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

2016-09-22 16:33謝術芳張文碩
成才之路 2016年22期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高職

謝術芳 張文碩

摘 要:文章分析傳統“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現狀,介紹CDIO項目理念,著重研究CDIO項目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的實施。在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開展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可以避免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被動聽,課堂效率低的缺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基于CDIO的項目化教學新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CDIO;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高職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2-0025-02

一、前言

“計算機文化基礎”在高等教育中的每一個專業都將開設,是一門必修的公共課。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完基礎知識點之后,大學生結合上機進行實訓鞏固。這種教學模式沒有針對性,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低,教師也無法有效地掌握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導致課堂教學滿堂灌,上機實踐課也只是依葫蘆畫瓢,大學生沒有自己的主見,也不知道自己操作的目的,缺乏創新性,不利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二、傳統“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現狀

當前,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將“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一門必修的專業公共課寫入到學院教學培養方案中。據了解,大部分高職教師在此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先講知識點,然后學生上機實訓。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所舉的例子往往也只是為了驗證理論知識而設計,沒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章節內容各知識點之間一盤散沙,缺乏有效的前后聯系。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通常會以講授和簡單的練習作為和學生互動的教學手段,缺乏和實際應用的密切結合,導致的后果是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書本中的知識,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上課時往往會感到內容枯燥無味,而碰到具體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目前,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入校之前大部分已經接觸過計算機基礎知識,對其中的部分內容已經了解卻不甚精通。因此,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造成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知識點的掌握似是而非。為了解決這種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必要對此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三、CDIO項目理念

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可以借鑒CDIO理念,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創始人愛德華·克勞利因創立CDIO這一深度影響全球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而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NAE)“戈登獎”。CDIO中的C代表構思(Conceive)、D代表設計(Design)、I代表實現(Implement)、O代表運行(Operate),它的工作周期是從產品研發到產品的運行,以其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專業學習。按照CDIO的培養大綱要求,在實施過程中將學生的知識能力分為四個方面,分別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以及工程系統能力。這樣,就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促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的。

四、CDIO項目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的實施

現在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多媒體設備齊全,教學設施相當先進,上課基本也是采用多媒體教學環境,為實施CDIO項目化教學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借鑒CDIO理念,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行”的步驟,對整本教材進行工程項目的改革,將一個大的項目分解成多個包含各章的知識點的小項目。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各個項目的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然后用這種能力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延伸和應用創新能力。

以石油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為例,首先對整本書進行模塊化設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設置九個模塊,并設置漸進性與融合性的知識點,同時注意項目內容和實際應用相融合,這樣有利于項目化教學的開展。其次,課堂教學依項目進行。按照CDIO的理念重構教材內容,以學生應用項目為主體,把教學內容融入到一個個項目中,每一個項目都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行”的步驟組織實施。在課堂教學中,不是直接把項目的實施方案教給學生,而是啟發引導學生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行”的思路主動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自主學習課本上沒有的相關知識,以項目組的形式集體完成整個項目。再次,實踐教學拓展項目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承擔實訓項目,按照“構思、設計、實現、運行”步驟組織項目實施。項目完成之后,不僅要求學生寫出書面總結,還要進行口頭匯報與答辯。最后,課程考核多樣化。將課程考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最終的考試成績將包含學生的卷面成績、實訓成績以及平時各項任務的表現。

具體教學過程設計中教師工作流程如下:確定項目內容→確定項目目標→整合教學知識點→項目實施過程。

具體教學過程實施流程如下:提出項目具體要求和目標→小組分工→老師講述項目所需知識點→具體實施分組完成→小組匯報老師點評→知識點拓展→總體展示成果→評價。

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邊實踐、邊學習、邊思考、邊總結,增強自己處理同類問題的能力,同時積累實際操作的經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項目描述至項目實現部分,均對各單元的知識點進行了清晰的講解,對于項目中沒有涉及的知識點均以拓展知識的形式出現,方便學生以后學習與使用,使學有余力者可以進一步掌握軟件的應用技巧,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總體展示教學成果,使學生能夠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對自己的學習成果予以評價,并為后續學習做好必要的準備。以山東凱文科技職業學院公共基礎課程“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突破口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之后,我院高職課程教學現有模式得到大大的改進,同時,它也促進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養。該模式在我院得到推廣之后效果明顯,以今年我院學生在期末測評中的表現來看,該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往更加濃厚。通過上機實踐測評發現,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通過對教材模塊化進行改革,學生課程考核的通過率達到90%以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五、結束語

通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改革,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引入CDIO之后,教學目標由過去的“學科導向”變為“項目導向”,把“學以致考”變為“學以致用”,在教學內容上由“強調學科知識的完備性與系統性”向“注重項目訓練的系統性與完整性”轉移,在教學方法上由“注重知識的傳授”向“注重學生能力培養”轉移,較好地實現了在高職公共課培養方案中把培養高技能型專門人才作為教學目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婁建瑋.CDIO教育理念在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1(03).

[2]袁良鳳.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西教育,2012(09).

[3]李清平.CEC-CDIO模式下的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3(02).

[4]張文碩,張有志.以學生科技競賽為切入點探索引入CDIO的高職教育新模式[A].第2屆高等教育科學與工程課程研討會論文集[C],2012.

[5]張志剛,項莉萍,曹維祥,張興元.CDIO視野下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08).

[6]池云,周瑩.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5(02).

猜你喜歡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
高職院?!队嬎銠C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效果的實踐與探索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