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粵東北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筑裝飾研究
——以棣華居和光祿第民居裝飾為例

2016-09-20 06:49魏正旗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350100
大眾文藝 2016年16期
關鍵詞:半圓形圍屋民居

魏正旗 (福建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 350100)

淺析粵東北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筑裝飾研究
——以棣華居和光祿第民居裝飾為例

魏正旗 (福建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 350100)

本文主要通過介紹粵東北客家傳統民居中的圍龍屋這一典型代表——以棣華居和光祿第兩種不同形制的圍龍屋,來分析圍龍屋的建筑結構和建筑裝飾的題材,從而讓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圍龍屋這一典型客家民居的裝飾脊特色。

粵東北;圍龍屋;裝飾

一、粵東北圍龍屋的特征

粵東北客家傳統民居初步分為杠屋、堂橫屋、圍龍屋、圍樓以及其它共五大類。其中圍龍屋(或稱圍垅屋),是粵東北最具形制特點的一種客家民居,為廣東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是以堂橫屋為核心,后增半圓形圍屋,端點與左右對稱的橫屋相接,圍內置“化胎”;前設禾坪和半圓形池塘,與半圓形圍屋相呼應,則成圍龍屋。圍龍屋后面常常植樹成林,俗稱“風水林”。不同堂、橫和圍龍的數量組合產生不同的圍龍屋形式,如二堂二橫一圍龍、三堂二橫一圍龍、三堂四橫一圍龍或二圍龍、三堂六橫三圍龍等,甚至達到十橫五圍龍以上,體量巨大,宏偉壯觀。

二、老式圍龍屋棣華居的建筑裝飾

老式圍龍屋沿襲傳統圍龍屋形制,其特點:(1)以堂屋為中心;(2)一般分為二堂屋、三堂屋;(3)兩側加橫屋;(4)后部加半圓形圍屋。梅縣西陽鎮白宮新聯村棣華居就是當地傳統圍龍屋的典型代表,該居整體造型富于傳統特色,裝飾淳樸典雅,是梅州客家棣華居由旅印尼華僑興建,民國七年(1918年)竣工。它選址講究,是一座傳統老式圍龍屋,內部裝飾華麗,為粵北客家民居建筑裝飾的典型實例。其平面布局屬 “三堂四橫一圍龍”式,縱向呈橢圓形,采用了客家圍龍屋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形式。在中軸線上,依次設置半圓形池塘、門坪、堂屋、“化胎”“圍龍”“風圍樹”等格式化的結構部分。此外,還建有庭院圍墻、轉斗門(也稱外門樓)、私塾以及分布于兩側的雜物間、牲畜房、廁所等,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實屬一座屋式完整、結構性能優良、頗具規模的客家民居。

圍龍屋的外圍又建一圈半圓形的圍墻,墻內種植松柏、龍眼、沙田柚等常青大樹,俗稱“風圍樹”,既能擋北風又能調節小氣候,還能阻山洪保住水土。半圓的圍龍屋與大門口禾坪前半圓形的池塘遙相呼應,一高一低、一虛一實、一陰一陽,構成完美的組合,即滿足建筑空間構圖完整性的要求,又有風水意義上的作用,更蘊含合家團圓美滿之寓意。木梁架結構、封檐板、屏風等雕刻、彩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富有客家民間工藝特色,是裝飾的重點所在。特別是大門門樓,飾木軒卷棚,梁柱為木石結構并飾通雕木質雙獅彩雕,以及通雕蝙蝠、花草等吉祥圖案作裝飾,雕刻藝術性較強,色彩絢麗,造型生動。中、下堂及上、下天井側廳均飾木質通雕屏風,上雕蝙蝠、大象、麒麟、風、牛、鹿、奇花異草等吉祥物,制作精美,裝飾性強,色彩典雅莊重。入口門廳的屏風和花廳的門扇均飾精美的木雕,木構梁枋施精致的彩繪裝飾。中堂前的天井中置日本海棠、紫花杜鵑、紅玫瑰等名貴花木盆栽,構成華美舒適的居住環境。

三、枕式圍龍屋光祿第的建筑裝飾

枕式圍龍屋則將圍屋的弧形平面形狀改成一字長條形,俗稱“枕頭屋”。建成于1908年的大埔縣車龍坪村的張氏光祿第。它是我國近代著名愛國僑領,民族實業家張弼士的故居。光祿第被稱為新型枕式圍龍屋,是因其外橫屋與后圍屋連接與一般的枕頭屋有所不同,后圍改傳統的半月形圍龍為兩頭抹角略帶弧形。圍屋(包括外橫屋)高二層,立磚柱,建內回廊,二樓設木欄陽臺,硬山頂瓦面出檐。他的建筑風格源于中原漢族府第式建筑,采用了清代我國民族傳統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結構,極富傳統特色。光祿第的結構完整,工藝精美,木雕、石雕、壁畫等建筑裝飾別具一格。大門門樓是整個建筑最突出的外在部分,是裝飾的重點。匾額與門楣之間雕刻通體彩繪石獅。墀頭上繪白底彩繪博古紋(指以瓷瓶、玉件、書畫、盆景等題材所形成的紋樣)。額枋則以鏤空雕刻的形式為主,內容豐富、雕刻精細,其紋飾多為卷草、“四藝”“仙果”“暗八仙”等。上中下堂均飾木質屏風,制作精美,裝飾性強。門廊梁架的髹飾方式多以加彩木雕或五彩飾金,使整個梁架顯得異常華美。梁架上的坨墩運用木圓雕技法,雕鑿之物栩栩如生,其裝飾題材包括琴棋書畫、飛禽走獸、芙蓉牡丹、夏荷秋菊、吉祥器物等紋樣,色彩絢麗,造型生動。光祿第與其他建筑的木雕裝飾不同之處在于對蝙蝠紋的刻畫,以線元素為主,較多運用柔和婉轉的曲線。采用線、面元素組合構成的紋樣,如龍似虎,虎頭云耳,將原先并不完美的蝙蝠紋樣變得如祥云卷翅,更加精巧柔和。堂屋短梁下的員光上雕刻一只倒掛平展式蝙蝠紋和四只滑翔式蝙蝠紋,精美獨特,寓意五福捧壽。堂屋內的石柱造型豐富,風格各異,或方、或圓、或菱形,也有多面體,表面均雕有花飾。中堂兩側4個圓形柱礎雕琢尤為巧妙,上為蓮花瓣,中間菱角形,下為四角形,設計獨特,富有美感。中堂梁架的色彩多為土朱紅色,顯得寬敞堂皇。

光祿第整體為土木結構,造型富于傳統特色,裝飾精美典雅,氣勢雄偉,不僅展現了屋主達官顯貴的身份地位,同時也構建了華美的居住環境。是客家民居建筑經典的代表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名人故居。

光祿第外觀圖 (自攝)

[1]潘安.客家民系與客家聚居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2]陸琪.中國建筑民居叢書——廣東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戴志堅.傳統建筑裝飾解讀[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半圓形圍屋民居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贛南圍屋與閩中土堡的建筑比較研究
民居智庫
民居攝影
形狀校園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客家東生圍掠影
圓面積公式流體演示器
典型課例培養學生創意實踐能力
基于虛擬實境技術探尋圍屋保護開發新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