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導管吸氧去氮法對全麻患者誘導時血氣分析值的影響

2016-07-26 00:37程濤于朝霞高尚超嚴建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全身麻醉

程濤 于朝霞 高尚超 嚴建芳

【摘要】 目的 探討鼻導管吸氧去氮法與傳統去氮法對全身麻醉(全麻)患者誘導時血氣分析值的影響。方法 80例全麻擇期患者, 隨機分為A組與B組, 各40例。A組在鼻導管潮氣量通氣5 min后行快速順序誘導(RSI);B組采用傳統正壓通氣誘導。記錄兩組的分析結果。結果 兩組吸氧后(T2)血氧飽和度(SpO2)(99.58±0.42)%、(99.50±0.50)%高于吸氧前(T1)(98.55±1.44)%、(98.43±1.18)%(P<0.05);A組T2動脈血氧分壓 (PaO2)(256.72±10.69)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B組(248.59±14.44) mm Hg

(P<0.05);A組無通氣安全時限(344.73±27.44)s長于B組(295.83±18.32)s (P<0.05)。結論 多數全麻患者能夠采用鼻導管吸氧去氮法誘導插管。

【關鍵詞】 鼻導管吸氧;無通氣安全時限;血氣分析值 ;吸氧去氮;全身麻醉;快速順序誘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46

麻醉誘導是全麻技術的重要環節, 不僅使患者機體有足夠的氧氣儲備, 還需要患者機體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能夠舒適平穩的過渡到麻醉維持。吸氧去氮是全麻誘導是否成功的保障, 需要在數分鐘內提高患者機體的氧分壓, 這是防止呼吸停止后產生低氧血癥的主要措施, 為麻醉醫師提供足夠的無通氣安全時限[1]。該步驟為臨床麻醉師建立氣道和恢復有效通氣提供了時間保證。本文探討鼻導管吸氧去氮法對全麻患者誘導時血氣分析值的影響,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4年 5月~2015年 5月 80例擇期美國麻醉師協會 (ASA)Ⅰ~Ⅱ級, 年齡 20~60歲, 體質量指數 19~23 kg/m2, 既往無心、肺、肝、腎及血液病史的全麻手術患者。術前心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值、血紅蛋白值和紅細胞壓積值均在正常范圍。入選患者隨機分為 A組 (鼻導管組)與 B組 (傳統組), 各 40例。

1. 2 研究方法 于術前隨訪時告知患者實驗時需采取的呼吸方式 (平靜、閉口、潮氣量通氣)。入室后常規檢測患者的血壓(BP)、心電圖(ECG)、心率 (HR), 記錄 SpO2值并采集吸氧前動脈血氣分析值。A組患者誘導藥物為: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膽堿, 采用鼻導管吸氧 5 min后進行 RSI;B組誘導藥物與 A組相同, 但采用傳統的面罩加壓吸氧。兩組患者的吸氧流量均為 5 L/min, 分別以濕化瓶和全麻機上的流量計為準。兩組患者均在靜脈推注琥珀膽堿 1 min后進行氣管插管, 待 SpO2降至 90%時快速連接麻醉機。記錄兩組患者T1、T2 SpO2值;T1、T2、SpO2降至 90%時 (T3)血氣分析值[pH值、PaO2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值]和無通氣安全時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T1 SpO2(98.55±1.44)%, T2 SpO2(99.58±0.42)%;T1血氣分析值:pH(7.40±0.02)、PaO2 (93.75±3.36)mm Hg、PaCO2(39.94±2.03)mm Hg, T2血氣分析值:pH(7.41±0.02)、PaO2(256.72±10.69)mm Hg、PaCO2(35.68±1.72)mm Hg, T3血氣分析值:pH(7.29±0.04)、PaO2(56.09±3.18)mm Hg、PaCO2(50.67±4.69)mm Hg;無通氣安全時限(344.73±27.44)s。

B組T1 SpO2(98.43±1.18)%, T2 SpO2(99.50±0.50)%;T1血氣分析值:pH(7.40±0.02)、PaO2(93.03±3.19)mm Hg、PaCO2(40.56±

2.28)mm Hg, T2血氣分析值:pH(7.40±0.02)、PaO2(248.59±

14.44) mm Hg、PaCO2(35.56±1.84) mm Hg, T3血氣分析值:pH(7.30±

0.03)、PaO2(58.73±2.84)mm Hg、PaCO2(56.89±3.38) mm Hg;

無通氣安全時限(295.83±18.32)s。兩組T2 SpO2值高于T1(P<0.05);A組無通氣安全時限長于B組(P<0.05);兩組pH值在T3較T1、T2低(P<0.05), T3 PaCO2值明顯高于T1、T2(P<0.05), T2 PaO2 明顯高于T1、T3(P<0.05), 且A組T2 PaO2高于B組(P<0.05)。

3 討論

由于現代高科技醫療技術的發展, 腹腔鏡微創手術將是未來手術方法的一個必然趨勢。目前外科醫生可利用腹腔鏡熟練開展多種術式。合理安全的麻醉方式, 除了能夠避免胃腸脹氣導致手術視野的減小, 利于術者操作;還能降低圍術期嘔吐誤吸發生率, 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鼻導管和面罩吸氧是臨床兩種主要無創通氣方法, 以前者最為常用。低流量(<2 L/min)鼻導管吸氧能夠用于預防和改善輕度呼吸功能障礙和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低氧血癥, 而高流量(<4~6 L/min)吸氧能夠快速提高肺內和血液內氧分壓, 提高機體氧氣儲備。雖然鼻導管吸氧流量和通氣時間在臨床使用中受到諸多限制, 但短時間在全麻患者誘導過程中采用高流量吸氧具有安全、方便、舒適、快捷等優點。通過訪視前的呼吸訓練, 減少了因患者呼吸節奏和呼吸深度的波動帶來的吸入氧氣的流量變化[2, 3]。雖然傳統的面罩加壓吸氧流量恒定, 但實際通氣效果容易受到麻醉醫師托下頜的方法是否正確的影響。面罩通氣能給者帶來的強烈的不舒適感, 往往有些麻醉醫師不得不在患者清醒之前選擇放棄吸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 T2 SpO2高于T1(P<0.05);A組T2 PaO2高于B組(P<0.05);A組無通氣安全時限長于 B組(P<0.05)。兩種吸氧方法均能提高患者機體內的氧分壓, 滿足受試者的插管要求。

本實驗采用的鼻導管去氮方法因未實施正壓, 不會造成大量的氣體進入體內, 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正壓吸氧去氮法所引起胃腸道擴張等問題。在整個全麻誘導過程中由患者自主完成, 不影響麻醉醫師在氣管插管前進行麻醉藥品及麻醉器械的準備, 尤其在夜班醫師緊急情況下又無他人幫助時, 這一優點能夠很好緩解基層醫院麻醉醫師的人員緊張壓力。鼻導管吸氧去氮法能夠提供較傳統誘導方法較長的無通氣安全時限, 還能為困難氣道患者提供較為充足的準備時間。

參考文獻

[1] 莊心良, 曾因明, 陳伯鑾. 現代麻醉學.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1012.

[2] 黃紹強, 解軼, 耿桂啟. 給氧方式對全麻插管安全時限的影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9, 25(7):587-590.

[3] 廖理粵, 杜秀芳, 李寅環, 等. 經雙腔鼻導管吸氧時實際吸入氧濃度的影響因素.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7, 16(6):626-630.

[收稿日期:2016-03-03]

猜你喜歡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術時麻醉蘇醒期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影響
低劑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預防老年患者全麻蘇醒期譫妄的臨床及護理研究
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下肢骨科術后肺部并發癥的影響
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壓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價值
咪達唑侖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影響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康復新噴劑對支氣管插管術后咽喉并發癥的影響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
麻醉方式對老年前列腺汽化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