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體感覺的研究進展與現狀

2016-09-29 12:34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運動訓練遷移

張立榮

【摘 要】通過閱讀大量本體感覺與遷移等方面的相關文獻,了解到本體感覺與遷移的研究涉及到運動訓練、損傷康復以及腦電學研究等方面。運動訓練可以提高本體感覺能力,本體感覺能力的提高能夠改善運動成績,尤其是一些要求精準的運動項目。本文對本體感覺與遷移轉化等相關研究現狀進行綜述,目的在于對本體感覺相關方面有更準確詳細的認識,以便于今后實驗的進行,同時為運動訓練、損傷康復等方面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本體感覺;遷移;運動訓練;損傷康復

0 前言

本體感覺作為感、知覺和運動的根本結構基礎,而現代更多的學者將本體感覺作為衡量肌肉運動知覺和關節位置覺的特殊變量[1]。1977年Roland等人將本體感覺定義為身體被動運動和主動運動的感覺,主要是對身體空間位置和用力大小的判斷。早在100多年前,就系統地測量和對比了關節角度旋轉的最小差別閾限[2]。本體感覺是由分布于身體不同部位的韌帶、關節囊、肌腱、肌肉、皮膚、關節軟骨和其他一些關節內結構的本體感受器以及游離神經末梢產生一定的神經沖動,通過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傳導至中樞神經系統,經過分析整合,從而產生軀體和四肢運動狀態及其位置的感覺[3]。

1 研究領域與現狀

1.1 康復醫療領域

當今社會各學科間的相互學習與借鑒不斷,本體感覺訓練起初只是出現在康復醫療領域,以恢復為主要目的,其主要運用于膝關節損傷患者的功能恢復、預防踝關節不穩者再損傷、提升偏癱患者本體感覺及平衡功能等方面。競技運動員膝關損傷較常見,損傷會導致關節內及其周圍的本體感受器受損,使本體感覺不同程度缺失,造成關節功能性不穩,最終可能導致進一步的微創傷和再損傷[4]。

本體感覺訓練在運動員膝關節損傷后康復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6],本體感覺訓練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中的作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應用強化本體感覺訓練能促進下肢功能的恢復[7]。

1.2 研究現狀

國外已經越來越多地將本體感覺訓練手段應用到運動員損傷預防和康復中,并證實了其成效,目前國內關于本體感覺的研究較多見于臨床,特別是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的康復,對于保守治療的運動員病例鮮見報道[8]。

2 本體感覺在體育訓練中的研究現狀與運用

2.1 研究現狀

本體感覺訓練有著清晰的理論基礎,但在研究的結果中顯示其主要還是運用到醫療康復領域,體育訓練中應用較少,體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本體感覺訓練方法,以及本體感覺與體育結合的問題。因此今后的研究應該在全面認識本體感覺理論的基礎上,著力解決上述問題,使本體感覺研究更加完善,更好地應用于體育界[9]。

從閱讀的文獻中可了解到,本體感覺訓練能夠提高運動神經對肌肉的控制進而預防損傷的發生。另外,本體感覺訓練能夠在不同的運動中極大程度地增強運動員核心穩定性,核心穩定性的增強是較大力量輸出的基礎,本體感覺訓練有利于損傷康復和預防損傷發生,也有利于技能提高和力量訓練[10]。

2.2 本體感覺在體育訓練中的運用

在體育項目中,一個重要目的是保持姿勢平衡,本體感覺系統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對軀體運動進行干預,一種是通過運動前期的預興奮發射性提高參與肌肉的力量;一種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肌梭和腱器官反饋式的調整肌肉的力量并協調不同肌肉之間的用力。

本體感覺在體育運動中的實施與應用中應該有別于以往的肌肉訓練方式,其主要區別在于:

1)在解剖結構上,肌肉訓練是以肌纖維體積增大,線粒體數目增多,毛細血管增加來改變肌體的運動能力的,較易從外觀上分辨;本體感覺器官則深置于肌肉或內耳中,使神經傳導更迅速、更敏銳,控制更準確,動作更精確,但從外形來看較難體現。

2)在生理功能上,本體感覺更強調肢體平衡穩定,更強調動作自發調節,更強調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

3)在作用上本體感覺在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上并不是直接參與運動,它主要是通過對肌肉、關節的控制,協調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保障平衡,為完成動作提供技術參數,形成良好的姿態做好準備,還為動作結束后的身體平穩恢復及時調整奠定基礎。

穩定、調節、協調身體功能的本體感覺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尤其是對于那些技術性強、難度高的項目來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感覺中樞與肌肉本體感覺中樞之間,建立起空間和時間上的精確,的協調關系,并形成人與器械、時間、空間融合為一體的“綜合感覺”。

從體育運動的角度,本體感覺對運動能力主要有以下支持作用:

其一,是對運動技術具有關鍵的支持作用。

其二,是通過全身不同部位和環節運動的協調、穩定與控制,達到運動效率的最大化。

其三,是具有良好的預防損傷的功能。

3 本體感覺訓練存在的問題

3.1 對體育運動本體感覺研究不足

本體感覺訓練還帶有濃厚的康復和醫療氣息,大量的康復和醫療的訓練方法被不加選擇地應用于此。要加強體育運動的本體感覺訓練方法的研究缺乏本體感覺訓練方法是本體感覺訓練存在的較為重要的問題。

3.2 要明確本體感覺與傳統肌肉訓練的關系。

本體感覺與傳統的肌肉訓練是一種互補關系,本體感覺在目標和方法上更強調肢體平衡、協調和控制,而肌肉訓練已經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同樣可以有針對應用于本體感覺的練習。

4 結論

4.1 本體感覺訓練的應用普遍存在于康復領域里,應用與體育相關的各個專項運動員易損傷部位的本體感覺能力及患肢穩定性的恢復與重建,在此方面已經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同時在其他方面康復治療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4.2 本體感覺訓練逐漸被引用到體育界,在訓練運動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運用的同時也存在不足,在體育訓練中對其的主要問題和核心還有些不足,對運動訓練與本體感覺訓練的結合方式和發放還有待研究。

【參考文獻】

[1]傅悅.從腦科學角度談珠心算給視障生帶來的益處[J].珠算與珠心算,2015,04:8-11.

[2]楊念恩,李世昌,黃文英,董圣鴻.本體感覺差異性特點及其神經機制研究[J]. 體育科學,2014,04:41-48.

[3]張弛,王惠芳.膝關節本體感覺康復研究的進展[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0,06:52-54.

[4]張鵬,王惠芳,錢風雷,封旭華,馬鐵錚.游泳運動員膝關節損傷康復中本體感覺訓練的應用[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0,06:640-642.

[5]吳術紅,劉毅,張亦南.前交叉韌帶重建后本體感覺的改變及康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50:9962-9965.

[6]解強,李方祥,李國平,王予彬,賀忱,崔穎,周敬濱,胥皓,劉姿.關節鏡下四股繩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韌帶及術后康復訓練對膝關節本體感覺的改善效果[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5,06:60-61.

[7]余芳.本體感覺與運動訓練研究[J].運動,2010,09:37-38.

[8]江海燕,于法景.膝關節常見運動創傷術后康復方案——總論(上)[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2,04:442-447.

[9]江海燕,于法景.膝關節常見運動創傷術后康復方案——總論(下)[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2,05:527-532

[10]張彪,劉鴻宇.本體感覺訓練應用現狀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09:83-84.

猜你喜歡
運動訓練遷移
對提高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的思考
談物理模型在物理學習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策略
淺析遷移規律在足球教學中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