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行業的風險分析

2016-07-11 23:19王月娟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王月娟

摘要:P2P網絡借貸,是有資質的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通過匹配投資者和借款者來完成放貸。我國2007年引入P2P網絡借貸模式,并在2013年快速發展起來。在井噴式增長的同時,P2P借貸的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并桎梏著P2P借貸平臺的發展,加強風險管理成為必然選擇。本文對P2P網絡借貸的過程中各個環節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P2P行業自律組織的建設等措施。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P2P借貸平臺;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2

一、國內P2P網絡借貸的基本情況

從表2看出,2009~2014年的平臺數量分別為9家,12家、36家、110家、627家和1575家,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3.3%、200%、205.6%、470%和151.2%。其中,2013年P2P借貸平臺數量增長率在這期間達到最大。

為了更加具體的研究國內P2P平臺的借款名義利率和平均借款期限,選取2012~2013年成交規??壳?、活躍程度較高的10家P2P借貸平臺進行研究。

由表3可知,不同平臺之間的借款名義利率相差比較大。2012~2013年,溫州貸平均借款期限最短,陸金所借款期限最長。剩下的P2P平臺的平均借款期限均在1~7月之間,P2P網絡借貸的借款期限整體比銀行的借款期限短。

二、P2P網絡借貸的風險

1.法律與政策風險

有一些P2P打法律的“擦邊球”,例如P2P平臺的貸款利率通常比銀行高,為避免高利貸發生,利率也不會超過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但是平臺同時也會向借款人收取管理費用或服務費用,加之有時給投資人投標獎勵,利率均由借款人承擔,最后的結果可能已經超過了四倍,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沒有得到監管。

2.P2P借貸平臺風險

(1)征信體系不完善所的引發的風險

在國內由于缺乏完善的征信體系,P2P借貸平臺為了對自身業務以及投資人負責,需要親自承擔征信職責,通過大量的盡職調查對借款人的信用信息進行整理和評估。征信工作導致了P2P借貸平臺的運營成本上升,據2014年行業白皮書研究,運營成本的比例一般僅次于銷售成本,給P2P借貸平臺造成了較大的成本負擔。

(2)資金安全風險

用戶資金風險表現在與 P2P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一般只承擔通道作用,不對賬戶的資金用途做出限制或管理。這種情況下平臺對賬戶擁有事實上的支配權,支付機構并不承擔監管責任,結果可能給不法P2P借貸平臺“挪作他用”或“攜款跑路”的機會,導致客戶資金的不安全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主要涉及到債權轉讓模式(如宜信公司),先以自有資金放貸,然后把債權打包,以理財產品的形式轉讓出去,利用收回的資金重新進行放貸,快速循環,使得業務高速擴張。產品的期限錯配和金額錯配的情況下,個人賬戶的流動性壓力很大,一旦后續其它出借人接盤不足,出借人的投資就無法按時收回。一旦出現風險事件,投資者可能會大量拋售手中的信貸產品從而引發類似于銀行擠兌風險。

(4)信息披露風險

不同的P2P借貸平臺信息披露程度大相徑庭,有的平臺會公布每一筆借款,有的平臺則只顯示未成交項目,且只公布以投標的總額度。大部分平臺無定期公布制度。信息披露的不全面、不及時,使得借貸雙方很難對P2P借貸平臺產生全面、客觀的了解。一些線下的平臺情況更加嚴重,局外人無法了解其運作流程,難以對其業務的合規性和風險做出評價,容易使投資者滋生出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3.借款人風險

P2P網絡借貸的借款對象主要是中低工薪階層、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他們在向平臺提供自己的信息資料時,為了能更順利的進行借款,借款人可能會隱藏一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甚至提供虛假信息。即使有些P2P借貸平臺有自己的一套關于借款人信用評估的機制,但這種機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但仍還是無法避免借款人的隱瞞與造假,而這樣會產生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

三、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解決措施

1.制定和完善相關P2P法律法規

法律的出臺對P2P網絡借貸行業至關重要,因為現在需要確定P2P網絡借貸存在的合理性。通過規定的一些監管的指標如準入門檻、注冊資本等,P2P借貸平臺可以對自身進行整頓,提高競爭力,淘汰一些實力弱、風險高的P2P借貸平臺。一些P2P平臺因適應中國金融環境而衍生出了不同于純中介P2P平臺的模式,如宜信的債權轉讓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會涉及到非法集資的風險,但是不能嚴厲的監管或打壓,應該鼓勵在監管紅線的邊框內進行創新。

2.加強P2P網絡借貸行業自律組織的建設

建立P2P網絡借貸行業自律組織對于規范行業行為、維護行業發展的公平競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監管細則尚未明確的情況下,行業組織可以加強規范業務運營、企業自律方面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行業組織建立同業資信服務平臺,共享逾期借款人的名單等,可以降低不良借款的風險。

3.P2P借貸平臺加強對自身風險的控制

(1)通過第三方評分機構或自身的風控系統度量并防范風險

P2P借貸平臺可以委托第三方評分機構對自身進行評級。設立相應的評級指標(如衡量風險的指標),對這些指標進行評分。如果評級的分數如果較低,可以給與適當的提醒,平臺可以解決自身出現的問題,如果平臺長時間評級分數都很低,并且持續惡化,評級機構可以發布相應的信息,提醒投資者。為應對借款人風險,P2P借貸平臺可以與權威的信用機構合作。例如,好貸網與全球最大的信用評分公司FICO合作,幫助P2P借貸平臺交叉檢驗借款人的信貸資質和潛在的風險狀況。

(2)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

P2P借貸平臺的流動性風險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不少問題平臺倒閉或跑路的原因便是因為發生了流動性風險。一旦投資人大規模提現,P2P借貸平臺就會陷入流動性危機,P2P借貸平臺可以學銀行,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同時P2P借貸平臺要對風險準備金的管理保持透明,定期要公布其使用情況。

(3)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機制

2013年年底,央行建議應當建立P2P借貸平臺的第三方托管機制,風險準備金的托管需要保證對其??顚S?。風險準備金的托管一般由銀行進行,平臺需要定期公布風險準備金的使用和剩余情況,保證其公開與透明。銀行也要出具資金托管報告,并履行辦理資金清算、安全保管客戶資金、監督資金使用情況、披露資金保管等職責,保證風險準備金??顚S?,以更好的發揮其作用。

4.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讓關聯人能更好的了解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情況和其他信息。公開信息可以更好的對P2P借貸平臺進行監督,平臺需要披露自身的資質信息,包括公司的證照、組織架構、團隊介紹等。平臺也要公開其運營數據如成交額、收益率、壞賬率等。平臺需要向公眾做好風險提示說明,讓投資者更好的了解P2P借貸平臺的風險。

5.投資者教育

P2P平臺借貸行業積極對投資者的教育,充分進行風險提示,避免誤導性乃至虛假性宣傳,給與投資者充分的知情權,平臺也可以對投資者風險偏好進行測試,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差的投資者給予投資風險的提醒。

四、結論

通過P2P網絡借貸在各個環節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分析,各個環節包括P2P所處環境的法律與政策風險、P2P借貸平臺的風險及借款者風險。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相關P2P法律法規、加強P2P行業自律組織的建設、P2P借貸平臺加強對自身風險的控制、投資者教育等對策,以此更好地解決風險。

參考文獻:

[1]楊中民.P2P借貸行業調研報告[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13.

[2]羅揚.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浙江.浙江理工大學,2014.

[3]壹零財經.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4[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4]雷艦.我國P2P網貸行業發展現狀、問題及監管對策[J].金融前沿,2014(8):71—7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