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樹立核心意識

2016-07-23 13:47何序哲
2016年23期
關鍵詞:歷史考察涵義

摘 要: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歷史表明,擁有堅強有力、統一團結、高度權威的領導核心對于黨的事業有著極端重要意義。樹立核心意識必須明確核心意識三重含義,要在思想上與中央保持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嚴守黨的政治規矩。

關鍵詞:核心意識;涵義;歷史考察;政治規矩

能否形成穩定、成熟、有能力的領導集體和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成熟的顯著標志之一。2016年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全黨要樹立“核心意識”,強調只有“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1]。

一、“核心意識”的三重視界

“核心”一般指影響事物性質的主要部分,是事物中對其存在和發展發揮突出作用和關鍵意義的組成內容。字面的理解,核心意識是強調樹立關于“核心”的意識和觀念。當前中央強調要樹立“核心意識”至少包括三重視界:

(一)堅定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力量的觀念。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毛澤東曾指出:“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2]。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多次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最核心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鮮明地做出,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的重大理論判斷。

(二)堅定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是領導全黨的中央權威意識。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高度組織紀律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早在1954年中央通過的《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就明確:反對任何妨礙中央統一領導、損害中央團結和威信的言論和行動。章程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是黨的最高機關,在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中央政治局實行其職權。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集中制,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既是組織原則也是黨鐵的紀律。全黨同志,黨的各級組織必須樹立中央權威意識。

(三)堅定黨的最高領導集團核心中的核心觀念。列寧曾對無產階級政黨領導集團的領袖有過深刻闡述,他指出:“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被稱之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3]。毛澤東也提出過造就領袖問題,他說“我們黨的組織要向全國發展,要自覺地造就最好的群眾領袖”[4]。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鮮明地提出領導核心的重要性,“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毛主席。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第三代的領導集體也必須有一個核心……要注意樹立和維護這個核心”[5]。當前,樹立核心觀念就是要堅定習近平中央總書記作為我們黨最高領導集團的核心觀念。

二、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核心的歷史考察

現代政黨是圍繞政權展開組織活動的政治組織。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歷史表明,擁有堅強有力、統一團結、高度權威的領導核心對于黨的事業發展具有極端重要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領導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革命實踐中,在同各種假馬克思主義派別的斗爭中,特別是針對巴枯寧無政府主義拒絕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搞“支部自治”的斗爭中,多次論述無產階級政黨集中統一的必要性。第一國際成立后,巴枯寧企圖在第一國際推行宗派分裂活動,反對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統一領導,推行“獨立支部”,進而成立“社會主義民主同盟”,對抗第一國際。馬克思、恩格斯撰寫了《所謂國際內部的分裂》、《社會主義民主同盟和國際工人協會》、《論權威》,嚴肅駁斥了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和分裂主義思想,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的重要性,維護了國際的高度團結統一。

列寧在一系列著作中科學闡明了人民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的關系,強調無產階級領袖是一個領導集團,在革命斗爭中能夠制定正確路線,因而贏得人民的愛戴,并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強調“為了保證黨內團結和工作集中化,還需要有組織上的統一”[6],在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蘇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了以列寧為核心的包括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斯大林、布哈林等第一代領導集體。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就昂揚起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以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領導權的根本轉換,在人民的擁戴下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真正領導核心。對此毛澤東深情講到:“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7]。

如果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分成兩個發展階段的話,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以1935年遵義會議是重要節點前后分成兩個14年。前一個14年,所以出現大革命、土地革命的巨大挫折,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能形成一個堅強有力、成熟堅定地中央領導集體和核心,黨內前后出現了一次右傾錯誤和三次左傾錯誤,中國革命幾乎陷于絕境。遵義會議以后,我們黨逐漸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僅僅用了14年時間,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戰勝了高崗、饒漱石分列集團,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這個領導集體的正確引領下,完成了三大改造的歷史任務,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光明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近40年的歷史,我們黨相繼形成了以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領導集體,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向21世紀。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又形成了習近平為核心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形成了新時期治黨、治國、治軍的新理論體系。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領導下,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地展現在眼前。

盡管黨的七大、八大上,實際能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但是最早使用“領導核心”這一提法的是陳云。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鄧小平多次正式闡述領導核心的相關理論。并認為成熟、穩定和有能力是我們黨中央領導集體和核心的主要標志[8]。此后黨的領導核心理論日益豐富完備。第一,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是一個領導集團,這是區別與一切非馬克思主義政黨及其領袖的顯著標志。第二,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必須有一個核心人物,他必須有堅定的黨性和政治胸襟、年富力強、善于團結、用于理論創新;第三,全黨必須維護中央領導集體和領導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堅定地樹立核心意識

當前中央強調樹立“核心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針對性。反思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案件,無不是無視中央權威,將個人意志凌駕于組織之上,團團伙伙拉幫結派,搞非組織活動。這些典型案件無不是從不破壞“政治規矩”開始,最后發展到理想信念喪失,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

(一)樹立核心意識,要思想上與中央保持一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針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新變化,發表了一些列新時期、新階段治國、治黨、治軍的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新的理論創新,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最鮮活的體現。樹立核心意識首要任務是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領會精神實質,做到學以致用,切實要解決不勤學、不真學、不會學、不愿學等問題,做到入腦入心、固本強源。

(二)樹立核心意識,要自覺維護中央權威

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強調黨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政治上組織上行動上同中央保持一致。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目標偉大,任務繁重。只有加強領導,統一步調,上下一致,奮發有為,才能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央一再強調要樹立“核心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維護中央權威,保證政令暢通,執行不折不扣。

(三)樹立核心意識,要嚴守黨的政治規矩

現代政黨發展史一再表明,紀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全體黨員能否嚴守政治規矩問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皥猿置裰骷兄圃瓌t,發展黨內民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9]是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奮斗歷程留下的寶貴經驗。嚴守黨的政治規矩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根本抓手。習近平指出,守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10]。對黨忠誠是全體黨員、干部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品質,突出表現就是“守規矩”。當前,中央要求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目的就是在全黨范圍內普遍樹立“規矩意識”。

黨章是黨的總章程,是黨的政治規矩的總體現。只有不斷重溫黨的章程,才能進一步增強對黨的奮斗目標、根本宗旨、鐵的紀律的認識,把“守規矩”化成全體黨員的自覺行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建設特別是關于政治規矩的系列談話,深刻把握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紀律建設規律,高屋建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皟蓪W一做”要突出突出思想認識模糊、組織紀律渙散、道德行為不端、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消極散漫等問題的整改,使全體黨員成為“守規矩”的模范。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

基金項目:2015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黨建重點項目(L15ADJ001);2016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N].人民日報,2016-01-30(01).

[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8.

[3] 列寧.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84.

[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合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255.

[5] 鄧小平.鄧小平文軒,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0.

[6] 列寧.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82.

[7] 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N].人民日報,1954-09-16(01).

[8]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8、309.

[9] 何序哲.優化黨的政治生態建設 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612

[10] 習近平.深化改革鞏固成果積極拓展 不斷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N].人民日報,2015-01-14(01).

猜你喜歡
歷史考察涵義
論屬辭比事的學術涵義
我的仙人掌
探究《說文》省形的真實涵義
我對國防教育的涵義的理解
政府傳播:涵義、特征和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