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現象初探

2016-07-04 07:53樊婭蘋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高校

樊婭蘋

【摘 要】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的保障,行政管理人員長期處理繁重瑣碎的工作,往往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尤其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現象更為明顯。本文以云南某??茖W校為例,初步分析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成因:崗位特點影響工作情緒、職業地位低、職業發展空間有限、職業培訓機會少、考核機制不夠科學、個體心理問題等;通過采取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提供有助于發揮潛能的培訓機會、實行柔性管理,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增強工作動力,有利于緩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職業倦怠 行政管理人員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 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10-03

一 何謂職業倦怠

最早在1974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費登伯格提出了“職業倦怠”,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職業枯竭、工作倦怠。職業倦怠主要是指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由于個體情緒衰竭、情感疏遠和個人成就感的降低,所構成的一種生理上、心理上多方面的綜合性癥狀。這種消極的心理和工作狀態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現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會持續影響著個體后續的行為表現。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是指管理人員不能有效應對工作壓力,從而對工作不滿意或失去興趣。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程序性強,自由發揮空間不大,個人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長期被壓抑,而且管理工作中充斥著大量細小繁雜的事情。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讓人感到厭煩、迷茫、失落,進而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逐漸產生職業倦怠。

二 職業倦怠的危害

以筆者所在的云南某高校為例,行政管理人員占了全校教職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主體。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關系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職工人員出現職業倦怠心理,不僅僅在工作上出現消極的影響,同時在生活上也不利于管理人員身心的健康發展。如在工作上,高校管理人員缺乏積極性和熱情,沒有端正工作態度,對工作敷衍,消極地面對工作,不去主動地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處于一個被動消極的局面;在生活上,逐漸失去自信。行政管理工作瑣碎繁雜,技術含量低,缺乏專業特色,有些管理人員開始懷疑自身的能力,甚至會自暴自棄、自我貶低。

三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成因

1.崗位特點影響工作情緒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化嚴重,缺少工作挑戰,雖然在不同崗位的人員所面臨的工作職責是不同的,但大致上都類似,這就直接導致了管理人員對工作缺少興趣和熱情。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廣,要處理的問題多,需要管理人員具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夠完成,而工作性質的繁雜化和工作模式的一致化,通常會導致管理人員在長時間工作后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感到迷茫。而且,枯燥無味的生活環境和崗位的流水線,不能夠有效發揮管理人員的價值,造成管理人員身心疲憊。

一般高校對管理人員的要求較低,這使得管理人員在就業崗位上存在弱勢,而且管理工作無法滿足管理人員對自身價值的追求。管理工作無法給予管理人員更多的上升空間,管理人員容易受到限制,缺乏發展前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人員心態的變化,認為反正沒有發展前途,還不如混日子,將不良情緒帶入工作中,不利于管理工作的發展。

2.職業地位較低帶來負面情緒

在高校內部,行政管理人員的行業認同度較低。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行政管理人員在學校受重視程度較低,學校領導對行政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造成對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技能低、素質低等的誤解。這就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輕視,一些領導和教師,不愿意配合管理人員的工作,使行政管理人員對工作缺少熱情和動力。而且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也比其他專職教師要低。雖然我校實施績效改革后,教職人員的收入有所增長,但是行政管理人員所處的尷尬位置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行政管理人員仍處于學校不重視的地位。特別是近幾年,同學歷的行政管理人員和專職教職人員的工薪待遇差別越來越大,行政管理工作低標準、低要求的狀態,都使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缺乏信心,對工作缺乏積極性,工作盲目、呆板,管理人員工作情緒不高。綜上所述,不盡如人意的職業社會地位及不公平的薪酬待遇使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產生強烈的受剝奪感和不平衡感,進而挫傷工作積極性、削弱工作動力。

3.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行政管理人員中,高學歷的或一些能夠任課的可以通過職稱評審來晉升,但由于常年忙于各種瑣碎事務,難以投入較多精力進行學術研究,再加上課時量的限制等,導致行政管理人員在職稱評審中處于劣勢。一些學歷低和不能任課的行政管理人員,職務升遷也較困難,絕大多數都只能停留在底層行政崗位上,發展前景難以預期。

4.職業培訓有待強化

隨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的趨勢發展,行政管理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還需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接受一些必要的教育培訓。然而,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絕大多數行政管理人員接受進修提高或系統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長期處于“放電多,充電少”、知識、智力長期“透支”的狀態,職業倦怠也就隨之而來。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我校作為邊疆民族地區高校各項經費有限有關,但也與學校對行政管理人員“重使用,輕培訓”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

5.考核機制不夠科學

高校行政管理崗位層級復雜、種類繁多,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從事著性質各異的工作,因此針對他們的考核標準應當因崗而異、有所區別。但實際上大部分高校對行政管理人員只設置一套考核指標,使用一個籠統的評估標準,這樣的考核標準缺乏針對性,損害了考核結果的公正性與有效性。以我校為例,對行政管理人員的考核總是按照事先制訂的幾個項目和指標,將考核等級列為優秀、合格、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種。但在實際操作當中極少有不稱職出現,除評選優秀外,其他一律為稱職,且評選優秀時總是摻雜太多主觀人為的因素,甚至“輪流坐莊”。這種“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考核方式,鼓勵不到優秀者,更淘汰不了平庸者。難免會造成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敷衍了事時有發生。

6.個體心理需要調適

Schwarzer(2000)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與職業倦怠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此外,成就動機比較強烈,凡事追求完美,而現實中又缺乏一定的工作資源的人容易感到倦??;年輕的行政管理人員比年長的管理人員更容易產生職業倦??;高學歷的管理人員相對于低學歷的管理人員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個體心理因素對職業倦怠的影響是具體的,只有提高心理調適能力,才能減少高校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發生。

四 克服職業倦怠的對策

1.合理安排工作崗位,緩解職業倦怠

行政管理部門在對工作人員安排崗位時,可通過個人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充分了解他們對自己的內部資源和能力、工作環境和利益相關方面的期望值。充分了解他們的從業心理,根據其不同的性格特點、教育背景,合理安排其從事擅長的行政崗位工作,通過分配恰當的行政工作來激發他們內在的工作熱情,減輕由于行政工作的瑣碎繁重而帶來的倦怠感。

2.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

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是緩解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必要措施。首先,應明確績效考核的目標。要使考核雙方在工作目標、要求與職責上形成一致,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界定,明確崗位職責。其次,要規范績效考核的過程??己艘獔猿制綍r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量化打分相結合,內部考核與外部考核相結合,領導考核與群眾考核相結合。再次,要注重考核結果的反饋與運用。通過績效診斷,不斷完善和優化績效管理制度。最后,要強化考核工作的權威性。嘗試將考核結果運用到任用、晉升、培訓和獎懲等方面。只有將考核結果與行政管理人員的實際利益聯系在一起,才能強化大家對績效考核的認同感,有效地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既能將能力強、工作業績突出的人員選拔到領導管理崗位,又能形成一支服務意識強、工作踏實肯干的管理服務人員隊伍。

3.提供有助于發揮潛能的培訓機會

當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走專業化道路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實現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引進具備管理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二是加強對現有人員的職業培訓。就當前我校各方面實際情況而言,后者自然是解決管理人員發展專業化問題的有效途徑。職業培訓作為行政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的核心,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在培訓方法上,可以采取在崗學習為主、脫崗學習為輔的方式;在學習形式上,學校應有計劃地選派行政管理人員到高一級院校在職攻讀相關專業學位。此外,還可以多利用一些網絡培訓的方式促進行政管理人員的在職在崗學習。

4.實行柔性管理,營造良好氛圍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作為知識分子群體,領導決策層只有運用柔性管理,才能將這一群體的力量發揮到極致。柔性管理的根本要求是實現管理人性化的發展,在管理的過程中,以人為主體,充分考慮到管理人員的利益和要求,尊重管理人員,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鼓舞管理人員積極投入到工作中。柔性管理作為近年來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管理理念,是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符合管理人員發展的。在對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尊重管理人員個性化的發展,給予他們更多的發展空間和自主性,讓他們在工作中找準自身定位,端正工作態度,激發對工作的熱情。在高校管理中,要肯定管理人員的地位,重視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和高校教師作為高校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是相互補充的,教師與行政管理人員都是高校重要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是理解、信任、合作的關系,學校在政策和管理制度上要推動兩者之間良好關系的建立,營造良好的氛圍,從整體上提高學校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5.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增強工作動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作為學校教職工的一部分,同樣面臨著多種壓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心理調適能力,加強自我管理和完善,在工作中找準方向,積極面對壓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信念和職業素養,對工作充滿熱情,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敢于面對壓力和挑戰。同時,要定好自身的工作目的和職業崗位目的,設立一個發展的方向,給予自己進步的空間和動力,調節好工作過程中的失落感和茫然,從而有效地實現人生價值的追求。

作為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應明確自身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加強訓練,提高自身的素養。善于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問題,積極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提高自身的心理調適能力,增強工作動力。

目前,高校對行政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職業倦怠作為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成為影響高校辦學質量和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從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對策,才能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蔣兆雷.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2]劉敏.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現象探析[J].甘肅高師學報,2010(5)

[3]李江霞.國外教師職業倦怠理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1)

[4]陳明麗、許明.國外關于教師職業壓力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

[5]王娓娓.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的成因分析及消除對策[J].文教資料,2009(25)

[6]馬亞.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4)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

猜你喜歡
行政管理人員職業倦怠高校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研究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問題研究
擴展閱讀之職業倦怠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