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藝術品流通

2016-07-11 09:45徐璐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徐璐

摘要:藝術品的價值是在藝術市場中通過交換和流通來實現的,藝術流通是藝術生產的有機組成部分,連接著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藝術品通過流通,進入消費環節,進而實現藝術品的價值。2014年3月歐洲藝術基金會發布的《TEFAF2014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中提到,中國連續兩年蟬聯全球藝術品交易的第二位,占全球藝術品市場份額的24%,這一數字僅次于美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突飛猛進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產階層的壯大,隨著藝術品消費將繼續增長,中國也將實現從投資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的轉變。

關鍵詞:藝術品流通;藝術品拍賣;藝術品信托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藝術品流通的定義及方式

所謂藝術品流通,就是指以貨幣為媒介的藝術商品的交換活動和流動過程。隨著社會發展演變,原本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突出的藝術品日益顯露出它在投資界的地位,但藝術品只有在流通中才產生貨幣價值,藝術品流通的重要途徑有三種:藝術品拍賣、藝術品質押融資、藝術品信托。

二、藝術品流通的特征

藝術生產和藝術消費是藝術流通不可或缺的兩個環節,藝術品流通有其獨特的特征。

(一)藝術生產是藝術消費的前提

沒有藝術生產,就沒有藝術消費的對象,藝術生產的內容和形式規定著藝術消費的內容和形式。藝術家作為藝術生產者,自身有著豐厚的藝術涵養,可以從事藝術創作,生產藝術品;藝術消費者對于藝術品有需求,卻不能自行生產出來,只能在藝術品市場中進行購買,通過付出一定的報酬來獲取藝術家的勞動成果。

(二)貨幣是藝術品的交易媒介

消費者在市場中獲得商品,需要付出一定的報酬,這種報酬表現為貨幣,藝術市場是建立在藝術品的交換的基礎之上,貨幣是現代藝術市場的交易媒介。

(三)藝術品流通遵循價值規律

商品在市場流通中都遵循價值規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藝術品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其價值只是藝術品價格的內在依據和內部因素,價格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它的藝術價值,一件藝術品表現出的商業價值與內在的藝術價值是一件藝術商品的共同屬性,兩者經常處在變動之中。從長期來看,在藝術品流通的過程中,價格的此消彼長總是相互抵消并且趨于價值。

三、藝術品流通的問題

(一)缺乏誠信

藝術品拍賣市場起步晚,市場信用缺失,阻礙了藝術品流通得健康發展?,F階段的國內拍賣市場盛行炒作之風,價格虛高。消費者對于藝術品的認識不夠專業,大多依靠業內人士對藝術品的評估,但是中國藝術品鑒別機構大多不夠成熟,很多專家只是儲備不夠,甚至因為一己私利,向消費者傳遞虛假信息。這種亂象破壞了藝術品市場的正常經營,長此以往,不利于藝術品流通市場的發展。

(二)專業法律不夠完善,政府監督管理亟須加強

國內的藝術品質押融資主要是典當和信托,由于起步時間短,其市場體系和制度構建尚不完善。且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藝術品質押融資主要是典當和信托很難尋求法律與政府的支持與保護,各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對于藝術品的投資業務也因為法律的欠缺發展緩慢,而藝術品投資往往涉及大量的資金交易,這就迫使藝術品流通市場的大量融資需求只能以地下和民間方式解決,這使藝術品流通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四、完善藝術品流通機制

藏之有道,獻之有益,這是藝術品流通的最終意義。為了藝術品流通的健康發展,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規范藝術品流通。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以及行業規范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還屬于新興市場,它不像西方的藝術品市場那樣經歷過百年的發展,成熟、穩定、合理,國家應該積極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給藝術品流通以保障。同樣,對藝術品信息進行公開化、透明化,逐步推廣當代藝術品身份證制度,建立藝術品數據庫,形成藝術品市場行業規范。公開銷售的的藝術品,通過組織專家鑒定、原創作家保證正品等方式,確保登記作品的真實性以及來源的合法性。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參與企業,要樹立誠信意識,在法律和行業原則的規范內進行拍賣活動,表彰守信企業,懲戒失信企業,完善藝術品流通管理體系。

(二)加強藝術中介監督管理

藝術中介是指那些專門從事藝術流通或買賣的中介機構。在藝術市場中,藝術中介的作用、組織結構、管理模式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沒有中介的管理機制藝術家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解決藝術品的銷售問題,對于自己的作品的定價往往會與市場的實際價格相差甚遠,這樣會造成藝術家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都會受損。對于大部分的消費者,他們由于自身專業知識的欠缺,需要依靠中介提供大量的信息以及市場經驗,并通過評判中介機構過往的銷售案例來評估該機構的公信度,據此來得出自己的購買標準??梢哉f,藝術品流通的成功的不全取決于中介制度,但中介制度卻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

(三)建立合理的融資渠道

政府鼓勵正規金融機構介入藝術品質押融資市場,為急需資金的藝術品流通的參與者提供資金支持,促進藝術品流通發展。市場經濟由其自身的缺陷和弱點,極易造成資源浪費,行業內部炒作哄抬藝術品價格,消費投資者跟風,形成價格泡沫。政府在藝術品流通市場中,應發揮重要的作用,如規范典當和信托行業,杜絕亂收費及費用太高的現象,提供信用擔保,為民間融資便捷渠道。

五、小結

藝術品想要變成流通的貨幣只有通過藝術市場中的交易活動來實現。藝術品生產者創作出的作品,通過藝術品市場,流通到消費者手中,完成交易過程,藝術家從中獲得收益,為其自身的再創作提供了物質保障,藝術欣賞者可以獲得精神享受,藝術投資者可以通過藝術品投資獲得自身利益,政府在藝術品流通過程中,需發揮監督管理作用,促使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耿紀鵬,鄭小紅,龔珍旭.關于藝術流通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2):99.

[2]鄭翼村.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發展的SWTO分析[D].廈門:廈門大學,2007.

[3]謝恬,趙鯤鵬.藝術品交易中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探討[J].商業時代.2011(12).

[4]西沐.中國藝術品質押融資現狀與模式[J].中國美術,2014(1):139-143.

[5]劉翔宇.中國當代藝術品交易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2.

[6]陳魁.藝術品的流通方式[EB/OL].:羊城晚報,2013-9-13.

[7]唐祥云.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8]李向民.中國藝術經濟史[M].3.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87.

[9]荊林波,王雪峰.透我國流通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2(2):15-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