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2015年初雪天氣過程分析

2016-09-29 14:05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孫長征+尹承美+任丹

【摘 要】利用高空和地面觀測資料、風廓線雷達資料、L波段雷達資料對2015年11月24-25日濟南市初雪天氣過程進行分析和討論,此次過程前期主要是回流形勢的穩定性降雪,后期是冷渦造成的降雪。冷空氣墊前期形成,暖濕空氣沿冷墊爬升,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降水相態因為強冷墊的存在,而決定了是雪。針對此次天氣過程,對T639和EC-thin溫度層結預報進行了檢驗。

【關鍵詞】切變線;低空急流;回流降雪

0 前言

回流降雪是我國華北地區一種明顯的冬季降雪,近年來相關文獻和研究很多,楊曉霞[1-8]等研究了華北地區,乃至東北地區回流形勢造成暴雪的成因分析和降雪機理。周雪松[9-10]等深入研究了華北回流暴雪的發展機理。

濟南市是山東省省會,地處泰山北側,地勢南高北低,南北落差100多米。冬季回流冷空氣形成冷墊之后,在東北風風場之下,沿地勢抬升,西南暖濕空氣在此上爬升,往往會造成冷流降雪形勢。

本文利用常規觀測資料、風廓線雷達資料、L波段雷達資料,對這次冬季初雪過程進行分析,探討成因、總結經驗,加深對回流降雪的認識,提高對這類天氣的預報能力。

1 過程概述

11月24日濟南出現明顯回流降雪,全市平均降雪量5.9毫米。魯南和魯西南降雪量較大,最大降雪量達到40.7毫米,出現在成武;25日受冷渦影響再次出現降雪,全市平均降雪量2.0毫米,商河、濟陽雪量較小。最大積雪深度7厘米,出現在長清。

圖1 24-25日全省降雪量分布圖(mm)

降雪主要集中在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4日07時-17時,1小時最大降雪量1.3毫米;第二階段是25日14時-17時,1小時最大降雪量1.0毫米。

2 環流形勢分析

24日08時:500hPa環流比較平直;700hPa西南急流前端到達魯南,急流中心最大風速達22m·s-1,濟南存在風速的輻合;850hPa除魯南和魯東南為東到東南風外,其余為東北風或北風,濟南上空為東北風8m·s-1;925hPa全省均為東北風,濟南上空風速達14m·s-1;地面為強勁的東北風,河套地區存在明顯的地面倒槽。從高低空形勢配置可以看出,24日的降雪是明顯的回流降雪。實況是24日07時左右市區開始出現降雪,白天隨著700hPa西南急流的加強北抬和地面~850hPa東北風的加強,濟南出現明顯降雪。

圖2 11月24日08時天氣形勢

(a、b、c、d依次為500hPa、700hPa、850hPa、925hPa藍色實線為氣壓等值線,紅色線為等溫線,棕色實線為槽線或切變線)

24日20時:850~500hPa均轉為西北風,925hPa東北風明顯減弱,回流降雪結束。

25日08時:500hPa冷渦中心位于內蒙中東部;925~500hPa冷平流均比較明顯;地面副冷鋒位于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冷鋒附近有降雪區配合。

3 T-LnP分析

24日08時,章丘探空圖顯示:①地面~850hPa為強勁的東北風,700~200hPa為西南風或偏西風,屬于典型的“下東北、上西南”的回流形勢;②地面~400hPa空氣達到飽和,濕層較厚,為強降雪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條件。

4 雷達產品分析

4.1 多普勒雷達

濟南多普勒雷達的反射率因子和組合反射率因子顯示,24日上午回波呈片狀,對應降雪比較穩定;08:43時基本徑向速度圖顯示低層東北風、高層西南風的風場特征;11:12時風廓線圖顯示降雪較大的時段,對應3公里以下東北風維持在12m·s-1,3公里以上存在較強的西南風急流,最大風速達22m·s-1。持續的東北風有利于冷空氣墊的形成和維持,強盛的西南暖濕氣流沿冷墊爬升,有利于明顯降雪的產生。

圖4 11月24日11時左右多普勒雷達產品

(a、b、c、d依次為反射率因子、組合反射率因子、基本徑向速度、速度方位顯示風廓線圖)

4.2 風廓線雷達

從章丘風廓線雷達風羽圖看,24日06:30時左右,1km以下風比較亂,1~2km為東北風,2~5km為西南風。07時左右,地面~2km為一致的東北風,2~5km仍為西南風,對應開始出現降雪;24日白天維持“下東北、上西南”的高低空形勢;當3km的風開始轉為西北風時,對應降雪逐漸減弱,5km也轉為西北風時,降雪結束。

5 物理量場

針對25日下午14時開始的降雪,T639模式在23日08時和24日08時700hPa都報了很強的上升運動,中心就在濟南附近,中心值達到了80hPa·s-1。

6 數值預報檢驗

對于本次過程,數值預報對形勢場的預報較為準確,預報與實況比較接近。

6.1 溫度檢驗

對比T639和EC-thin對溫度的預報可以看出:兩個模式預報1000~850hPa的溫度均比實況偏高,T639平均偏高1.5℃左右,EC-thin平均偏高1.4℃左右。地面2米溫度的預報誤差更大,有的時次誤差超過了3℃。

通過對T639不同時次起報場的溫度層結誤差上看:越靠近誤差越??;層次越低誤差越小,這對今后的預報訂正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6.2 量級檢驗

對于本次過程,數值預報24小時均報出了中雪及以上的量級,且預報較穩定,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7 不足之處

考慮降雪開始時間偏早,與實況偏差達到6個小時。

(a、b、c、d依次為T639 700hPa、850hPa風場、EC-thin 700hPa、 850hPa風場)

T639和EC-thin兩個模式風場預報24日05時回流形式基本建立,因此考慮降雪在23日后半夜開始。

實際情況是:24日04時前,1km以下風場較亂,2~3km為西北風;06:30時,3km以上轉為西南風,但是1km以下風場仍然比較亂;06:30時后,2km以下轉為東北風,3km以上為西南風,對應開始出現降雪。

由此可見,由于700hPa西南急流北推的速度偏慢,而且低層冷墊形成也較慢,導致形成回流形勢偏晚,降雪開始時間出現偏差。

8 小結

1)24日降水過程的水汽輸送主要由700hPa西南急流提供。低層冷空氣墊的維持,有利于中高層西南氣流的爬升,是典型的回流降雪形勢。

2)25日冷渦降水過程伴有較強的上升運動,強烈的上升運動有利于水汽的凝結,與較強降雪時段相對應。

3)低層冷墊的存在,準確把握了降水的相態是這次預報成功的關鍵。

4)不足之處就是考慮降雪開始時間有偏差,今后將加強對數值預報的解釋應用,提高對數值預報的訂正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曉霞,吳煒,萬明波,等.山東省兩次暴雪天氣的對比分析[J].氣象,2012,7:868-876.

[2]梁衛芳,劉珍芳,江敦雙,等.青島一次中到大雪過程的綜合分析[J].氣象,2006,32(1):89-94.

[3]張曉東.唐山一次暴雪天氣過程的診斷分析[J].干旱氣象,2009,27(2):135-141.

[4]孫秀忠,孫照渤,羅勇.1960-2005年東北地區降雪變化特征研究[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0,26(1):1-5.

[5]王迎春,錢婷婷,鄭永光.北京連續降雪過程分析[J].應用氣象學報,2004,15(1):58-65.

[6]時青格,周須文.2009年河北省初冬暴雪天氣過程的診斷分析[J].干旱氣象,2011,29(1):82-87.

[7]宋薇,靳瑞軍,孟輝,等.2009年天津地區首場降雪過程分析[J].氣象科技,2012,40(6):996-1001.

[8]靳冰凌,孫仲毅,王辛方,等.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暴雪天氣診斷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0,33(2):63-67.

[9]周雪松,談哲敏.華北回流暴雪發展機理個例研究[J].氣象,2008,34(1):18-26.

[10]高維英,李明,張弘,等.1次華北回流冷空氣引發的罕見暴雪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4):2020-20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