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想鶴儀形

2016-09-15 08:02趙軍
翠苑 2016年2期
關鍵詞:林先生常州

■趙軍

閑想鶴儀形

■趙軍

趙軍,1963年生于淝河岸邊,2002年移居龍城,就職于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中國蘇軾研究會會員,常州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雨花》《小說選刊》《雜文選刊》《天池》《閱讀與鑒賞》《中國教師報》《現代寫作報》等報刊,兩次獲全國散文征文大獎。

閑想鶴儀形

山西大同文友姜先生和路女士來常州,陪他們游完淹城,美食一條街吃完飯,已是滿街燈光。雄偉的淹城城樓在燈光的勾勒映襯下,顯得更加崔嵬深遠,如遠古的一段神話。談興未盡有人提議去喝茶,于是一起來到寶林禪茶社。

寶林禪茶社就在淹城馬路對面,是一個單開間的小店。沿著踏上去“彭彭”響的木樓梯,上得二樓,一下子就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幽暗的燈光,幽暗的四壁,卻陣陣幽香?!爸饴剷r不肯香,香在無心處?!笔翘m花香,還是檀香?只在此屋中,何處不可尋。古色古香的長條幾案上,一束淺亮的桌燈柔和地撫摸著淺黃的宣紙,皓腕、蘭花指、驚若游龍的筆墨在宣紙上行走,低頭看去,寫的是般若波羅蜜心經。順著皓腕望去,光影后面是一位素衣的女子,白色苧麻的長衣,黑色寬松褲,繡花的布鞋,齊肩長發,眼睛大而平靜,如一泓波瀾不驚的秋水。一路侃侃而談、風流倜儻的才子們,忽地像被施了魔法,都乖乖地靜了下來,儒雅起來,仿佛到了神仙的洞天、禪宗的禪房。過廳里有一書架,道德經、南懷瑾、易經們默默地立著,等著誰的撫摸與交流;墻角一架古琴,琴衣半開,等待著知音的相擁。三個包間,各具特色。有榻榻米式的,須脫掉鞋子在長幾兩邊相對列坐;有炕式的,紅木軟墊的炕床,可以對著炕桌品茗,也可以隔著炕前的長幾夜話;有中西結合的沙發椅,圍著茶幾閑話;更有鋪在地下的一個個蒲墊,面對一爐香,一排博古架。

路女士不愿脫鞋,我們還是選了沙發椅團團圍坐。同樣素衣的茶女來了,一手托著茶葉盞,一手拎著塑料桶。十只眼睛疑惑地隨著塑料桶游走,目光寫滿了不解。茶女淡淡地說,這是從無錫惠山運來的泉水。說完,便坐下來開始她的茶道功夫。先喝的是 “熟普”——發酵的普洱。醇厚,濃香。兩盞茶后,茶女把杯盞都收去,重新洗盞后,喝的是鎮南小葉,幽香,清談,似一縷輕煙。此時,古琴高山流水曲慢慢流響,我們仿佛面對野壑空谷。此時素女的般若波羅蜜心經繼續筆走龍蛇,青燈古卷,又仿佛置身古剎佛殿。姜先生終于禁不住手癢,走到素女長幾前,接過竹管,展開宣紙,頓時滿紙云煙,模仿起王羲之的“蘭亭序”。我一個人走到蒲墊間,脫下鞋子,費力地盤腿坐下,面對那一爐幽香,一排博物架。

多年來,不是坐沙發就是坐椅子,坐久了竟然忘了人還可以坐蒲墊;多年來,葷菜吃多了,運動少了,肚子大了,已經不習慣坐地下,坐下腿也盤不好了,第一次感覺到肚子的累贅。坐下后,靜默著,把腳盤上來,細細看看自己的每一個趾頭,腳背上的每一條青筋。一個個趾頭,記錄著多少匆匆走過的路程,條條青筋,訴說著多少滄桑。多少年前,腳背上的筋還是隱藏在肌肉下面,似一條潛溪,流淌著生命的旋律;如今不知何時,河床干枯了,溪水干澀了,青筋突露了。是的,你走得太著急、太快了,你忽略了我們,也忽略了自己。你也該多看看我們,關心關心我們,我們可是與你的心緊緊相連,你的心房多需要我們清溪的滋養,你知道嗎?個個趾頭、條條青筋,精靈似地在眼前跳動、訴說。于是我努力尋找著以足養心的片段。

雨中漫步新天地。一個春天的上午,春雨蒙蒙,我從新天地公園穿過。經過水上大舞臺時,不由駐足了。水靈靈的湖面是誰的水靈靈的大眼睛,清純得讓人心醉,綠得發藍,柔得能把心溶化。湖中小島蔥綠的樹影倒映水中,加深了綠意。整個小湖就是一杯馨香的綠茶,喝下去,把五臟六腑的紅塵俗念洗去了,喝下去,每一條血管像清清小溪得到了長江之水的充盈。舉目看看四周的紅花綠樹,一下子覺得他們都是花茶綠茶,在春雨的浸泡下,濡染開自己的清香,整個新天地,整個陽湖就是一杯馨香的茶。我丟下雨傘,讓自己也靜默成一棵樹、一枚茶葉,讓春雨浸泡開我的馨香,可是,看看被春雨打濕的鞋,沒有舒展,沒有馨香。我繼續撐起傘,寂寞地行走在悠長的小徑,幻想著像戴望舒一樣逢著丁香一樣的姑娘。

迎著朝陽深呼吸。兩棟樓之間,居然還能看到朝陽冉冉升起,它是那樣鮮艷,在香樟樹濃綠的襯托下,如開在空中的牡丹。紅黃的光從兩棟樓之間射過來,猶如一束激光,花園小徑邊的草尖上頂著的露珠,在這激光的照射下,全都變成了晶瑩的小精靈,變成顆顆珍珠。我駐足,擁抱,擁抱齊腰高的細葉黃羊,掬起滿把的珍珠,清涼,混合著草香。此時,迎著朝陽深呼吸,我感覺到了雙足激動得顫抖。

“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佳茗調神氣,清琴入性靈?!甭放康妮p吟打斷了我的冥想。她悟了,我扳著腳趾冥想也悟了。夜已經很深了。禪茶原來是這樣,讓我們清靜,讓我們素樸,讓我們停下來多看看自己:是掌握著自己的生活,還是被生活裹挾掌握?

都說養生必養心,原來養心是要從足下開始,慢一點,停一停,站一站,發現足下之美,讓足下之美滋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不再堅硬、結繭,讓我們心柔似水。生活就像這禪茶,須樸素的心,慢慢品味。

未園詩香潤龍城

“毗陵詩國千年事”,這是清代初年著名詩人查慎行對常州的贊嘆。

艤舟詩社,得名于東坡公園的“艤舟亭”。艤舟亭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軾來常州在此艤舟而建的。蘇軾曾先后13次到常州,在常州不僅有田產,而且還終老于此,對常州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愛好傳統詩詞的詩人們自愿組織起來的這個群眾性的文學社團就命名為 “艤舟詩社”,于1984年5月成立于東坡公園的“抱月堂”,創始人為當時常州詩壇前輩羊牧之先生和錢小山先生。

羊牧之(1901—1999)常州人,瞿秋白的早年摯友。針對近百年來,古典詩詞作日漸式微的現狀,牧之先生深感責任重大,他花費了很大精力,用了11年時間輯錄成《續毗陵詩錄》一書。為發揚和傳承常州的詩詞創作,他與錢小山發起并籌建了“常州艤舟詩社”。

牧之先生曾得到周總理的特殊關懷。1946年,周恩來在重慶時得知瞿、羊兩人的關系,得知牧之先生當時經濟困難,特“匯上國幣一萬元,敬祈哂納,給予資助?!边^了一個多月,又發函給牧之先生云:“復有知友如先生者,為之收集殘稿,捃拾散佚,以待傳之后世,則感激者不徒敝黨與秋白同志個人而已也?!痹俅螌ρ蛏畋碇x忱。

牧之先生除任艤舟詩社社長外,同時還兼任江蘇省詩詞協會名譽會長、江南詩詞學會副會長等職。著有《秋華館詩存》《秋華館詩存續編》《秋華館文存》等著作,對古典詩詞的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錢小山先生是一位出自書香門第的實力派詩人,對艤舟詩社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錢小山的父親錢名山,有反映抗日愛國詩篇 《索天團》《槿花娘》《千女縫》存世。錢小山繼承了父親的傳統,他把弘揚“中原文物”即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看做是人生樂趣和生命的價值。他在解放初即曾以 《滿江紅·1950年元旦勞軍獻詞》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其中“獨立旗飄民主國,自由花發英雄血”兩句,為人們所傳誦。他在《光明日報》東風副刊發表的《東風第一枝·詠梅詞》為毛澤東主席贊賞。

詩社成立后,社址先設在常州教育學院,后遷至市二中,時間長達22年之久。2009年副市長周亞瑜同志退休后擔任市詩詞協會會長,在他的關心和努力下,又得到市少年宮領導的支持,才得以遷址未園。

未園坐北朝南,占地不大而布局曲折精巧,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園林特色。自北至南依次為“滴翠軒”“四宜廳”“樂魚榭”。

廳臨水池,有“?!薄暗摗薄皦邸比龎K奇石,掩映在奇花異卉中?!皹肤~榭”下的水池,三面巖繞,形若深澗。池岸在不規則黃石切割下,突堰陡峭,形成袖珍的暗河、湖灣、幽島、奇岬。當水流過垂虹橋,波面頓縮為狹窄的水道,疑入微型三峽。

西首沿垣墻建有長廊,有一井亭名“汲玉亭”,亭南辟月洞,掩映樹木間,沿嶙峋湖石(園南首)折而東,跨池有一小石橋,名喚“垂虹”,由東垣墻邊回廊逶迤而北上,有亭稱“挹爽”。此外散筑園墻的還有長靜亭、波月亭等,都倚壁玉立,構思精巧,巧奪天工。

漫步園中,園內香樟、金桂、丁香、夾竹桃、天竹、臘梅、廣玉蘭錯落有致,相映成趣。亭榭臺閣間,羅漢松蒼翠欲滴,紅楓絢爛如霞,百年銀杏葉片金黃,這和諧的旋律,繽紛的色彩,是世間任何油畫、水彩畫也難以描摹的。

穿過月洞,來到了一個小院。迎面的山墻前鑲一尊巨大的問號形的太湖石,名“問天石”,石高有兩米許,其下端石根插入地下,蒼勁不屈的問號如高舉的頭顱,使人聯想起屈原的“天問”,想起中華民族歷史天空中的那些哲人和詩人?!疤靻柺钡膬蓚攘柘鎏俑奖谂逝?,青蔓紅花高出墻頭,使人想起舒婷的“木棉與凌霄花”。紅花、青藤、白石一下子使小院充滿生機和理趣,顯示出主人的卓爾不群。院子的南面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會客廳,北面就是艤舟詩社。門額為周亞瑜先生題墨“詩國風韻”,兩邊廊柱是盧海洲先生行書的楹聯:“詩國常州傳有后,艤舟騷客興無前?!?/p>

屋內圖書滿架,書案條凳古色古香,花瓶奇石布置典雅。正面是謝稚柳的水彩人物畫,兩側是錢璱之、葉鵬飛的名家書法,兩張辦公桌、一臺電腦、一臺空調。集古今文明于一體,融東西文化于一爐。

社員們每月就是在這里參加社課、吟詩作賦的。每遇重大節日和重要紀念日,他們還要舉行吟誦創作活動,

經過長期努力,艤舟詩社已在省內外乃至全國、海內外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先后出版社員詩集26本,鄉邑詩集選集10余冊。著名的有羊牧之先生編的《續毗陵詩集》;錢璱之先生編的《二十世紀常州詩詞選》;紀念性的詩集有享有“文武兼備”的《唐順之詩文選》;被譽為“乾嘉第一詩人”黃仲則的詩選《詩國寒星》;被尊稱為“江南大儒”的《錢名山詩詞選》;還有當今被稱為“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的紀念性詩選《諸夏懷霜》《詩人秋白》。在全國性的詩詞大賽中,社員也屢有獲獎。

未園小聚有詩家,閑侃辭書漫品茶;詞筆性靈存毓秀,弦歌一曲入霓霞。海德格爾說愿人們能“詩意地棲息”。古典的園林,古典的詩詞,相得益彰,猶如龍的雙翼,常州詩人撐起龍的雙翼,在龍城的天空詩意地棲息。

走出未園,霞光滿天,丹桂飄香。我不由得想到前幾日看過的《南史·文學傳序》來。序載:“自中原沸騰,五馬南渡,綴文之士,無乏于時,降及梁朝,其流彌盛。蓋由時主儒雅,篤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煥乎俱集。永嘉南渡至六朝,常州產生了如蕭統、劉勰等一批雄視古今的文學家和理論家。一郡的人文傳統,由此積漸而成?!笔茄?,常州詩國,詩國常州,一脈相傳,雖經歷史波折,或隱或現,但那一縷墨香,仍沁人心脾。未園,真是常州詩人的精神家園。

林德成先生

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隨,隨于義!人之相信,信于誠!人之相處,處于心!

林德成先生是從吉林調到我校的。一口純正的東北話,加上厚重的男低音,老好聽了,整得我們組語言表達異彩紛呈。對于語言工作者來說,真是良好的環境。一日,林先生肚饑,上街吃小籠包子。問店家道:包子怎么買?答曰8塊錢一克。林先生大驚,太貴了。我50克也吃不飽呀。掉頭就走?;匦8k公室的同事說,湖塘的包子咋這么貴?一同事大笑,原來,湖塘話,稱一籠或一屜叫一克。我們聽后全都暈倒。

林先生眼睛不好,第一次來試講時,講王粲的《登樓賦》,非常投入,精彩紛呈。在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中,他居然把一名來聽課的青年教師誤當做學生,讓她來談談看法。他真誠地期待著,直到那位老師的同座對他說“她是來聽課的老師”才恍然大悟。并機智地稱頌一番武高老師的年輕漂亮。

林先生的課堂永遠充滿生機活力,他把它命之曰:綠色生態課堂。他上課與學生交流,不叫學生姓名,而是吟一句名言佳句。比如,他說“下面請‘綠肥紅瘦’回答”,馬上就有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他的問題。原來,為了提高同學們對語文的興趣,他準備了一副撲克牌,先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名言佳句寫在紙條上交給他,然后他用電腦把他們一一打出來,一條條粘貼在撲克牌的正面。課堂上他要讓同學發言時,就隨機任意抽取一張,讀出牌里面的詩句或名言,下面就由寫這句詩句或名言的學生站起來回答。這個小游戲,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較快掌握了不少的名言佳句或詩句。

林先生課堂語言很少有直白的,他總是盡量用一些生動的文學的語言,以給學生耳濡目染。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他帶的學生已養成文學表達的習慣。公開課時,他班學生的發言(文科特色班)個個出口成章,妙語連珠,讓聽課老師驚訝連連。林先生愛古典詩詞,他班上的學生也愛寫詩,并且寫古體詩。有時他也非常得意地請我們一起欣賞:“新居住未久,尤思舊時院。夢縈清幽景,醒歸駐足看。竹籬雖殘破,青藤猶繾綣。鳥鳴花叢中,蟲唱石縫間。院主閑庭步,扶木現怡顏。無心事雕琢,天成此畫卷。魅力何所在?神韻盡自然。感此良久立,日落仍盤桓?!?/p>

他讓學生寫作文,自己也寫下水作文。有時不止寫一篇,然后連同班上同學的部分作文一起印發給學生,讓學生評判。如果自己的作文受到同學們的夸獎、好評,他會激動得像個孩子,并且賣關子地說,我怎么沒覺得這么好,讓學生說說好在哪里?然后懇切、真誠地談寫作體會。

林先生很內秀,滿腹經綸,但從不張揚。處處留心,時時在意。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凡事謙和,從不與人爭執。他經常說的口頭禪就是:“愛咋的就咋的吧?!彼闹液裾嬲\不知何時已成為他的一面旗幟。

去年暑期,林德成先生調回了老家。學校雖做了挽留工作,但林先生還是執意地要調走了。

搬家的日子到了。幫他整理物品時,我驚奇地發現,他有三蛇皮帶的報刊積累資料,是他多年積累而成。他是用剪刀加糨糊的形式,把一張資料粘貼在8開的白紙上,然后一一壓平。他對夫人說,這可是他的親兒子。我拎了拎每袋都有50多斤重,他把這些東西珍貴地交給物流托運。據說運費老高了。

餞別的席宴上,林先生不停地與各位整一杯,并且實心實意,每杯都是滿的。這位東北漢子動了真情,我分明看見他眼中有淚滴閃爍。

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信,信于誠!

猜你喜歡
林先生常州
鄰居林先生
鄰居林先生
常州的早晨
“創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邂逅西泠名家倪偉林先生
“數字常州”架起“瞭望塔”
常州梳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