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的中醫辨證分型及疾病預后因素的相關性

2016-07-26 13:57畢晶晶李娟張晶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乳腺癌

畢晶晶 李娟 張晶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的中醫辨證分型及疾病預后因素的相關性。方法 122例原發性女性乳腺癌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 對所有患者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 并設計專門的調查問卷, 由醫護人員收集患者相關資料(主要是癥狀、體征、病理報告等), 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122例患者的中醫辨證分型按照頻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肝郁氣滯證、氣陰兩虛證、肝腎陰虛證、沖任失調證、血瘀證、脾虛痰濕證及氣血虧虛證;血瘀證患者病理組織學Ⅲ級占比最高, 為 54.10%(66/122), 其他證型患者的組織學Ⅱ級占比較高, 其中氣陰兩虛證患者組織學Ⅱ級占比最高, 為77.87%(95/122)。從受體來說, 沖任失調證患者雌激素 (ER)陽性率最高, 為 80.33%(98/122), 脾虛痰濕證患者 ER陽性率最低, 為 26.23%(32/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瘀證患者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陽性率最高, 為 81.15%(99/122), 肝郁氣滯證患者 HER-2陽性率最低, 為11.48%(14/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氣陰兩虛證患者孕激素受體(PR)陽性率最高, 為 62.30%(76/122), 脾虛痰濕證患者 PR陽性率最低, 為 36.89%(45/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肝郁氣滯型及氣陰兩虛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比最高, 氣血虧虛型占比最低, 乳腺癌中醫辨證分型與預后因素有一定聯系, 血瘀證預后較差, 肝郁氣滯證預后較好。

【關鍵詞】 乳腺癌;中醫辨證分型;預后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90

乳腺癌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惡性腫瘤, 多發于女性, 在女性癌癥病死率中居于首位, 近年來發病率更是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上升速度也顯著高于西方國家, 乳腺癌疾病防治任務還十分艱巨[1]。常規治療乳腺癌模式是手術、化療及放療等, 這種治療效果不是非常顯著, 中醫治療乳腺癌歷史悠久, 其從整體出發, 辨證論治疾病, 對其進行分型規范化、客觀化等中醫治療, 為疾病相關預后因素研究提供了基礎。本文探討乳腺癌的中醫辨證分型及疾病預后因素的相關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2例原發性女性乳腺癌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 年齡28~73歲, 乳腺癌患者分期中比例最多的是Ⅱ期, 其次是Ⅲ期、Ⅳ期、Ⅰ期, 所選病例經過病理學組織檢查均證實為乳腺癌疾病。本次實驗研究中醫診斷、辨證分型標準參照《中西醫結合腫瘤學》及《中醫診斷學》。排除合并患有嚴重心腦腎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病患者;不能自主或不愿意參加本次實驗調查患者。

1. 2 研究方法 相關醫護人員向患者解釋填表格規則, 并幫助其填寫表格, 將患者一般情況(手術史、術后病檢報告、受體情況、病程及中醫癥候群等)記錄下來, 選派2名以上醫護人員對同一患者進行辨證分析、臨床分期, 然后記錄下來。對患者一般情況、中醫證型分布規律、中醫辨證分型與預后因素間關系進行統計分析, 并單獨討論乳腺癌患者受體ER、PR及HER-2表達與中醫辨證分型關系。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122例患者中醫辨證分型與病理組織學分級關系 所有乳腺癌患者的中醫辨證分型按照頻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肝郁氣滯證、氣陰兩虛證、肝腎陰虛證、沖任失調證、血瘀證、脾虛痰濕證及氣血虧虛證;血瘀證患者病理組織學Ⅲ級占比最高, 為54.10%(66/122), 其他證型患者的組織學Ⅱ級占比較高, 其中氣陰兩虛證患者組織學Ⅱ級占比最高, 為77.87%(95/122)。

2. 2 122例患者中醫辨證分型與ER/PR/HER-2受體表達關系 從受體來說, 沖任失調證患者 ER陽性率最高, 為80.33%

(98/122), 脾虛痰濕證患ER陽性率最低, 為 26.23%(32/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血瘀證患者HER-2陽性率最高, 為 81.15%(99/122), 肝郁氣滯證患者 HER-2陽性率最低, 為11.48%(14/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氣陰兩虛證患者 PR陽性率最高, 為 62.30%(76/122), 脾虛痰濕證患者 PR陽性率最低, 為36.89%(45/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乳腺癌從中醫學上分析屬于“乳巖”范疇, 疾病癥狀主要是乳房內腫塊、有些伴隨有疼痛, 晚期則會腫塊增大, 嚴重的潰破 [2]。臨床醫學專家學者對乳腺癌的中醫分型意見不一, 多數都參照我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 也有些學者參照《中醫診斷學》將其具體分為8種分型, 本次實驗研究參照《中西醫結合腫瘤學》及《中醫診斷學》進行辨證分型, 分成了肝郁氣滯證、氣陰兩虛證、肝腎陰虛證、沖任失調證、血瘀證、脾虛痰濕證及氣血虧虛證[3]。乳腺癌重要預后指標是組織病理學性質、腫瘤大小及淋巴轉移情況, 激素受體水平及乳腺癌相關分子等也是重要預后指標[4, 5]。本次實驗選取了病理組織學分級、激素受體作為預后分析指標, 結果顯示, 血瘀證患者病理組織學Ⅲ級占比最高, 為54.10%(66/122), 其他證型患者的組織學Ⅱ級占比較高, 其中氣陰兩虛證患者組織學Ⅱ級占比最高, 為 77.87%(95/122);從受體來說, 沖任失調證患者 ER陽性率最高, 為80.33%(98/122), 脾虛痰濕證患者ER陽性率最低, 為 26.23%(32/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血瘀證患者 HER-2陽性率最高, 為 81.15%(99/122), 肝郁氣滯證患者 HER-2陽性率最低, 為11.48%(14/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氣陰兩虛證患者 PR陽性率最高, 為 62.30%(76/122), 脾虛痰濕證患者 PR陽性率最低, 為36.89%(45/12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肝郁氣滯型及氣陰兩虛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比最高, 氣血虧虛型占比最低, 乳腺癌中醫辨證分型與預后因素有一定聯系, 血瘀證預后較差, 肝郁氣滯證預后較好。

參考文獻

[1] 金璐怡. 乳腺癌術前中醫證候分型與預后因素的相關性研究. 浙江中醫藥大學, 2014.

[2] 劉起勝, 徐筱紅, 劉懷, 等. 乳腺癌中醫辨證分型與BCRP表達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6):1-2.

[3] 王艷, 高旭靈, 陳新, 等. 瘦素受體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預后的關系.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14):39-40.

[4] 馮文龍. Her-2陽性乳腺癌臨床病理學特征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 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4.

[5] 谷雨, 華海清. 中醫辨證分型與乳腺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西部中醫藥, 2015(4):85-87.

[收稿日期:2016-03-01]

猜你喜歡
乳腺癌
MRI多序列成像技術對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分析
乳腺癌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
不開刀治療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2021年我國乳腺癌患者或達250萬
男性也應注意乳腺癌
浸潤性乳腺癌能治好嗎
太干凈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