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化癌癥患者心理干預護理的臨床觀察

2016-07-26 00:50馮石蓮黃嫦李宗青王子坪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年輕化癌癥

馮石蓮 黃嫦 李宗青 王子坪

【摘要】 目的 觀察并探討心理干預護理用于年輕化癌癥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70例40歲以下惡性腫瘤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60.8±1.9)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52.1±0.8)分、生活能力評分(69.5±2.6)分及死亡率11.4%均優于對照組的(69.2±2.1)分、(61.2±1.0)分、(54.2±0.3)分、20.0%(P<0.05)。結論 通過對年輕化癌癥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護理不僅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延長生存時間。

【關鍵詞】 年輕化;癌癥;心理干預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61

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且又面臨日趨年輕化的嚴重問題。最新世界癌癥報告估計[1], 今后20年, 我國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還將持續上升:2020年將上升至400萬人和300萬人;2030年將上升至500萬人和350萬人。而近20年來呈現年輕化癌癥更為明顯, 如乳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 全國35~39歲年齡段占87.07%。目前, 處于前六位的分別是肝癌、肺癌、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2]。本院中醫腫瘤科實施年輕化癌癥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在臨床上取得了明顯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中醫腫瘤科2012年12月~2016年3月收住的40歲以下惡性腫瘤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腫瘤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中男 20例, 女 15例;年齡22~40 歲, 平均年齡33.2歲;疾病類型:肺癌6例, 肝癌8例, 胃癌5例, 食管癌3例, 大腸癌2例, 舌癌1例, 前列腺癌1例, 乳腺癌4例。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7例;年齡21~39歲, 平均年齡 35.1歲;疾病類型:肺癌7例, 肝癌9例, 胃癌5例, 大腸癌3例, 食管癌2例, 乳腺癌3例, 喉癌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①采取各種方式宣傳腫瘤方面的知識;②化療期間多與患者溝通交流;③各項治療護理安全到位;④嚴格執行無菌技術;⑤必要時限制探視;⑥做好病房內通風, 消毒工作;⑦輸液時藥液外滲時及時處理; ⑧ 注意口腔護理;⑨ 維持足夠的營養;⑩ 注意嘔吐后的電解質紊亂;做好肛周護理;對白細胞低的患者做好防護工作;注意血小板低的出血傾向;注意患者疼痛處理及用藥后的毒副作用。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干預護理治療, 并結合患者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 因人而異, 提供全程不同層次的個性化心理干預護理, 具體如下。

1. 2. 2. 1 早期的心理干預:因年輕患者對突如其來的癌癥難以置信, 不相信癌癥這個事實時, 護理工作中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心, 理解患者本能的求生欲望及顧慮, 讓患者從思想上接受這個事實。站在患者的思想角度考慮問題,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并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做好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干預護理。①手術前的心理干預:針對患者不同的手術前的心理狀況, 有目的地采用心理支持、行為訓練等的方法, 讓患者提前知曉手術的基本情況, 有效調控患者的不良情緒, 讓其手術后在心理上更能適應出現的各種情況和促進軀體康復, 以免精神壓力過大產生精神疾患及加速病情惡化程度。具體措施:a.病區有健康宣教冊, 為患者提供疾病信息及矯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從而讓患者看到希望, 樹立起戰勝疾病的期望值。b.管床責任護士在手術前要親自通過演示教會患者翻身法、腹式呼吸法、肌肉松弛法、咳嗽咳痰法等, 避免手術后患者由于手術創口的疼痛對配合治療法掌握不到位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影響康復, 護士必須通過心理干預護理, 讓患者積極提前在手術前學會。c.邀請患者加入科室開設的微信, 在朋友圈更新??平】到逃R及人生勵志。并與患者交流, 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存在的問題。d.術前通過邀請手術成功的康復患者給待手術患者進行現場說教或通過視頻播放, 可以讓待手術患者起到效仿作用, 顯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 減輕心理負擔。②手術后的心理干預:患者由于手術前充分給予了心理干預護理及手術術程順利安返病房, 一般情況下, 不良情緒都會逐漸平復。但是, 如果手術后嚴重影響患者容貌和體形美或軀體殘缺、預后差等都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因此, 必須高度重視其精神狀況的改變。具體措施:a.對于手術后情緒波動較大, 出現破壞性行為(如拔除停留管道、輸液針頭等)的患者, 護士要及時報告醫生, 與醫生積極采用心理疏導法讓患者重建信心, 平復激動情緒。同時, 可選用軀體殘缺的典型模范人物事跡激勵患者, 幫助患者應對心理上的打擊。b.對于手術預后差或產生疼痛無有效控制及無法繼續進行手術切除的患者產生異常心理反應要高度警惕患者有無自殺傾向及有無出現精神問題, 如果有精神問題出現要及時報告醫生使用精神類藥物配合心理疏導法治療, 必要時由心理醫生進行系統??频男睦碇委?, 避免精神疾患加重。

1. 2. 2. 2 中期的心理干預 進一步明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患者會出現焦慮、急躁、易怒等的情緒反應, 甚至自殺。再加上化療等致脫發等的形象改變及食欲降低, 患者心理會產生死亡來臨的猜想, 心理干預應細致做好心理護理, 抓緊時間與其談心、交往, 發揮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主動接受治療的積極性并與醫護人員合作, 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 多關心、理解、幫助患者, 消除其恐懼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同時, 因為化療是一個周期長的后續治療, 作為護理人員除了執行常規護理外, 更要關注化療帶給患者痛苦產生的心理壓力。因此, 必須要做好化療前中后期的心理干預護理。①化療前心理干預護理具體措施:a.全面評估患者綜合情況, 向患者說明化療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屬于藥物治療的反應現象, 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去適應它, 配合醫務人員積極接受治療, 并采取相應的最佳措施去減輕化療反應。b.責任護士要詳細了解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職業、經濟狀況、家庭成員關系等, 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充分調動其配合治療的主觀能動性, 并針對其需求, 給予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措施, 取得其信任, 促使其配合治療, 以取得最佳療效。②化療中后期心理干預護理具體措施:a.對于聯合用藥使患者產生脫發現象, 可以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勵患者佩戴假發, 患者佩戴后要給予誠懇的贊美。b.對于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等現象, 護理人員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使用止吐藥物對癥處理。指導患者少食多餐飲食, 菜式選擇多樣化, 以增進食欲。同時, 使用學過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松弛法等放松自己。c.對于體重減輕的患者, 責任護士應指導患者進行有計劃的運動鍛煉, 利用本院的康復醫學科開展的理療有氧運動鍛煉項目幫助患者增強機體機能康復, 提高患者自信心及自尊心。d.對年輕化癌癥患者化療的性影響, 作為護理人員都要考慮到患者的個人感受及承受能力, 充分與其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 以免出現夫妻感情不協調, 增加患者心理壓力。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 因為家人的情感支持可以緩沖患者的不良情緒, 給患者極大的精神鼓舞。

1. 2. 2. 3 晚期的心理干預 病情進一步加重時, 患者因為并發癥等的原因出現軀體的各種癥狀, 如疼痛等, 應根據醫囑盡最大努力減輕患者的痛苦, 再加上藥物的不良反應影響患者進食, 體能處于高消耗狀態, 精神倦怠, 患者由原來的不穩定情緒轉向沉默不語, 更需要給予關心和安慰, 護理周密, 注意患者的語言, 并表示出理解, 取得其信任, 使患者心理負擔降到最低, 坦然面對現實, 平靜、安詳、友善度過人生最后一程。

在這三期中護理人員要通過對患者的言語、姿態、表情、生理反應等來觀察及探索其內心的活動, 才能給予有效的個性化心理干預護理??刹捎靡韵路绞剑孩賻в欣斫?、同情之心與患者進行交談。通過彼此之間的談話, 了解患者對疾病的態度及對治療與護理的需求, 對家庭、工作、經濟等的顧慮。②在接觸中善于察言觀色。通過對患者面部表情、言語表情、動作表情的觀察來洞悉患者的情緒波動。同時, 注意其生理上的反應也可以反映出患者動態的情緒, 如恐懼時臉色蒼白,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 血壓升高等;焦慮、抑郁時會出現胃部不適, 食欲減退;焦急不安時排尿次數增加等。③召開病友座談會。通過病友座談會之間的交流, 了解患者飲食和住院生活等的一些問題, 并讓治療成功的、精神狀態好的患者以身說教, 激發懶言少語的患者參與討論的欲望。④采用他人信息了解患者?;颊哂行┦虑槭遣粫蜥t務人員傾訴的, 作為護士要學會向患者的家人、朋友、同室病友了解。⑤心理測驗??捎脴藴驶睦碛^察量表、心理測驗量表等來觀察及測驗患者心理存在的問題。⑥其他。有些患者不愿意和人言談, 但他愿意提供自己的書信、日記、詩歌等, 護士也可以通過這些了解患者的內心活動。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SAS、SDS、生活能力評分及死亡情況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SAS、SDS、生活能力評分及死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嚴重疾病之一。目前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均呈上升趨勢, 并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由于惡性腫瘤治療本身具有復雜性、康復周期長、醫療費用昂貴、易出現并發癥等, 且年輕化的患者多數癥狀不明顯, 體檢時才發現, 有的甚至已至晚期, 經常把癌癥與死亡聯系在一起, 影響正常生活, 影響家庭環境, 也造成形象改變和社會角色的轉變[3]。還面臨著瞻養老人, 照顧及教育孩子的責任, 求生欲望強烈等, 使之心理負擔及壓力之痛遠遠大于年老癌癥患者帶來的痛苦。這些, 都會使年輕化癌癥患者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 如緊張、焦慮、恐懼、抑郁、消極等[4], 甚至如果不及時給予心理干預會造成患者自殺, 這樣不僅給家庭帶來危害, 而且會波及于社會[5] 。本課題觀察并探討心理干預護理用于年輕化癌癥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 結果顯示, 護理后, 觀察組SAS、SDS、生活能力評分及死亡情況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通過對年輕化癌癥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護理不僅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延長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1] 曾瑩, 胡超英. 癌癥患者心理障礙分析與護理干預. 護理學雜志 (綜合版), 2000, 15(10):619-620.

[2] 陳灝珠, 林果為. 實用內科學. 第1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170-172.

[3] 劉麗華, 黃莉莉, 杜寧莉. 護理倫理學在腫瘤科的應用及思考. 全科護理, 2012, 6(10):1595.

[4] 于保法. 腫瘤患者心理變化及探索.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4:48.

[5] 秦元莉, 孫永翠. 常見腫瘤護理與健康教育.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3:2-3.

[收稿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歡
年輕化癌癥
高血壓年輕化,如何科學預防與治療
你好,新青年
治癌癥,生存質量很重要
放療
中國癌癥分布圖
不一樣的平凡
高血脂癥發病年輕化的因素分析與防治手段
癌癥是怎么形成發展的
主動出擊:將癌癥消滅在萌芽狀態
中國棋壇正在“年輕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