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托邦小組推介詞 全球化語境下的“烏托邦小組”

2016-07-05 07:38推介人顧振清RECOMMENDERGUZHENQING
美術文獻 2016年3期
關鍵詞:雅各烏托邦藝術

推介人:顧振清 RECOMMENDER: GU ZHENQING

?

烏托邦小組推介詞 全球化語境下的“烏托邦小組”

推介人:顧振清 RECOMMENDER: GU ZHENQING

1843年,英國傳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來香港,任香港英華書院第一屆校長。他駐留香港前后將近30年,翻譯了中國的“四書五經”和《道德經》等其他經典。1876年,理雅各擔任牛津大學第一任漢學教授。1897年,理雅各卒于牛津。他去世時,已是歐洲享有盛名的漢學家,也是中國學者王韜眼中的一代“西儒”。理雅各花了幾近畢生的精力來研究中國,將被稱為“中國圣經”的中國古籍翻譯成英文。他對中國研究的貢獻當時在歐洲是無與倫比的。

2009年7月至9月,中國藝術家鄧大非和何海受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紀念活動執行者迪福倫藝術機構(Deveron Art)之邀,遠赴理雅各的故鄉蘇格蘭亨特利鎮實施了“記憶迷宮”藝術駐地計劃。他們在3個月的時間中,結合當地資源,實現了3個帶有鮮明的文化交互性的藝術項目。他們發動了一次由小鎮居民參與的藝術尋寶游戲;在毗鄰亨特利小鎮廣場的理雅各故居舉辦了一個以紙上素描為主要媒介的別開生面的藝術個展;最后,策劃了一次由數百當地公眾參與的聲勢浩大的藝術巡游。2009年9月30日,當鄧大非和何海完成所有計劃,離開亨特利鎮時,他們已經是小鎮居民眼中不平凡的中國藝術家。同時,在批評家的有關評論中,他們也被視為在歐洲見多識廣、擁有諸多跨國工作經驗、兼具全球化藝術潛質的新時代中國當代藝術家。

理雅各來中國,鄧大非和何海去英國,完成了相隔100多年的一場文化互訪。

理雅各當年來中國,是為了傳播基督教。他研究中國經典,也是為了研究中國人整體的行為規范,包括中國的思維、信仰、生活方式以及政府體制,主要目的還是傳播上帝的福音。

歷史上,中國和英國處于兩種不同的軸心文明圈,其文化影響力一直隨著政治霸權的變遷而此消彼長。歐洲的現代性進程和全球殖民主義,充斥的是歐洲對所有他者世界的擴張以及文化同化。歐洲中心主義面對文化沖突,常常先入為主,體驗和理解滯后,要么貶低亞洲及中國為弱勢文化,要么就嚷嚷黃禍。理雅各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中來到中國。他屬于那個時代中帶著平等心態對待中國文化的極少數英國人,他們的行動對于歐洲和中國都意義重大。理雅各的正經事是傳教,是典型的文化輸出。當年,理雅各與馬禮遜等西方傳教士一道,隨中國口岸的開放來往各地,他們成立教會、學校、醫院,開設印書館,翻譯各種西文書籍,對于西學傳入中國形成一種類似外力推動的作用。大量被翻譯為中文的歐洲典籍、制度文本,使得許多中國人眼界大開,放眼看西方。

但理雅各的業余時間多用來翻譯中國經典,這是他所做的文化輸入工作。最后,業務的工作成了他的職業和專攻。他幾乎是最早把中國經典思想和價值觀介紹到英語世界的人。

100多年前,中國人魏源以內容龐雜的《海國圖志》打破了傳統夷夏之辨的文化價值觀,開辟了一種向西方學習的風氣。而當時出洋的中國人所寫的游記、見聞錄,也讓中國人領略了進行時態的歐洲。早在1840年代,商人林針就在《西海紀游草》里記述其至歐洲及美國的紀游。然而,早期貢獻卓著的人之一,卻是理雅各的好友、學者王韜,他在1867年出游歐洲,1870年出版《法國志略》《普法戰紀》二書。中國文人面對歐洲的強勢文化,越來越表現為一種應對性、學習型的文化交流。王韜被稱為中國近代的政治思想家,也說明他對西方學習順應了歷史上的時勢。

1867年,辜鴻銘首次到蘇格蘭,開始了他長達14年的歐洲求學之旅。在理雅各之后,精通八九門西語、學貫中西的辜鴻銘創造性地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論語》《中庸》和《大學》。他1909年出版英文著作《中國的牛津運動》,1915年出版《中國人的精神》,主動向歐洲人倡揚中國的文化和精神。這些著作在德國、英國、法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贏得了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王韜與辜鴻銘,構成了中國人與歐洲人交流的兩種不同方式。

作為王韜和辜鴻銘的后人,100多年后,中國藝術家鄧大非和何海為了自己的藝術烏托邦理念,也不遠千里,來到英國蘇格蘭做一次駐地考察與創作式的藝術溝通。鄧大非和何海所面對的,已不是中西之間、古今之間、現代與后現代之間的差異性界面,而是不期而至的全球化語境。

2008年,鄧大非和何海在中國成立了一個由他們兩人組成的“烏托邦小組”,由此,他們開始共同執行一系列藝術計劃。其中,他們在美術館、畫廊以外的許多替代空間、私人家庭生活空間成功實施的“家庭美術館”計劃,產生了不小的影響。2008年9月,“烏托邦小組”嘗試將“家庭美術館”異地實施,通過語境、場地的切換來檢驗自制“家庭美術館”的合理性。他們的首次移植地是意大利托爾梅佐市(Tolmezzo)的公共美術館(Palazzo Frisacco),他們對作品現場的不斷置換,顯示了一種打破美術館的觀念圍墻與物理外殼的努力。他們試圖藉此讓藝術走出美術館常態,跨越界限,進入更為具體的社會細胞,并介入更為廣泛的社會公眾。在“家庭美術館”計劃的不斷再現中,他們再次跨越現代民族國家和文化的界限,進入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交流語境。他們在英國的“記憶迷宮”藝術駐地計劃,仍然帶有“家庭美術館”的藝術烏托邦印記,但具體應對的則是理雅各家鄉的歷史背景和人文環境。

在理雅各的故居里,“烏托邦小組”的16幅素描作品緊扣理雅各一生的歷史文脈,其中,既有火車頭、教堂的魔幻結合體,也有與理雅各同時期的歷史人物王韜、洪秀全等的肖像,更有許多中國無名平民檔案照式樣的頭像。針對歷史圖像,藝術家將寫實手法所實現的逼真追仿與超現實的具象表現,有機地并置、甚至整合在一起。這些素描幾乎覆蓋了理雅各故居的所有墻壁,構成了對故居建筑的一次奇特的文化再現。歐洲工業革命和現代性展開之后,人類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沖突邁入了有史以來最為紛繁復雜的時代。誤讀,理解,再誤讀,再理解,循環往復呈現在中英文化的交互影響之間。理雅各100多年前經歷過的、但難以解決的一些文化問題,以視覺藝術的方式雪泥鴻爪地浮現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藝術家鄧大非和何海的展覽現場。這個特殊時間、特殊地點的展覽,其實是“烏托邦小組”有意搭建的一個橫跨集體記憶和失憶、個體虛構和歷史的視覺迷宮。于是,在藝術家的打造下,理雅各的故居變身為“烏托邦小組”的又一個異地“家庭美術館”。

2009年9月26日,“烏托邦小組”精心策劃、組織的一次藝術巡游,更像是為理雅各舉辦的一場遲到了111年的中國式出殯儀式。在鄧大非、何海的現場指導下,數百英國當地居民和一些文化藝術人士身披白紙、白衣,在一只被年輕人高高抬起的碩大紙船的引導下,繞亨特利小鎮中心一周后,行進到小鎮邊的一條小河,以焚燒紙船作終結。這次巡游也許是2009年中國藝術家在歐美國家實施的公眾參與人數最多的行為藝術活動之一,然而,有著久遠歷史的文化誤讀仍在這次藝術巡游中綿延。巡游中,身份不同的人各自表述,各有所獲,顯然,亨特利鎮的學生們把巡游當作了一次嘉年華,當地的基督教徒們則將其當作一次宗教節日游行。其實,這就是“烏托邦小組”事先計劃的結果,“記憶迷宮”的主題其實也指向一個不斷失憶、再不斷重組記憶的文化過程。

鄧大非和何海的“烏托邦小組”并不是全球化語境下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的探索也很現實。其實,他們習慣以藝術的形式,關注歷史上理想主義者的思想精華,關注人類的理想世界在現代社會中已實現或可以實現的元素及其問題。他們的目的之一,在于探求并延續烏托邦精神對社會演進的推助作用,在這一點上,他們與理雅各形成穿越時空的呼應和溝通?!盀跬邪钚〗M”并不僅僅滿足于簡單地把唐人街式的中國符號兜售給西方人,也沒有把以往的創作慣性直接生硬地移植到在英國的創作中。相反,他們充分發揮了駐地創作的優勢,深入地研究了理雅各的資料以及英國當地的社會情況。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確實有效地把當地居民卷入進來,成為一種大規模介入社會的藝術。例如他們利用報紙媒體,煽動居民尋找寶藏,舉辦各種各樣的工作坊,最終在游行中為各種行業的居民留下位置。無論在中國,還是英國,這樣的實驗都有一定的新意和社會性。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歐美針對中國文化的學習也加速升溫。當下,常有英國藝術家遠道來到中國參加交流活動,也常有中國藝術家赴英國參展、短期駐地。在跨國交流成為常態的情形下,藝術家意識到,那種把既有的作品直接搬來搬去的展出,只是一種割斷上下文的、生硬的表達,交流結果也往往流于形式。于是,中英藝術家越來越愿意談不同國情,而不奢談全球接軌,越來越重視就地創作和現場發揮,鄧大非和何海的“烏托邦小組”在蘇格蘭亨特利小鎮的計劃就是一個例證。

當下國際交流語境中,全球一體化浪潮對于現存的眾多擁有歷史淵源的文化傳統而言,已然不可回避。無論世界的這兒,還是世界的那兒,那些傳統的文化力量普遍產生了一種更具全球眼光的自我刷新和自我建構的訴求,積攢潛在的文化爆發力。因此,無論中國,還是英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提示各自不同的現實針對性,積極主動地應對乃至把握全球交流語境,是擺脫文化傳承的焦慮和妄想、實現并強化有效話語權的一種策略,這會讓更多人去獨立自主地認知、反思國際上不同文化原創力量提出的邁向理想社會的解決方案。那么,人的個性,人的民族性,哪個是“烏托邦小組”探求的“家庭美術館”的文化根性?這顯然已成為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但是,全球化語境下,“人在何處心安然?”卻是四海為家的“家庭美術館”試圖要回答的現實問題。

在迪福倫藝術機構的策展人克勞迪婭(Claudia Zeiske)的全力支持下,“烏托邦小組”實施的文化轉譯計劃在亨特利小鎮居民的默契配合中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鄧大非和何海假借走紅歐美的當代藝術“中國熱”東風,拂去了漢學泰斗理雅各因長期少人問津積攢的歷史塵埃,將他的身影彰顯在全球化語境的光暈之下。鄧大非和何海沒有去重新演示100多年前理雅各、王韜、辜鴻銘的故伎,而是針對了全球化語境下文化根性懸置的全新困境。在越來越同質化的全球化文化處境中,一味地顯擺自己的文化根性的藝術家顯然已喪失了自身言說的合法性。當代藝術的出路并不在于從此岸到彼岸,或從他鄉回故鄉的情景轉換游戲,而是在于藝術家真正的自主創新。其實,藝術家根據不同地域的現實文化環境,做出不同的藝術應對,這是一種經典的當代藝術方法。但是,一個藝術家必須面對國際交流語境中的自我言說問題,如果你不自主言說,你的言說就會流于泛泛,就會與他人言說的形式和方法相似、相仿。因此,藝術家重要的是通過作品言說自己,把他的話語納入國際交流語境,納入各種各樣的上下文來強調他的語義有效性。如果這個藝術家堅持獨創性和自主創新,他言說的思想、意義和價值就有可能變得重要,就有可能真正進入歷史?!盀跬邪钚〗M”從中國轉戰到英國的“家庭美術館”計劃,從來就不是現成品照搬,而是從作品的內容、形式、方法到作品觀念的全然翻新。借助理雅各的文化軌跡,“烏托邦小組”在中英文化交流語境上有效地打開了自主創新的一個界面、一個空間。于是,故鄉,他鄉,對他們“烏托邦小組”而言,都是“家庭美術館”的選址。放眼全球,處處是家。

那么,他們的下一步將邁向哪里?

烏托邦小組(鄧大非+何海)《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理雅各博物館》 藝術項目 2015年項目說明:2009年7月1日至9月30日,烏托邦小組赴蘇格蘭亨特利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創作計劃,主題是對出生于該鎮的來華傳教士、漢學家理雅各的藝術想象與藝術項目生成?!独硌鸥鞯挠洃浿畬mII——理雅各博物館》是烏托邦小組于2009年在蘇格蘭實施的藝術項目《理雅各的記憶之宮》的延續。

與第一次的項目強調駐地的特殊性,強調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性不同,這次計劃更強調理雅各這一人物本身的獨特性所能勾連出來的一系列歷史記憶與現實經驗,及其所能激發出來的想象空間。博物館計劃案以理雅各本人來華的真實故事為出發點,想象、虛構出一系列的相關故事,包括先祖故事、出生故事、成長故事、西來故事、宣教故事、社工故事、死亡故事七個部分,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宏大的敘事。這些不同的故事之間有的互相佐證,有的彼此矛盾,構成了一個眾聲喧嘩的舞臺。在這些故事的基礎上,烏托邦小組制作了與這些故事相關聯的若干藝術作品——物證,和一個電視專題片,由不同的人來講述各不同部分的故事,并配以視頻、圖片、音樂、旁白。以這個電視專題片為核心,制作的系列“物證”作品包括:繪畫、拓片文字、物品、裝置,偽裝成理雅各家中祖傳遺物:理雅各個人生活物品,理雅各本人制作的器物,他收藏的物品與藝術品,以及與他的歷史有關的種種物品,作為故事的佐證材料,共同形成一個類似博物館的展示效果。

對我們而言,理雅各的意義不僅僅在他自身的成就與貢獻,他更是歷史中的一個關鍵節點。他的位置是文明交流史、媒介傳播史、語言文字史、宗教史、政治史等等的一個交匯點。他的身上反映出前人的影響,他自己的影響又傳諸后世。通過虛構理雅各的故事,我們試圖重新探測文明的可能維度。嚴肅的歷史研究是不能假設的,但在藝術領域,我們的好奇心卻驅使我們對歷史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今天的假設不能改變曾經的歷史,卻有可能影響未來。

理雅各(1815—1897)出生于蘇格蘭的亨特利鎮,作為傳教士被派駐香港三十年。他于1841年開始從事翻譯多卷的中國經典著作,成為西方漢學界的權威?;氐接?,他成為牛津大學首任漢學講座教授,是十九世紀最杰出的翻譯家和學者,為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先祖故事》長卷局部 木刻版畫(圖1)

理雅各能夠成為一個偉人,與他身上流淌的祖先血液有關。他的祖先中有很多都是各個文明中的圣賢、先知。他們遺留給理雅各許多寶貴的遺產,現在還能看到,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血統。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出生故事》

理雅各是一位天命偉人,關于他的出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記述,但都不同凡響。有釋迦穆尼版、耶穌版、孫悟空版、飛龍感孕版等,以做舊壁畫、版畫或大型廢墟石刻拓印等形式呈現。哪吒版(圖2)記述其母親懷胎3年6個月,生出一顆桃子,用劍劈開,跳出一個童子,會笑會說會走,該部分以做舊版古畫形式呈現。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成長故事》

理雅各的父母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他們嚴格照圣經的教訓教養子女。在理雅各的成長過程中, 發生了很多與中國儒家教子故事相似的事情,以做舊的墓碑、瓷瓶和仿古中國名畫等形式表現出李母三遷、理雅各讓梨、理雅各砸缸、理雅各懸梁刺股等故事?!袄钅笖鄼C杼”(圖4)以仿古墓碑形式呈現,“理雅各遇見雙頭蛇”(圖3)以仿古畫像磚形式呈現。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成長故事:理雅各的第一次精神危機》

記錄了理雅各青春期叛逆的故事。他不愿意再順從父母,不愿意再去教會,逐漸遠離上帝……直到一次嚴重事件后理雅各僥幸逃過一劫。他開始悔改,漸漸回歸家庭和信仰,結束了叛逆的青春期,這一部分以做舊老照片呈現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西來故事》

理雅各的一生和中國發生了重要關系。他一生中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從英國來到中國。他是怎樣來的?有東正教版、莊子版、沙勿略版、湯若望版、太平天國版、禁教版、裸奔版等多個故事版本,主要以仿舊版畫、大型廢墟石刻、拓印、仿真舊物等呈現。

圖為達摩+摩西+約拿版,故事記述理雅各是站在一根蘆葦上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理雅各是英國的清教徒,在英國遭到國教會,即圣公會的迫害。理雅各一家沒有趕上去北美的船,情急之下,他們向上帝禱告,結果海水在他們面前分開,使他們徑直走入海底,當追趕的人到了海邊的時候,海水又合攏了……后來,他們覺得這樣走路還是太慢,就又向上帝禱告,上帝派一條大魚把他們吞進肚子里,帶他們游了三天三夜,因為他們在魚肚子里時間太長會缺氧,大魚就把他們吐出到海面上,這時有一只鳥叼來一片巨大的蘆葦,理雅各一家人全都坐在上面,也不會沉沒。海面上刮起了大風,蘆葦像箭一樣向前疾馳而去,一路乘風破浪,把他們送到了中國。

圖5為利瑪竇版(兩聯)。故事記述理雅各剛來的時候,住在寺廟里,穿著打扮都和僧人一樣。后來得知在中國最受人尊敬的是儒生,于是理雅各脫下僧袍,換上了儒生的裝扮,并開始精心鉆研儒家經典。為了接近清朝官員和皇室,他帶來了各種西方科技產品。包括望遠鏡、自鳴鐘,懷表、照相機、西洋鏡等等。其中有一樣特別的禮物,是理雅各親手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圖6),這張地圖引起了皇帝極大的興趣,因為這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發現世界竟然這么大。但有一點令皇帝不悅:就是中國竟然被畫在地圖邊緣,而中國人歷來認為自己是中央帝國。于是理雅各立即重畫,第二幅地圖中,中華帝國已經位于世界的中心了。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社工故事》

理雅各在中國期間從事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對于中國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貢獻。他參與了翻譯委版本《圣經》的中文翻譯工作,同時,他也把大量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包括《易經》《道德經》《論語》《孟子》等等,為中西文明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部分主要以仿真做舊的古籍、實物、圖片等方式呈現?!独硌鸥髯值洹罚▓D8)記錄了與之相關的大量詞匯,《(遐邇貫珍)老報紙》(圖7)以偽制做舊的印刷品記述了理雅各創辦的《遐邇貫珍》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時事政治為主的刊物,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刊載新聞圖片、商業廣告的中文報刊??梢哉J為《遐邇貫珍》實為香港中文報紙的雛形,也是今天新聞史研究的寶貴資料。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II》之《死亡故事》

這一部分有以利亞版、布魯諾版、疾病版等等,這部分主要以做舊古版畫的形式呈現,更有多種說法認為理雅各死于各種不可思議的意外事故,但具體的原因不可查明,因為每種說法都不太令人信服?!独硌鸥魉劳鲋i》系列明信片以偽造出的相關事件照片,記錄下各種猜想和可能。圖9為“海難版”。

烏托邦小組簡歷 | RESUME

烏托邦小組由藝術家鄧大非與何海于2008年共同發起。鄧大非,2005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綜合藝術系。何海,2011年博士畢業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藝術學院。他們以烏托邦小組的形式實施了系列的藝術項目。從跨越一年的《家庭美術館計劃》到在英國實施的駐地項目《理雅各的記憶之宮》,再到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798藝術節……烏托邦小組的創作立足于對自身生活境遇的反映并結合文化研究的方法,從人類普世存在的理想高度來反觀現實,以尋找藝術的出發點和帶有想象力的解決方案。他們深入社會現實,游走于國際,自身的身份和工作方法得以在不同的工作界面上展開并深入。烏托邦的理想就此構成了小組創作的持續線索,只在不同時代的外在形式上有不同表現。烏托邦小組在實踐的同時也重視相關理論書籍的出版,他們期望通過這一系列藝術的創新給更多的人以啟示。

個展 | SOLO EXHIBITIONS

2008年

“家庭美術館計劃”,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上海。

2009年

“理雅各的記憶之宮——亨特利駐地創作計劃”,Deveron Arts藝術機構,

亨特利,蘇格蘭。

2010年

“烏托邦歸來”,視空間,北京。

2011年

“圈地——亞洲三年展駐地計劃”,華人藝術中心,曼徹斯特,英國。

2012年

“跋涉:烏托邦地理學”,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13年

北朝鮮國際微電影節,A4當代藝術中心,成都。

2015年

“指東打西”,Between藝術實驗室,北京。

“始于東方之旅程——伯利恒駐地計劃”,試金石劇院,伯利恒,美國。

圖1—5 烏托邦小組《北朝鮮國際微電影節》 藝術項目 2015年

作品說明:北朝鮮國際微電影節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網絡征集世界范圍內網友的視頻&分鏡頭作品。第二部分為烏托邦小組為了這個電影節自己拍攝的十部相關題材的視頻作品。

1. 自制鑄銅獎杯、獎狀

2. 頒獎典禮

3. 自制海報之一

4.烏托邦小組拍攝的視頻作品截圖

5.自制木刻海報之一

金陽平《被打者3》局部 布面油畫 135cm×165cm 2015年

RECOMMENDATION ON UTOPIA GROUP' S WORKS "UTOPIA GROUP" IN THE GLOBAL LINGUISTIC CONTEXT

猜你喜歡
雅各烏托邦藝術
藝術烏托邦的締造者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黃雅各 不會音樂的健身教練不是一個好演員
紙的藝術
清末遼陽李雅各教案始末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洪峰馬原們的烏托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