同時,相關房間的墻壁上可以掛上一些圖畫,讓幼兒經常接受到圖畫的刺激,進而產生講述的欲望。此外,家長可以經常把孩子帶去文化宮、少年宮、科技館、書店等適合幼兒年齡的圖畫較多的場所,讓幼兒在有圖可看的同時還可以聽別人講述,并從中得到啟發。

2.幼兒園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活動室的布置,還是公共走廊、樓梯的布置,都應創設為有利于提升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環境。各班的語言活動區作為幼兒園特有的室內語言活動場所,是幼兒園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特設環境。這個小環境就必須投放各種各樣的圖書資料,舒適方便的座椅或座墊,并保持整潔、明亮。同時,教師可以根據近期集體教育活動的主題設置活動室的裝飾墻,使活動主題的主要元素組成的畫面成為引發幼兒對活動進行回憶、講讀、聯想、討論、延續、編創的素材。公共走廊、樓梯、房屋外壁等地方的布置也應該是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內涵豐富的各種圖畫,這樣幼兒有圖看,并喜歡去看,“講述”才會更加精彩。

在看圖講述活動中,幼兒的心理狀態會對其看圖講述能力有顯著的影響。緊張、沮喪、恐懼的情緒和壓抑、自卑的心境都會降低幼兒的說話欲望,而消極體驗則直接導致幼兒產生情感性語言障礙。如幼兒在看圖講述時出現明顯的錯誤,而教師立即去大聲斥責就會使幼兒產生恐懼心理,繼而因幼兒害怕出錯,便在以后的看圖講述中越來越膽小,甚至不敢發言。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注重心理環境的創設,給予每個幼兒平等的獲得指導和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既愉快、自由,又受尊重、被喜愛的心理環境中產生足夠的自信,那么只要有圖可看時,肯定有話可講。

(二)改進教育教學方式

1.適當拓展教材內容。

教師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適當的、有針對性地拓展教材的內容。幼兒園一般有統一的教材,但是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幼兒是不利于其看圖講述能力發展的。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每個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是不同的,因此他們應該達到的發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教師需要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性選擇看圖講述的教學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拓展教材,針對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每個幼兒才可能到達他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2.豐富看圖講述活動的方式。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運用多種形式組織看圖講述活動。首先,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最好的載體。我們應該把游戲融入到看圖講述活動中,在幼兒初步理解圖畫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提供相應的教具,創設與圖畫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情境表演并模仿角色的對話,從而發展了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其次,創新講述方式,在組織看圖講述過程中靈活運用圖片,比如變化圖片的順序或者改變出示圖片的方式等,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講述,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再次,合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幼兒提供具有動態效果,更形象、更真實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看圖講述的興趣更濃。最后,變換教學組織形式。把集體教學與小組教學、個別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既可讓幼兒個性化地看圖和講述,又可讓教學活動過程動靜搭配,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增強,為幼兒看圖講述的表現創造更多的條件。

3.增強提問的有效性。

看圖講述活動中教師的提問具有多種作用。教師好的提問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幼兒的思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因而,教師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首先,在看圖講述活動開始時,教師的提問要與教材內容緊密聯系,提問簡潔明了。在圖片展示后,教師的提問要快速地引起幼兒的注意,使講述活動能順利進行。其次,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要有層次,層層遞進地引導幼兒根據圖畫線索找出圖畫內部各要素或圖畫與圖畫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有層次性的、大膽的講述。最后,在講述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要提出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以此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與探索。

(三)合理選擇與編排圖畫

看圖講述活動離不開圖,因此合理的選擇與編排圖畫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提供的圖畫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提供圖片。一般來說,單幅圖畫容易被幼兒理解,比較適合于年齡較小的幼兒;而連續的圖畫因為需要考慮圖畫之間的聯系,年齡小的幼兒思考起來會比較困難,因而適合年齡大的幼兒。因此,教師選擇和編排的圖畫要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于小班幼兒可以選擇一些畫面背景簡單,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鮮明,畫頁數量少(一般兩三頁)且內容跨度不大的圖畫。對于中大班的幼兒則可以選擇篇幅大的,情節復雜一點的圖畫,但是每幅圖之間的聯系要緊密,以便引導幼兒注意畫面中同一信息在不同畫頁上的變換,準確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

(四)強化看圖能力的培養

看圖講述能力包括看圖能力和講述能力,其中看圖能力是講述能力的基礎,因此要提高幼兒的看圖講述能力,需從看圖能力的培養入手。首先,激發幼兒看圖的興趣。教師在看圖講述活動時可以通過提供色彩鮮明、富有動態效果的圖片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幼兒對圖畫感興趣。其次,培養幼兒觀察圖片的能力。在幼兒期,觀察的目的性不強,持續的時間也很短,觀察的概括性較低。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教師應該明確地向幼兒呈現觀察的目的,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如看圖的順序,圖畫信息的捕捉與分類,信息聯系點的建立等等,并運用多種方式吸引幼兒對圖片的注意力,使幼兒能持續地進行觀察,引導幼兒把圖畫中零散的、孤立的事物聯系起來。最后,培養幼兒理解圖畫的能力。幼兒對于圖畫的理解,起初只會理解圖畫中最突出的個別事物,之后逐漸理解各個事物之間的聯系,所以教師在看圖講述活動中應該用有效的指導語引導幼兒從整體上觀察理解圖畫。

幼兒看圖講述能力的培養,對幼兒認識世界,獲得語言及各種素質的發展有著特殊的作用,為今后的書面語言學習和從事各種活動打下了基礎。因此,幼兒階段應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看圖講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加容,盧偉.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2]閔蘭斌,劉賓.3-6歲兒童看圖講述活動中故事圖式的建構特點[J].幼兒教育,2012(5).

[3]李明宇.兒童語言的發展[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唐超.不同認知風格幼兒看圖敘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5]周菊英.如何培養幼兒看圖說話的能力[J].甘肅教育,2006(9).

[6]譚文.看圖講述之我見[J].教育導刊,2000(1).

[7]武進之,應厚昌,朱曼殊.幼兒看圖說話的特點[J].心理科學通訊,1984(5).

[8]李甦,李文馥,楊玉芳.3~6歲兒童圖畫講述能力的發展特點[J].心理科學,2006(1).

[9]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圖畫幼兒影響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圖畫捉迷藏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圖畫捉迷藏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圖畫捉迷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