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密度對偏頂蛤浮游幼蟲生長與成活率的影響

2016-07-30 10:28楊慧花李石磊劉忠穎劉衛東王超
河北漁業 2016年4期
關鍵詞:成活率密度

楊慧花 李石磊 劉忠穎 劉衛東 王超 林杉杉 李大成 劉思昱 王慶志

摘要:通過不同密度偏頂蛤浮游幼蟲培育試驗,研究了培育密度對偏頂蛤浮游幼蟲生長和存活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偏頂蛤浮游幼蟲培育密度為3個/mL、5個/mL、8個/mL、10個/mL、12個/mL時,各組幼體的平均日生長速度依次為5.5 μm,5.3 μm,5.2 μm,4.0μm,3.6μm,成活率依次為71.3%,70.5%,69.1%,56.0%,48.0%。綜合分析認為,在偏頂蛤人工育苗生產實踐中,浮游幼蟲密度8個/mL左右較為適宜。

關鍵詞:偏頂蛤;浮游幼蟲;密度;日生長;成活率

偏頂蛤(Modiolus modiolus)隸屬于軟體動物門(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貽貝目(Mytioida),殼菜蛤科(Mytilidea),偏頂蛤屬,俗稱毛海紅,是黃海北部的土著種,其個體較大肉肥厚,為人們喜食。偏頂蛤與紫貽貝同科不同屬,但其資源量并不豐富,大連地區市場價格是紫貽貝的7—8倍,這暗示著其繁殖和發育過程中可能存在著某種制約因素。截止到目前,偏頂蛤人工育苗技術還未成熟,苗種及成貝均來自自然,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其繁殖和生長習性的基礎上形成并完善該品種人工育苗工藝。近年來,我國學者對偏頂蛤的營養成分、性腺發育周期、個體發育以及生態因子對其幼蟲和成體生長存活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而培育密度對偏頂蛤浮游幼蟲生長與成活率的影響還未見報道。筆者于2015年9月在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育種中心進行了相關試驗,以期為偏頂蛤工廠化人工育苗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1材料與方法

1.1種貝采捕

種貝采用大連長??h海洋島自然海域成熟無損傷個體,殼長(13.64±1.09)cm,殼寬(6.37±0.43)cm,肥滿度(36.2±4.81)9/6,性腺指數(43.36±5.22)%。

1.2產卵孵化

當年9月21日自然產卵,孵化水溫19℃,每小時人工用翻水器攪拌一次,至擔輪幼蟲微量充氧。經40 h孵化至D型幼蟲,孵化率約80%,D型幼蟲平均殼長為105 μm。

1.3餌料投喂

餌料主要采用湛江叉鞭金藻,進入殼頂幼蟲開始投喂扁藻,按5:1的比例混合投喂,投餌密度由2.0×104個/mL·d逐漸遞增至2.0×105個/mL·d,日投餌3次。

1.4幼蟲培育密度

試驗所用容器為容積100 L聚乙烯桶。幼蟲培育密度設為5個梯度組,分別為3個/mL(1#~3#)、5個/mL(4#~6#)、8個/mL(7#~9#)、10個/mL(10#~12#)、12個/mL(13#~15#),每個梯度組設3個平行對照組。

1.5日常管理

每日換水2次,每次1/2,24 h連續微量充氧。試驗期間水溫保持在19℃(±0.2℃),鹽度33‰,每2天隨機取樣30個測量生長速度;每6天倒池一次,定量后測算出成活率。

2結果

2.1培育密度對浮游幼蟲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可見,3個/mL組平均成活率最高,為71.3%;12個/mL組最低,僅為48%,比3個/mL組的平均成活率少了23.3%;5個/mL組和8個/mL組的相近,分別為70.5%和69.1%,比3個/mL組的平均成活率僅少了0.89/5~2.29/5;10個/mL次之,為56%,比3個/m組的平均成活率低了15.3%;由此可見,浮游幼蟲培育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其成活率的高低。

2.2培育密度對浮游幼蟲成長的影響由表2可知,以密度為3個/mL組生長最快,總平均生長速度為5.5 μm/d,至眼點幼蟲時間為24 d;12個/mL組生長最慢,總平均生長速度為3.6μm/d,至眼點幼蟲所用時間為37 d;5個/mL組和8個/mL組總平均生長速度分別為5.3μm/d和.5.2 μm/d,至眼點幼蟲所用時間分別為25 d和26 d;10個/mL組生長速度為4.0μm/d,至眼點幼蟲所用時間為33 d,和12個/mL組比較貼近。3個/mL組與12個/mL組總平均日生長速度相差1.9μm,至眼點幼蟲所用天數相差13 d,超過50%;與差10個/mL組總平均日生長相差1.5 gm,至眼點幼蟲所用天數相差9 d,超過37.5 %,差值都較為明顯;5個/mL組和8個/mL組之間相差微小,與3個/mL組總平均日生長速度相差0.2~0.3μm,至眼點幼蟲分別相差1 d和2 d,不足9%,差值不明顯。

3討論

3.1密度對偏頂蛤幼蟲培育周期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偏頂蛤浮游幼蟲的培育周期(至眼點幼蟲)3~8個/mL密度組用時為24~26d,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較目前已掌握的其他多數雙殼類如扇貝、牡蠣、魁蚶等的浮游幼蟲培育天數略長。培育密度對偏頂蛤幼蟲的培育周期有著重要的影響,3~8個/mL密度組在24~26 d時便出現眼點幼蟲,而10~12個/mL組的幼蟲分別在33 d和37 d的時候才出現眼點幼蟲,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四角蛤蜊幼蟲的研究中,趙越等的研究發現四角蛤蜊幼蟲在30個/mL培育密度下不能夠正常發育,并未能成功變態。因此,在偏頂蛤的人工育苗生產中,密度采用3~8個/mL,可以保證偏頂蛤浮游幼蟲在較短的時間達到變態,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

3.2培育密度對偏頂蛤幼蟲生長和存活的影響

培育密度是貝類苗種培育管理中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決定苗種產量和育苗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苗種培育的生產實踐中,適當的培育密度可以提高單位水體苗種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然而當培育密度超過一定限度時會對幼蟲的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大規模苗種生產中,適當的苗種培育密度可以平衡苗種產量和生長快慢的相互關系。文蛤幼蟲在5個/mL培育密度條件下生長發育最快,但是從生產成本和苗種產量的角度,10~20個/mL的培育密度既能夠促進相對較快的生長又能保證高成活率。在菲律賓蛤仔浮游幼蟲的工廠化育苗中,李大成等也認為中等培育密度10~15個/mL更適合苗種生產的實際需要。在本試驗中,雖然3個/mL和5個/mL培育條件下的生長和存活都要好于8個/mL,但是從生產實踐角度考慮,8個/mL更合適大規模苗種生產的要求。浮游早期各組幼蟲生長和存活并未出現明顯差異,故生產中也可以在浮游早期采用較大的培育密度,待第7 d以后再將培育密度降低至8個/mL。不同貝類幼蟲對培育密度的敏感程度不一,特定貝類生產育苗需要深入地研究其適宜的培育密度以獲得最好的生產效果。適宜的幼蟲培育密度可以適當縮短培育時間,獲得較高的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爭取經濟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歡
成活率密度
巧用浮力知識測量密度
不同栽植模式對花椒成活率的影響
青蛤苗種繁育技術及不同鹽度對青蛤發育各階段的影響
提高干旱區造林成活率的理論與實踐
第4講 質量和密度專題復習
“密度”練習
密度的應用趣談
密度的不變性與可變性
TCP植物蒸騰抑制劑
不同扦插處理對爬地柏成活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