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控制研究

2016-07-06 04:35王婧
中國市場 2016年24期
關鍵詞:風險控制商業銀行

王婧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商業銀行發展形勢迅猛,對我國的國民經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而其中商業銀行關于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也隨之提高。所以,必須要加強對理財風險的合理規劃,保證金融市場秩序及安全性。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90

隨著人們的理財意識提升,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獲得不斷發展擴張,理財產品從2005年出現開始到現在逐漸豐富起來,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理財選擇。但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出現了很多零收益的個人理財產品和業務,這樣的理財業務遭到了客戶的投訴,不僅對理財產品產生了不信任,同時不得不對個人開展的理財業務的風險性進行重新思考。這種情況的產生不僅僅是客戶的風險意識提升,同時也反映出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上出現了關于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上的問題,需要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風險進行控制和研究,這樣才能保證商業銀行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1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面臨的風險

1.1 分業經營格局下存在的法律風險

我國對于金融機構始終推行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方式,并且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和經營范圍進行了嚴格的限定。在《商業銀行法》中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直接開展證券、保險以及信托業務,并且,存款利率是國家調控,商業銀行無權調整。雖然這種法律約束對于銀行業務的正常開展沒有影響,但是,為了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商業銀行開始與市場上的證券、保險等非銀行機構進行合作,以商業銀行為平臺對特定的理財客戶介紹合作的非銀行機構的產品,開展新的業務。商業銀行雖然在之前可以向個人理財的客戶推薦國有債券、金融債券以及央行票據等融資手段,但是,隨著理財產品的市場化,為了能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市場中有更大的競爭優勢,商業銀行就會為客戶尋找更多的投資渠道,以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很多客戶為了得到更大的理財收益,紛紛選擇了推薦的非銀行的投資項目。這種情況就會導致理財物業與信托業務的界限不清,與我國的金融管理體制相悖。

1.2 銀行承擔的聲譽風險

這里所說的聲譽風險,是因為銀行自己在操作中出現失誤,或者對所出售的產品不能按照規定的時間兌付甚至出現了違反法律規定等現象,這會對銀行的聲譽造成不良的影響。雖然聲譽風險影響最多的是銀行的形象,并沒有造成非常直接的損失,但是,這會對銀行的業務拓展以及正常的交易規模的擴大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商業銀行競爭激烈的時期,銀行的聲譽就像一張無形的名片,是一種無形資產,需要很好的維護。

個人理財業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而投資者往往為了得到收益會選擇一些低風險的投資項目,商業銀行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不顧市場情況盲目保證產品收益情況,如果出現問題,就是對銀行的信譽埋下隱患。促進商業銀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們對銀行的信任,并且,都是以國家的信用為支撐,這些才是吸引客戶購買個人理財產品的優勢所在。商業銀行為了吸引客戶,過多地強化產品的“固定收益”而輕視對產品風險的介紹,同時,還會把“預期收益”這樣的概念淡化,讓投資者沒有對風險的認識和市場的調整,如果理財市場發生變化,客戶沒有辦法得到當時承諾的收益,就會對銀行的信譽產生懷疑,銀行的聲譽受損,其中的損失沒有辦法衡量。

1.3 利率和匯率風險

理財產品中利率風險也是需要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有一定風險的,信用等級越高,市場風險率就越低,但是沒有零風險的存在。以人民幣理財產品為例,雖然受到了法律的保護還有金融政策的限制,但是,風險也是看市場風險調節。很多商業銀行在進行理財產品發售時,很多都承諾了高額的收益率,這種行為忽視了市場的風險,如果在銀行投資之后收益很難保證,那么就會存在信用危機。另外,我國的利息調整不斷變化,因為投資理財需要一段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銀行存款利率提升,買入的理財收益可能還不及存款收益,這對于理財投資者也是一定的損失。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未來的市場投資風險將會出現非常多的變化。

很多投資理財的客戶選擇外匯理財產品,外匯產品會受到更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國際政治、經濟以及各方面的因素,而商業銀行對于外匯產品的募集還有一段時期,在這段時期結束之后再進行交易,而此期間大概需要1~2周的時間,如果此期間出現國際市場的變動,銀行自身的收益都沒有辦法保證,而客戶的經濟收益直接虧損,這些都是不可控的,受到外界影響特別大。并且,由于我國現階段發行的理財產品,在未到期時客戶提前辦理支?。ㄚH回)業務,那么,客戶要承擔一部分費用,甚至連本金都沒有辦法全額收回。同時,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外匯理財中有資金贖回,可能會對銀行產生更大的風險敞口。

除此之外,我國外匯體制不斷變化,由于政策的改變導致的匯率變動也會對理財產品帶來非常大的風險。由于人民幣以及外匯是不斷變化的,人民幣升值給客戶造成了更大的投資風險,高風險伴隨而來的是收益的下滑,對于已經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客戶來說,產品收益就會降低,給理財客戶帶來非常大的損失。目前,人民幣的升值空間依然存在,對很多外匯理財產品的購買者帶來了損失。

1.4 評估風險

正常的理財產品認購程序是商業銀行的銷售經理,在對客戶進行產品銷售時,需要對產品的情況、客戶的收入情況,還有以往的投資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根據實際的客戶情況對理財產品進行推薦和選擇。但是,很多時候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很多商業銀行都沒有嚴格執行相關的對客戶評估,審核過于簡單,并且沒有對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一味地讓客戶買收益比較大的產品,如果出現問題,也沒有給客戶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讓客戶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銀行,這些都不利于商業銀行關于理財方面的操作及法律風險的管控。

一個真實的案例:以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為例,在2012年11月期間,銀行的客戶經理向客戶推銷一種“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計劃”的理財產品,在推銷期間,期許了客戶高收益和固定本金,并且忽略了對市場風險的分析,產品到期之后,沒有辦法正常兌付,給客戶造成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最后才得知,這款理財產品并非華夏銀行經營發售的,而是與其合作的平臺所為,而柜臺的操作人員沒有重視其中存在的風險,也沒有給客戶進行相關的提示,這樣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2 關于控制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的建議

2.1 完善理財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

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不斷更新,很多都沒有法律支持,所以,必須要加快相關的法律建設進程,完善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的相關規定,填補商業銀行關于理財業務法律方面的空白。雖然我國現在已經有銀監會頒發的關于商業銀行的相關管理《辦法》還有《指引》,但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還要對投資理財和證券行業進行不斷的完善、監管,根據市場的不斷變化進行法律法規的調整和修改,統一銀行、保險、證券還有基金、理財等業務的監管標準,保證市場的良性競爭,同時還能保證產品的多樣化發展。隨著理財業務發展速度不斷提升,我國應該加快與之相應的法律的立法速度和力度,不斷完善法律監管程序,使各項理財產品的推行有法可依,從而令整個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更加完善,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為人們的理財計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2 強化約束機制,加強執法力度

首先,應該建立一個規范的個人理財業務中心,對風險管理、個人金融還有理財中心的業務進行分工,對風險管理進行重新規劃。只有建立起科學的管理系統還有風險評估方法,才能在風險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掌握信息,對已經出現的風險進行考量,做出風險判斷以及規避調整,對風險的發生進行有效的控制。其次,加強對客戶個人情況的了解,并且在客戶購買之前,要向他們提供關于所購買產品以往的購買情況以及回報情況的真實報表,將最終決定權交給客戶,讓客戶自行選擇,而非采取手段刻意引誘客戶投資某項產品。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其中的違法操作行為,一經發現必須嚴格處理,建立起相關部門的威信,讓客戶放心。同時,商業銀行還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定期對每一個商業銀行進行審核,建立信用記錄,保證商業銀行在投資理財產品銷售上的透明度,為投資者提供直觀的感受,從而決定是否購買,也杜絕強買強賣情況出現,使市場運行更加健康。

2.3 建立完善的客戶信息和信用體系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一個全國統一的企業與個人的信息數據庫,全國進行信息網絡覆蓋,能夠保證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這樣不僅有利于信息的透明化,還能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對以后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分析也提供了非常大的依據。所以,要積極建立專業化的社會征信機構,制定出一套科學、統一的信用評估體系,在全國范圍內都可以輕松查閱,這樣能規范信用市場管理。同時,還要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督,對于擾亂金融市場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嚴厲的打擊,加強政府的信用建設,同時還要加強商業銀行在客戶心中的形象,加強社會和政府對市場的調節工作,相互支持;政府也要加強對企業和個人信用的重視程度,推動信用體系的建立。只有建立好客戶的信息系統,商業銀行才能更好地了解客戶的信譽、接受能力和喜好,推薦符合客戶的理財產品,對客戶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財規劃,讓其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可以保持客戶與銀行之間的信任和依賴,同時還能提升商業銀行的聲譽,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證客戶的經濟財產免受損失。

2.4 理財非存款,需要提升居民的理財意識

理財非存款,由于受到市場的調節,很多都會有一定的浮動,并不能真正的保證客戶的收益情況,但是,隨著居民的財富越來越多,已經有了“把雞蛋裝入不同籃子”的意識,很多開始投入理財中,但是,很多人缺乏投資經驗,并且只看到了比銀行存款高的利率,而忽視了其中的風險,很多投資者就會因為風險意識不足而遭受經濟損失。所以,商業銀行在對理財業務以及理財產品收益做宣傳的同時,還要強調其中存在的風險,也可定期為投資者做宣講,讓居民對理財業務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再進行選擇和投資,這樣會避免很多后續的麻煩和糾紛,能讓客戶根據對理財產品的認識自己選擇需要購入的產品,既維護了銀行的信譽,也保證了客戶的利益。

2.5 對合作方進行全面評估,慎重選擇合作對象

在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中,許多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都是商業銀行與投資公司合作的產物,這些高回報理財產品同時伴隨高風險,因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不但要了解商業銀行本身的信用、信譽及相關機制,同時要了解商業銀行合作方的真實情況,從其之前所推出的產品,客戶處理的機制,風控機制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評估,為自己的投資行為增加更深一層的保護;商業銀行不但是產品的出售者,其更承擔了信譽橋梁的作用,對于商業銀行本身而言,無論是出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還是對商業銀行自身品牌的保護,都應加強對合作方全方面的了解,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從各個層面降低風險。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不斷變化,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也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為了能夠保證更高的經濟收益開始進行理財上的業務,理財業務在發展的同時還會遇到不同的風險,需要商業銀行與投資者雙方都進行調整,加強對理財及具體理財產品的認識,才能保證商業銀行理財市場發展穩定。商業銀行應該認識到個人理財在產品和服務上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在發展業務的時候,應該找信用好的合作商家,同時,對客戶宣傳時,也要加強對風險的傳播,讓客戶意識到可能出現的情況,并且,銀行也要采取有效避免風險的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證用戶的收益。商業銀行在實踐過程中,也要不斷積累經驗,提升風險承擔的能力和對風險的意識,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調整,把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銀行還要加強對管理上的更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通過政府、銀行和投資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投資理財環境,這樣才能保證理財業務長期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蕾.淺析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3).

[2]盧燕.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與防范[J].財政金融,2013(11).

[3]劉曉剛.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0).

[4]劉操,宋佳璇.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8).

猜你喜歡
風險控制商業銀行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試析基于現代風險導向的互聯網金融審計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探討
論增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風險意識
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