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

2016-07-13 09:00文/肖
軍營文化天地 2016年6期
關鍵詞:李德彭德懷長征

文/肖 飛

?

英雄,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

文/肖飛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著朱曉宇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1934年10月18日。

這一天,在世界的東方,毛主席帶著隊伍在皎潔的月光下踩著寬闊的木板浮橋,渡過了淺淺的于都河。然而他們并沒有想到,未來兩年里令人驚心動魄的艱難險阻和跌宕起伏,將成為人類的精神史詩。

這一天,在地球的西端,26歲的美國合眾社記者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經歷了5個年頭的新聞歲月,他或許在與顯貴富豪相談甚歡,或許在趕往事故現場的路上。平淡的生活里,他絕不會想到,在地球儀另一面發生的傳奇故事,將與他的人生擦出精彩的火花。

在將近50年后的1983年4月,當索爾茲伯里親眼看到這條淺淺的于都河時,東西方平行時空里的那一天,1934 年10月18日,必定曾閃現在他的腦海里,“中國是我的目的地,但我似乎搭上了一艘慢悠悠的航船?!笨吹竭@個外國老頭,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讓75歲高齡的他戴著心臟起搏器行走于中國西部的貧瘠大地上,穿越雪山、草地、激流、險灘,不畏疾病困擾完成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尋訪?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是索爾茲伯里的回答。正如他所說,“我簡直不能想象,這世上還有什么比長征更絕妙更刺激的事情!”也許正是他一路上看到的、聽到的和寫下的,成為最神奇的魔法,讓這本著作在短短幾年里被譯成多種文字,傳播在歐洲、亞洲、美洲等數十個國家。

在他筆下,長征是一個關于青春與成長的故事。正如每一個年輕人都曾有過挫折、懷疑與迷茫,失敗與爭論是長征前半部分的主題剪影。1934年的中國共產黨,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27歲的博古是當時的總書記,他“戴著厚厚的眼鏡”,“聰明用功”,“講一口流利的俄語”,對代表著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李德“俯首帖耳”,儼然一副蘇聯“好學生”的形象。而創立蘇區的毛澤東則一次又一次失去兵權,他“面容憔悴,顴骨凸出,雙頰深陷”,“整個人散發著苦痛的氣息”。于是,每次戰斗都要損失兩三千人,蘇區的縣城一個一個落入敵人的手中,撤退途中的鮮血染紅了湘江……于是,出現了公開頂撞李德的獨眼龍“劉伯承”,出現了怒罵“崽賣爺田心不痛”的彭德懷,出現了毛主席為了反對博古李德錯誤指揮的“擔架上的謀劃”。這是一場神秘的權力斗爭嗎?不,他說這是一個青春期的成長故事,正因其曲折,正因其灑下的熱血,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在他筆下,長征是一個關于命運與奇跡的故事。直驅婁山關,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有這樣一個細節:林彪提議晚一天到達,情報說那里沒有重兵防守;強悍的彭德懷則認為“最好趁敵人防守疲弱”發起攻擊。誰都想不到,正是彭德懷為婁山關贏得的5分鐘讓紅軍搶占了天險,順勢而下打垮敵人的兩個師和八個團,為長征中最大的勝利拔得頭籌。這樣的戰斗俯拾皆是,“在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撤退之中,紅軍一次又一次在千鈞一發之際避免了失敗和覆亡”。正如他們拋下背包、食物和裝備,與敵人沿著大渡河賽跑,才贏來了“神兵天降”飛奪瀘定橋。那是什么力量支撐著紅軍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他在書中這樣回答,“人類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p>

在他筆下,長征是一個關于英雄與勇氣的故事。死亡是長征不能回避的主題,也是人類無法回避的主題。有戰斗中死去的勇士,也有輾轉中失去的孩子;有在雪山上長眠的傷員,也有在草地里掩埋的戰士。8萬中央紅軍,到達陜北的不足4000人,什么最讓人可怕?什么最讓人可敬?可怕的不僅是死亡,而是死亡后仍成敗未卜。就像他說的那樣,“戰爭是各種誤判的疊加”;正如他所感慨,翻越夾金山是“毛澤東權衡利弊后的一場賭博”……索爾茲伯里想告訴我們:沒有人承諾過,長征的一切艱難險阻背后必定迎來光輝的勝利。恰恰面對這樣的恐懼,堅持下來的只有英雄,支撐他們的只有勇氣。

曾經有人問道,“你怎么能理解長征是怎么回事呢?”索爾茲伯里回答說:“人類普遍的英雄主義本身就是一種能使人互相溝通的語言?!痹谒P下,長征是鮮血和勇氣、勝利和失敗、絕望和希望共同譜寫的史詩。我相信,他像一個戰士一樣,真正地理解了長征。

責任編輯:曹舒雅

猜你喜歡
李德彭德懷長征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彭德懷:一把扯下自己的畫像
蕩秋千
它是什么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不愿照相的彭德懷
不愿照相的彭德懷
彭德懷不愿照相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