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管理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16-07-16 15:27呂璐璐
人間 2016年20期
關鍵詞:情緒管理情緒教學

呂璐璐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

情緒管理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呂璐璐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摘要:情緒作為非智力因素在現代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對學生認知活動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教學中情緒管理理論和策略的探討, 可以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對課堂中情緒管理的重視。

關鍵詞:教學;情緒;情緒管理

情緒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主觀的有意識的體驗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應的特征。對于情緒,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個體內在的感受,但是我們能夠通過其外顯的行為或生理變化來推斷其情緒如何。情緒本身無所謂好壞和優劣,但一般可劃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情緒管理一詞,源自丹尼爾·戈爾曼的《情緒智商》。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從而確保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并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一、師生情緒對課堂教學的作用

(一)喚醒學生課堂情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喚醒學生課堂中的情緒, 使學生處于一種興奮和愉快的狀態中, 這有利于學生思路開闊、思維集中, 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可以把學習的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是情緒被喚醒的程度越高越好。心理學家 ( Hebb , 1955 ) 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情緒管理是使學生的情緒處于中等喚醒水平, 最利于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二)增強學生注意力。

在課堂中, 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心理學研究發現說外界刺激比主觀意志對注意有著更大的競爭力 , 這是因為人的情緒總是先于認知而發生的。因此, 教師應該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方式多變的教學手段, 人為的創造教學刺激事件, 提高學生課堂情緒的感受性, 增強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提高學生記憶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顯示, 情緒對記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首先, 學生對愉快事件的記憶要強于對不愉快事件的記憶。這是因為人傾向于保持正性情緒而忘掉負性情緒, 而且對正性情緒材料比負性情緒材料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精細加工;其次, 對情緒性材料的記憶比中性材料或事件的記憶好。因此,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調動良好的課堂情緒氣氛, 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 學生們習得的知識將與學習時愉悅的情緒一起儲存他們的記憶中。如果在課堂中遇到相同情緒的喚起時, 他們更容易提取信息, 由此對課堂知識的記憶效果顯著增加。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緒管理

(一)教師自身情緒的管理。

教師也是帶有情緒和情感的人,教師的情緒和情感對整個課堂的氛圍以及對學生的情緒狀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這就是由他人的情緒誘發自身情緒的發生,如果教師今天遇到喜事,很開心地來到課堂,那整個課堂必定充滿愉悅的氣氛,學生的情緒自然也是愉悅的;如果教師今天遇到不好的事,帶著郁悶、傷感的情緒來到課堂,那么整個課堂的氛圍必定是沉悶的,并且學生也會感到莫名的不開心。教師自身的情緒感染著學生,誘發著學生情緒的發生,而情緒對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充滿著積極情緒的課堂,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效果都好于充滿消極情緒的課堂,并且這也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師必須控制自身的情緒,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就要拋掉個人情緒,以一個師者的身份來到課堂,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控制和管理好自身的情緒,不能因為一些小事而或喜或怒,對待事情要張弛有度,盡量賦予其正面情緒。

(二)學生情緒的管理。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情緒的管理是主要的。只有把握學生的情緒,對癥下藥,科學管理學生的情緒,才會讓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課堂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潛在情緒,充分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狀態,尤其對消極情緒要特別注意,及時幫助學生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根據學生在特定學習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情緒狀態,綜合運用激勵法、交流法、積極的暗示等情緒管理方法對學生的不良情緒進行管理,使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重評,將學生的注意資源分配到當前的認知任務上,樹立積極的學習觀,對學習形成正確的歸因。

其次, 要接納學生各種正常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對于學生的各種合理、正常的情緒要全盤接納,對于學生的積極快樂的情緒要盡力維系,對于學生的各種不良情緒要對癥下藥, 引導其逐漸轉變不良情緒和消極心態, 用一種平和或者愉悅的情緒逐步取而代之。當學生的情緒體驗符合客觀事實時,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暗示自己學生的各種情緒都是正常的。這樣一暗示, 教師自身的情緒張力就會下降, 內心會立即恢復安靜平和。用這種良好的心態管理學生的種種情緒會事半功倍, 但要切忌被學生的不良情緒所牽制,這會使事情的結果適得其反。

然后, 引導學生恰當地表達情緒。教師在接納了學生的各種正常的情緒之后,應當有效地引導學生表達各自的情緒。這種表達并非是任由學生喜怒無常地肆意發泄, 而是教會學生緩和與轉變自身的情緒,同樣的意思,學會用巧妙的語言藝術進行表達。學生總是喜歡自由,但教師喜歡控制學生,讓他們的情緒不能得到自然的釋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理性層面接納學生的一切正常情緒, 就不會再以自己的主觀臆斷控制學生的正常情緒, 而是進行合理疏導,巧妙利用多種方式調節學生消極的情緒,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情緒。

最后,學生同伴的情緒也可轉化成學生的情緒管理。

學生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之中,每天都與各種性格的同伴打交道與其中一些同伴也成為了好朋友,他們在情感上互通,他們相互理解和支持。當同伴因失去親人而傷心時,學生也會同樣感到傷心,這是基于感情之上的情感互通,學生同伴的情緒移情到學生上,這時學生就需要對自身的情緒進行管理,將這份悲痛轉化成正面的情緒,并且幫助學生同伴盡快走出這消極情緒。

總之,情緒管理理論的核心是人本原理,是從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強調保持樂觀心態;強調使人的情緒、人性得到充分發展,人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同時,高效課堂也強調我們教師對課堂的追求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達成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從而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88-01

猜你喜歡
情緒管理情緒教學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淺談情緒管理在安全中的實踐與應用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情緒管理與應對能力研究
初探情緒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情緒認同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