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素養分析

2016-09-10 07:22李穎慧
文學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幼兒教師口語素養

內容摘要: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本身的語文素養非常重要。本文在探討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作用,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語文素養分析的同時,提出一些教學實踐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夠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傾聽、溝通、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素養。

關鍵詞:學前教育 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包含了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方面是語文的積累,包括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語感、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另一方面體現在知識視野、審美情趣、文化品位、情感態度等更高的層次方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幼兒有重要啟蒙作用,因此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語文學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絕對不是終點,而是終身學習的另一個新起點,在畢業后多數學生會更進一步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或其他形式的教育,這些教育都需要其有扎實的專業及文化基礎,語文正是這些基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職高專學生的語文素養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能力。我們發現語文學得好的學生理解能力相對就比較強,在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也就相對比較輕松;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對復雜、陌生的專業概念的理解,以及對課程內容的掌握都會相對比較弱。著名學者余秋雨指出:“語文能力是現代人健全素質的組成部分,一個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他們素質的高低?!睂W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助于人文素養、人格修養的提高,并且必將為其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素養分析

結合現實教學及畢業生跟蹤調查情況,筆者認為學前教育學生必須具備以下語文素養:

1.傾聽、理解能力

語文教學培養的首先是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聽”是擺在第一位的。人類的交流首先要通過“聽”來接收對方發來的信息,再通過大腦理解?!奥牎钡哪芰σ髮τ變航處煻跃透吡?。因為孩子的語言還不成熟,有可能是斷斷續續的,也有可能是通過單個的詞語或者是不連貫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圖,甚至有可能是孩子自創的詞匯或語句,這些無疑都增加了理解的難度。所以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學會傾聽,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2.表達、交流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職業是幼兒教師,良好的溝通交流的能力是他們的必備素質。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口頭語言教育是他們工作的主要手段。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僅僅能唱會跳、能彈會演是遠遠不夠的。幼兒教師要善于和人溝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善于和幼兒打交道,當然也要和幼兒家長打交道。因此,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幼師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他們掌握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誦讀、演講能力

講故事是幼兒教師必不可少的工作,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誦讀演講能力。每上好一次課、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是一次演講;重大節日的主持更是一次次演講?!澳苷f會道”是一個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每個幼師在校生追求的目標。

4.應用文寫作能力

幼兒教師不僅要寫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還要應用到海報、方案、書信、啟事等應用文。如孩子日常的家園聯系冊、評語都需要幼兒教師來填寫;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需要做方案做海報等。在日常工作中還會遇到活動主持和演講等活動,這就需要寫臺詞和演講稿。雖然調查顯示寫作能力在幼兒園工作中不太受到重視,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良好的寫作能力必不可少。

5.傳統文化素養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既包括愛國情感、民族精神、倫理觀念、包容意識、責任態度、道德標準,還包含仁愛、誠信、感恩、共處等傳統美德。我們近年來倡導的國學教育是民族文化結晶,它們正是語文教育的生動教材,它在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包容意識,仁愛、誠信的民族品質,“正己”“修身”的道德標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6.審美素養

現今的幼教行業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又要具備較強的創造力、學習力和人文素養。這就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素養?!皩徝浪仞B”是指人所具備的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理想等各種因素的總和。審美素養既體現為對美的接收和欣賞的能力,又轉化為對審美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創造能力。它是人的審美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

幼兒園教育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很多長大后成名成家的偉人,總結他們一生的教育過程,都不約而同的說過,幼兒園的教育影響了他們的一生。幼兒園的教育是幼兒形成對這個世界初步感知的黃金時期。在對幼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學前教師無疑擔負著最為重要的責任。

三.幼兒教師語文素養培養策略

學前教育專業語文課程要體現其專業特點,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抓住本專業學生的職業需求來進行教學,通過調整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教授給學生貼近職業生活需求的知識。

1.廣泛閱讀,賞析精品

提高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勢必需要廣泛的閱讀,一個人要擁有較高的審美水準,是需要在大量閱讀優秀作品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體味到大自然多姿多彩、人生的激昂澎湃,由此自然而然的引發出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同時在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的同時,提升了審美的境界。

另外,要提高未來幼兒教師的傾聽、理解能力,一方面,要鼓勵他們多于包括幼兒在內的其他人接觸,通過日常生活、課堂內外、實習見習等渠道多與人溝通、交流;另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讀、多想,從而提高語言文字基礎和鑒賞能力。

2.勇敢嘗試,鍛煉口語

現實情況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佳,不少學生不善于表達,提問交談,往往不知如何應對。長此以往,必將給求職、擇業帶來困難,對自身長期發展也更為不利。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強化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逐步由“怕說”到“敢說”,再到“會說”。

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初期要求只要能講普通話,聲音響亮、口齒清晰即可;接著就要提高標準,要求能夠準確地敘述事件、條分縷析;在以上兩方面的基礎上可以再進一步,要求學生講話得體,語言富有文采、儀態大方、具感召力。訓練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演講比賽、命題辯論、專題調查報告等。

3.勤學多練,妙筆生花

考慮學生就業、從業、創業的需要,以及本身文化基礎,再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學前教育專業作文訓練向應用型傾斜。主要是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日常文體寫作,如請假條、檢討書、申請書、個人簡歷、求職信等,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二是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文寫作,如啟事、通知、海報、計劃、方案、總結、評語等,可以設定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們進行創作練習。

4.征圣宗經,經典誦讀

國學經典典籍是古代的圣人在參透自然、社會義理的心靈之音。它們經過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淘洗而最終留存下來,可見其內在潛藏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意義。對于這些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學生毫無疑問都應該熟讀成誦。

作為為學前教育輸送師資的學前教育專業,對在校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意義重大。在開設課程方面,盡量全面覆蓋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教學方法上,不能是是“搖頭晃腦”“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精神的煉獄,而應該是理解、領悟基礎上的熟讀成誦,只有對經典的東西識記背誦下來,才能隨著時間的沉淀,慢慢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系統,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提升國學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師和同學共同努力積累、感悟。教學內容應從課外讀物中精選,力求使學生在誦讀中,品味其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從而提升審美的境界。

當今社會,語文素養對一個人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特別對于幼兒教師來說,他的語文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到受他啟蒙的幼兒。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喚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王杰恩,王友強.現代職業技術教育[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11.

[2]錢穆.國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鄭健成,王先達.在課程內外聯動中夯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功[J].學前教育研究,2011(2).

[4]盧新予,劉燕楠.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性質辨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1(4).

(作者介紹:李穎慧,鶴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幼兒教師口語素養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口語對對碰
口語對對碰
看影視學口語
練習口語的一些小提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