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因子分析的綿陽市域經濟發展差異研究

2016-07-27 09:55侯本柳侯蘭功
安徽農業科學 2016年15期
關鍵詞:綿陽因子分析經濟發展

侯本柳,侯蘭功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

基于因子分析的綿陽市域經濟發展差異研究

侯本柳,侯蘭功*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摘要對城市經濟發展進行研究,可以為城市經濟政策制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以綿陽市域經濟發展差異為研究對象,通過對2006~2014年綿陽市統計年鑒數據的篩選,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綿陽市域經濟發展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涪城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發展平穩,而鹽亭縣、北川縣、平武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一直處于低發展水平;各區縣(市)經濟發展差異較大,仍處于不平衡狀態。根據分析結果,結合綿陽市現有資源,對綿陽兩區六縣一市的經濟發展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加快城鎮體系建設,轉變經濟結構,增強城市輻射力;增強當地特色旅游產品,促進旅游發展;開創增收新型渠道提高居民收入,進而提高社會消費能力,增強市場活力,以增強綿陽市發展的協調性,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綿陽;因子分析;經濟發展;差異研究

隨著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較大差異并引起廣泛關注[1-2]。作為國民經濟基礎單元的縣域經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的發展能夠極大地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3-4]。在對區域經濟的研究上,學者們從不同空間尺度、不同時間尺度、不同指標、不同計算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國內對區域經濟差異研究較早的主要有楊開忠[5]、魏后凱[6]、韋偉等[7]、劉樹成等[8],后來很多學者也做了相關研究。吳愛芝、陳培陽、王洋等人從不同地域單元進行分析,認為區域經濟差異在不同區域層次上有所不同[9-11]。馮長春等[12]以人均GDP為指標對2000~2012年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演變進行分析,得出了經濟呈現“先小幅上升、后持續下降”的趨勢。張毅[13]以農民人均純收入為主要指標,對1980~2008年中國縣域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中國縣域經濟差異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對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分析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來考慮,內因主要體現在自身經濟差異[14-15]、產業結構[16-17]等方面,外因主要是政治與政策傾斜影響區域的發展[14,18]。在現有研究中,學者們大多采用了絕對差異(標準差、極差)和相對差異(基尼系數、洛倫茨曲線、變異系數、加權變異系數)等研究方法[19]。本研究嘗試用因子分析法來進行研究,選取了綿陽市2006~2014年的統計年鑒為數據來源,運用因子分析法對綿陽各區縣(市)經濟差異進行研究,以時間為軸線通過定量分析來掌握綿陽各區縣(市)的經濟發展差異,并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同時可為推動綿陽市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綿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市轄涪城區(包括高新區、經開區、科創園區)和游仙區(包括仙海區、科學城)2個區,6個縣(三臺縣、安縣、鹽亭縣、梓潼縣、平武縣、北川羌族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江油市),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西部重要經濟重鎮。

1研究方法與數據選擇

1.1研究方法以綿陽各區縣(市)為基本研究單元進行數據采集,并運用spss17.0 軟件對其經濟發展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丟失將眾多原有變量濃縮成少數幾個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釋性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20-21],其核心是主成分分析,它是通過初始因子載荷陣進行旋轉得到因子載荷陣、再通過回歸得到因子得分及其值等[22]。因子分析的一般數學模型為[23]:

ZX1=a11f1+a12f2+…+a1mfm+ε1

ZX2=a21f1+a22f2+…+a2mfm+ε2

……

ZXp=ap1f1+ap2f2+…+apmfm+εp

其中,ZX1,ZX2,…,.ZXp為原始變量標準化后變量向量,因子分析把原始變量分解兩部分:公共因子部分和獨特因子部分。f1,f2,…,Fm(m

1.2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根據2006~2014年綿陽統計年鑒的數據資料,從綿陽各區縣(市)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中選取了反映經濟發展情況的12項指標作為分析變量,具體指標見表1。

依據上述指標體系和指標選取原則,對綿陽市統計年鑒中的各指標進行選取,并對數據進行運算,最終提取出兩個主因子,分別是:

(1)主因子在指標X1、X2、X3、X5、X6、X7、X8、X9、X10、X11、X12上有較高載荷值,按指標性質,將第一個主因子命名為“經濟發展水平因子”。

(2) 主因子在指標X4上有較高載荷值,按指標性質,將第二個主因子命名為“第一產業因子”。

運用SPSS軟件得到因子得分系數矩陣,根據因子得分公式(因子得分系數和原始變量的標準化值的乘積之和)可以得出兩個主因子F1、F2的得分,再根據公式:F=aF1+bF2 (a,b分別為兩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得出綿陽各區縣(市)每年的綜合分數。

2研究結果分析與評價

根據SPSS軟件分析,得出了綿陽各區縣(市)從2005~2013年的綜合得分及綜合排名情況(表2~3)。

表1 經濟發展指標體系

表2 2005~2013年F1得分及排名

2.1綿陽市域區縣(市)經濟地位變化分析

(1) 根據表2,從經濟發展水平因子(F1)得分與排名的情況來看,涪城區經濟實力最強,游仙區、江油市和三臺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強,而梓潼、安縣、北川、平武、鹽亭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弱。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區縣(市)所處的地理區位不同,歷史發展時間有長有短,工業發展基礎有強有弱,自然資源條件等也有所不同。如涪城區是綿陽的主城區和核心區,是綿陽市經濟、文化、科技中心和川西北交通樞紐。工業企業眾多,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豐富。因此經濟實力較其他區縣強,而北川、平武、鹽亭等縣由于所處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市場相對較遠,市區對偏遠山區的經濟輻射能力較弱,再加上工業發展基礎薄弱、資源缺乏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其經濟實力相對較弱。

(2)從第一產業因子(F2)得分與排名的情況來看,三臺

表3 2005~2013年F2得分及排名

縣、江油市和鹽亭縣的第一產業產值較高,而游仙區、安縣、梓潼縣、涪城區、北川縣、平武縣的第一產業產值較低。原因也是由于其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地帶相對較遠,農用土地廣,人口結構也有所差異,農業勞動力較多,農林牧漁等所占比重相對較大,但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相對較高,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產業結構也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游仙區、涪城區第一產業產值較低是因為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處于中心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以第二三產業為主,農用土地少,人口結構也以非農為主,所以第一產業比重小,產值低。而北川縣、平武縣的第一產業產值低是由于其自然地理條件相對較差,地勢較高,生產方式也較傳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應發展與當地相適應的優勢農產品,并加快發展與優勢農產品相適應的加工業,使農業產業鏈得到延伸,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

2.2綿陽區縣(市)經濟綜合實力隨時間變化特征分析用Excel繪制出綿陽各區縣(市)從2005~2013年的綜合得分變化情況,具體見圖1。

圖1 各區縣(市)綜合得分折線圖Fig.1 Comprehensive score polygram in each county(city)

一般來說,綜合得分越高,其綜合實力就越強。得分大于0的說明該區縣的綜合實力在該地區的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則說明該區縣的綜合實力在該地區的平均水平之下。從圖1~2中可以看出,涪城區、游仙區和江油市的平均分在0之上,且涪城區的綜合得分在9年中均為最高,其平均分為1.91,綜合排名第一。江油市和游仙區的綜合得分分別為0.43和0.05,綜合排名分別為第二和第三;而三臺縣、安縣、梓潼縣、鹽亭縣、北川縣、平武縣的綜合成績均在平均水之下,且平武縣綜合排名最低。

圖2 2005~2013年各區縣(市)平均得分Fig.2 Average score in each county(city) during 2005~2013

按綜合得分和平均得分,選取適當臨界值,對綿陽各區縣(市)的整體實力分為3類(圖3)。

圖3 綿陽各區縣(市)整體實力分類Fig.3 The classification of overall strength in each county(city) in Mianyang City

綜合以上兩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涪城區、江油市的整體經濟在研究的9年中均保持較高水平,在綿陽各區縣(市)整體實力分類中屬于較發達地區,游仙區、三臺縣、安縣、梓潼縣屬于欠發達地區,而鹽亭縣、北川縣、平武縣的經濟發展水平最低,屬于貧困地區。

3綿陽市域經濟發展對策與建議根據綿陽各區縣(市)的經濟發展的12項指標分析結果看,第一產業產值在所選指標中尤為突出,說明綿陽各區縣(市)第一產業比重大,經濟發展還以農業為主,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工業發展水平薄弱,旅游業也沒能發揮出潛在的資源優勢,而且地方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待提高??s小地區間經濟差異的關鍵在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上。因此根據分析結果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1)加快城鎮體系建設,轉變經濟結構,增強城市輻射力。綿陽在災后重建后,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保障能力提高,但綿陽市相較成都、德陽等周邊城市在城市輻射能力上還有較大差距,城市活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綿陽在發展中心城市的同時還需帶動其周邊城市協同發展,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能力;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實施舊城改造,完善縣域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各縣區特色經濟,提高區域競爭力;優化城市道路網絡體系,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聯系;加強各區縣工業園區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縮小第一產業比重,增強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促進當地農村轉移就業;推進綿陽農村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區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強綿陽市整體社會和經濟發展。

(2)增強當地特色旅游產品,促進旅游發展。綿陽市雖然是優秀的旅游城市,旅游產品豐富,類型齊備,但旅游經濟還較為滯后,旅游業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綿陽不僅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也是豐富多彩,而且綿陽還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大家庭,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有圍繞歷史文化構建的特色旅游,如三國文化、文昌文化、李白文化、藏羌文化等歷史文化游;以依托科學城而形成全國獨具特色的工業科技旅游;以王朗自然保護區、北川羌族自然人文生態為主的生態文化旅游;以地震產生的新老北川和地震博物館為主的紀念性旅游等眾多可以提高綿陽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的旅游資源。但是,由于沒有形成面向市場的統一經營體制和運作機制,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綿陽應著力推進旅游業發展,發揮出該地區旅游產品優勢,突出旅游特色,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促進綿陽各區縣經濟發展。

(3) 開創增收新渠道提高居民收入,進而提高社會消費能力,增強市場活力。通過因子分析發現城鄉居民在收入上還處于較低水平,要提高社會經濟發展,關鍵在于提高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各地應充分利用好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與豐富的旅游資源來開創居民增收的新渠道,發展各縣綠色生態農業,開發鄉村特色旅游,實現農業、工業、旅游服務業聯動發展;提高居民創新創業意識,增強社會活力,促進居民收入,進而提升社會消費能力,促進綿陽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兵,張志斌,張仲伍.蘭州-西寧城鎮密集區社會經濟發展評價[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0(5):19-22.

[2] 高志剛.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及區域經濟差異研究述評[J].當代財經,2002(5):7-9.

[3] 唐貴伍,康正曉.縣域特色經濟內涵要點及認識誤區[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18):81-82.

[4] 呂蘋.重慶三峽庫區縣域經濟差異化發展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3.

[5] 楊開忠.我國區域經濟差異變動研究[J].經濟研究,1994(12):28-34.

[6] 魏后凱.論我國區際收入差異的變動格局[J].經濟研究,1992(4):61-65.

[7] 韋偉,王健.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區域差異與區域協調[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8] 劉樹成,李強,薛天棟.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

[9] 吳愛芝,楊開忠,李國平.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變動的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11,31(5):705-710.

[10] 陳培陽,朱喜剛.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國區域經濟差異[J].地理學報,2012,67(8):1085-1097.

[11] 王洋,修春亮.1990-2008年中國區域經濟格局時空演變[J].地理科學進展,2011,30(8):1037-1046.

[12] 馮長春,曾贊榮,崔娜娜.2000年以來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演變[J].地理研究,2015,34(2):234-246.

[13] 張毅.中國縣域經濟差異變化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11):15-25.

[14]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15] 李占風.湖北省經濟增長模型及實證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5(1):61-64.

[16] 胡榮濤,張許穎,蘇明吾.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地區利益與博弈行為分析:一個解釋產業結構趨同成因的理論模型[J].經濟評論,2002(4):99-102.

[17] 楊沐.產業政策與結構優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18] 劉磊.稅收對投資的影響因素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1997(1):9-15.

[19] 甄建崗.河北省區域經濟差異及協調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8.

[20] 王永桂.黃山市三區四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差異研究: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J].黃山學院學報,2011,13(14):70-73.

[21] 何飛,向棟材,江砥.黃岡在武漢城市圈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基于SPSS因子分析方法[J].當代經濟,2012(17):98-100.

[22] 林海明,張文霖.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的異同和SPSS軟件:兼與劉玉玫、盧紋岱等同志商榷[J].統計教育,2005(3):65-69.

[23] 李小勝.如何正確應用SPSS軟件做主成分分析[J].統計研究,2010,27(8):105-108.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項目(15ZA0123)。

作者簡介侯本柳(1991-), 女, 四川萬源人,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區域發展與規劃。*通訊作者,副教授, 博士, 從事區域發展與規劃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4-16

中圖分類號S -9;F 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15-234-04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anyang City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HOU Ben-liu, HOU Lan-go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AbstractStudy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ity economic policy-making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domain differe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anya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screening statistics yearbook data of Mianyang City during 2006-2014,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economic was in Fucheng District, while Yanting County, Beichuan County, Pingwu County had been in a lower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 was large and was still in an unbalanced stat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ources of Mianyang City, the following thre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ix counties and one city in two districts of Mianyang: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ystem, transforming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hancing city radiation force; increas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products, promot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new channels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thu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ocial consumptio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market,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of Mianyang City,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Mianyang; Factor analysis;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research

猜你喜歡
綿陽因子分析經濟發展
四川綿陽卷
四川綿陽卷
記憶深處的綿陽(綿陽老照片)
綿陽為中醫藥“強身健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