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體育視角下貴州體育旅游開發策略研究

2016-07-04 01:35陸艷珊
2016年20期
關鍵詞:體育旅游開發策略

陸艷珊

摘 要: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體現了體育與旅游的社會性。體育旅游已經成為人們閑暇時的一種全新的休閑方式,不僅可以為體育和旅游產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拉動其他相關產業共同發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對貴州省發展體育旅游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民族地域特色是發展戶外運動旅游的優勢;經濟基礎薄弱與交通不便成為貴州體育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和面臨的劣勢;貴州省生態環境建設為體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生態環境保護與體育項目的開發的矛盾將成為貴州省體育旅游的潛在威脅。并對貴州省體育旅游開發策略進行了描述。

關鍵詞:生態體育;體育旅游;SWTO分析;開發策略

所謂生態體育,就是指人類——體育——環境的相互協調、共生共融、共同發展所構建的關系或聯系的活動,即通過在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中開展的體育運動[1]。體現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和諧,體育運動發展過程中所需的物質資料都從自然環境中直接或間接獲得,自然環境提供了體育運動運行和發展的場所、資料,并影響和制約著體育的運行和發展[2]。生態體育是生活中各個方面協調發展的體育活動,是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健身運動方式。

一、貴州戶外運動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

(一)豐富的生態自然資源優勢

貴州省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山川秀美,文化多樣,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全省山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87%,丘陵面積占10%,土地資源的巖溶特征比較明顯,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貴州省有“山的王國”、“瀑布之鄉”、“漂流之省”、“洞府迷宮王國”的美譽。貴州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最廣、發育最典型的地區,是世界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之鄉,全國經過考察探險發現的幾十個長度超過10公里的溶洞中,貴州就占了2/3之多,貴州溶洞不僅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態和類別,還包括很多世界上罕見的溶洞形態。貴州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開展登山、攀巖、洞穴探險、山地自行車、汽車越野、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

貴州水資源豐富,儲量居全國第九位,全省每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即河川徑流量在1035億立方米[3]。貴州境內八大水系中的重要河流有烏江、錦江、北盤江、南盤江、紅水河赤水河、清水江、舞陽河、和都柳江,由于貴州地貌落差大,境內自然形成了桃源河峽谷、掌布峽谷、馬嶺河峽谷、南江大峽谷、飛云大峽谷、北盤江大峽谷和黃果樹瀑布,以及十丈洞、四洞溝的激流、和險灘,是開展龍舟、溪降、溯溪、垂釣、漂流、垂釣、皮劃艇等水上運動項目的理想之地。

貴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暖濕潤,境內林草資源極為豐富: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國際級公園22個,麻陽河、草海、茂蘭、雷公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是開展徒步、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探險、狩獵、露營、滑草、等山地戶外運動休閑的必要場所。

(二)貴州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弱勢

貴州省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作為一個不領邊不靠海多民族聚居、貧困問題最突出省,在全國省際經濟發展中屬于落后省份,2014年,貴州省生產總值達到925.01億元,全省人均GDP為26414.7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各個地州市人均GDP看,其中貴陽市為55226.12元,六盤水市為36275.18元,而畢節市最低,為319350.89元,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大,對貴州省經濟的整體提升造成了影響,而經濟發展的滯后將影響貴州體育旅游的開發。

貴州省位于我國的西南部,以喀斯特地貌為主,這一特殊的地貌特征導致貴州省交通運輸條件差,通往一些山區的路況復雜,道路狹窄,是的一些有開發價值的旅游景點隱藏這種深山區中,而貴州省道路交通的影響,導致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差,經濟社會發展緩慢,這是制約貴州省體育旅游開發額瓶頸。

(三)貴州省體育旅游發展的機遇

為了實現貴州省經濟的快速發展,貴州省人民政府根據省內基本情況制訂了《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是貴州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經濟社會歷史性跨越,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扶貧開發,消除省內貧困和減小發展差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和切入點。當前,我省在實施“十二五”規劃過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規律,以市場為導向、資源為依托、科技為支撐,突出特色,規模發展,并加大了財政投資力度,充分利用貴州省貧困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行了“綠色生態、立體經營,一業為主、多品共生,以短養長、滾動發展”生態經濟模式。這為貴州生態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從而從根本上減緩或消除貴州省內的貧困問題,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協調發展。

(四)貴州省體育旅游發展的威脅

在生態體育視角下,如何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體育旅游項目協調發展是貴州體育旅游發展的首要威脅。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有其自身更替的規律。當外界干擾超出了生態系統自身調節與自身適應的承載限度,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失衡和環境質量下降[4]。隨著貴州體育旅游的開發,大量游客的涌入和各種體育旅游配套設施修建以及各種體育活動項目的開發,將會給原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和破壞。因此,體育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應以保證在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有序開發,科學規劃體育項目功能區,要把重點放在生態脆弱區、環境敏感區以及自然保護區的旅游項目,生態旅游要實現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貴州省體育旅游開發策略

(一)科學規劃體育旅游資源

體育旅游資源是進行旅游開發的基礎,制定科學的旅游規劃是正確開發的前提。生態體育理念強調人、體育、自然協調發展,貴州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要科學規劃體育運動場地,強調以生態為背景,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和貴州省發展規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學為基礎。

(二)營造投資環境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實現貴州體育旅游快熟發展的基礎和先決條件。首先,要加快貴州省綠高速公路建設以及通往旅游景點的道路建設和道路升級,為游客出游便利,以及為體育旅游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其次,發展貴州體育旅游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制訂積極性的旅游開發政策,為旅游投資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采用股份、承包、租賃等多種方式吸引各方投資,共謀發展,最終實現區域體育資源有效利用和利益共享的發展目標[4]。

(三)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

進入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游客的旅游活動是以愉悅心情和滿足求新、求奇、求異等個性化心理需要為主要目的。因此,依托貴州省得天獨厚“山、水、林”等山地生態體育資源,從中選擇資源賦存量大且富有特色、競爭力和自然景觀完好的景區景點,開發特色體育旅游產品,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以當前貴州省生態環境建設為契機,依托當地豐富的山地資源,構建“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生態旅游發展平臺,努力培育體育生態旅游精品地,精心打造運動休閑綠色生態產業品牌。

參考文獻:

[1] 鄭曉龍,生態體育的內涵與特點[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2)

[2] 林儀煌,體育與環境[J].福州大學學報,2001,(3).

[3] 湯會琳,等.貴州省情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

[4] 徐良,西部生態環境建設背景下秦巴山地體育旅游開發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11).

[5] 鐘林生,肖篤寧 生態旅游及規劃與管理研究綜述[J]生態學報,2000.(9).

[6] 柳柏力,陶宇平 體育旅游導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7] 夏敏慧.海南體育旅游開發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40.

猜你喜歡
體育旅游開發策略
高中政治微課程開發策略研究
南京歷史文化街區體驗旅游開發ASEB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