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轉移組合催化劑在FCC汽油脫硫中的應用

2016-07-13 09:12陳宗杰張先茂王國興
工業催化 2016年4期
關鍵詞:辛烷值

陳宗杰,王 澤,瞿 玖,張先茂,王國興

?

石油化工與催化

硫轉移組合催化劑在FCC汽油脫硫中的應用

陳宗杰*,王澤,瞿玖,張先茂,王國興

(武漢科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摘要:針對以FCC汽油為原料生產國Ⅴ標準汽油帶來的辛烷值損失過大的問題,開發出一種硫轉移組合催化劑,可減少辛烷值損失,同時降低硫含量至小于10 μg·g-1。研究反應溫度、反應壓力、空速及不同催化劑組合方案對脫硫和辛烷值損失的影響,并進行100 h的穩定性實驗。結果表明,在反應溫度150 ℃、反應壓力2.0 MPa和空速3 h-1條件下,催化劑A在上層、B在下層的組合方式的催化劑硫轉移能力較好,穩定性良好。

關鍵詞:石油化學工程;硫轉移;輕質硫;噻吩類硫;辛烷值

CLC number:TE624.4+31;TQ426.95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8-1143(2016)04-0067-04

隨著世界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各國都在不斷提高燃料油的規格。2012年北京已實施國Ⅴ燃料油標準,要求汽油中硫含量小于10 μg·g-1,2018年將在全國實施國Ⅴ燃料油標準。目前我國汽油中90%以上的硫化物來自 FCC 汽油,FCC汽油的烯烴含量一般在40%以上,芳烴含量為25%~35%,硫含量越來越高,因此,降低 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已成為生產高標準清潔燃料的重點。

在FCC 汽油中硫化物和烯烴有特定的分布,烯烴集中在輕餾分中,硫含量集中在重餾分中。傳統的FCC汽油加氫脫硫技術首先對全餾分的FCC汽油進行切分,切分后的輕質餾分中含有大量烯烴和少量硫醇等硫化物,進入脫臭工藝脫除其中的硫化物,不需進行加氫。切分后的重質餾分進行加氫處理,處理后的汽油再與脫臭后的輕質餾分汽油調和[1-4]。該工藝切分輕油較少,輕質餾分脫臭處理脫硫不徹底,有固廢產生,易造成環境污染。

國內外成熟的FCC汽油脫硫降烯烴技術主要有OCT-MD、RSDS、RIDOS、SCANFing和Prime-G+等技術,但此類技術已不能滿足國Ⅴ燃料油標準。在生產國Ⅴ燃料油標準時,為了降硫而損失辛烷值,使煉油企業得不償失。

本文以FCC汽油為原料油,對組合催化劑上硫轉移反應進行研究,考察不同反應條件對硫轉移反應的影響。

1實驗部分

1.1催化劑制備

組合催化劑由催化劑A和B組成。催化劑A以Al2O3為載體,將含有活性組分Ni、Mo的金屬鹽配制成溶液,將載體放入其中進行浸漬,然后取出干燥和焙燒,兩種活性金屬負載物質的量比為5∶1。催化劑B以改性分子篩M為載體,負載一定量的酸。

催化劑A使用前經預硫化處理,220 ℃恒溫1 h,290 ℃恒溫2 h,壓力2.0 MPa,氫油體積比為300∶1,空速2 h-1。催化劑B經焙燒后直接使用。

1.2催化劑評價

FCC汽油性質如表1所示。

表 1 FCC原料油性質

采用固定床反應裝置對催化劑進行評價,催化劑A裝填量20 mL,催化劑B裝填量30 mL,反應穩定8 h后取樣分析。

2結果與討論

2.1組合催化劑上的硫轉移反應

采用FCC汽油研究催化劑A和B上的硫轉移反應,采用色譜及化學分析方法檢測各種硫化物。

催化劑A上發生的主要是硫轉移反應,小分子硫醇類硫化物與烯烴發生反應,生成大分子硫化物,大分子硫化物在分餾中從汽油輕組分中切割至重組分中,使FCC汽油輕組分的硫脫除。文獻[5]報道,硫醇在硫轉移催化劑上發生的反應是自由基加成。

催化劑B上發生的反應是噻吩類硫化物與烯烴的烷基化,反應機理按正碳離子反應進行,首先FCC汽油中烯烴與催化劑B的酸中心反應生成正碳離子,然后正碳離子再與噻吩類硫反應生成烷基噻吩[6-7]。經過烷基化反應生成的烷基噻吩類硫物質被轉移到重組分的汽油中,通過加氫或蒸餾的方法脫除。

2.2反應溫度

在反應壓力2.0 MPa、空速3 h-1和氫油體積比10條件下,考察反應溫度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 1 反應溫度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Figure 1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 on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catalyst

由圖1可以看出,反應溫度過低時,組合催化劑上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移活性較低,容易導致 FCC汽油輕組分硫過高,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提高反應溫度,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率提高,但烯烴選擇性下降。反應溫度150 ℃時,烯烴選擇性為99.1%,噻吩類硫轉化率高達86%。進一步升高反應溫度,輕質硫轉化率有所提高,但噻吩類硫轉化率和烯烴選擇性均開始下降,反應溫度過高會使烯烴飽和率上升引起辛烷值過度損失,甚至還會發生加氫脫硫反應產生硫化氫;另外,高溫易引起烯烴和二烯烴發生聚合反應,積炭生焦覆蓋催化劑表面,嚴重影響催化劑活性,適宜的反應溫度為150 ℃。

2.3反應壓力

在反應溫度 150 ℃、空速3 h-1和氫油體積比10條件下,考察反應壓力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圖 2 反應壓力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Figure 2 Effects of reaction pressure on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catalyst

由圖2可以看出,提高反應壓力,輕質硫轉化率呈上升趨勢,烯烴選擇性變化不大,噻吩類硫轉化率變化較小,約保持在85%,可能是在實驗壓力范圍,反應物處于液相,提高壓力對噻吩類硫的轉化影響不大。綜合考慮,適宜的反應壓力約為2.0 MPa。

2.4空速

在反應溫度150 ℃和反應壓力2.0 MPa條件下,考察空速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圖 3 空速對組合催化劑性能的影響Figure 3 Effects of space velocity on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ed catalyst

由圖3可以看出,提高空速,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率降低,烯烴選擇性提高,可能是增大空速,縮短了反應物在催化劑表面的停留時間,減少了硫轉移和烯烴飽和反應的發生,使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率下降,噻吩類硫轉化率下降較大,烯烴飽和減弱,烯烴選擇性有所上升??账贋? h-1時,雖然輕質硫和噻吩類硫的轉化率很高,但單烯烴選擇性很差,辛烷值損失過多;空速為3 h-1時,單烯烴選擇性和硫轉化率均較好,適宜的空速為3 h-1。

2.5組合方式

在反應溫度150 ℃、反應壓力2.0 MPa和空速3.0 h-1條件下,催化劑不同組合方式的性能比較見表2。

表 2 催化劑不同組合方式的性能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催化劑A和B組合方式對烯烴選擇性和硫轉化率影響較大。催化劑A在上層,催化劑B在下層時,各項性能都表現較好;而催化劑B在上層,催化劑A在下層時,由于催化劑B具有一定的酸性中心,很容易導致二烯烴和單烯烴聚合反應,生成物堵塞催化劑孔,造成噻吩類硫轉化率下降和單烯烴選擇性差。

2.6組合催化劑的穩定性

在反應溫度150 ℃、反應壓力2 MPa、氫油體積比10和空速3 h-1條件下,考察組合催化劑穩定性,結果見圖4。

圖 4 組合催化劑穩定性實驗Figure 4 Stability tests of the combined catalyst

由圖4可知,組合催化劑的烯烴選擇性、噻吩類硫和輕質硫轉化率保持平穩,表明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3結論

(1) 催化劑A和B上發生的主要反應為二烯烴加氫飽和、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為大分子硫化物,在分餾過程中能除去。

(2) 提高壓力或降低空速,有助于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率的增大,但烯烴選擇性有所下降;提高反應溫度,輕質硫轉化率提高,而噻吩類硫轉化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溫度為150 ℃,繼續升高溫度,單烯烴飽和率上升。

(3) 催化劑A在上層,B在下層的組合方式,能提高催化劑的選擇性和硫轉移活性,有效防止催化劑聚合結焦,延長催化劑壽命。在100 h穩定實驗中,催化劑上烯烴選擇性、輕質硫和噻吩類硫轉化率保持平穩,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邢金仙,劉晨光.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和族組成及硫化物類型的餾分分布[J].煉油技術與工程,2003,33(6):6-9.

Xing Jinxian,Liu Chenguang.Distribution of sulfur,group composition and types of sulfur compounds in FCC naphtha[J].Petroleum Refinery Engineering,2003,33(6):6-9.

[2]馬寶利,徐峰,劉榮,等.FCC汽油加氫脫硫提高辛烷值技術研究進展[J].煉油與化工,2013,24(4):1-3.

Ma Baoli,Xu Feng,Liu Rong,et al.Technial research progress on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for improvement of octane number[J].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2013,24(4):1-3.

[3]梁詠梅,史權,劉旭霞,等.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中輕重餾分切割溫度的研究[J].石油煉制與化工,2011,42(5):40-44.

Liang Yongmei,Shi Quan,Liu Xuxia,et al.Study on the cut points of light and heavy gasoline fractions for sele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FCC gasoline[J].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2011,42(5):40-44.

[4]溫廣明,王丹,趙野,等.催化裂化汽油加氫脫硫技術進展[J].工業催化,2008,16(12):1-6.Wen Guangming,Wang Dan,Zhao Ye,et al.Advances in FCC gasoline hydro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ies[J].Industrial Catalysis,2008,16(12):1-6.

[5]Alexis A,Griesbaum K,Warren A.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Ⅷ.Addition of thiol to conjugated diolefi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62,84(20):3897-3904.

[6]Maria A,Michel V,Yuji Y.Gasoline desulfurization by catalytic alkylation over silica-supported heteropolyacids:fom model reaction to real feed conversion[J].Catalysis Today,2008,130:190-194.

[7]Virginie B,Christophe G,Michel V,et al.Alkylation of 3-methylthiophene with 2-methyl-2-butene overa zeolitic catalyst[J].Energy & Fuels,2004,18(6):1806-1813.

Application of sulfur transfer catalysts for desulfurization of FCC gasoline

ChenZongjie*,WangZe,QuJiu,ZhangXianmao,WangGuoxing

(Colin Fine Chemical Co., Ltd., Wuhan 430223, Hubei, China)

Abstract:There existed the problem of the loss of octane number using FCC gasoline as the raw material to producing gasoline which met the national Ⅴ emission standard.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octane value, the sulfur transfer catalysts and their combination process were developed,and the sulfur content of gasoline was reduced below 10 μg·g-1.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 reaction pressure,space velocity and catalyst combination schemes on desulfurization and octane value loss were investigated.The stability test of 100 h running 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s with the combination scheme of catalyst A in top layer and B in lower layer possessed good sulfur transfer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150 ℃,reaction pressure 2.0 MPa and space velocity 3.0 h-1.

Key words: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sulfur transfer; light sulfur; thiophene sulfur; octane value

收稿日期:2015-12-28

作者簡介:陳宗杰,1982年生,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氣體凈化和油品加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1143.2016.04.013 10.3969/j.issn.1008-1143.2016.04.013

中圖分類號:TE624.4+31;TQ426.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143(2016)04-0067-04

通訊聯系人:陳宗杰。

猜你喜歡
辛烷值
提高汽油辛烷值桶技術研究
車用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測量方法淺析
車用乙醇汽油抗爆指數與敏感性研究
質量比改變壓縮比的辛烷值測定機
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助劑應用成功
PNNL開發車載分離技術將乙醇從汽油中分離出來使辛烷值隨需變化
車用汽油辛烷值測定準確度相關影響因素探究
淺談提高汽油辛烷值檢測精度的方法
拉曼光譜結合后向間隔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調和汽油辛烷值定量分析
永坪煉油廠1 2 0萬t/a 催化裂化裝置“提高汽油辛烷值”工業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