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2016-07-11 09:48武亞楠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武亞楠

摘要:本文以1994~2013年的數據對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額、中國人均GDP、美國人均GDP、互聯網普及率、貿易條件進行了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誤差修正模型,結果證明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內我國人均GDP和互聯網普及率與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額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

關鍵詞:影視貿易;逆差影響因素;誤差修正模型

中圖分類號:J943;F75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文化產業成為了世界各國的支柱和主導產業,然而影視業這一媒介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最具國際化特點的,其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占份額直接關系到一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由來已久,針對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的高額逆差,本文以統計軟件EVIEWS 6.0為支撐,分析1994~2013年中國人均GDP、美國人均GDP、貿易條件、科技水平的時間序列數據是如何影響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額的,目的在于改善我國影視貿易狀況,增強我國影視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二、實證分析

1.變量的選取

(1)因變量

影視產品既包括相關附屬產品又包括影視衍生產品,國際影視貿易則是指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影視產品的交換活動。中國對美國的影視貿易逆差額作為本文實證分析的因變量,用DE表示。

(2)自變量

①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

GDP是收入狀況的表征,是反映一國經濟規模的重要指標。我國經濟總量很高,但人口基數也很大,所以人均需求方面我國影視作品供不應求,進口規模較大,因此出口規模就變小,逆差也越嚴重。因此在本章實證分析中要用到中國人均GDP和美國人均GDP兩個變量,分別用GDPPC1和GDPPC2表示。

②科技水平

本文采用互聯網普及率作為衡量一國科技應用水平的指標,用 INT 表示。本文預期互聯網普及率與影視產品出口額正相關,與影視產品進口額和逆差額負相關,即一國互聯網普及率越高,越有利于該國對影視文化產品出口,越有利于改善逆差;反之亦然。

③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的變動取決于一國的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和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如果一國的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的下降快于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下降時,其貿易條件的值變小,貿易條件改善,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有助于改善一國貿易逆差狀況;反之亦然。

2.模型的建立和參數分析

(1)單位根檢驗

采用ADF 檢驗法對序列本身(Level)進行檢驗時,ADF統計量的值比置信度5%的臨界值大,則不能拒絕非平穩性和存在單位根的假設,在對序列的一次差分序列(1st difference)檢驗中得出ADF統計量的值比置信度5%的臨界值小,則拒絕原假設,即這個時間序列是平穩的,具備進行協整檢驗和因果關系檢驗的條件。

(2)協整檢驗

對lnDEt、lnGDPPC1t、lnGDPPC2t、lnINTt和lnTERMt這五個序列進行 Johansen 檢驗,選擇數據中有線性確定趨勢,協整方程中有截距項,沒有趨勢項,滯后間隔選擇“1 to 1”。

檢驗結果可知,其中包括跡(Trace)統計量檢驗和特征值(Eigenvalue)統計量檢驗。以檢驗水平0.05判斷,因為跡統計量檢驗有16.30>15.50,0.84<3.84,特征值統計量檢驗有14.19>9.26,0.84<3.84,所以lnDE、lnGDPPC1、lnGDPPC2、lnINT、lnTERM這5個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

(3)誤差修正模型

以上這種長期均衡的關系是因為誤差修正機制在起作用,所以可通過估計誤差修正模型來確定中國對美國影視貿易逆差額的短期調節關系模型。首先選定1到1階滯后變量(滯后間隔與Johansen協整檢驗一致)及誤差修正項,然后逐步剔除不顯著的變量,最后得出誤差修正模型。

對lnDE、lnGDPPC1、lnGDPPC2、lnINT、lnTERM估計誤差修正模型,發現ΔlnDEt、ΔlnGDPPC1t-1、ΔlnGDPPC2t、ΔlnINTt-1、ΔlnTERMt、ΔlnTERMt-1、C這七個變量的系數均不顯著,故刪去。

誤差修正模型為

ΔlnDEt=- 0.722431ecm - 0.725801*ΔlnGDPPC1t -0.029887*ΔlnINTt -0.844987*ΔlnDEt-1 + 0.020897*ΔlnGDPPC2t-1

R2=0.949983 D.W.=2.467230

各變量系數顯著性較剔除不顯著變量前明顯提高,且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為- 0.722431,接近于-1,符合反向調節機制,比剔除不顯著變量前減小,調節能力有所提高。

三、結論

短期內我國人均GDP、美國人均GDP、貿易條件、我國互聯網普及率依然是影響我國對美國影視貿易逆差額變化的主要因素。

短期內我國人均GDP的增減能夠引起我國對美影視貿易逆差額增減的負向波動,影響系數-0.725801。影視產業的發展空間是由影視消費的內需潛力決定的,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需求不斷旺盛,可以為我國影視貿易出口的增長提供強大內需。

中國對美國影視產品逆差額的滯后一期對自身的影響很大,達到了-0.844987個百分點,說明影視貿易出口的一個反慣性趨勢,當影視貿易處于逆差狀態時,由于心理依賴作用,國內對影視產業的投資和政策支持也會減少,導致影視貿易逆差繼續加大,當影視產品得到的政府支持較少時,私營企業的發展優勢會比較突出,又刺激影視貿易的發展,導致下一輪的貿易逆差減小,這是影視貿易行業難以克服的一個頑疾。影視貿易行業的這一特點給影視貿易逆差的準確預測帶來了一個長期的研究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國安,趙新泉.中國對美國的兩國影視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研究——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J].國際貿易問題,2013,1.

[2]唐小慧.影視文化:怎樣走出去[N].金融時報,2013-6-7(第009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