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A12鋁合金化學鍍鎳前處理工藝研究*

2016-07-28 05:52劉定富曾慶雨
貴州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鍍鎳去離子水鍍層

畢 晨,劉定富,曾慶雨

(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

2A12鋁合金化學鍍鎳前處理工藝研究*

畢晨,劉定富▲,曾慶雨

(貴州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貴州貴陽550025)

摘要:針對2A12鋁合金前處理工藝的不足之處,對其進行了改良。2A12鋁合金的前處理工藝流程是:除油→熱水洗→去離子水洗→堿蝕→兩次去離子水洗→化學拋光→兩次去離子水洗→一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去鋅→兩次去離子水洗→二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預鍍鎳→去離子水洗→熱水洗→鍍鎳。結果表明:采用改進的前處理工藝,在最佳施鍍條件下鍍1 h鍍層達到12.14 μm,結晶均勻、細致,表面平整,光澤度達225 Gs。鍍層為Ni-P微晶,磷含量達到11.07 %??赡?6 h鹽霧實驗,表面鍍層可對2A12鋁合金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

關鍵詞:2A12鋁合金,前處理,化學鍍

鋁合金是 Al 元素與其他元素 (如 Cu,Sn,Mn,Si,Mg)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而成的合金。鋁合金強度比較高,接近或超過優質鋼,可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種型材,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蝕性,工業上應用廣泛,用量僅次于鋼。2A12鋁合金板為一種高強度硬鋁,可進行熱處理強化,點焊焊接性良好等特點,而成為一種通用的結構材料。目前化學鍍鎳在鋁合金中應用廣泛[2-3]。在鋁合金上應用化學鍍鎳的方法進行表面改性是十分有效的技術之一。表面處理領域,鋁及鋁合金的化學鍍工藝還處于探索階段,長久以來無實質性的突破,至今沒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工藝[4]。然而,由于鋁有較高的活潑性,與氧有很強的親和力,在鋁合金表面極易生成Al2O3,這種氧化膜與鍍層的夾雜會造成結合力下降[5-6]。所以鋁合金是一種難鍍的金屬基體。所以前處理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很多研究人員從工藝、前處理等途徑對鋁合金表面的化學鍍鎳前處理進行大量試驗研究[7-8]。目前來看,國內外主要有三種方法來實施鋁合金表面化學鍍鎳前處理工藝:1) 浸鋅—預鍍法;2) 鎳預鍍;3) 其它的特殊預處理。

本文在前期對化學鍍鎳鍍液研究的基礎上[9-12],對前處理工藝進行改進,并結合掃描電鏡,能譜等儀器的分析,改進工藝條件,獲得一種使后續化學鍍Ni-P鍍速高、鍍層結合強度好且耐蝕性優良的前處理工藝。

1實驗

1.1材料

本實驗所采用的基體材料為2A12鋁合金,其化學組成為:Cu 3.8 %~4.9 %,Mg 1.2 %~1.8 %,Mn 0.3 %~0.9 %,Si≤0.5 %,Zn≤0.3 %,Ti≤0.15 %,Ni≤0.1 %,Fe 0 %~0.5 %,鋁余量。試樣尺寸為20 mm × 10 mm × 2 mm。

1.2工藝流程

除油→熱水洗→去離子水洗→堿蝕→兩次去離子水洗→化學拋光(3∶7硝酸)→兩次去離子水洗→一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去鋅(1∶1硝酸)→兩次去離子水洗→二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預鍍鎳→去離子水洗→熱水洗→鍍鎳→去離子水洗→烘干→去氫→鈍化。

1.2.1除油

Na2SiO335 g / L

Na3PO420 g / L

OP-102 g / L

溫度50 ℃

時間5 min

1.2.2堿蝕

NaOH10 g / L

Na2CO330 g / L

Na3PO410 g / L

溫度50 ℃

時間10 s

1.2.3浸鋅

NaOH60 g / L

NaNO31 g / L

KNaC4H4O680 g / L

ZnO6 g / L

FeCl32 g / L

溫度25 ℃

時間30 s

1.2.4預鍍鎳

Na4P2O7·10H2O20 g / L

NiSO4·6H2O25 g / L

NaH2PO225 g / L

溫度30 ℃

時間5 min

1.2.5鍍鎳

C6H8O7·H2O21.5 g / L

NiSO4·6H2O26 g / L

NaH2PO230 g / L

CH3COONa·3H2O6 g / L

88 %(體積分數)乳酸5 ml / L

OP-105 mg / L

溫度88 ℃

PH5

時間1 h

1.3沉積速率

采用單位時間內鍍層的增重量來測定鍍速。通過稱量鍍件鍍前和鍍后的質量,用公式(1)即可得到鍍速。

(1)

式中:v為鍍速,μ m / h;m1:基體鍍前質量,g;m2:基體鍍后質量,g;ρ為鍍層密度,g / cm3。本實驗中ρ=7.8 g / cm3;S為鍍件表面積。

1.4鍍層性能評價

1.4.1外觀和光澤度

目視鍍層表面的色澤和粗糙度,將鍍層外觀分為光亮、半光亮、不光亮和粗糙4個等級。采用上海圖新電子科技公司MN-60型光澤度儀,在60°的折射角下測定鍍層光澤度。

1.4.2油污殘余量確定

采用德國sita公司表面清潔度儀(SITA CleanoSpector),可以準確的測定基體表面油污殘余量。

1.4.3抗變色性

將化學鍍鎳試樣室溫下浸在用水稀釋的 1∶1 的硝酸溶液中,如果在 20 s 內形成黑膜,鍍層就被認為是不耐色變的。

1.4.4結合力

將鍍鎳試樣置于烘箱中200 ℃恒溫1 h,取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觀察鍍層有無起皮、鼓泡等類似現象。

1.4.5耐蝕性測定

實驗室測定鍍層耐蝕性的方法有鹽霧試驗法。本實驗根據國標GB6845,使用F / YW—90A 型鹽霧試驗機,通過觀察基體表面開始腐蝕的時間測定鍍層耐蝕性。主要操作方法是:

1)控制鹽霧箱溫度35±2 ℃、鹽溶液濃度3.5 %、pH=6.5~7.2。

2)調節鹽霧箱噴霧時間間隔,間隔5 min,噴霧5 h,使鹽霧沉降量在0.5~3.0 ml / 80 cm2h。

3)將鍍片懸掛在V型檔桿上,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0°左右。

4)啟動噴霧按鈕,觀察鍍片表面變化,記錄鍍片放入鹽霧箱到開始腐蝕時的時間。

1.4.6形貌和含量

采用日立 Hitachi SU-1500 掃描電鏡(SEM)觀察鍍層的表面形貌,用與其配套的能譜儀(EDS)測定鍍層磷含量。

2結果與討論

2.1工藝條件對除油的影響

把零件置于不同溫度和不同時間下,油污的殘留量的結果如圖1,圖2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40 ℃前除油效果不太理想,在40~50 ℃時除油效果最好,超過50 ℃除油效果增加不大。

從圖2中可以看出除油時間在4 min前不明顯,5~8 min除油效果最好,超過8 min除油效果增加不大。據報道,平均有85 %~95 %的油污是在整個清洗時間前一半內清除的,而余下的5 %~15 %是在后一半時間清除的[13],延長脫脂時間可以提高除油效果,但除油時間過長,堿性介質會對鋁合金工件表面腐蝕,所以最終確定除油時間為5 min,溫度為50 ℃。

圖1 溫度對殘余油量的影響

圖2 時間對殘余油量的影響

2.2工藝條件對堿蝕的影響

鋁合金表面一般都有自然的氧化膜,故需堿蝕除去表面氧化膜,暴露基體,但鋁與堿性介質反應控制不當,容易使機體過度腐蝕,鋁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成分為Al2O3,堿蝕時其主要反應機理如下:

Al2O3+2NaOH=2NaAl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氫氣的放出可以強化促進浸蝕的過程,氫氣能對難容氧化物產生沖擊,剝離的作用,提高堿蝕效率。

2.2.1溫度的影響

把零件置于不同溫度下,產生氫氣的時間如圖3。

從圖3可知,在40 ℃前反應時間過長,40~50 ℃時反應時間合適,50 ℃以上反應過于快速,不好控制,所以把反應溫度定于50 ℃。

圖3 溫度對產生氫氣時間的影響

2.2.2時間的影響

零件置于50 ℃,反應5 s,10 s,15 s時的微觀表面形貌如圖4。

從圖4中可以看出反應5 s基體還沒有暴露出來,15 s基體過度腐蝕,所以最佳反應時間為10 s。

(a)5 s

(b)10 s

(c)15 s

2.3二次浸鋅的影響

零件經過除油堿蝕拋光后,一次浸鋅和二次浸鋅的微觀表面形貌如圖5。

從圖5中可以看出二次浸鋅后的表面形貌與一次浸鋅相比更為細粒平整[14]。一次浸鋅使裸露的金屬鋁迅速與鋅離子反應而避免鋁與氧反應而使鋁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這樣較強的活性鋁表面就變成了相對較不活潑的鋅表面,從而防止鋁基表面再次被氧化形成氧化膜,達到除去氧化鋁膜的目的。 然后退除第一次浸鋅時所獲得的較粗糙、覆蓋不完全且含有夾雜物的鋅層,進行二次浸鋅,以獲得更均勻、更致密的、更薄的浸鋅層。

圖5 各條件下的SEM圖

2.4鍍層性能

2.4.1鍍層結合力

將鍍鎳試樣置于烘箱中200 ℃恒溫1 h,取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觀察發現鍍層無起皮、鼓泡等類似現象。表明鍍鎳層結合力良好。

2.4.2鍍層抗變色性

將化學鍍鎳試樣室溫下浸在用水稀釋的1∶1 的硝酸溶液中,在 20 s 內沒有形成黑膜,表明鍍層是抗色變的。

2.4.3鍍層成分分析

采用能譜儀分析所得鍍鎳層化學成分可知,鍍層磷含量為11.07 %,余量為鎳,證明本體系所得鍍層的是高磷鍍層,不含雜質。這也間接地說明鍍液很穩定,在化學鍍過程中各組分均未發生分解。

2.4.4光澤度與鍍速

鍍層光澤度達到225 Gs,說明表面光亮,鍍速達到12.14 μm / h。

2.4.5鍍層的表面形貌

鍍鎳前與鍍鎳后的微觀表面形貌如圖6所示。從圖6可以看出,鍍鎳后,鍍層較為平整、光滑,結晶比較均勻、細致。

圖6 各條件下的SEM圖

2.4.6耐腐蝕性

鍍鎳試樣置于煙霧箱96小時無變化,說明耐腐蝕性良好。

3結論

1)本工藝的流程為:除油→熱水洗→去離子水洗→堿蝕→兩次去離子水洗→化學拋光(3∶7硝酸)→兩次去離子水洗→一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去鋅(1∶1硝酸)→兩次去離子水洗→二次浸鋅→兩次去離子水洗→預鍍鎳→去離子水洗→熱水洗→鍍鎳。

2)按該前處理工藝鍍鎳后,所得鍍層結晶均勻、細致,表面平整,光澤度達225 Gs,鍍速為12.14 μm / h,磷質量分數為11.07 %,結合力良好,抗變色性能優良,耐腐蝕性良好。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胡文彬,劉磊.難鍍基材的化學鍍鎳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35-191.

[2]王孝镕,顧慰中.化學鍍鎳磷合金工藝研究[J].電鍍與涂飾,1999,18(2):43-46.

WANG X R,GU W Z.Study of electroless nickel-phosphorus plating process[J].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1999,18(2):18-20.

[3]曾領才,文偉,謝輝.鋁及鋁合金電鍍前處理工藝的改進[J].電鍍與涂飾,2012,31(3):15-17.

ZENG L C,WEN W,XIE H.Improvement of pretreatment process for aluminum and its alloys before plating[J].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2012,31(3):15-17.

[4]高巖,鄭志軍,曹達華.鋁基化學鍍 Ni-P 前處理工藝對鍍層結合力的影響[J].電鍍與環保,2005,25(2):21-23.

GAO Y,ZHENG Z J,CAO D H.Effects of pretreatment on the adhesion of electroless Ni-P deposits on Al substrate[J].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2005,25(2):21-23.

[5]蒙鐵橋.鋁合金化學鍍鎳前處理工藝的探討與實踐[J].表面技術,2000,29(1):23-24.

MENG T Q.Inquiry and practice of aluminum alloy surface properation technology for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J].Surface Technology,2000,29(1):23-24.

[6]張躍庭,王永.鋁合金環保型前處理工藝研究與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3,(18):191-192.

[7]胡永俊,熊玲,等.鋁合金的前處理對Ni-Co-P化學鍍層沉積特性和耐腐蝕性能的影響[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09,21(2):194-196.

HU Y J,XIONG L,et al.Effect of pretreatment on characteristic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lectroless Ni-Co-P deposits on aluminium alloy[J].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2009,21(2):194-196.

[8]李雨,楊晨,劉定富.高磷化學鍍鎳磷合金工藝優化[J].電鍍與涂飾,2014,33(23):1024-1026.

LI Y,YANG C,LIU D F.Optimization of electroless plating process for high-phosphorus nickel-phosphorus alloy[J].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2014,33(23):1024-1026.

[9]催東,劉定富.檸檬酸-丁二酸雙配位劑體系化學鍍鎳的研究[J].電鍍與環保,2012,32(6):30-32.

CUI D,LIU D F.A study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with citric acid-succinic acid double complexing agent system[J].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2012,32(6):30-32.

[10]魏世洋,劉定富,等.化學鍍鎳沉積速度與耐蝕性相匹配的最佳配位劑組成[J].材料保護,2012,45(3):20-22.

[11]胡海嬌,武曉陽,等.化學鍍鎳穩定劑的研究[J].電鍍與環保,2015,35(2):20-23.

HU H J,WU X Y,et al.Research on the stabilizer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J].Electroplating&Pollution Control,2015,35(2):20-23.

[12]方景禮. 電鍍添加劑的理論與應用[M].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390.

[13]李寧,黎德育,等.鋁上一次浸鋅工藝的研究[J].電鍍與涂飾,2001,20(3):17-20.

LI L,LI D Y,et al.Study of zinc dipping on aluminum and its alloys[J].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2001,20(3):17-20.

[14]ZELLEY W G.Formation of immersion zinc coatings on aluminum[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53,100(7):328-333.

收稿日期:2016-02-29;修回日期:2016-03-14

*基金項目:2015貴州省科技計劃富氧燃燒等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究應用之電鍍行業清潔生產關鍵技術開發(黔科合SY字[2015]3010)。

作者簡介:畢晨(1990-),男,安徽銅陵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無氰電鍍添加劑。

通信作者:▲劉定富,博士,教授。

中圖分類號:TQ15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563(2016)03-0088-05

A study on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2A12 aluminum alloy*

BI Chen,LIU Dingfu▲,ZENG Qingyu

(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retreatment process for 2A12 aluminum alloys was improved.The novel pretreatment process flow is followed:(1)In addition to oil;(2)Hot water wash;(3) De ionized water wash;(4) Alkaline etching;(5)Two times De ionized water washing;(6)chemical polishing;(7)Two times De ionized water washing;(8)once Zinc immersion;(9) Two times De ionized water washing;(10) In addition to zinc;(11) Two times De ionized water washing(12)Double Zinc immersiom;(13)Two times De ionized water washing;(14)Pre plating nickel;(15)De ionized water washing;(16)Hot water washing;(17)Plate with nickel.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improved pretreatment process,the coating deposited under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 is composed of Ni-P micro crystal,in which the content of P reaches 11.7 %.Its thickness reaches to 12 μm after 1 h deposition.

Keywords:2A12 aluminum alloy,pretreatment,electroless plating

猜你喜歡
鍍鎳去離子水鍍層
不同水質和培養基對紫金久紅草莓組培快繁的影響
不同鍍層重量的鋁硅鍍層加熱時的鍍層結構轉變規律
Ni/WC復合鍍層與Ni-W合金鍍層力學性能比較
去離子水中的鈣鎂指標
變頻器冷卻水系統嚴密性檢查及維護診斷
耐電鍍光致抗蝕干膜對化學鍍鎳鍍層的影響
稀土氯化物(鑭、釔)在鍍鎳溶液中的應用
鎳磷基鍍層耐磨性的影響因素
AGM隔板氯離子的處理與研究
鍍鎳碳纖維/鍍鎳石墨粉填充PC/ABS復合材料導電性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