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 羈 之 才王 兆 乾

2016-07-04 02:43王秋貴
黃梅戲藝術 2016年1期
關鍵詞:岳西安慶黃梅戲

○王秋貴

王兆乾與外國友人

王兆乾與朱恒夫、王秋貴在石臺

1951.讀書札記:打擊樂.民歌

1951.讀書札記

王兆乾(1928——2006),山東臨沂人,1928年4月生于濟南市,本名濟生,字兆乾。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安徽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戲曲音樂學會理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黃梅戲研究會總干事,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這些頭銜和榮譽,也許代表著社會對他的藝術和學術成績的肯定,但無法體現他特立獨行的品格和他尋尋覓覓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

我想起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三境界”說: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當作“驀然回首”),那人正(當作“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①。

我不知道王兆乾的事業和學問算不算大,但他不顧物質條件,不計個人得失,不論順境逆境,始終在文藝領域不斷探索,不懈追尋的那股韌勁,那種堅毅頑強的精神,于國維大師所說的第一、二境界,則是當之無愧的。

老天不負苦心人,他在苦苦地尋尋覓覓之中,總能有所發現,有所開掘,有所創新,并啟迪著后來者的拓展與升華。

他第一個用現代簡譜記錄黃梅戲唱腔(1947);第一個將黃梅戲曲調應用于現代革命題材大戲(1949.《王貴與李香香》);第一個向新中國國民介紹鮮為人知的皖江鄉村藝術黃梅戲(1950. 北京《新戲劇》);第一個用現代音樂理念改革黃梅戲音樂(1952.《柳樹井》);第一部黃梅戲研究專著《黃梅戲音樂》也是他的手筆(1952.安慶市文化館油??;1957.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的問世也是他第一個發現并改編、定名(1958);他還從回收站的廢紙堆里淘出了一批青陽腔(岳西高腔)失傳劇本,又記錄了大量曲譜(1954);他又是新中國第一個發掘和介紹儺戲、儺文化的開拓者(1953·上?!段乃囋聢蟆罚?。

經歷了“眾里尋他千百度”之后,“驀然回首”時有所發現,并有所開掘,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但把它歸結為“偶然”,解釋為“機遇”,卻顯然不公。我想,除了他尋尋覓覓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之外,便是他那不拘約束,不可扼制的不羈之才。

青年王兆乾有著自己的抱負和追求:“曾醉心于尋覓回蕩著奇妙旋律的神圣殿堂,也曾憧憬過摘取繆斯頭上璀璨的桂冠;在風急雨驟的年代,我更傾慕過沙場上的英烈,追隨他們的足跡,甘愿拋灑滿腔熱血……然而,生活并沒有為我渲染出慷慨悲歌的場景,也沒有為我樹立起傳諸后世的豐碑,只是悄悄地把我送上了曾經被人投以鄙夷目光的戲曲舞臺……是革命風暴把我這滴細微的水珠,灑落在大別山崇山峻嶺”。②

1947年初夏,十九歲的王兆乾正在貴陽師范學院音樂系讀書,因為參加了“反饑餓、反迫害、反內戰”的學生運動,被國民黨特務列入黑名單,遭到盯梢、追捕,便和幾位學友相約北上。九月,輾轉來到大別山,投奔劉鄧大軍,被分配在三縱文工隊(渡江后改名三兵團文工團),任音樂教員。就是這年冬天,他第一次看到山民們演出的黃梅戲,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劉鄧大軍是從太行山南下的,三縱文工隊成員也多是山西、河北、河南人,而王兆乾則是山東人;他們演出的節目,也都是北方解放區的新歌劇、秧歌之類,舞臺語言都是用普通話或北方方言;而皖西南山區的老百姓,連地方官話聽著都很困難。王兆乾從熱情觀眾的臉上看到了些許困惑,便去走訪,他聽到的回答是:“好是好,就是不很懂?!庇谑撬肫鹈珴蓶|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覺得“大軍轉戰千里,就應該‘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從此,他“開始了集腋成裘的采風工作。每到一處,總要打聽這里會唱什么歌,什么戲。從婦女的搖籃曲到山頭的過山嗷,從黃梅調的每種曲調到古老的宗教音樂……”③他要從這些粗沙中淘洗出金粒。

1949年4月,安慶解放,王兆乾被分配在軍管會擔任教育行政科長兼團委宣傳部長和人民教育館長。這其間,他又經常利用工作之暇去找老藝人記譜,演出時,他就坐在后臺衣箱上記錄。后來,他記下了一連串名字:丁永泉、潘澤海、查文艷、胡玉庭、胡遐齡、龍昆玉、左四和、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張云風、吳來寶……④

在上一年(1948),他就與辛鷹合作,把李季的著名長詩《王貴與李香香》改編成劇本,用西北的眉戶調編曲演出。1949年9月,他又著手用黃梅調編寫曲譜,并主持軍區文工隊排練,挑選桐城人湯桃飾主角李香香,他自己出演王貴爹,于當年冬天在安慶公演,接著(1950年春節前后)又沿著安合路到農村巡回演出。雖然他們有些演員的安慶話講得很癟腳,黃梅調也唱得不很地道,但演出仍然受到各地群眾的熱烈歡迎。有時群眾還攔路放鞭炮迎接,甚至不顧文工隊的預定計劃,搶到燈、箱就往自己村里抬。這位外鄉人搞的第一次黃梅戲藝術實踐,就獲得了安慶人民的首肯,“他們承認了這是他們自己的藝術”,以至他到老都忘不掉“這是我學習、運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一次難忘的實踐?!雹輾v史也證明,這次部隊的文藝實踐,使“黃梅調以嶄新的形式出現”,“對地方黃梅戲的發展是很好的促進”。⑥

1952年夏秋之交,華東文化部決定調黃梅戲赴上海演出,安徽省文化局派員到安慶選演員,挑選幾個傳統折子戲和趕排兩個現代戲。王兆乾被抽調參加,他的任務是為現代戲《新事新辦》和《柳樹井》作音樂設計。11月間,安徽黃梅戲在上海的演出,引起熱烈反響,各大報紙爭相評價。對《新事新辦》和《柳樹井》兩個現代戲的反映是,創作者們沒有把藝術遺產當作包袱,而是“大膽的向新歌劇學習,追求新的表演形式”,又“絲毫沒有‘話劇加唱’的感覺。唱腔、道白都朗朗生動,渾成自然”,“又有著那樣豐富的生活經驗,帶著那種生氣勃勃的泥土氣息?!雹?/p>

作為黃梅戲音樂工作者,由王兆乾編配唱腔音樂的劇目還有《海上漁歌》、《竇娥冤》、《兩個蘋果》、《金印記》、《趙桂英》、《紅燈志》、《推車趕會》、《金沙泉》、《金獅子》、《血防線上》、《探親戚》、《野姑娘》、《送綾羅》等等。不能不提的是,他自己在不得不提起這些成績的時候,從不稱為“創作”或“作曲”,即便是在自傳、個人簡介和回憶錄中,也都是用“配曲”、“編曲”、“音樂設計”這樣的語匯。

王兆乾還是一位劇作家,而他對自己總是那么吝嗇,輕易不肯以作家自許,連“編劇”一詞也不愿單獨使用,在自我簡介中,他說的是“參與編劇”。他“參與編劇的黃梅戲作品”,除《王貴與李香香》外,主要的還有:《洪波曲》、《女駙馬》、《趙桂英》、《鐘聲嘹亮》、《紅燈志》、《金沙泉》、《血防線上》、《金殿審妃》等。其中《女駙馬》一劇,先是由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排演,麻彩樓、王魯明等主演,于1958年12月參加安徽省第二屆戲曲會演,引起強烈反響;1959年1月,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排演《女駙馬》,根據省委和省文化局要求,由陸洪非執筆進行再改編,嚴鳳英、王少舫等主演;同年秋,又由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杜€馬》成為黃梅戲經典劇目“老三篇”之一。

提到《女駙馬》,身為第一改編者的王兆乾,卻從不曾表現出多少自豪與驕傲,也未見他因為電影銀幕上沒署他的姓名而憤憤不平,而總是感慨萬分地念叨起另一個更加陌生的名字——已故的民間老藝人左四和。

早在1947年冬天,他就在大別山區一個祠堂里觀看農民演出時認識了左四和,并且想記錄左的唱腔。但那時三縱文工隊要隨部隊轉戰,而左四和又是地方上的村干部,大家都很忙,所以他雖然記錄了成百人上千份的民歌和民間戲曲、音樂曲譜,卻偏偏沒有左四和的。

解放后,他多次托人打聽左四和,捎去口信、書信,直到1957年,左四和才接到他的信,急急地趕到安慶與他會面。一對老戰友闊別重逢,有說不完的心里話,數日長談之中,他終于如愿以償地記下了左四和的唱腔,并錄了音。左四和把自己珍藏已久的三個黃梅戲傳統劇抄本送給了王兆乾,其中就有《女駙馬》的原始本《雙救舉》。

王兆乾又是黃梅戲研究的開拓者。他的理論研究是以材料為基礎,是從田野考查和舞臺藝術實踐起步的。除戰爭年代艱辛地廣泛采風,和《王貴與李香香》的第一次黃梅戲藝術實踐外,1947年起,他幾乎走遍了黃梅戲流行的安慶周邊所有縣份:江北的懷寧、桐城、樅陽、潛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江南的至德、東流、青陽、貴池、銅陵,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接著又遠赴江西的九江、德安、瑞昌、永修、武寧、都昌、湖口,湖北的廣濟、黃梅等縣,走鄉串村,進行深入調查。1952年,他完成了《黃梅戲音樂》初稿,由安慶市文化館油印成冊;1953年秋,他又約同陸洪非、卜炎一道,進行再調查,隨后精心修改《黃梅戲音樂》。1957年7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這第一部黃梅戲的音樂和理論研究專著。

本書第一大特點是資料豐富詳實,僅薈萃于本書的黃梅戲音樂曲調(不包括論述中的例曲)就有:

打擊樂(鑼鼓經和鑼鼓曲牌)42支

管弦樂曲牌10支

花腔50目139曲

正本戲唱腔12類135曲

這項廣泛搜羅,完備集中,精扒細梳,分類整理的工作,此前連黃梅戲藝人們自己也沒有做過。

本書的第二大特點是,第一次對黃梅戲演唱實踐經驗進行了理性的總結。第三大特點是,第一次以藝術規律的視角探討了黃梅戲形成與發展的軌跡。

作者對黃梅戲源流的探尋,不是著力去考證具體的年代、地點和人物,而是注重分析形成黃梅戲的各種藝術元素,以及這些藝術元素從各自獨立存在,到以單個元素演唱小故事,再到多元素綜合以表演故事乃至表演復雜的長故事,并逐步豐富和發展,這一過程,從而勾劃出一條清晰的藝術發展路線。

從藝術發展道路上,作者對大別山區“草臺班”、三省交界處鄉鎮班社與安慶職業劇團的演出,以及劇目與唱腔,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比較,勾勒出黃梅戲由歌到舞到戲,由小到大,不斷豐富、創新、發展變化的輪廓,指出,以安慶為中心的黃梅戲,比起采茶戲,“在形式上有了根本的變化,具備了安徽西部的地方風格,成為這一帶人民所喜愛所熟悉的地方戲了。因此,它與現在流行在黃梅的采茶戲已經不同了?!雹?/p>

王兆乾一生命運多舛,際遇坎坷,但他對黃梅戲和皖江文化的探索與追求卻從未停步。而在探索與追求之中,我們看不到他有絲毫門戶之見,也很難找到追名逐利的痕跡,倒是多見他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千尋萬覓所得而視若珍寶的資料,毫無顧忌地公開自己深思熟慮所得而尚未成文的分析和見解。他只求事業能成就,只圖研究有成果,至于署誰的名,誰署名在前,甚至于由誰來做,成果屬誰,似乎都是無關緊要的。

早在1954年,他就從岳西一個回收站的廢紙堆里淘出一批罕見的舊劇目抄本,如獲至寶,加上他多年來采集記錄的岳西民間“圍鼓坐唱”曲譜和池州青陽腔劇本與曲譜,他確信這些都是“寶貝”。不久,全國性民間文藝普查開始,他把這些材料公開,參與并促成了岳西高腔的發掘。1959年,岳西劇團成立岳西高腔小組,他又介紹池州青陽腔老藝人潘雙貴去教戲。1991年,由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池州地區文化局、青陽縣文化局合作編成《青陽腔劇目匯編》(總編校班友書、王兆乾),內部發行。1994年,他又把珍藏的池州目連戲抄本和明刻本鄭之珍目連戲,以及湖南辰河高情目連戲與江西弋陽腔目連戲的油印本,交給王秋貴整理、點校、研究,點校本經他審定后,于1999年2月,由臺灣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出版(即《安徽池州青陽腔目連戲文大會本》)。

上世紀80年代初,他和幾位老藝術家共同倡議并參與創辦了第一份,至今也還是唯一的一份黃梅戲專業刊物《黃梅戲藝術》?!饵S梅戲藝術》第一任主編是原安徽黃梅戲學校校長馬兆旺,而具體的籌辦、組稿、編輯、乃至校對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是他一人承擔,我們在許多期刊物看見他的署名前的頭銜卻只是“責任編輯”或“本期責任編輯”。

《黃梅戲藝術》辟有“黃梅戲系統工程”、“傳統劇目研究”、“戲劇評論”、“創作札記”、“語言和音韻”、“表演藝術”、“導演藝術”、“音樂研究”、“舞臺美術”、“藝術教育”、“他山之石”等眾多欄目,還曾開設“大學生論黃梅戲”專欄。該刊數任接力,辛勤二十余年堅持不懈,至今已出滿百期,其間還組織了多次專題討論和論爭,影響較大的有:關于“戲曲危機論與消亡論”的論爭,“黃梅戲與黃梅歌”的論爭,關于“黃梅戲系統工程”的討論,“梅開二度”和“梅開三度”的討論等等。

80年代中期,他又參與籌建黃梅戲研究會,并任副總干事。此后,他參與組織舉辦多次學術研討會。

80年代,他還奔走呼號,促成了全國儺戲學研究會的成立,吸引了海內外多學科學者的關注,形成了影響深廣的儺文化熱。于此前后的二十余年,他每年正月都到池州山村考查,有時還和山民一起度除夕,過春節。他先后應邀赴中國臺灣以及德國、韓國、新加坡等地的高等學府介紹、講授黃梅戲和儺戲、儺文化。晚年,他發表、出版的關于儺戲儺文化的論文、專著達百余萬字,名傳海外。

2006年1月19日晚,我與兆乾先生通電話。他是應一所大學之約,到廣州對一本儺文化專著作最終校對。我是應有關領導之命,為一份關于黃梅戲的現狀與發展的文件征求他的意見。他當即提出兩點看法,又說,等我抓緊把手頭書稿校完,明后天給你回話深談??墒堑诙?,2006年1月20,晚上七點一刻,我接到的卻是他夫人韓岱峰女士的來電,聽到的卻是他逝世的噩耗……

王兆乾的藝術探索深入到青陽腔、岳西高腔、儺戲、目連戲等領域,并且都有所發現,有所開掘,但他的藝術生涯是從19歲在大別山關注黃梅戲開始,又是于78歲在廣州通過電話討論黃梅戲而告終。他是與黃梅戲牽手終身的永久情人。

而今,黃梅戲、青陽腔、岳西高腔、儺戲、目連戲,都已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兆乾沒能夠等到這一天。但是我想,不管這些申報材料上有沒有提及他的姓名,假如泉下有知,他都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①王國維《人間詞話》,《王國維文集》第一卷,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5月北京第1版,第147頁。

②王兆乾《我開始搞黃梅戲的時候……》,《安慶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輯《安慶徽劇黃梅戲史料專輯(下冊)》,政協安慶市委文史資料委員會、安慶文史資料編輯部編輯,安徽省新聞出版局A.90,129號,1991年4月,第125頁。

③同上,第127——128頁。

④同上,第129——131頁。

⑤同上,第132——133頁。

⑥陸洪非《黃梅戲源流》,安徽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第279頁。

⑦同上,第291頁。

⑧王兆乾《黃梅戲音樂》,安徽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第1版第43頁。

猜你喜歡
岳西安慶黃梅戲
魚殤
黃梅戲《中國夢》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禁用kP3的譜必要條件
岳西高腔的發展歷史述略
大型黃梅戲《寸草心》
一道大學生數學競賽題的另證、推廣、類比
岳西高腔傳承與發展的對策研究
岳西炒青記
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優秀黃梅戲劇目展演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