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InSAR技術的地面沉降監測方法

2016-09-02 06:54岳建平邱志偉汪學琴
測繪通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監測方法

岳 順,岳建平,邱志偉,汪學琴

(1. 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2. 水能資源利用關鍵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14)

?

基于D-InSAR技術的地面沉降監測方法

岳順1,2,岳建平1,邱志偉1,汪學琴1

(1. 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2. 水能資源利用關鍵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014)

針對傳統地面沉降監測方法的不足,D-InSAR技術因其全天候、空間分辨率高、精度高等優點,在地面沉降監測方面其表現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對香港地區的3幅ERS影像進行處理,提取了該地區高精度的三維沉降場,結果表明,該地區最大沉降值為-0.551 6 cm,且沉降趨勢較緩慢,分布平均,D-InSAR技術可以有效地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沉降信息,在地面沉降監測方面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D-InSAR;地面沉降;ERS;高精度;三維沉降場

傳統的沉降監測技術有水準測量、全站儀、GPS測量等,但其具有勞動強度大、監測成本大、空間分辨率低等缺陷,無法滿足現代地面沉降監測的要求[1]。隨著對衛星測量技術的不斷研究和應用[2],利用遙感測量技術來監測地表沉降的方法也越來越完善。作為雷達遙感的重要分支,InSAR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取得了重大的進展[3-5]。該技術為大面積快速獲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DEM信息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6-8]。D-InSAR技術是由InSAR發展而來,通過若干幅影像干涉形成差分組合,消除地形影響,進而得到地表形變信息[7-10]。它能夠沿著雷達的視線向監測地球表面厘米級或更加微小的形變[11],以揭示地球許多現象,如地震形變、地面沉降、火山運動、冰川漂移以及山體滑坡等[12-14]。D-InSAR技術具有全天候、全天時、覆蓋面廣、高度自治化、觀測周期短、成本小和精度高等優勢,現已成為地面沉降監測的主要技術。利用D-InSAR技術對地面沉降進行監測,有助于評估和預測地面沉降和殘余沉降災害,進而減少或避免沉降災害帶給人們和環境的潛在危險[15],D-InSAR技術為地面沉降的監測提供了全新、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一、 D-InSAR進行地面沉降監測方法研究

圖1為D-InSAR成像幾何示意圖,A1、A2分別表示衛星在地表未發生形變前獲取的兩幅SAR圖像[16],則由P點返回信號為

(1)

(2)

圖1 D-InSAR原理示意圖

在地表P點發生形變后,衛星在A3位置獲取第3幅SAR圖像,此時P點返回的信號為

(3)

式中,ΔRd為視線向形變量。第1、3兩幅SAR圖像所引起的干涉紋圖的相位φ1既包含了區域的地形信息又包含了觀測期間地表的形變信息,由圖1可以看出,基線B、B′分別在雷達視線向上的投影分別為

B∥=Bsin(θ-α1)

(4)

(5)

將第1、3兩幅影像進行配準后干涉共軛相乘得

(6)

得到干涉相位

(7)

如果要獲取地表的形變信息,則必須消除區域的地表信息,可以通過第1、2兩幅影像干涉相乘形成干涉紋圖,其干涉相位只包含地形信息

(8)

根據式(7)、式(8)所得最終的形變相位為

(9)

二、 實例數據分析

香港由九龍半島、香港島、新界內陸地區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隨著香港地區的快速發展,地面沉降現象越來越嚴重。常規的水準和GPS監測手段存在監測時間長、成本高等缺點,而D-InSAR技術正好可以彌補這些缺點,正在逐漸應用到地面沉降監測。本文基于D-InSAR技術對香港地區3幅影像進行處理,所用數據是ERS衛星數據,分別表示為影像24440、4767、6270。影像24440、4767為地面沉降之前的兩幅影像,作為地形像對,影像6270為地面沉降之后的影像,與影像24440作為形變像對,具體的主輔影像參數見表1。

表1 主輔影像參數

分別對地形像對和形變像對進行處理,得到兩像對的相干系數圖和干涉相位圖。

從相干系數圖(如圖2、圖3所示)可以看出,亮度越強的地方相干系數越大,即相干性越好,另外可以看出地形像對的相干性比形變像對的相干性好。從圖4、圖5可以看出地形像對和形變像對的干涉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說明在這期間地面發生了沉降。對得到的兩幅干涉圖進行相位解纏、差分、地理編碼,最終得到該地區的三維沉降圖(如圖6所示)。

圖2 地形像對相干系數圖

圖3 形變像對相干系數圖

圖4 地形像對干涉圖

圖5 形變像對干涉圖

從圖6中可以看出該地區的最大沉降量是-0.551 6cm,大部分在[-0.2,-0.4]區間內,且沉降趨勢較緩慢,分布平均,說明該地區沉降量較小。

圖6 三維沉降圖

三、結束語

本文基于D-InSAR技術對香港地區3幅影像進行處理,得到該地區的三維沉降圖,實現了該地區地面沉降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為地面災害預測提供了新的監測手段和方法。如果可以采集到沉降區域的地層條件、地下水等數據,可以利用D-InSAR對其地表移動參數進行反演,從地質的角度解釋地面沉降的原理,完善D-InSAR技術監測的結果分析。

[1]岳建平,方露.城市地面沉降監控技術研究進展[J]. 測繪通報,2008(3):1-4.

[2]龍四春,張詩玉,馮濤,等. 公用主影像干涉圖加權疊加方法及其在地面沉降監測中的應用[J].測繪學報,2012,41(6):844-850

[3]侯建國,初禹. 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技術在城市地面沉降監測中的應用[J]. 測繪工程,2014(8):40-44.

[4]張潔,胡光道. 基于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的地面沉降研究綜述[J]. 地質科技情報,2005(3):104-108.

[5]王桂杰,謝謨文,邱騁,等.D-INSAR技術在大范圍滑坡監測中的應用[J].巖土力學,2010,31(4):1337-1344.

[6]舒寧. 雷達影像干涉測量原理[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3:3-10.

[7]楊成生,瞿偉,季靈運,等.InSAR地理編碼處理中高程估算算法的研究[J]. 遙感信息,2007(6):15-17.

[8]陳蓓蓓, 李小娟, 張有全,等. 基于GPS和MERIS數據的InSAR大氣延遲改正[C]∥2008年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南京:[s.n.],2008.

[9]母景琴,姚國清. 干涉雷達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面沉降監測中的應用[J]. 國土資源遙感,2007(3):28-30,46.

[10]張振生,孟昆, 谷延群.D-InSAR技術在礦山沉陷和地面沉降監測中的應用[J]. 華北地震科學,2006,24(3):47-51.

[11]何亞倩,鄭宇,何晴倩.D-InSAR在礦區開采沉陷監測中應用的探析[J]. 現代礦業,2009(9):76-78.

[12]ROGERSAE,INGALLSRP.Venus:MappingtheSurfaceReflectivitybyRadarInterferometry[J].Science, 1969,165(3895): 797-799.

[13]FARRTG,KOBRICKM.ShuttleRadarTopographyMissionProducesaWealthofData[J].Amer.Geophys.UnionEOS, 2000, 81(48): 583-585.

[14]NAKAGAWAH,MURAKAMIM,FUJIWARAS,etal.LandSubsidenceoftheNorthernKantoPlainsCausedbyGroundWaterExtractionDetectedbyJERS2InSARInterferometry[J].International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 2000, 5: 2233-2235.

[15]周琦,趙文吉. 基于D-InSAR三軌法的北京平原區地表形變監測[J]. 地理空間信息,2013,11(2):146-148,154.

[16]屈春燕,單新建,宋小剛,等.D-InSAR技術應用于汶川地震地表位移場的空間分析[J]. 地震地質,2010,32(2):175-190.

The Methods of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Based on D-InSAR Technique

YUE Shun,YUE Jianping,QIU Zhiwei,WNAG Xueqin

10.13474/j.cnki.11-2246.2016.0160.

2015-06-2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4002);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PHLHD201311)

岳順(1991—),男,碩士,研究方向為3S集成與應用。E-mail:yue_shun@163.com

P237

B

0494-0911(2016)05-0077-03

引文格式: 岳順,岳建平,邱志偉,等. 基于D-InSAR技術的地面沉降監測方法[J].測繪通報,2016(5):77-79.

猜你喜歡
監測方法
特色“三四五六”返貧監測幫扶做實做細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2月
網絡安全監測數據分析——2015年11月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不穿戴也能監測睡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