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我國延遲退休背景下養老保險的探究

2016-07-06 03:56梁曉宇
中國市場 2016年24期
關鍵詞:延遲退休

梁曉宇,鄒 帥

(安徽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

基于我國延遲退休背景下養老保險的探究

梁曉宇,鄒帥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我國在人口老齡化、養老金持續虧空的背景下,提出延遲退休的政策。該政策將帶來一系列影響,文章從對養老需求帶來的影響變化進行分析,結合我國社會、商業養老保險的不足,闡述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的改進及發展方向,從而對政府和保險公司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延遲退休;養老需求;養老保險不足;改進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209

1延遲退休政策的背景及帶來的養老新需求

1.1延遲退休政策的提出背景

人口老齡化使得企業和政府的養老壓力增大,養老金缺口危機逐漸顯現。有資料顯示到203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38.2萬億元,占GDP的38.7%。這將是一筆龐大的經濟支出,對國民經濟將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對于財政支出是沉重的負擔。

就在人口老齡化造成養老金缺口如此之大的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延遲退休的政策。通過延長養老金的繳費時間,推遲養老金的領取時間,來增加養老金收入,緩解養老金賬戶收不抵支的現狀。這一政策對于緩解養老金壓力具有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養老需求的變化。

1.2延遲退休引起的養老需求的變化

延遲退休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緩解養老金壓力,在短時間內起到彌補養老金缺口,以及為企業留住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有一定積極作用。對于從事腦力、技術類的工作于第三產業的老年人來說,延長工作時間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使個人價值更好地得以實現。

然而,對于年事已高的工作于第一、二產業的基層體力勞動者來說,延遲退休首先延長了他們的工作時間,也就同時增加了這些老年人所面臨的風險,對于身體機能本來就下降的老人來說尤為不利。其次,相比于朝氣蓬勃富有競爭力的年輕人,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體力腦力的消耗上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再加上目前勞動力市場上供過于求的形勢,一些企業更愿意接受年輕人,而不愿意雇用老年人。這樣就會導致老年人的再就業變得困難。另外,延遲退休后,使得一些更愿意提早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來說,無疑使得他們的幸福感下降。

2我國現有的社會、商業養老保險的不足

2.1社會養老保險的不足

第一,繳費標準的缺陷。首先,我國以“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保險繳費標準,并且設定了征繳的上限和下限。然而上下限的設置導致工資收入越高,繳費比例越低。造成富人少繳費,窮人多繳費的局面。這實際上更加不利于社會公平和社會總體福利的提高。其次,沒有固定單位的就業者所繳保險費高于有正規單位的就業者。個人與企業共同分擔城鎮養老保險的繳費,個人工資總額的10%繳納保險費,按照最低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計算,個人每年要繳納2000多元,其余由單位補繳。然而那些沒有固定單位的流動就業者,他們參加社會保險至少要連續繳納15年,并且每年要繳納6000多元保險費。因此,這些沒有固定的正規單位的人相當于承擔了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兩個部分,對于收入來源本來就微薄的群體壓力極大。由于繳費標準設計上的缺陷,致使養老保險廣覆蓋的目標不能真正覆蓋到最需要幫助的低收入和無收入人群。這樣底層民眾不能更多的受益,社會保障制度的功效不能全面發揮。

第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不夠完善,覆蓋率低。從參保范圍來看,傳統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范圍有限,覆蓋率仍然較低。原有的養老保險基本上覆蓋了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然而一些偏遠地區的私企及農村地區保險覆蓋面相對較窄。雖然在養老保險的推廣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依然處于家庭養老的階段。養老保險意識薄弱,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植太深,兒女承擔著大部分的養老義務。但是,家庭養老的不確定因素及其風險很大,倘若子女出現意外或者重大疾病時,老人的基本生活就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有待完善。

This treatise is a summary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s of the Mahāyānist Madhyamaka School, it is a work of significant academic value.

第三,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率低。國家規定,養老基金預留2個月的支付費用之后,剩余的基金可以投資于國債或者存入專門賬戶,禁止投資于金融股市等風險較大的投資領域。加上2015年的央行連續降息降準,使得養老金的投資收益更低,不足以抵抗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因此,有部分學者提出養老金入市,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夠平穩,上市公司的質量較差,2015年后半年到2016年前半年股市動蕩嚴重。另外,我國證券公司出現操縱股市等問題,導致養老金入市風險依然很大,養老金入市久久不能放開。

2.2商業養老保險的不足

第一,商業養老保險同質化程度高。我國目前的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保險險種都比較單一,而且險種設計上條款類似,同質化程度很高,缺乏創新。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分紅型養老保險、投資連接型養老保險和萬能型養老保險這三大類。其中,分紅型養老保險占了絕大多數比例,甚至部分公司只推出了此類險種。如多家公司規定投保年齡65歲以下,最高不超過70歲;附加險的保障范圍不夠全面,主要是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險;另外保險給付方式多采用經濟給付,很少涉及服務性給付。

第二,商業養老保險專業化程度低。企業年金和員工福利計劃的開發和推廣是我國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主要的業務發展方向,各保險公司對個人商業養老保險險種旳開發普遍較少。目前各壽險公司業務量依然比較小,只能通過銷售其部分團體保險產品來彌補。

第三,壽險公司經營服務水平較低。我國壽險公司在經營方面,技術含量較低,過分依賴社會關系網來維持經營。通過大量招聘營銷員來拓寬業務,導致保險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誤導保險消費者,損害被保險人的保險利益的現象層出不窮。有些保險從業人員過分考慮自己的業績,為了私人利益在理賠過程中不遵守保險業的誠信原則,服務態度和質量較差,以致很多老年人對保險產生誤解甚至反感情緒。嚴重影響了壽險公司的聲譽,降低了養老保險的需求。

3養老保險針對延遲退休引致需求的改進及政策建議

3.1延遲退休后社會養老保險改進

(1)多層次養老繳費方式。延遲退休對于一些就職于第二、三產業的相對低收入者,意味著要延長他們的工作時間以及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本來這些人繳納保險費數額占其家庭開銷比重較大,然而延遲退休后,使得這類人群在養老金的領取和繳納上更加處于劣勢。

在要通過延遲退休來緩解養老金虧空的政策下,更要考慮到低收入者這類弱勢群體的利益,以達到更加公平,提高社會總體福利。首先在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的設計上更加細化和公平化,適當給予低收入甚至無收入人群以優惠政策,比如減少低收入者的保險費用。讓這類最需要社會養老保障的人更好地從中受益。這與國家想要通過延遲退休來緩解養老金虧空的目的并不矛盾,因為對于一些高收入者,他們的繳費年限延長所增加的養老金,通過漸進式延遲退休等方式,逐年積累,足以彌補現在的養老金空賬。也就是在延遲退休后應對不同群體分別設計更加公平的繳費標準,以提高社會總福利。例如可以從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職工三大群體的養老保險方案的繳費標準上進行細化,以適應各個群體在延遲退休后對于養老保險不同的需求。

(2)加快農村養老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過渡。首先,創新保險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梢猿闪m椥〗M,對一些社會保險覆蓋不到的偏遠農村進行有效的宣講,提高農民的參保意識,從而提高社會養老保險在農村的覆蓋面。其次,推進政府強制性社會養老保險改革,使社會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真正進入農村,農民不再過度依賴家庭養老。另外,在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可以由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加快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過渡。

(3)有效投資,保值增值。拓寬投資渠道,例如在有嚴格監管的情況下逐步推進養老金入市的政策,來提高投資回報率。目前我國的養老基金只能通過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國債的渠道投資,以致投資回報率過低。因此,政府應當適當放寬投資限制,在有監管的情況下讓養老基金逐步走向資本市場。養老基金可以在資本市場實現保值增值,同時資本市場在養老金入市后交易更加豐富和活躍。但是,資本市場風險較大,為了更高的安全性,就需要合理運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提高收益。

3.2延遲退休后商業養老保險創新發展

(1)養老保險附加險險種的創新。在原有保單標準基礎上進行保障范圍的拓展,提供多樣性的附加險,尤其針對延遲退休之后的養老新需求進行附加險種的探索,全面覆蓋被保險人的養老需求。有專家建議讓個人賬戶的部分風險通過保險市場來規避,商業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個人賬戶,壽險公司的終身年金由投保人自愿選擇購買。雖然退休職工風險系數大,但是有風險和贏利基本上呈正比,保險公司應抓住延遲退休這一機遇,進行險種的創新,適時研究推出合適的個人商業年金。

(2)培育健康的養老保險市場,加強監管。養老保險的發展市場尤為重要,保險公司應該推動養老保險市場的規范化,構筑合理的市場秩序。另外要通過大眾媒體來引導居民對于保險的價值認識,有針對性地對養老保險人群進行培育,對市場進行細分。在城鎮將重點放在富裕的有能力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家庭,在農村則要加大宣傳覆蓋面,適當降低農民參保費率等。另外,保監會等監管機構要加強對保險業的監管力度,促進保險業健康平穩發展。

(3)政府加大稅收優惠。稅收一直是商業保險的發展瓶頸,對于養老保險來說,不排除相當大部分企業個人是出于避稅目的去購買養老保險,有人將商業養老保險形象地比喻為“避稅所”。加大養老保險稅收優惠力度將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一大推動力,能充分帶動企業和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商業養老保險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智華.完善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若干問題[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2(1).

[2]易佳.我國商業養老保險險種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

[3]劉秋明.大力發展我國商業養老保險[J].科技智囊,2009(7).

[4]任延鵬.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4(26).

[5]席恒.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實現路徑探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4(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510378095),課題名稱:基于我國延遲退休背景下新險種的探究及政策建議。

猜你喜歡
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研究
關于我國延遲退休年齡問題的探討
延遲退休政策與養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青年就業、社會保障與養老問題
延遲退休政策背景下社會保障發展新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