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全書總目》收錄古籍數量及卷數訂正

2016-07-26 07:49白福春
圖書館學刊 2016年4期
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總目四庫全書

白福春 劉 琨

(大連工業大學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34)

?

《四庫全書總目》收錄古籍數量及卷數訂正

白福春劉琨

(大連工業大學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34)

[摘要]《四庫全書總目》是中國古典目錄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官修圖書目錄,對于學者的治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其收錄的“著錄”“存目”古籍的種數、卷數這些非學術性問題進行統計研究,以期糾正《四庫全書總目》有關此方面的統計之誤。

[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存目

《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是清代乾隆年間修撰的一部官修圖書目錄,時至今日,對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犊偰俊匪袝粍澐譃椤爸洝睍汀按婺俊睍鴥纱蟛糠?,所謂“著錄”書主要指那些具有學術文獻價值,并被《四庫全書》收入的書籍,而“存目”書卻是指那些只記載書目信息的書籍?!按婺俊睍奶嵋c“著錄”書的提要一起,都收錄在《總目》里。不過,由于工程浩大,四庫館臣疏于考證,錯誤難免,特別是對撰者或姓名、或字號、或籍里、或仕履等常識性乖錯違失頗多,甚至張冠李戴。因此,對《提要》的指誤正誤成為《提要》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余嘉錫、胡玉縉及王欣夫等前輩學者揚波于前,崔富章、李裕民與楊武泉等先生震瀾于后,對《提要》的糾謬正誤做了大量的前瞻性工作[1]。

然《總目》卷帙浩繁,有關提要的收錄古籍的數量,包括收錄的“著錄”“存目”古籍的種數及卷數這些非學術性的問題,幾乎無人進行細致的統計,以致以訛傳訛。筆者經過兩年的時間,把《總目》中“著錄”古籍和“存目”古籍逐一錄入于Excel表中,對于每一種古籍,分別錄入書名、卷數、版本來源等信息,通過反復核實,并與中華書局在1965年出版《四庫全書總目》時做的“四庫全書總目校記”中有關種數、卷數校對數據的比對,利用Excel的統計功能進行統計,結果發現諸多統計誤差之處。

1《總目》“著錄”古籍數量及卷數的幾種說法

《總目》200卷,其收入的古籍數量及總卷數眾說紛紜,通常的說法有以下幾種。1.1中華書局(1965年版)說

中華書局1965年出版的《四庫全書總目》在其出版說明:《總目》著錄的書,據我們這次整理時的仔細統計,收入《四庫全書》中的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種,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一卷。這些書籍,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國古代的重要著作[2]。許多學者在著述時多引此說,如來新夏延在其著述中認為:“《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體例具載卷首凡例中,共有功學術,有重要參考價值者在于序、錄。全書按四部分類,計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全目著錄古籍三四六一種、七九三○九卷、存目六七九三種、九三五五一卷,有四○一部無卷數。收錄圖書可稱繁富。它具備部有總序、類有小序和各書有提要等完備的傳統編目體制?!保?]來新夏在其所著《古典目錄學》(修訂本)依然堅持這樣的統計數據,認為“據統計:《四庫全書總目》著錄之書為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九卷;存目收錄之書為六千七百九十三種,九萬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有四百一部無卷數),共計收書一萬二百五十四種,十七萬二千八百六十卷?!保?]并在引文出處中說明:“此據《四庫全書總目·出版說明》(中華書局1965年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也直接引用了中華書局的這種說法,認為:《四庫全書總目》共收錄書籍10254種,172860卷。其中收入《四庫全書》的3461種,79309卷;“存目”6793種,93551卷?;旧习讼惹刂燎宄跎袀魇赖闹匾獣?,尤其對元代以前的書籍收錄較全[5]。

李常慶在著述中又直接引用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這一說法:“《四庫提要》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始編修,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英殿正式刻版,花費了整整20年的時間,前后不少于300位著名的學者和目錄學家參與編修。全書200卷,共收錄書籍10254種,172860卷。其中收入《四庫全書》的著錄”書3461種,79309卷;“存目”書6793種,93551卷?!保?]

中華書局的這一說法目前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許多學者對此深信不疑,由于此類問題為非學術性的問題,除著述外,所以許多學者在撰寫論文時也是直接引用的。

1.2其他說法

①目錄學概論編寫組在編寫《目錄學概論》中認為:《總目》著錄收入《四庫全書》的古籍3461種、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6793種、93550卷。這些書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國古代的著作,尤其是元代以前的古籍,收錄更為完備[7]。此種說法只有“存目”古籍的卷數與中華書局相差1卷,其他相同。

②呂紹虞認為:《四庫總目》計有著錄102卷,存目87卷,著錄存目合并的11卷。卷首有門目l卷,《圣諭》1卷,進表職名1卷,《凡例》1卷?!斗怖犯爬ǖ卣f明了乾隆修書意旨和編制這部目錄所應用的方法。凡著錄圖書10231種,171003卷,內391種無卷數。其中正式入庫書3448種,78762卷,存目書6783種,92241卷[8]。呂紹虞的這一說法與無論是種數還是卷數均為一家之言,與中華書局的統計數據無一相同。

對于《總目》收錄古籍種數及卷數的各種說法,莫衷一是,少有人提出質疑,雖然中華書局在1965年出版《四庫全書總目》時做“四庫全書總目校記”(以下簡稱“校記”)附于書后,所校記的內容可謂翔實,但亦有不遂人意和紕漏之處。

2 中華書局有關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古籍數量及卷數的校記

《總目》共四部45類,每書撰有提要,總目提要以各書書名、卷數標題,文中對所收入的“著錄”“存目”古籍進行了189次的統計匯總工作,分別記錄各部分所收古籍的部數及卷數。這189處的有關部數和卷數的統計多有謬誤,中華書局在1965年出版《四庫全書總目》時做校記附于書后,其中涉及“著錄”“存目”古籍部數和卷數的校記內容,其中大部分與《總目》所錄數量與卷數相符,訂正了189處中統計內容不準的數據,但同時也存在校訂后亦不正確及數據不準沒有校記之處,由此造成了最后統計數據不準確的現象,以至于以訛傳訛。

2.1有關“著錄”古籍數量及卷數的校記

《總目》200卷中,對于“著錄”古籍數量及卷數的統計為94處,這94處的統計結果相計之和為:著錄古籍數為3459種、79365卷,這樣的數據結果存在著可推敲之處,對此,中華書局在1965年出版《總目》時對其進行了認真的校對,其中校記之處為15處,如表1所示。

表1

這樣的校記結果與余嘉錫統計的結果亦完全吻合,余嘉錫在統計過程中也只是發現了這15處與《總目》統計不相符合之處,其他的79處統計中華書局在校記中沒有發現問題,同時也與筆者的統計結果完全相同。

根據這樣的結果做最后的統計,《總目》200卷對于“著錄”古籍數量及卷數的統計結果應該為:著錄古籍數為3461種、79309卷。中華書局(1965年版)有關此部分統計結果的說法是毋庸置疑的。

2.2有關“存目”古籍數量及卷數的校記

《總目》200卷中,對于“存目”古籍數量及卷數的統計為95處,這95處的統計結果相計之和為:“存目”古籍數為6791種、92257卷,這樣的數據結果存在著可推敲之處,而中華書局認為:“存目”6793種,93551卷,“存目”古籍的數量及卷數均不相符。對此中華書局在1965年出版《總目》時對其進行了認真的校對,其中毫無疑義的校記之處為12處,如表2所示。

表2

這12處的校記經過反復核實,確實沒有任何問題,但亦有7處有待商榷。

其一,存目“五經總義類”的統計,《總目》卷34第288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五經總義類四十三部三百四十九卷內七部無卷數皆附存目”,而實際統計的結果為“43部354卷內7部無卷數”,《總目》的統計卷數少了5卷,校記對此類的統計沒有提出異義,當是校記之漏。

其二,存目“傳記類總錄之屬”的統計,《總目》卷63第570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傳記類總錄之屬二百九部二千三百四十八卷內六部無卷數皆附存目”,而實際統計的結果與《總目》的統計沒有出入,而校記對此類的統計結果認為

四十八卷當作四十七卷”,即,校記有關此類的統計結果為:209部2347卷,較實際少了1卷,當是校記統計之誤。

其三,存目“醫家類”的統計,《總目》卷150卷第891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醫家類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附錄六部二十五卷皆附存目”,而實際統計的結果為“94部711卷附錄6部25卷,校記對此類的統計結果認為“六百八十二卷當作七百一十四卷”,加上附錄6部25卷,校記有關此類的統計結果為:“94部714卷附錄6部25卷”。造成此類卷數統計相異的原因,筆者認為是該類中《證治大還》卷數的確認上,《總目》887頁有關此書的標著為“證治大還四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校記認為該書“四十三卷,殿本作四十卷”,也就是說,校記認為《總目》標著的信息是該書的殿本數據。此書的校記說明亦存在問題,正確的校記說明應該為“四十卷當作四十三卷,殿本作四十卷”。按:如《總目》中古籍所記卷數與殿本不符,《總目》的卷數統計不以殿本記,故校記認為該書最后應以四十三卷計。

其四,存目“小說家類異聞之屬”的統計,《總目》卷144 第1232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小說家類異聞之屬六十部三百五十二卷內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對于此類的統計,校記的統計結果認為“(三百)五十二卷當作(三百)四十三卷”,而實際統計的結果為:“60部351卷”,此處的統計,《總目》與校記皆誤。

其五,存目“別集類”的統計,《總目》卷185第1685頁有關此類的統計:“右別集類一千五百六十八部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卷內六十六部無卷數皆附存目”,對于此類的統計,校記的統計結果認為“(一千)六十八部當作(一千)六十七部,(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卷當作(一萬)七千六百四十三卷”,而實際統計的結果為“1567部17642卷”,校記統計的古籍部數是正確的,只是卷數比《總目》的統計多了1204卷,比實際多了1卷。一卷之差當源于1541頁的《朱子文集大全類編》一書的卷數統計上,校記認為“(一百)一十卷殿本作(一百)十一卷”之故,此處以殿本的卷數作為最后的統計之數與其他之處雖然指出殿本之卷數,但最后不以此計數,這當是校記卷數統計之標準不統一之處,亦當是校記統計之誤。

其六,存目“總集類”的統計,《總目》卷194第1778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總集類三百九十八部七千一百三十四卷內二十六部無卷數皆附存目”,對于此類的統計,校記的統計結果認為“(七千一百)三十四卷當作(七千一百)二十九卷”,而實際統計的結果與《總目》的統計沒有出入,當是校記統計之誤。

其七,存目“詩文評類”的統計,《總目》卷197第1806頁有關此類的統計為“右詩文評類八十五部五百二十四卷內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對于此類的統計,校記的統計結果認為“(五百)二十四卷當作(五百)二十五卷”,而實際統計的結果與《總目》的統計沒有出入,當是校記統計之誤。

通過以上的統計分析,最后確認,《總目》中“存目”古籍為6793種93565卷,《總目》中各類統計之和的種數、卷數皆誤,《四庫全書總目·出版說明》中統計的種數無誤,只是卷數有誤。

總之,相較而言,中華書局對于《總目》中“著錄”古籍的種數、卷數統計進行的校記是非常精準的,而對于“存目”中古籍的卷數的統計及進行的校記亦存在一定的混亂和不準確之處,而呂紹虞使用的數據與筆者所統計的數據相差甚多。筆者的統計只是一家之言,如有紕漏,肯請方家正之。

參考文獻:

[1]賈中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誤十三則[J].圖書館建設,2014(11):92-95.

[2]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出版說明[M].北京:中華書局,1965:3.

[3]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M].北京:中華書局,1981:141.

[4]來新夏.古典目錄學(修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3:229.

[5]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395.

[6]李常慶.四庫全書出版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4.

[7]目錄學概論編寫組.目錄學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1:44.

[8]呂紹虞.中國目錄史稿[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105.

白福春男,1966年生。碩士研究生,副研究館員。

劉琨男,1982年生。碩士研究生,館員。

[分類號]G256.22

收稿日期:(2016-01-25;責編:姚雪梅。)

猜你喜歡
四庫全書總目總目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總目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第36 卷總目次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四庫全書總目》與音樂文獻
2014年第1—6期總目次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提要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差異
文斕閣《四庫全書》兩種概考
2009年總目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