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視域中的中國道路

2016-09-07 14:12楊勇兵
理論導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楊勇兵

摘要:隨著生產力與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各民族間相互孤立與封閉的狀態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這種客觀趨勢?!皻v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構成了一個特殊的時代場域,中國道路通過對外開放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擴大對外經濟文化交往積極回應世界歷史進程;吸取資本主義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利用資本形式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中國道路的偉大創新;把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與立足點,是中國道路始終秉持的社會主義價值原則。

關鍵詞: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中國道路;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D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16)08-0062-05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揭示了隨著物質生產力與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民族的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客觀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新的歷史時期與時代條件下,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探索與創新實踐中開辟出來的通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隈R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視野與方法,可以更加深刻地體認中國道路的必然性、科學性與正確性,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

一、“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中國道路形成的時代場域

隨著生產力與世界交往的發展,各民族間相互孤立與封閉的狀態越來越被相互聯系與相互依存所取代,馬克思是最早察覺到并用“世界歷史”來指認這一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思想家。馬克思指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愈來愈擴大,各民族的原始閉關自守狀態則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發地發展起來的各民族之間分工而消滅得愈來愈徹底,歷史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盵1]51對于在現代化進程中尋求發展的落后民族來說,“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1]52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也是蘊含著機遇和挑戰的特殊的時代場域。中國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成功開辟,源于對基本國情的正確判斷,也是基于對世界歷史這一時代場域特殊性的科學認知與把握。

首先,在“生產力——世界交往”的交互促動機制的推動下,“歷史向世界的轉變”成了不可阻逆的時代潮流。馬克思認為,生產力與世界交往的發展推動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利用自然力、采用機器生產以及實行最廣泛分工的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興起,開啟了人類歷史新階段。大工業用它所造就出的巨大生產力與現代化交通工具現實地建立起世界各國的交往聯系,“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1]68“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反過來促進了生產力的革命性發展,并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一,世界歷史的形成為各個民族有限的生產力開拓了一個相對無限的發展空間——世界市場。事實上,資本主義大工業就是由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場帶來的巨大需求所催生的。新大陸的發現、新航路的相繼開辟以及與東方各國經濟聯系的建立,使“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規模愈來愈大地擴大為世界市場”,[1]64正是這種超過了生產能力的市場需求激發了人類物質生產領域的根本性變革。各民族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擴大與鞏固了世界市場,密切了各地區各民族的交往與聯系,在這個基礎上又推動生產力向更高水平發展。正是“生產力——世界歷史”的這種交互促動,工業文明最終取代了農業文明,從蒸汽時代走向電氣時代、新科技革命時代,繼而向信息時代的后工業文明不斷邁進。其二,當交往還局限于有限的區域性交往的時候,每個地方的生產只能在相對孤立條件下單獨進行,而生產上的發明與技術革新在每個地方都不得不重新開始。每一個偶然性的事件“都足以使一個具有發達生產力和高度需求的國家處于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的境地”,而“只有交往具有世界性質,并以大工業為基礎的時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競爭的時候,保存住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1]61-62其三,生產力的發展由于世界歷史而推動了生產關系的世界性變革。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不僅有利于科學技術的廣泛傳播與各民族間的相互學習、借鑒,而且由于交往聯系的世界性,生產力或社會關系在一個國家的發展或變革往往會“衍射”出“世界歷史意義”。事實上,資產階級之所以能在其統治的不足百年的時間內創造出前所未見的物質財富,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生產力與世界歷史的交互促動機制?!皻v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為落后民族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落后民族雖然與先進民族在發展程度上存在“時間”差距,但是卻同處于統一的世界市場“空間”,如果積極融入世界歷史進程,充分利用其他民族已經創造出來的先進物質文明成果,就能用“空間”消滅“時間”,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較好的發展效果。反之,則必定進一步拉大與世界先進民族的發展差距。

其次,經濟技術落后的民族必須在新的世界歷史環境下尋找社會新生的支點,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發展道路?!皻v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結構性轉型的歷史過程,大多數非西方民族是在外來因素(資本)所帶來的生存壓力下被強行納入世界歷史進程的。固然“工業發達的國家向工業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2]8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落后民族只能接受資本的“洗禮”,重復資本主義國家已經走過的道路。從理論上說,落后民族無非有三種選擇:一是拒斥世界歷史進程,保持原有的社會形態;二是“擁抱”世界歷史進程,按資本主義模板進行徹底的社會改造;三是在積極融入世界歷史進程的同時,努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近代以來的人類社會實踐表明,隨著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那種單純的民族歷史已經失去任何意義上的現實性,自絕于世界歷史進程之外只能進一步拉大與先進民族的發展差距,而現實中只有極少數的民族能成功地復制西方道路,因此,積極融入世界歷史進程,立足于現實的基本國情,探索適合本民族的發展道路才是大多數民族唯一正確的選擇。長期處于單一、封閉環境造成了傳統社會相對穩定甚至固化的政治結構、社會關系與經濟運行機制,社會財富的增長由于這種亙古不變的生產方式而非常緩慢甚而幾近停滯。即或是發生社會變動,也大多是在原有水平上反復“解體——重建”的過程,傳統社會憑借自身的力量很難突破這種“死循環”。世界交往的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社會封閉、孤立的外部環境,而且能為其僵化的機體注入新的發展因素。伴隨著世界歷史進程的是傳統社會結構的消解與古老文明形式的失落,但是以較為長遠的歷史眼光來看,它客觀上促成了傳統社會依靠自身力量無法實現的社會變革。落后民族由于在自然物質條件、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關系結構、文化道德傳統等方面存有諸多不同,各民族不但可以而且應該著眼于自身的現實條件與基礎,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探索新的社會發展道路。馬克思曾詳細分析過由于各種特殊的歷史原因而在全國范圍內還存在著的農村公社制度成為俄國社會新生支點的可能性。俄國農村公社處于一個全新歷史環境中——俄國的歷史已經成為世界歷史的一個部分,它與西方資本主義生產存在于同一時代,與世界市場聯系在一起。因此,“它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盵3]451 事實上,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各國也并不是按照一個模板建立的,包括俄國、中國在內的眾多歐洲、亞洲國家正是在無產階級世界革命時代,通過各自有別的方式成功地探索出與傳統資本主義不同的社會發展道路。

最后,在資本通過世界市場直接推動下的“世界歷史”進程必然是一個由少數經濟技術先進民族主導的、不平衡的世界交往體系。實現增殖最大化是資本的本質要求,正是這種要求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到處建立聯系、開拓市場?!百Y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盵4]254不僅生產過程中加工的原料來自世界各地,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供世界各地消費;不僅市場日益拓展為世界市場,社會分工也日益發展成為世界分工?!斑^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生產如此,精神生產也是如此?!眴渭兊拿褡鍤v史也由此日益向世界歷史轉變?!百Y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盵4]255所謂文明,不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因此,“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必然是資本通過世界市場在全球范圍的擴張即資本按照自己的形象為自己創造一個世界的過程;資本主義也由此成為全球性生產方式,而支配世界交往體系的必定是資本的邏輯。資本把一切民族都卷入所謂的文明中來,表面上到處建立了大致相同的生產關系與階級關系,實質上卻是由少數幾個經濟技術先進民族主導下的不平衡的世界交往體系。即馬克思說的,“正像它使鄉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盵4]255從早期殖民主義擴張到一戰前完成對世界的瓜分,從二戰后到上世紀80年代末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峙,從蘇東解體直至當今時代,世界交往聯系中實際上一直是由少數經濟技術先進民族壟斷了規則的制定權與話語權。融入世界歷史的進程,必然無法回避資本的邏輯與市場規則以及世界交往中不合理、不公平的政治經濟舊秩序,對于大多數非西方民族來說,如何“趨利避害”,如何處理與資本、市場的關系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

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道路對于世界歷史的積極回應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并一度引領著整個世界。然而在文明形態上,“上下五千年”卻從未超出過農業文明的范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長期占據優勢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分散孤立、規模狹小、商品經濟不發達是其基本特征,加之重農抑商的政策與傳統,整個社會始終缺乏發展對內與對外交往的動力。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乏與其他民族間的交往聯系,也曾有過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對外交往活動,但是在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之前的幾百年中實際上一直處在閉海封疆、與世隔絕的狀況。當近代西歐各國忙于搶占殖民地、開辟新航道、爭奪世界市場,并進而通過工業革命實現文明形態轉型、開創世界歷史的時候,中國仍然囿于農業時代,游離于世界歷史之外;20世紀50至70年代新科技革命風起云涌,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由于外部國際環境的限制與自身的原因,新中國基本上還是在閉關自守的狀態下緩慢發展。

現代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與世界歷史進程脫節是近代以來中國發展停滯和處于落后狀態的根本原因,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對此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爸袊谖鞣疆a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5]64 鄧小平說:“總結歷史經驗,中國長期處于停滯和落后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盵5]78毛澤東在建國之初就曾指出,中國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與世界緊密聯系是我們的立足點,抵制與批判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并不妨礙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新中國建立之后,本來是有條件、有可能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是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進入20世紀70年代反而進一步拉大了同世界的差距。在鄧小平看來,這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我們自身的原因,他說:“中國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我們建國以來長期處于同世界隔絕的狀態。這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不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國際上反對中國的勢力,反對中國社會主義的勢力,迫使我們處于隔絕、孤立的狀態。六十年代我們有了同國際上加強交往合作的條件,但是我們自己孤立自己?,F在我們算是學會利用這個國際條件了?!盵6]231-232

鄧小平所說的“利用這個國際條件”實質上就是要積極地融入世界歷史進程,抓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所帶來的發展機遇。以世界歷史的視野來審視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必然會得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的正確結論。正是在鄧小平的首倡之下,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把對外開放確立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這是總結歷史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的重要結論,更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對世界歷史進程這一人類社會客觀趨勢的積極回應。其一,長期的自我封閉與“左”的錯誤導向造成了思想僵化、教條主義盛行,人們對于對外開放還有種種疑慮,鄧小平指出,對外開放首先要克服傳統錯誤思想的束縛,過去那種把向世界先進國家學習叫做“崇洋媚外”的說法是極其愚蠢的,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在封閉的環境中取得建設上的成功,“關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6]132其二,通過對外開放,不僅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而且要利用國外的資金,以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從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其三,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謀求發展過程中都有成敗得失,都有值得借鑒的歷史經驗。其四,對于一個長期處于封閉狀態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來說,對外開放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要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對外貿易的增加意味著世界市場的擴大,因此,中國的發展也必然有利于世界和平與世界經濟的發展。

經過多年實踐的探索與總結,對外開放不斷向縱深拓展,形成了從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的一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積極地融入世界歷史進程,借鑒一切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加速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推動了世界經濟發展,促進了整個人類文明繁榮進步??梢哉f,沒有對外開放,就不可能取得新時期巨大的建設成就;沒有對世界歷史進程的積極回應,也不可能有中國道路的成功開辟。

三、“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中國道路對資本的創新性利用

資本是世界歷史進程的直接驅動力。最大化地追逐剩余價值的本性驅使資產階級去開拓世界市場,到處生根落戶,到處建立聯系,從而推動了“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因此,支配著世界歷史進程的是資本的邏輯,在這個意義上,世界歷史不外是資本主義在全世界擴展與滲透的歷史。對于落后民族來說,無論以何種路徑進入世界歷史,都將無法回避資本以及如何處理與資本的關系這一現實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與社會主義制度環境下,利用資本形式來推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中國道路的一個偉大創新。

馬克思晚年關于東方社會的思考中,曾明確指出了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俄國等落后民族跨越資本主義制度“卡夫丁峽谷”并“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可能性。但是包括俄國、中國在內的許多落后民族在成功跨過資本主義并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之后,對于為何要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如何吸取、吸取什么等問題一直缺乏深入的理論思考。無論是斯大林倡導的“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還是我國“文革”中盛行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苗草”論,事實上都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對資本形式采取簡單拒斥態度的表征。毛澤東曾經提出過“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的觀點,但是并未真正在實踐中探索如何“搞資本主義”,更由于“文革”直接針對的就是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人們甚至到了“談資色變”的程度。

社會主義在多國的建設實踐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前后正反兩方面經驗表明,對于沒有經過資本與商品經濟充分發展“洗禮”的落后民族而言,資本仍然具有促進經濟發展、合理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社會進步的“世界歷史性”作用。對資本簡單地拒斥、無視資本的歷史作用、不加批判地“擁抱”資本,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歷史地看待資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著眼于對資本的創新性利用,在辯證批判的基礎上“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是中國道路能夠在較短的歷史時期取得巨大建設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一,不簡單地以意識形態劃界,拘泥于姓“資”姓“社”抽象的爭論,而以 “三個有利于”作為判斷的標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根本上在于它能夠在更大的程度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因而一切有利于先進生產力發展、一切符合現代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管理方式都可以而且也應該為社會主義所用。資本主義取得的一切成果并不都具有社會制度屬性,科學技術、管理方法乃至市場機制都是應當學習與借鑒的人類先進文明成果;即便是具有明確的資本主義制度屬性如外國資本、民營資本等經濟形式,只要它們能在擴大生產、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就應該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前提下充許資本形式的適度發展,不僅不會影響反而能起到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物質基礎的作用。其二,利用資本形式實現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對接,提高國有資本的競爭力,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整體實力。計劃與市場都是資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從長遠來看,市場對于資源的配置更具有效率,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市場經濟轉向的根本所在。然而,市場經濟對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創辦的大多數國有企業來說是一個完全異質的運營環境,如何實現國有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對接與市場化轉型不僅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通過引入資本形式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成為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獨立的市場主體與法人主體,在自主經營、自我發展中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現代資本組織形式,擴大國有企業的融資范圍,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通過鼓勵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與運行效率,優化國有經濟結構與布局。實踐表明,利用資本形式對國有企業運營機制的現代化改革,有利于從根本上克服長期以來困擾國有企業的效率低下、經營意識不強、創新驅動不足等難題,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微觀基礎。其三,對資本進行必要的規制,最大限度地縮減資本的消極影響。對于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當代中國來說,資本的存在具有雙重歷史作用:既有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有剝削剩余價值、追逐利益最大化、制造金錢或資本“拜物教”等消極的社會影響。不能因為懼怕資本的消極影響而用低于歷史水平的僵化觀點看待資本,同樣也不能因為要利用資本而放松對其“另類牽引”等消極作用的警惕。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環境中,資本首先要受到國家產業政策與宏觀調控的引導,不可能任其“信馬由韁”;并不是所有社會經濟領域都完全可以對資本開放,對于涉及國計民生、國家安全、自然壟斷、提供重要公共產品的領域必須牢牢控制在國有經濟手中;無論是外國資本還是本國的民營資本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守法經營、照章納稅;資本對利潤的追逐無可厚非,但是它置身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政治文化語境中,必然受到相應的約束與限制。

中國道路對資本形式的創新性利用,既立基于對我國所處歷史方位與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狀況的準確判斷,更是放眼于資本的“世界歷史性”作用。利用資本形式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辯證批判的基礎上“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一切積極成果”,不僅有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而且資本也由此完成為“新世界”創造物質基礎的歷史使命。

四、“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中國道路的社會主義價值旨歸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認為,每一個單獨的個人的解放的程度與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是一致的。只有隨著生產力與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各個單獨的個人才能擺脫各種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只有各個個人的存在與世界歷史直接聯系,而同整個世界的生產發生實際的聯系,才可能有力量來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自發形成的世界歷史性的共同活動的形式,由于共產主義革命而轉化為對那些異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覺駕馭。無產階級革命雖然沒有完全按照馬克思的預期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同時發生并取得勝利,但是俄國、中國等相對落后的民族通過無產階級革命率先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的發展提供了基本前提。中國道路的本質意義不在于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而在于它的社會主義屬性,在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明確的社會主義方向,在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中始終把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其價值旨歸。

首先,中國道路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為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正是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生產關系的變革與整體的社會進步,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中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鄧小平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是第一要義”到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的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都是把發展生產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任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對于解決表現更加突出的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新科技革命迅速發展、各國間綜合國力較量空前激烈的態勢下,發展生產力、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才能用事實雄辯地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更為長遠的意義上,社會主義條件下強調發展生產力根本上是為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準備物質條件。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不是一種想象中的應然狀況,而應具有現實的物質前提,只有當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充分涌流,人才有條件最終擺脫對人的依賴關系、對物的依賴關系,自由全面發展人的個性與才能。

其次,在現代化建設的謀篇布局中,中國道路始終以為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為根本目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條件下,由于分工不是出于人的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人的共同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力量對于人來說就必然是與人對立的、異己的力量,人不但不能駕馭這種力量反而只能屈從它的壓迫之下。把實現“共同富?!弊鳛樯鐣髁x的根本目標,既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又充分考慮到了現實的具體國情。實現“共同富?!?,除了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之外,還必須 “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即實現生產關系上的變革。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逐步消滅現實中由于具體歷史條件而在一定范圍與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剝削與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現象,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才具備社會制度條件。發展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依法治國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在根本上是為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法律與政治制度上的保障。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促進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實現社會和諧既是馬克思主義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的未來社會的基本原則,也是著眼當前中國國情制定的社會發展的現實目標與具體措施,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是實現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根本的社會條件。無論是社會進步還是人的發展,都不應以消蝕人類自身生存的自然基礎為前提。人既不應該畏懼自然、臣服于自然,也不應該凌駕于自然之上、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然、戰勝自然,而只能通過社會關系的發展與變革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解”。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歸根結底是要為實現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基礎。

最后,中國道路突出了人民主體地位,把促進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歷史不是帝王將相的功勞薄,也不是某種神秘主體精神意志的體現,而是由人民群眾在物質生產實踐與交往實踐中創造的。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實現社會變革與自我解放的主體力量。從無產階級政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為核心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都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與人民至上價值取向的具體體現。只有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將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轉化成推進各項事業發展源源不竭的動力。中國道路的成功開辟主要歸功于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不斷探索與總結,中國道路所取得的偉大建設成就同樣也離不開人民群眾辛勤勞動與不懈努力。發展本身其實并不具有終極意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質精神產品。只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才有其現實的意義;只有發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才能現實地促進人的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鄧小平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把“最終達到共同富?!弊鳛樯鐣髁x的根本目標,“三步走”發展戰略以“溫飽”“小康”“中等收入”作為評價標準,突出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對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前提性意義;“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集中表達了無產階級政黨自覺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執政理念;發展人民民主、推進依法治國,構建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以及樹立“共享”發展理念,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實際上都強調了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責任編輯:宇輝】

猜你喜歡
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怎樣起步和前行的
我們,與改革開放同行
改革開放四十年頌
改革開放 如沐春風
中國道路視域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中國道路自信的內在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