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進行化學防治的效果比較

2016-09-14 01:19周淑香王振營李麗娟張國紅
植物保護 2016年4期
關鍵詞:孔數蟲口化學防治

周淑香, 魯 新*, 王振營, 丁 巖, 李麗娟,張國紅, ?!⊙? 毛 剛, 劉 劍

(1.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公主嶺 136100; 2.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北京 100193)

?

對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進行化學防治的效果比較

周淑香1,魯新1*,王振營2,丁巖1,李麗娟1,張國紅1,常雪1,毛剛1,劉劍1

(1.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公主嶺136100; 2.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北京100193)

為明確殺蟲劑對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設置只防治一代玉米螟,只防治二代玉米螟,和一、二代皆防治3個處理,以一、二代都不防治為對照,比較不同防治處理下秋季剖稈百株蟲孔數、蟲口數、被害株率、防治效果和玉米產量。結果表明:不同防治處理的防效間存在顯著差異,3個防治處理的蟲孔數、蟲口數和被害株數均顯著低于對照,其中一、二代皆防治處理的防效最高,只防治一代和只防治二代處理的防治效果在年度間存在差異。

亞洲玉米螟;不同世代;玉米;防效

亞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以下簡稱玉米螟)是為害玉米的主要害蟲,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和玉米主推品種生育期延長,吉林省玉米螟的發生規律發生了變化,中部主要玉米產區玉米螟由過去每年發生1.5代變為每年發生2代[1],世代數的增加使吉林省主要玉米產區受兩代玉米螟重疊為害,玉米受害程度加重。近年來針對一代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政府部門每年投入近千萬元的費用,而二代玉米螟的防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通過對兩代玉米螟發生為害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些年份只防治一代玉米螟不能有效控制二代玉米螟數量。一代防治效果很好,二代玉米螟仍有可能大發生[2]。本試驗擬通過對不同世代玉米螟進行防治,明確殺蟲劑對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防治效果差異,為吉林省玉米螟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試驗地設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試驗田(公主嶺)。

1.2田間試驗方法

試驗設置只防治一代玉米螟、只防治二代玉米螟,一、二代玉米螟皆防治3個處理,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10行為1個小區,每小區10 m×6 m,行距0.6 m,株距26 cm,出苗后每小區定苗350株,每個處理重復3次,以一、二代都不防治為對照,每個小區之間設2壟隔離行,每個區組間設2 m觀察道。只防治一代玉米螟和只防治二代玉米螟表示分別只在一代玉米螟發生期和二代玉米螟發生期進行化學防治;一、二代玉米螟皆防治表示在兩代玉米螟發生期均進行化學防治?;瘜W防治方法為:以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250倍液進行噴霧處理。

秋季收獲時進行5點取樣,每點20株,剖稈調查蟲孔數和蟲口數,計算蟲孔減退率、蟲口減退率、被害株減退率及防治效果。待雌穗完全干燥后進行考種,記錄百穗粒重,每株玉米的主雌穗長度(文中簡稱雌穗長度)和單穗重。

蟲孔減退率(%)=(對照蟲孔數-處理蟲孔數)/對照蟲孔數×100;

蟲口減退率(%)=(對照蟲口數-處理蟲口數)/對照蟲口數×100;

被害株減退率(%)=(對照被害株數-處理被害株數)/對照被害株數×100;

防治效果(%)=(蟲孔減退率+蟲口減退率+被害株減退率)/3。

1.3數據分析

用One-way ANOVA進行方差分析,用LSD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以上數據分析均采用統計軟件SPSS 15.0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防治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的效果

不同防治處理對亞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存在顯著差異,只防治一代,只防治二代和一、二代皆防治處理的蟲孔數、蟲口數和被害株數均顯著低于對照(表1~3)。在3年試驗中一、二代皆防治處理的防治效果均表現最好,其蟲孔減退率、蟲口減退率和被害株減退率高于只防治一代和只防治二代的處理,3年防效分別為65.73%、89.84%和67.99%,平均為73.97%;只防治一代和只防治二代處理的防治效果在年度間存在差異,2011年和2014年只防治一代處理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別為59.21%和44.12%)好于只防治二代的處理(防效分別為30.15%和29.71%);2012年只防治二代處理的防治效果(防效為82.26%)好于只防治一代的處理(防效為35.89%)。

表1 2011年防治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的效果1)

1) 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同列數據后不同字母表示經Duncan氏新復極差法檢驗在P<0.05水平差異顯著。下同。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SD.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s by Duncan’s new multiple range test. The same below.

2.2防治亞洲玉米螟不同世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不同防治處理的穗長、單穗重與對照相比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表4~5),只防治一代的處理2012年產量增加3.79%,2014年產量增加4.17%,兩年平均增產3.98%;只防治二代的處理2012年產量增加8.49%,2014年產量增加3.72%,兩年平均增產6.11%;一、二代同時防治的處理2012年產量增加7.56%,2014年產量增加5.16%,兩年平均增產6.36%。

表2 2012年防治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的效果

表3 2014年防治不同世代亞洲玉米螟的效果

表4 2012年亞洲玉米螟不同防治策略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表5 2014年亞洲玉米螟不同防治策略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在我國東北春玉米區的吉林和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亞洲玉米螟每年發生兩代,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玉米螟的主要為害世代是第一代,因此在防治上主要針對一代玉米螟采用卵期釋放赤眼蜂,玉米心葉末期投放顆粒劑以及Bt乳劑等防治措施,雖然達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能完全控制亞洲玉米螟的危害。研究發現第一、二代玉米螟的發生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系,表現為間斷性和相對獨立性[3-4]。二代玉米螟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氣象因素、耕作制度、防治水平與灌水條件以及蟲源基數等等[5],但發生輕重主要受 7 月下旬降雨和田間赤眼蜂數量制約[4,6-7]。 單純防治一代玉米螟不能有效控制二代玉米螟。一代防治效果很好,殘蟲量很少,二代玉米螟仍有可能大發生[2]。

本研究通過對不同世代發生的玉米螟進行防治,表明對玉米螟不同世代進行防治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同處理的防治效果存在差異,一、二代同時防治處理的效果最好,三年防效平均為73.97%,只防一代和只防二代的處理防治效果在年度間存在差異,2011年和2014年只防治一代的防治效果好于只防治二代的處理,2012年只防治二代的防治效果好于只防治一代的處理,分析原因主要與不同年度玉米螟不同世代的發生程度有關[8]。

本研究所用藥劑高效氯氰菊酯為低毒化學農藥,對亞洲玉米螟的防效在70%左右,雖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效,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與沙洪林等[9]的報道結果一致,說明高效氯氰菊酯不是防治玉米螟最佳藥劑。

[1]魯新, 張國紅, 李麗娟, 等. 吉林省亞洲玉米螟的發生規律[J].植物保護學報, 2005, 32(3): 241-245.

[2]王喜印, 黃慧光, 徐靜華, 等. 2代玉米螟重發原因及其與1代殘蟲量關系分析[J].中國植保導刊, 2009, 29(4):15-16.

[3]周淑香, 魯新, 李麗娟, 等. 吉林省二代區亞洲玉米螟危害趨勢研究[J].應用昆蟲學報, 2014,51(3): 654-660.

[4]楊長城,叢斌,宋亞坤,等. 玉米螟不同蟲態發生期、發生量對第1,2代玉米螟發生程度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5): 435-438.

[5]陳斌. 利用主要氣象因子對二代玉米螟預測預報研究[D].泰安: 山東農業大學, 2007.

[6]韓貴香, 榮云鵬, 宋敏. 魯北地區玉米螟發生特點及氣象因子影響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 2009, 32(S1):102-105.

[7]叢斌, 張永軍,王立霞, 等. 影響第2 代玉米螟種群數量變動的因素[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0, 31(5): 448-450.

[8]文麗萍,王振營,葉志華,等. 亞洲玉米螟對玉米的為害損失估計及經濟閾值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92,25(1): 44-49.

[9]沙洪林, 遲暢,王聰, 等. 玉米田亞洲玉米螟化學防治技術研究[J].吉林農業科學, 2014, 39(5): 67-68.

(責任編輯:楊明麗)

Effect comparison of chemical control against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at different generations

Zhou Shuxiang1,Lu Xin1,Wang Zhenying2,Ding Yan1,Li Lijuan1,Zhang Guohong1,Chang Xue1,Mao Gang1,Liu Jian1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ongzhuling136100, China;2.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100193, China)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 against Asian corn borer (ACB),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 at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 numbers of larvae, stalk cavities per hundred plants, damaged rate, and corn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autumn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control treatm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numbers of ACB larvae, stalk cavities per hundred plants, and damaged rate of three control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lank control. Treatment on ACB at both generations had the highest control effect. There were annu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nly at the first generation or only at the second generation.

Ostriniafurnacalis;different generation;corn;control effect

2015-08-05

2015-09-29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303026);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19B04)

E-mail:luxin58@163.com

S 435.132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6.04.039

猜你喜歡
孔數蟲口化學防治
蟲口奪糧早行動 科學防控保豐收
統防統治“蟲口奪糧”保豐收 全省“蟲口奪糧”保豐收暨重大病蟲統防統治現場觀摩會在洪洞召開
山西全力以赴“蟲口奪糧”保豐收
全力以赴“蟲口奪糧”保豐收,天津植保在行動
穴盤孔數對早熟菜薹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節流孔數對空間熱泵徑向氣體軸承承載特性影響分析
噴油嘴孔徑、孔數對4100QBZL柴油機PM排放的影響研究
植物鐮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進展
和爺爺奶奶一起玩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