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復技術

2016-09-29 13:12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型材料修復

周蘇鈺

【摘 要】本文結合工程實踐經歷,分析了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的因素,對常見病害產生的原因進行總結,對傳統修補與先材料快速修復工藝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新型材料;修復

0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公路交通量增大,重型運輸車輛的比重越來越大,這對公路路面結構強度和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適應了這種需求,也帶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隨之而來新型材料也就誕生了,對現在公路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結合實踐經歷,談以下幾點看法。

1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原因

1.1 材料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材料中針片狀石子含量過高。針片狀石子在混凝土中易出現架空現象,空隙率較大,受壓易折斷,從而影響混凝土強度。 選用較細的砂、且雜質含量過高。水泥不能隨意摻合使用,因不同水泥中混合物質量及摻量都不同,摻合后將使水泥性能發生變化,標號降低,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粗骨料采用礫石,礫石因表面光滑、無棱角,與水泥砂漿的粘結不夠好,使混凝土強度降低。應采用機軋碎石作骨料。

砂石材料的含水量是隨氣候變化而變化的。施工中住往根據設計而不考慮這一因素,從而使水灰比失去控制。事實上,在施工現場要在每班開工前及天氣變化時,對砂石材料進行含水量的測定,及時對水灰比進行調整。

1.2 外加劑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在摻有早強劑或速凝劑的混凝土中,因水泥短期內水化、硬化,使水泥顆粒表面生成一層硬亮,阻礙了水泥進一步水化,導致后期強度偏低?;炷林械陌韬纤肿杂伤突纤畠刹糠?,化合水的作用是使水泥水解和水化,剩余的皆為自由水,它是為了滿足操作的要求。自由水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逐漸蒸發,使混凝土內部形成空隙。如水灰比偏大,使混凝土密實度降低,強度也就降低;但水灰比偏小時,因和易性差,影響施工操作,也難以振搗密實,使混凝土強度降低。

1.3 振搗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振搗不密實。從現場取芯的芯樣上,往往會發現芯樣氣孔較多。這是混凝土振搗不密實的表現,混凝土有足夠的彎拉強度,來自于它的密實度。

隨意向混凝土中加水。這種行為與水灰比過大的情況類似。隨意加水會使混凝土中自由水份增加,隨著水份蒸發,使混凝土內空隙增大。

1.4 養護不及時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養護不及時?;炷恋慕Y構和強度的形成及增長有一個過程,并需要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如不及時養護,會影響混凝土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和水化物的生成,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1.5 標高控制不嚴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標高控制不嚴,使混凝土板塊厚薄不均,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勻,在混凝土板塊厚薄不均界面,在外力作用下及收縮時產生拉應力,易產生裂縫,影響混凝土的使用質量。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的病害

2.1 路面起砂磨損和露骨

路面磨損甚至露骨除了與砂石材料中的含泥量及砂偏細等有關外,還與水泥有關。某工程由于水泥稠度指標達不到,保水性較差,泌水較為嚴重,最后路面起砂磨損現象很嚴重。在隧道內的混凝土采用不同的水泥澆筑,且通車時間更早卻沒有起砂磨損現象。一般規定混凝土路面澆筑單向長度不得小于1km。

2.2 面層出現坑洞、坑槽

這是因為砂石材料中混進小泥塊或雜質而引起的。為了避免以上這種情況的產生,具體操作時因注意:對加工好的碎石進行過篩,防石粉結塊及含泥量增加;對堆料場進行硬化處理,防止直接堆在耕地上,以免裝料時底層泥土混入。

2.3 斷邊、缺角現象

混凝土路面板角、板邊部分應力易于集中,因振搗不良等原因,容易發生裂縫:在外力作用下也易發生斷邊、缺角現象;如接坡太低,在車輪荷載作用下,易使混凝土板角斷裂或使板邊啃掉。

2.4 表面壓紋不均勻

由于路面施工平整度差、壓紋時間掌握不好等原因,導致壓紋深度不均勻。目前,采用先拉毛后割縫的施工工藝,對行車安全較好。

2.5 灌縫問題

2.5.1 灌縫材料質量欠佳及漏灌

灌縫材料質量欠佳造成溫度高時被車輪撕裂,溫度低時自行脆裂;漏灌及灌縫不良會造成雨水下滲,影響路面的使用質量。

2.5.2 灌縫不及時、切縫深度不足及灌縫時縫內濕度太大

灌縫不及時會使泥砂等雜質進入縫內,切縫深度不足及灌縫時縫內濕度太大,都會影響灌縫質量,灌縫必須在縫槽干燥的狀態下進行。目前,灌縫料質量較好的有改性瀝青、聚氨脂等。

2.6 線型不順

立模不到位、放樣不準確或者模板變型造成中縫、邊線不順。

2.7 平整度欠佳

平整度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抹面操作人員掌握不好形成的,另外平板振搗梁也有一定的關系。一般采用鋁合金大尺,橫跨模板上來回抹平幾次,然后轉90°再抹平,使平整度得到有效控制。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傳統修復技術

道路改造修補的任務將會越來越重,采用的大修措施有三種: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加鋪新水泥混凝土面層和翻修。對于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最可行的改造措施是加罩瀝青混凝土面層。加罩瀝青層后,原有舊水泥板作為基層或底基層,這種復合結構涉及剛性、柔性兩種路面結構形式,不僅材料差異大,而且舊路面板上存在接縫及錯臺、脫空、裂縫、唧泥等損壞現象,使得復合結構中奇異部位突出,這就會在罩面層對應于舊路面板接、裂縫的位置上出現反射裂縫。薄層罩面中反射裂縫的出現是必然現象,關鍵的問題是一旦出現反射裂縫后,雖對面層使用影響不大,但水份會從裂縫中滲漏下去,加速對基層的破壞,使瀝青面層出現唧泥,而且出現濕軟地基等,加速裂縫的開裂,大大縮短罩面層的使用壽命。換句話說,所有防范措施的實施,只是盡量推遲產生早期反射裂縫的時間,以及一旦產生反射裂縫后,如何減緩其向上面層發展的速度,從而達到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目的。大量工程實踐表明,無論是采用加筋還是應變消散類的防裂措施,當應用于傳荷能力很差的舊路面板時,任何薄層罩面對防治反射裂縫都顯得無能為力。因此,治本重于治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補對加鋪改造工程成敗至關重要。隨之而來新型材料的誕生為修補路面做出巨大的貢獻。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復新技術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多,這里以坑洞、坑槽舉例來說明快速修復水泥混凝土路面。

4.1 修補材料的選擇

新型材料坑洞靈(白)材料。路面出現不同深度的、各式形狀的坑洞危及行車安全急需要補修,卻因為惡劣的天氣、坑洞大小等諸多因素影響,不能及時修補,造成道路病害加劇時,廣東灌漿島研制的“路面整形專家”坑洞靈可以幫助您擺脫煩惱,它色差小,粘結力強,施工簡單,適應性強,且工后無需養護。無論天氣多么的惡劣,不管路面是黑還是白,坑洞靈能夠快速修補,即刻通車??佣挫`技術要求:坑洞靈外觀淺灰色,有機高聚物含量3%~7%,抗水剝離率≥95%,粘結物比率≥60%。

4.2 新型材料的優點

(1)粘結力好,坑洞靈(白)與水泥混凝土、瀝青等不同基質的材料均有良好的粘結力,不脫落。

(2)施工簡單,不受天氣的影響和坑洞坑槽大小、數量的限制;無需加熱或攪拌,可隨時修補,填入材料后,不需重型施工機械,壓實即可;不會造成材料浪費,可根據實際用量隨時取用,剩余材料可在下次修補中繼續使用。

(3)壓實后無需封閉交通,可立即通車。

(4)修補區域顏色與原混凝土路面顏色接近。

(5)修補后,適應坑洞的應力變化,不龜裂,壽命長。

4.3 施工方法及步驟

4.3.1 清理坑洞坑槽

一般修補只需將修補的坑洞坑槽內及四周的碎石、廢渣清理干凈,坑洞內不得存有泥漿、冰塊等雜物。高等級公路、市政公路工程的修補,坑洞坑槽應進行整齊的切邊,廢渣的清除要見到固體堅固面為止,或采用灌注基液使混凝土補強,待固化后形成堅固底層。

4.3.2 涂刷基液

將基液攪拌均勻,用毛刷將基液均勻地涂刷在要填補的坑洞范圍內,特別是坑洞邊沿和填補較薄部位。涂刷基液后,即可使用坑洞靈(白)進行填補。

4.3.3 填補材料

把足夠的坑洞靈(白)填進坑洞內,直到填料高出地面1.5厘米左右,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修補,其材料的投入量可增加20%或10%左右。填滿后,坑洞中央處應稍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如果路面坑洞破損深度在5厘米以上時,填補工作應以每3~5厘米一層,分層填補,逐層壓實。

4.3.4 壓實路面

鋪設均勻后,根據實地修補環境,修補面積大小和深度,選擇適當的壓實工具和方法進行初壓實。推薦采用木質人力夯、沖擊夯或開動貨車碾壓。

初壓完成后應在表面均勻地撒上一層石粉或水泥粉,并用木質人力夯或沖擊夯最終壓實,壓實時,修補區域的四周和邊角應保證充分地壓實,特別是對高等級公路進行修補時,更應如此,壓實度應在95%以上。

5 坑洞靈(白)快速修補的意義

坑洞靈(白)能最大化節省高交通量道路和經常性損壞區域的維修時間。它是立即可用的袋裝材料,不用再與相關材料混合,不需攪拌,直接從袋中倒入坑洞中。用木錘、耙子,或其它手工工具都可使用此產品,用搗棒、小震板壓實機壓實。最重要的是,可立即開放交通,不需圈劃出或蓋住修補區域。作為一種壓力敏感產品,交通量越大它更能形成完整牢固的修補區域。

6 坑洞靈(白)快速修補技術的成本

坑洞靈(白)施工快捷而且設備簡單,并能保持更久,這樣就能減少最初修補的成本和重復次數。只需要幾個人就可以輕松地完成施工任務,完全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施工設備。這就會減少整個修補的勞力和設備成本。

7 結束語

抓好混凝土路面的質量,必須要嚴格控制材料質量,加強試驗檢測,同時,必須按規范施工,加強養護工作;另外,積極探索和改進施工工藝,以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整體質量。隨著新型材料的誕生公路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公路的質量會越來越好,施工工藝會簡便,耐久性能,材料性能、成本、都能得到提高??佣挫`(白)是一種理想、快速修補材料,具有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后要多發展新型材料,使新型材料在各個方面走向標準化,以便更好的為公路養護服務。

【參考文獻】

[1]謝勇成.高等級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新技術[J].中國市政工程,1997.

[2]溫勝強.剛性路面無損檢測與維修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

猜你喜歡
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型材料修復
傳統民居中的新型材料應用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漿病害防治對策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層的質量控制
自體骨游離移植修復下頜骨缺損的臨床研究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饋線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