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山西晉城某礦的應用

2016-09-29 13:54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斷層

劉松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煤礦對安全越來越重視,要求煤礦“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解決礦區地質問題,確保煤礦開采安全上效果較好。在巷道未掘之前,提前通過地表施工探知地下的構造詳情,效率較高。本文詳細探討了三維地震勘探的主要施工過程及應用效果。

【關鍵詞】三維地震勘探;陷落柱;斷層

0 序言

為進一步查明山西某煤礦首采區的詳細構造情況和煤層賦存條件,通過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較好的完成了甲方既定的地質任務。

1 技術難點與對策

本次勘探區地處太行山的西南端,勘探區海拔標高為767.7~980.3m,相對高差212.6m。溝谷發育,沿溝谷兩側階地及山梁廣為第四系黃土、褐黃色砂土、棕紅色亞粘土覆蓋,基巖局部出露,且風化程度高。村莊等障礙物以及耕地分布較多。

1)地表條件復雜

采取的主要措施:

(1)專門成立伐樹隊。抽專職人員,跟隨測量隊伍,對沿測線及炮排的密集樹林使用電鋸,砍刀等進行整理,確?;镜耐ㄒ暫屯ㄐ幸?。

(2)針對不同地表分別進行生產前實驗工作,獲得了不同地表條件的地震波激發層位。

井深:基巖區2-3m;粘土區4-7m;黃土區達到紅土層或者風化基巖層。

藥量:1-1.5kg,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使用1.5kg。村莊附近藥量0.5kg。

2)障礙物較多

施工過程中,有幾個比較大的村莊采用恢復性放炮來實現地質資料的采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1)如有炮點或檢波點缺失,應及時采用恢復性放炮方式進行彌補。通過柴莊、賈寨、羊泉鄉以及油坊頭等村莊時,多采用此方法。村內的炮點因為安全原因基本都丟了,在村前村后提前加炮,把村內丟的炮點補上。同時根據克朗設計軟件為加炮設計對應的排列,保證村下資料的覆蓋次數。

(2)通過村莊等障礙物時,應將村莊內檢波器埋置到位;不能到位的采取測量實測,并詳細記錄。

(3)通過西河、董王巖、瓦窯上,崔家溝,前莊和后坡等小障礙物時,采取炮點變觀,加大接受排列兩方面措施保證村莊下面資料的獲得。

2 資料處理

地震數據處理是地震勘探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合理的處理流程和參數能夠將已有野外數據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完整地展現給資料解釋人員,提高解釋精度。

1)本區地震資料特點

(1)面波較發育,主頻約為10-25Hz;

(2)局部有淺層折射鳴震;

(3)個別單炮有較明顯的風噪聲等高頻干擾背景;

(4)部分單炮有強能量聲波干擾;

(5)有效反射波能量較強,信噪比高。

2)處理流程

本次資料處理針對本區原始資料的主要特征和本次承擔的地質任務,通過對一束地震數據的試驗處理,來選用相對應的處理模塊,并對處理中所選用的各個模塊均進行了充分的參數測試,最終選取了適合本區資料的最佳處理流程。

主要核心的處理過程有:三維空間屬性定義,層析靜校正,干擾波剔除,反褶積,速度分析,DMO處理,隨機噪音衰減,疊前偏移。

三維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參數合理,處理流程正確,獲得了高質量的CDP網格5m×5m×1ms的三維地震數據體(圖1)。

圖1 三維數據體籬笆圖

3 資料解釋

資料解釋是地震勘探工作的最后階段,是在鉆孔等已知地質資料的約束下,把地震時間域的資料轉為深度域的礦方可以使用的地質資料。

1)反射波地質層位的確定

根據垂直時間剖面上反射波的產狀、相對強弱關系及空間位置,通過區內鉆孔資料做人工地震合成記錄與實際過孔的地震時間剖面進行對比分析,可準確確定主要反射波的地質屬性。

主要目的層反射波組合成記錄與實際剖面對比關系良好,吻合程度較高。根據三維地震勘探的主要地質任務,對本區獲得的幾個反射波組進行了地層屬性標定(圖2),其波組特征和對應的地層屬性分述如下:

(1)T3波

來自3#煤層的反射波稱為T3波:具有能量強、連續性好,在時間剖面上表現為兩個正相位,全區可以連續追蹤,是該區的主要標準反射波之一。

(2)T15波

來自15#煤層的反射波稱為T15波:具有能量強、連續性較好,在時間剖面上表現為一個正相位,全區基本可以連續追蹤,是該區的主要標準反射波之一。

2)斷層解釋

斷點解釋是一個關鍵而復雜的問題,由正演得知,當地層正常時,時間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軸穩定、連續性好、沒有畸變。若時間剖面上標準反射波同相軸發生錯斷、強相位轉換、分叉合并、同相軸數目增多或者發生扭曲變形等則是識別斷層的依據。

3)陷落柱解釋

陷落柱體內地層與正常地層相比在連續性、產狀、巖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物性差異是形成異常地震波的基礎,如繞射波、延遲繞射波、側面波等,皆可用作識別和判定陷落柱及其范圍的依據。

4 結論

本次三維地震勘探施工方法正確、觀測系統和采集參數選擇合理,獲得了品質良好的原始資料。

根據本區的特點,選用了正確的處理流程,處理中選用參數合理,獲得了較高品質的三維數據體。依據規范有關評級要求,對地震時間剖面進行質量評級,I類剖面占到64.63%。

共解釋斷層45條,陷落柱19個,查明了區內主采煤層的底板起伏形態。礦方驗證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張新紅.三維地震勘探資料解釋技術在識別陷落柱中的應用[J].中州煤炭,2013(07).

[2]程建遠,石顯新.中國煤炭物探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04).

[3]李艷芳,程建遠,朱紅娟,李剛.陷落柱三維地震屬性敏感度測試分析[J].2011(04).

[4]朱書階,李林元,牛跟彥,等.永城礦區復雜條件下的三維地震勘探技術[J].煤炭技術,2007.

猜你喜歡
斷層
嘛甸油田喇北西塊一區斷層修正研究
X油田斷裂系統演化及低序級斷層刻畫研究
一種改進的近斷層脈沖型地震動模擬方法
分段“Z”型留巷和跳壓反采過斷層在百善礦的實踐
應用落差法研究真武斷裂帶西部生長斷層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紀斷層活動特征
采掘工程對斷層面滑移失穩影響的模擬研究
綜采工作面過斷層開采技術探討
斷層破碎帶壓裂注漿加固技術
關于錨注技術在煤巷掘進過斷層的應用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