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阿富汗應“更積極地中立促和”

2016-08-05 07:07
環球時報 2016-08-05
關鍵詞:和談塔利班阿富汗

張家棟

近日,有媒體稱中國邀請阿富汗塔利班代表團訪問,引起各方關注。中國在阿富汗應扮演何種角色,一時間成為熱門問題。

阿富汗對中國的意義,主要在于其地緣位置、非傳統安全和經濟價值。阿富汗是“亞洲的心臟”,處于亞歐大陸的血脈地帶,一直是亞歐陸地強國進出南亞次大陸的門戶。盡管阿富汗國家弱小,無力對他國造成傳統安全威脅,但一個混亂的阿富汗,在毒品走私和恐怖主義等方面成為一個國際性威脅來源。我國境內的毒品問題和恐怖主義問題,都與阿富汗戰亂存在不同程度的聯系。經濟方面,雖然阿富汗百廢待興,但市場潛力大,礦藏豐富。目前在阿富汗問題上,國內“積極介入派”與“保持距離派”基本平分秋色,而筆者建議采取“更積極的中立促和政策”。

回顧阿富汗和平進程,雖然和談解決已成各方基本共識,但以美國和阿富汗政府代表的“統治派”與以塔利班為代表的“抵制派”勢均力敵,兩派內部分歧較大導致談判主體不明確,以及國際社會對阿政策存在的不確定性,導致“中央政府控制首都、部分大城市和國家代表權,塔利班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控制多數地方”的局面,將在較長時間內存在。

中國一直致力于發展與阿富汗各地區、各民族、各教派之間的平衡關系,區別于美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這既是中國的優勢,也容易陷入兩難選擇。來自不同派別的阿富汗學者都曾抱怨,中國往往積極支持,但很少沖上前臺。

隨著美國逐漸從阿富汗事務中脫身,中東國家陷入本地區問題而難以顧及阿富汗局勢的情況下,“走上前臺”固不可取,但中國可逐漸改變傳統的謹慎政策。

一方面,由于中國的地理特征、國家實力和外交傳統,保持中立、積極促談仍應是中國在阿富汗的政策要點。中國是少有能與各方同時接觸的國家,所以既要與阿富汗政府接觸,也要與塔利班等反對派接觸,利用自身的超然地位,爭當阿富汗各派之間的粘合劑。2014年,中國分別主辦阿富汗問題伊斯坦布爾進程高官會和外長會是個良好開端。

其中,促進和談應成為中國對阿政策的價值起點。由于有關國家已基本放棄將阿富汗培養成自身戰略前進基地的目標,和談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希望都在上升。今年初,中國、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組成阿富汗問題“四方會談”正是例證。然而,今年5月美國打死塔利班領導人曼蘇爾的行動表明,這一機制尚未發揮應有功能。中國應利用這一形勢和自身地位,促進阿富汗問題國際共識的形成,再以外促內,推動阿富汗和平進程。

另一方面,經濟援助是中國對阿政策最具可操作性的手段之一。經濟破敗,是阿富汗陷入戰亂再戰亂之惡性循環的一個根源。我國不僅要增加對阿富汗的經濟援助,還要“授之以漁”,通過投資、援助和人員培訓等方式,增加阿富汗民眾的就業機會和實際收入,在根源上斷絕暴力沖突的人力來源?!?/p>

(作者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教授)

猜你喜歡
和談塔利班阿富汗
塔利班為阿富汗打造“強大軍隊”
環球時報(2018-06-11)2018-06-11
阿富汗 解暑
降低標準 ——帕特里克(美國)
阿自殺襲擊頻發
阿富汗讓美國走開
奧巴馬增兵阿富汗飽受爭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