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

2016-08-19 13:03劉艷平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1期
關鍵詞:術式婦產科剖宮產

劉艷平

【摘要】 目的 對兩種不同剖宮產手術方式對婦產科患者再次接受手術治療的影響進行研究。方法 9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 其中47例首次接受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47例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宮產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對兩組患者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期間出血量、術后排氣功能恢復時間、手術操作時間、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人數、術后發生腹腔粘連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研究組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期間出血量(276.41±10.96)ml少于對照組(312.86±13.27)ml, 手術操作時間(47.24±7.62)min和術后排氣功能恢復時間(20.96±2.18)h短于對照組(63.20±10.54)min、(27.49±3.25)h,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發生腹腔粘連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切口感染發生率2.1%低于對照組10.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在術后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剖宮產;術式;再次手術;婦產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71

剖宮產手術屬于當前臨床婦產科較為常用的一種生產手段, 但是由于該項分娩方式需要對產婦實施開腹處理, 在產后的近期及遠期階段導致產婦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對產婦的術后恢復會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甚至還會對以后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產生一定的影響[1]。本次對兩種不同剖宮產手術方式對婦產科患者再次接受手術治療的影響進行研究?,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94例, 其中47例首次接受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47例首次接受新式改良剖宮產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中初產婦31例, 經產婦16例;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8.3±6.1)歲;體重42~74 kg, 平均體重(53.7±8.6)kg;再次手術距離首次剖宮產時間1~8年, 平均時間(3.3±0.9)年。研究組中初產婦34例, 經產婦13例;年齡21~34歲, 平均年齡(28.8±6.4)歲;體重41~78 kg, 平均體重(53.3±8.2)kg;再次手術距離首次剖宮產時間1~7年, 平均時間(3.5±0.7)年。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初次剖宮產手術選擇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于產婦的腹部位置作縱向的操作切口, 然后實施剖宮產手術操作。研究組初次剖宮產手術選擇新式改良剖宮產術, 在將產婦的皮膚切開之后, 應該對皮下脂肪實施依次的分離處理, 再將筋膜層完全剪開, 對腹直肌實施鈍性分離處理, 將腹膜、膀胱子宮反折腹膜切開之后, 按照傳統剖宮產手術的方法實施操作, 最后對腹膜、筋膜層、皮下脂肪、皮膚依次進行縫合處理。兩組患者在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時, 應該嚴格的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實施對癥的治療, 對手術操作耗時、術中出血量情況、術后排氣時間、切口感染發生情況進行準確的觀察和記錄。

1. 3 腹腔粘連程度評價標準[2] 0級:沒有任何腹腔粘連現象出現;Ⅰ級:患者的手術切口與網膜之間發生的粘連較少, 且分離操作進行得較為容易;Ⅱ級:存在多處粘連病灶, 分離操作過程中有溢血現象出現;Ⅲ級:粘連的面積已經超過了60%, 分離操作存在較大的困難, 有程度嚴重的出血;Ⅳ級:粘連的面積已經超過了70%, 且粘連狀態較為緊密, 分離操作非常困難。

1. 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期間出血量、術后排氣功能恢復時間、手術操作時間、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人數、術后發生腹腔粘連的情況。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期間出血量、術后排氣功能恢復時間、手術操作時間比較 研究組再次接受婦產科手術治療期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手術操作時間和術后排氣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術后發生腹腔粘連的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發生腹腔粘連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人數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婦產科手術后有5例出現切口感染癥狀, 發生率為10.6%;研究組患者在婦產科手術后有1例出現切口感染癥狀, 發生率為2.1%。研究組切口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組間切口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近些年來臨床手術麻醉方式、操作技術的不斷提升, 和廣大患者及其家屬思想觀念上所發生的轉變, 剖宮產手術的比例在臨床上呈現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 而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在術后再次妊娠的可能性也在不斷的加大, 且導致腹腔粘連等不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大, 造成再次實施婦產科手術治療的難度水平明顯上升, 使手術成功率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3]。另外, 在患者的腹膜不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愈合的情況下, 受到擠壓、失血等因素所造成的影響, 出現多種炎性反應等疾病的可能性較大, 會對產婦康復及預后產生嚴重不良影響。臨床以往主要采用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方式對產婦實施剖宮產, 產婦在接受該項手術后住院接受恢復性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 術后切口發生感染的幾率相對較高, 近期或遠期均有可能出現各類并發癥, 甚至還會對廣大患者的性生活及預后造成較大的影響[4]。新式改良剖宮產術主要借助于腹腔鏡技術進行手術操作, 依照患者的陰道實際生理解剖學特點, 實施各項手術操作, 對患者機體所造成損傷程度相對較輕, 不會對患者腹腔及盆腔的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造成影響, 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的恢復時間相對較短, 且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發生率水平較低[5, 6]。

總之, 新式剖宮產手術方式主要具有手術操作時間短、手術治療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較輕、術后產婦接受恢復治療的時間較短等幾大優點, 近年來該項技術已經臨床范圍內得到廣泛性的應用。但由于腹膜愈合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極易由于鈍性分離操作過程對產婦的機體造成機械性的創傷, 對腹膜切口的游離操作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從而導致產婦出現盆腹腔粘連癥狀。而改良之后的新式剖宮產手術主要采用Joel-Cohen切口, 不僅僅可以使手術操作時間縮短, 在最大程度上緩解術后疼痛, 使機械損傷率水平降低, 在進行縫合操作的時候出現缺血壞死等現象的可能性較小, 對其粗糙面可以進行適當的遮蓋、腹膜在正常生理位置實施固定處理, 使腹膜切口邊緣的上皮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再生, 使盆腹腔粘連的發生率降低[7, 8]。

參考文獻

[1] 蘇衛賢, 郎文君. 不同剖宮產術式二次剖宮產臨床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5):887-888.

[2] 范麗麗, 薛秀珍. 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2):215-216.

[3] 區潤玲. 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3, 26(14):1912-1913.

[4] 張靜. 剖宮產手術方式對二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7):86-87.

[5] 徐麗芳. 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4):216-217.

[6] 王菊峽. 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婦產科手術的影響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4):472-473.

[7] 黃濃香, 黃姣蓮. 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行剖宮產的影響研究.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2, 33(11):1484-1485.

[8] 屈愛英. 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行剖宮產的影響研究. 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23):3047-3048.

[收稿日期:2016-06-29]

猜你喜歡
術式婦產科剖宮產
中醫情志關懷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
麥角新堿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剖宮產后怎樣加強護理
淺談如何有效避免和處理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
超聲在婦產科急診疾病中的價值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護理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不同術式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療效分析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術式及手術時機的選擇
69例宮頸肌瘤的手術途徑及術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