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供給結構對消費效用的影響分析

2016-07-19 18:05徐芝達高云遲也迪
企業導報 2016年13期
關鍵詞:比較優勢供給側效用

徐芝達++高云++遲也迪

摘 要:本文用效用理論分析了供給側改革對提高社會整體效用水平的影響。同時,伴隨供給側改革可能會出現的經濟問題也值得深思,如:結構性失業與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等。

關鍵詞:供給側;效用;失業;比較優勢。

一、理解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是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1]。供給側的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在資源充分配置條件下能實現中長期潛在的經濟增長。其要點即在于優化要素端,改善供給側?!肮┙o側”經濟學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開端,可認為是起源于

19世紀初提出的“薩伊定律”,其核心思想史“供給創造需求”。經濟理論和政策與所在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我國的供給側改革是適應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問題提出的宏觀經濟政策。

二、優化供給結構對提高社會消費效用的分析

(一)調整生產結構優化效用水平。如圖所示,為在目前技術水平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U為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效用水平相同,且效用水平:U〞>U>U。由的生產可能性曲線限制了X、Y的最大產出。供需失衡時,Y生產過剩,則X必定供給不足,實現的效用水平為;同理,如果X生產過剩,則Y供給不足,實現的效用水平為。供給側改革就是削減過剩產量,優化供給結構。如果Y生產過剩,則削減Y的產量,增加X的生產;如果X供給過剩,則削減X的產量,增加Y的生產,最終使X和Y的產量沿著生產可能性曲線向點移動,使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他們的生產轉換率④,實現混合生產的有效率,達到既無產量過剩,也沒有供給不足的最優狀態。這樣在生產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實現消費效用的提升,使消費效用從U提高到U。

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社會消費效用示意圖

(二)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效用水平。假定通過供給結構調整,已實現上述1中的效用優化達到U的效用水平。由于X的生產技術水提高,生產可能性曲線變為,則新的最大化的消費效用到達;同理,Y的生產技術水提高,生產可能性曲線會變為,則新的最大化的消費效用到達,整個社會的消費者效用提高。

三、結論及問題思考

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就是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其經濟意義就在于增加邊際效用大的產品供給,減少邊際消費效用小的產品消費,促進整個社會消費效用的提高。從長遠來看,供給側改革將從根本上推動我國經濟整體向好發展。但在供給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也會帶來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產業調整帶來的結構性失業、產業布局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等。

(一)由于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是指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業。削減過剩產能的過程必然會帶來產能過剩行業的職工失業;而另一方面,發展供給不足的行業又需要這些行業的專業人員。這會引起失業人員和勞動力需求的不匹配,導致結構性失業。

(二)產品的比較競爭優勢。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用其他產品來衡量)低于在其他國家生產這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的話,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這就是世界貿易使得世界產出增長的原因,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如果每個國家都生產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行貿易,對貿易兩國都有利。如果我國的產能過剩產品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供給不足的產品是我國沒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那么產能過剩是否是由于出口不足導致的。對于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首先應加強出口,通過貿易去庫存。對于沒有比較優勢還產能過剩的產業,產品本身就缺乏市場競爭力,去其產能是必然選擇。另外,對于我國沒有比較優勢但需求旺盛的產品,首先應該充分利用貿易優勢,通過進口滿足國內需求。其次通過產業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鼓勵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等,以市場為導向,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沈明.2016年起供給側改革重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R].證券日報,2016年2月4日第A01版

猜你喜歡
比較優勢供給側效用
小學美術課堂板書的四種效用
納米硫酸鋇及其對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創新創業為“供給側”蓄能
幾種常見葉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試驗
玉米田不同控釋肥料效用研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