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2016-09-29 12:24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新模式普通高校

王艷華

【摘 要】高校女生作為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教育現狀一直受到重視與關注。在女生教育的工作布局與內容設計中,文明素養是重要的環節。高校女生教育模式一般為主題講座與文體活動,由于活動之間缺乏銜接與連續,對女生帶來的文明素養改變影響甚小。在當今互聯網日益發展的現實環境下,女生對自我的個性發展與需要已不再停留在參與講座與活動層面,她們需要有更為寬闊的平臺實現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本文擬在通過以傳統禮儀文化為引領,利用創客空間項目申報、校禮儀隊團隊建設、微信平臺與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研究女生教育的新體系。

【關鍵詞】禮儀文化;普通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

1 普通高校女生教育的現狀以與不足

1.1 高校女生教育的實施途徑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專題講座。講座通常是對某一階段的突出問題或工作而設置,主題涵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為人處世、言行禮儀等,注重理念灌輸,強調價值觀趨同,講座的開設彌補女生在某些認知領域與人文素養上的空白,另一方面受到人數、場地、規模等影響,講座效果不顯著。(2)主題活動。以女生的性別及角色特征設置的各類文化活動。較具代表性活動是女生文化節。通常以展示女生在生活中的某些技能及興趣愛好為系列主題設置,活動目的旨在通過對興趣的展示培養女生綜合素質,活動成果是根據作品評選等級給予不同獎勵。(3)專題影視片的組織與觀看。對當下社會及高校校園突發事件視頻觀看,提醒女生應當防患的災難與隱患識別,同時輔助技能培訓(防火、防騙、防身體傷害等),活動目的旨在提高女生關愛自我、關愛生命的意識警醒。(4)學院根據特色工作設置的其它女生教育活動。以校團委的工作思路為基礎結合學院年度工作計劃安排的女生相關活動。

1.2 現有的女生教育模式與現實需要的不對稱日益突出

(1)普通高校女生教育的平臺與載體來自于專題講座與主題活動,雖說每次講座、每個活動都有方案與設計,但就女生教育的整體現狀而言仍然缺乏完整的體系與連續性,女生獲得的禮儀認知與行為改變不明顯。(2)女生教育活動開展與組織,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完善的體現,得到女生的接受與認可。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今校園學生的出身年代多為90后獨生子女,她們成長的過程伴隨著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物質豐富,互聯網快速發展,她們需要的信息與感興趣的領域更多考慮與未來發展相關,而現有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沒有提升空間,且活動相對單一,內容獨立,對女生個人禮儀、內涵、品位、格調等素養帶來影響甚小或者微乎其微。

針對當今女大學生禮儀文化認知與學習途徑,筆者作了問卷調查,63%的女生認為“禮儀素養在個人學習與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54.3%的女生“想在大學里提高個人的文化內涵與修養”,而對于“通過什么途徑提高自己對禮儀文化知識的學習”,在選項“學校舉行相關的講座”占比34%,“外面報班學習”占有率16.2%,“從書籍,雜志自學”占有一席之44.2%,“實踐活動”占36%;數據顯示,女生希望在大學學習中想得到禮儀方面的專業與形象轉變(成熟、穩重、職業),希望通過大學四年獲得綜合素質的拓展與提高。

在這一現實需求下,高校女生教育內容與形式應有所設計與突破,結合當下社會對禮儀文化的重新審勢與提倡,我們可借助禮儀之風樹文明之旗,激發學生弘揚良好文明舉止,“仁義禮智信,溫儉恭良讓”,并使這種個性品質成就其未來的人生理想。

2 加強傳統文化學習,以禮儀文化為引領探索女生教育新模式

2.1 以傳統文化的“禮”教為載體,融入女生教育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千年來的“禮”教融入國家政策、經濟發展之中,重拾“禮”教成為整個社會共同呼吁與認可的新話題。女生是校園的重要群體,她們對傳統“禮”教文化的認知與態度,影響其作為未來社會傳承人的角色認知,甚或國家民族的希望承載。因此,女生教育內容設計還須有體系與連續,不但為女生拓寬學習渠道,也為她們世界觀與價值觀的正確與否進行梳理與澄清,更好激發她們人文情懷與學習熱情。

2.2 結合應用型大學培養目標,創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實效

從培養人的角度來看,大學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應該把培養合格的人才擺在重要位置,地方普通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教育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精心設計培養方案和實施方案。其中女生教育成效如何,更是高校的重中之重。筆者擬以下幾個方面對創新女生教育的工作思路作探究:

2.2.1 以禮儀文化為主題的創客空間項目設計與申報推進女生教育

創客(Maker)就是把各種創意變成現實的人,創客空間是給創意提供工作空間,讓其創意經過不斷論證與實踐孵化成可行的某一行業或產品。女生教育可充分利用這一政策平臺,在校園創客空間成立以禮教為內容的創意項目,具體實施方案:(1)選擇好的項目進行申報。以突出禮儀知識與實操性的項目申報。如茶道文化項目,通過茶為核心延伸出的茶葉、茶品、茶藝、茶器等,拓展學生對這一領域的認知與了解,同時,茶文化中最深刻的內在在于以茶會友,謀取志同道合之人,成就自己的理想與選擇,同時通過參與茶道創意能讓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同學產生思想碰撞,形成獨自見解;又如陶藝項目,通過陶藝作品的展示激發女生對美的感知,同時融入實踐操作,對于陶藝的發展歷史、產品鑒賞及市場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培養。同時依托專業與學科建設的平臺與資源(校企合作項目),加強對市場的提前認知。創客空間使學生的創意有交流空間與梳理平臺,對未來的職業探索也有了分享與體驗。(2)選擇答辯的方式進行立項。如何確定項目是否立項,較好的方式是采用答辯方式。通過項目主持人(學生)對項目申報的意義、可操作性、受眾面、發展方向等問題闡釋與答辯,考察項目的最終落腳點是否可形成孵化項目,同時結合項目的價值給予重點與一般項目立項。(3)選擇專業化的項目導師進行輔導。項目的順利實施必須有專業老師的指導。指導老師在項目申報初始加入團隊,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給予專業指導。導師源自學校各部門推薦,創客空間根據推薦名單設置導師庫,各項目組按創客空間老師庫商量決定項目導師。

2.2.2 以校禮儀隊團隊建設為引領推進女生教育

校禮儀隊是“禮”在校園的另一種表達形式,也是禮儀文化內涵的延伸。校園的重大活動都會出現禮儀隊的身影,她們往往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得女生的羨慕與青睞。(1)在校禮儀隊團隊建設中,形體、禮儀、服飾、化妝等學習與訓練是基礎,因此我們可通過這些基礎學習吸納有興趣的女生參與其中。通過對每一項訓練內容設立項目負責人(禮儀隊產生),后組建團隊,形成各自的活動方案開展實施相關活動。(2)以傳統節日為主題設置活動,利用傳統節假日開展文化活動,如“五四”青年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弘揚民族情懷、激發愛國熱情。(3)團隊學習活動。每月有一次讀書分享會,通過分享,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在詩詞、小說、經濟、金融、管理、藝術等領域獲得知識拓展。

2.2.3 利用團委微信平臺、公眾號等新媒體宣傳方式推進女生教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學生使用通信工具普遍的現狀,校團委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先后成立了在學生中頗有影響力的QQ公眾號與微信平臺,及時將學生活動、校園動態等通過新媒體方式傳播給學生,獲得學生的極大關注。

“不學禮,無以立”、“不知禮,無以立也”?!岸Y”一直是我國教育的重要內容,“克己復禮”、“彬彬有禮”、“敬賢禮士”、“禮義廉恥”等等,禮不僅成為國家的治國之道,更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今天,高校教育要有傳承“禮”儀教化的行為擔當,為未來各行業培養高素質職業女性與精英作出應有的改變與努力。

【參考文獻】

[1]毛子水,譯注.論語[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

[2]張楚廷.張楚廷教育文集[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7.

[3]周悅娜.從當代大學生禮儀文化現狀探索高校禮儀教育的途徑[J].杭州: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2.

猜你喜歡
新模式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理論思辨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簡論多球練習在普通高校網球訓練中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