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2016-09-29 11:10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

李愛瓊 李沛霖

【摘 要】目的:探討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邵陽醫學高等??茖W校2014級涉外班護生及參與教學的兩位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自制問卷調查教學效果。結果:100%認為有利于英語口語的提高和師生的溝通;94.1%認為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加強了專業知識的學習;88.2%認為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82.3%認為拓展了知識面、希望繼續采用Seminar教學法。結論: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應用Seminar教學法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Seminar教學法;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

Seminar教學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進行討論的一種授課方式,是學生為研究某一問題與教師、專家共同討論的一種交互式教學方法[1]。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課程參與者(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的學理潛能,最大限度的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認識互動,從而深化對某一主題的認識、實現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達到“學有所獲、教學相長、日學日進”的教育目的[2]。

我系將Seminar教學法應用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取得較好效果,為進一步加強雙語師資建設和提高護理雙語教學質量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

以邵陽醫學高等??茖W校14級涉外護理班15個學生及2位基礎護理雙語授課教師為研究對象。學生均為女生,均為高考統招生,教師均為護理專業講師。

2 研究方法

2.1 授課內容

選取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自編教材“Hand washing”等5個主題為授課內容,每個主題的授課時間為2學時,每兩周授課1次,授課時,學生已經完成了對應的中文內容的學習。

2.2 課前準備

在課前兩個星期前將學習主題和相關資料發放給學生,引導學生課前從“what、why、when、how”思考主題內容。為了學生更好的查閱資料和實踐練習,老師提供一臺聯網電腦和一間實驗室,要求學生于上課前三天上交PPT,老師根據制作情況,確定一位主講人并告知學生。

2.3 課堂實施

第一步:由授課教師介紹主題內容(1~2分鐘),簡要地介紹主題所涉及的基本問題, 不作任何評價[3]。第二步:主講人進行主題報告宣講(約30分鐘),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針對主題內容“what、why、when、how”等問題進行詳細講解。第三步:其他同學發言(約20分鐘),對主講人的發言進行補充、提出質疑、進行討論。第四步:授課教師進行主題要點梳理及主題話題的布置(約15分鐘)。第五步:學生運用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完成主題話題,最后教師點評(約25分鐘)。

2.4 課后鞏固及總結

Seminar雙語課后,學生對主題內容“what、why、when、how”等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于課后次日提交一份書面主題報告,同時對Seminar教學中的個人表現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4]。教師在每次課后及時查閱學生主題報告,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并完成對學生的評價。

3 教學評價

課程完成后,采取自制問卷對護生及兩位教師進行教學效果的調查,內容包括提高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有利于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等九個方面,發放問卷17份,回收17份,回收率100%。

4 結果

表1 師生對Seminar教學法的評價結果(n=17)

5 討論

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是對同一學生群體運用兩種語言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護理學中實行雙語教學,其目的是在保證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專業外語的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與雙語表達能力的高級護理專門人才。但目前在雙語教學授課過程中,雙語教師多是由經過短期培訓的護理專業教師擔任,較多教師自覺認為不能較好勝任教學任務,師資培養任重道遠。其次,傳統的“傳授 -接受”雙語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壓力大,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難以兼顧外語學習和護理學科知識的要點,常常顧此失彼,雙語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如何突破傳統觀念,創新護理學雙語教學方法,已成為當前既重要又急迫的課題。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而且是師生交流與合作的過程。Seminar 教學法是就某一問題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的一種交互式教學方法,Seminar 教學法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Seminar 教學法具有鮮明的特點,第一,Seminar教學法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打破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三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傳統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第二,Seminar教學法課前準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根據主題內容進行討論、分工、查閱資料、制作ppt等,這些過程拓展了知識面,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第三,課堂教學中,圍繞主題內容,學生享有充分的發言權,用英語闡述專業知識點,化解了“啞巴英語”的尷尬,為護生的“說”外語和“學”專業找到最佳的結合點。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教師以非權勢的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整個教學過程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的。第四,Seminar 教學法考核方式采用自評+互評+師評+考試成績的綜合考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末考定生死的局面,學生更加注重課前課后、課外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延伸[5]。第五,Seminar 教學法是一種師生的交互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對雙語教師外語和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使教師的“教”、“學”、“研”找到最佳的契合點,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我們在應用Seminar 教學法實施雙語教學中總結以下經驗:Seminar 教學法的周期較長,全部的內容應用此法教學不現實,因此教學內容和主題的合理選擇是Seminar 教學法順利開展的前提,比如我選定的“Hand washing”、“Communication”主題內容難易程度合適,并且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話題,在課堂實施時學生易懂、會說、能做,教學效果較好。為學生提供與學習相關的資源、設備與場地是Seminar 教學法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口語及專業水平、課堂教學技巧是Seminar 教學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6 結論

護理雙語教學是培養國際化護理專門人才的重要方法,現各個院校都在積極的探索、嘗試,我校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實踐表明,Seminar教學法在雙語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郎勇.A seminar discussion based approach toward linguistics[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3(4):81-841.

[2]沈文捷,朱強.Seminar教學法:研究生教學的新模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7-8):43-46.

[3]陳潭,程瑛.Seminar 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其課堂教學模型構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4).

[4]杜先華,熊天琴,周玖瑤,林寶琴,周園.護理專業藥理學 Seminar 教學法的應用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22):91-93.

[5]趙海峰,吳昌凡.應用PBL和Seminar教學模式提高眼科研究生及住院醫師培養質量[J].安徽醫學,2016,4(36):484-486.

猜你喜歡
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
護理學基礎課堂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探究
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