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及發展變化

2016-07-05 04:55解芳
中國市場 2016年25期
關鍵詞:風格特點

解芳

[摘要]東北秧歌具有許多風格特點,充分地反映了東北人民熱情洋溢、剛柔相濟的性格,文章首先對東北秧歌鮮明的風格特點進行了分析,并且對其發展變化的情況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幫助東北秧歌在廣闊的黑土地上更好、更久的傳承下去。

[關鍵詞]東北秧歌;風格特點;變化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36

1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

東北人宣泄生命情感的一種方式往往是東北秧歌,是東北人對心靈的傳達。東北秧歌表現形式基本姿態、鼓相、手帕花、步法、動作頻率,之所以具有很強的北方區域地方色彩,是因為這些豐富的歷史背景。東北人通過舞蹈的方式講述著東北人的故事,每當人們欣賞東北秧歌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輕松豪放、熱烈、有趣的感覺。風格獨特、形式幽默是今天東北秧歌的特點,可以歸納為“艮、俏、浪、辣”;與此同時,東北秧歌的突出特點又以富有彈性、節奏輕快的鼓點,加上花樣繁多的“手中花”來表現。

11節奏特征

東北秧歌多為2/4拍的傳統曲目或1/4拍的流失板,每小節的第一個節拍不一定是重音,節奏有一定的變化,附點音符大量的運用成為其特點之一,在中、慢速曲目中尤為突出,使之舞蹈動作“出腳快、落地穩、膝蓋帶有艮勁”與韻律非常協調。

12體態特征

下顎微收,身體前傾,使動作具有靈活多變性、利落有勁,女性身體要能很好地把握漢族東北女性的心理,需要做到:身體三道彎體現俏字,注重以情帶動,使之動中有情。男性注重“逗艮”的情趣和瀟灑,奔放的陽剛性格。扭秧歌,顧名思義“扭”就是扭腰的意思,東北人豪放、潑辣、快樂、樂觀;直率、豁達;俏皮、詼諧的性格,一個“扭”字最能體現出來。

13動律特征

動律劃分為上下、前后、化圓三種,東北秧歌通過腰部下弧線慢慢移動快速形成舞姿來銜接這三個動律,還要以“穩、走、鼓”相結合手花巾的動作等元素來孕育出東北秧歌的基本動律。①在秧歌中具有靜態動作的“穩相”是穩而俏,是前后動作的橋梁,靜而不止,動靜結合不是一定的靜止;②“走相”要運用自如,步伐流動,膝蓋松弛,略勾腿腳腕,膝蓋略控制落地力度,動感特點帶有暗暗的襯勁,配合交替花,可大可小調節好步法,為場面帶來熱烈火爆的氣氛;③“鼓相”的動作是一個綜合體,主要由翻身、叫鼓、連鼓、鼓相形成,各層次的處理形成各類鼓相,一鼓擲地有聲,二鼓一氣呵成,五鼓層層推進形成高低對比;④舞蹈組合中對于手巾花的扭法、拿法、耍法要融合適中。

2東北秧歌的發展與延續

56個民族組成了中國這個大家庭,由于地域特征、表演風格的不同造就了民間舞蹈的多元化,而這些地域特征往往是在長時間的勞作、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民間舞蹈也成為中華藝術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民間舞蹈跟其他文化和藝術一樣都面臨著發展和延續的問題。

21節奏處理得要恰到好處

對節奏的處理演員要得心應手,構造出視覺、心理層面不同的情感意蘊,煥發出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構建舞蹈要恰到好處的處理好節奏,舞蹈動作的流暢是表現內容更加精彩,這也需要生活的積累和較好的音樂理論知識。

22在生活中挖掘根元素

生活是藝術的搖籃,根源離開了生活,好像是海市蜃樓,紙上談兵,更談不上有生命力。老輩的藝術家都是通過不斷的探索,對民間藝人的舞蹈動作進行提煉和整理,才有了現在的東北秧歌?,F在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發展創新,只有在這片黑土地扎根,東北秧歌才會長成參天大樹。人類心靈往往通過舞蹈的方式來表達,原來的小巧含蓄是東北秧歌的美。但是東北秧歌不斷隨著現代化的趨勢發展變化,偏向于人們的審美觀和要求在成長。要想成為世界的,首先你得是民族的,不能離開本民族和地區的藝術特點,同時還要結合時代的步伐,感悟生活,表現生活,才能讓東北秧歌在不丟民族性的基礎上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肯定。

23教學中的發展

在教學中,拋開以往動作模仿式的教學模式,現在的秧歌教學中以“風格”教學為基礎,圍繞基本動律、手巾花、步法、鼓相四個重點部分作為訓練脈絡加以展開。教學中從基本步伐出發,借助動態素材的背景提示,內心的體驗和感受便有了較為可靠的依據。要求從最基本的體態開始,進入心理暗示,通過具體化、物質化的精神力量,去體會基本體態,節奏特點,并延伸至動律之間的點線關系。發力點,運動軌跡等諸多動態特征處理方法,在進入“以情帶動”的誘導訓練中,只有做到“動中有靜”,才能把握東北女性的心理,從而表現出其舞蹈的風格特點。這種風格教學方式,在東北秧歌教學中是具有生命力的。

24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還要推陳出新

具備傳統的風格的同時,創造性的重要也是不容小覷的,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實踐。要創造一種

親近時代的精神、吻合思維情況,從而讓東北秧歌舞蹈體現出生命的韻味。要想推陳出新就要學會到最基層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再詳細地去對它進行提煉升華,這樣的結晶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會充滿對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讓我們的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在進行創作的同時還要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把最貼近人民生活的東西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才能深深印在人們心中。

參考文獻:

[1]王丹淺談東北秧歌的風格韻律[J].現代經濟信息,2010(6):221

[2]馮瑞東北秧歌的風格特征及其發展分析[J].科技信息,2010(16):252

[3]侯麗娟東北秧歌的民俗風情和風格特征的分析與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132-134

[4]胡晶瑩秧歌[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

[5]趙義清談東北大秧歌及其編排的推陳出新[J].劇作家,2011(5)

猜你喜歡
風格特點
吉林地區朝鮮族長鼓舞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海青拿天鵝》的演奏技巧和風格
從地域版塊淺析漢民族及少數民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談談王洛賓作品的風格特點及藝術價值
試論加強播音主持藝術魅力的培養途徑
淺析鋼琴曲《百鳥朝鳳》的風格特點及曲式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