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夷到師許進

2016-09-29 03:01許進
民主與科學 2016年3期
關鍵詞:中華文明國民文明

許進

許德珩在《國民思想與世界潮流》一文中說,“救今日之中國者,今日之國民也;訓練今日之國民克勝救國之任者,國民思想之改革也;欲發思想改革之目標,為二十世紀新興中國之國民者,又在吾人洞悉乎世界潮流之所趨?!?/p>

百年來,中國的國家形式發生了多次變化。中華文明在與西方文明的對話中不斷地得到發展和提升,推動了國家的現代化轉型。落后的思想文化應該不斷地被擯棄,千年的中華文明應該不斷地被弘揚。將西方文明視為蠻夷,夜郎自大不可取。將西方文化視為至圣先師,妄自菲薄也不可取。

千年文明 博大精深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于變革之中。儒、法、道、墨各種思想流派著書講學,互相論戰。不同學派的知識分子爭芳斗艷,一派學術繁榮景象。在這個時期,各種本土思想之間的對話、爭鳴形成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體系。

漢代以降,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經歷了拒絕、懷疑,甚至暴力沖突之后,佛教逐漸地被接受乃至被同化。唐代,佛教發展到鼎盛時期。開元盛世的大唐,是彼時文化和經濟最強盛的國家。中華文明在與佛教文明的對話中得到發展。這一時期,佛教文明占據文化的主體地位。

宋代,朱熹在周敦頤、程顥、程頤的理學思想基礎上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創建了新儒學,“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比鍖W使封建社會意識形態更趨完備,成為元明清三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儒學把佛教容納到中華文明當中,中華文明再次成為文化主體

自1840年鴉片戰爭始,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封建主義文化受到因工業文明而產生的資本主義文化的沖擊。面對世界發生的變化,日本國以明治維新應對,及時改變國體,建立君主立憲新政并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因改革及時徹底,而免遭被時代淘汰之結局。大清帝國雖以改良應對,大興洋務,但是落后的政體和經濟形式阻礙了工業化進程,地位岌岌可危。清帝國末年,立憲派提出效仿英國君主立憲制度,而那時的清政府已經沒有權威推行改革了。大清帝國終于在外來侵略和內部動蕩中被推翻。正如孫中山先生所指出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辛亥革命實現了國體的轉型,但是支撐封建社會統治的意識形態并沒有被破壞,革命成果得而復失。五四運動用民主科學的思想沖破儒學的獨尊地位,沖擊封建社會的根基,推動中華文明再次轉型。束縛社會發展的舊文明被五四運動打破了,應該建立什么樣的新文明呢?一部分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通過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實踐,他們逐漸地認識到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有出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指出:“鄙人對于社會主義,實歡迎其為利國福民之神圣?!薄爸袊且粋€可以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她的政府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政府的典范?!薄凹a社會主義,實為今日唯一之要圖?!彪S后,共產黨在中國誕生了。五四運動前輩對儒學的沖擊是尋求社會轉型的探索,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否定。在吸納西方工業文明的過程中,中華文明不能被邊緣化,否則,就失去了容納外來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歷史幾乎沒有現代意義,公元1840年前的歷史,只是一部改朝換代的歷史,非常乏味。在他們看來,中國公眾和領導精英應該少學一些中國歷史,多了解世界文明。否則無法理解現代中國的形成,也無法理解當下的中國。依此觀點,資本主義的文明史豈不是議會內斗史嗎?這些學者奉西為師,我認為這是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的無知和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

百年維新 光華可鑒

百年來,西方文明對中華文明的沖擊,不亞于佛教進入中國時與中華文明之間的沖突。

鴉片戰爭后,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有些人被列強的船堅炮利嚇破了膽,力主對外妥協,傾國之財富填充西方列強的欲壑,換取短暫的平安。有些人對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慘敗痛心疾首,要求攘夷剿夷,卻無可行之計。

通過反省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魏源等學者認識到中國的落后,承認西方列強有其長技,認為只要把夷之長技學到手,就能制夷,故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天朝上國屈尊師夷之風,為洋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魏源說,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夷,即蠻夷。是古代中原漢族對邊疆少數民族的蔑稱。魏源等熟悉西方文化并主張博采眾長的思想家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比西方列強優越,唯一不如他們的就是堅船利炮。只要向洋人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就能夠抵御洋人的侵略,維護天朝上國的地位。千百年形成的天朝上國、華尊夷卑觀念根深蒂固,朝野上下普遍主張以夏變夷,無法接受魏源以夷變夏的思想。魏源批評那些堅持華尊夷卑傳統觀念、反對師夷的人是株守一偶、夜郎自大的夏蟲井底之蛙。一個國家的貧弱,并不是看它的財用充足與否,而是看它有無人才。

后來嚴復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已權界論》《社會通詮》《法意》等西方學術著作,較為系統地將西方的進化論、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介紹到中國來。

當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猛烈沖擊封建主義的農業文明之后,守舊的官僚將變革限定在發展經濟的范疇之內,將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作為目標,沿用舊的國家管理體制,導致洋務運動進一步引發了一系列危機,終以失敗而告終。洋務派試圖借用資本主義的某些技術優勢來維護封建專制,其結果也許使封建統治得以茍延殘喘,但是無法使歷史潮流逆轉。當然,我們要看到統治集團為維護自身利益而阻礙社會變革和千年歷史文化的慣性等事實,不能用今天的成就批判歷史的過程,指望中國的思想觀念和政治體制現代化一蹴而就。

孫中山先生批評洋務運動仿效西法,徒襲人之皮毛,而未顧己之命脈,所以“猶不能與歐洲頡頏”。他提出:“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于此者,徒維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從政體上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國。但是,革命的果實很快被袁世凱竊取了。他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復辟帝制。袁世凱死后不久,張勛把12歲的末代皇帝溥儀抬出來再次復辟,上演了一出12天的丑劇。這些事實說明已經統治中國兩千年余的封建思想不會在一夜之間隨封建帝制的消亡而消亡。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軍閥攫取,帝國主義者不斷擴大對于中國的侵略,中國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及日本的明治維新的經驗告訴我們,社會只有不斷地與新的文明整合,才能進步。向西方文明學習,首選需要具備對中華文明的了解和自信心。學習西方文明應將其融會到中華文明當中,而不能喪失自我,變成西方文明的附庸?,F代亞洲四小龍的經驗證明,朱熹時代以中學為主,佛學為次的文明對話是成功的模式。新加坡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成功案例。西方的先進文化是推動自身文化發展的工具。

考察我們的社會轉型和價值觀轉換,清末以夷制夷是用蔑視對方的方式被動地師夷之長技,沒有推動社會變革,封建制度即使掌握了夷槍夷炮也無法戰勝資本主義制度。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在體制上和思想上追夷趕夷,推動社會變革、進步。五四運動把新文化運動這場中國的文藝復興推向廣大民眾,引發了全民的思想解放和廣泛的社會變革。從此,中國誕生了共產黨,開始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包容融合各種思想宗教的千年古代文明、師夷制夷的百年近代探索和改革開放的現代社會實踐使中華文明不斷地發展完善。一百年前發生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沒有消失在歷史的深處,始終像巨大的銅鏡懸掛在中國民主政治現代化進程的道路上。

知識分子任重道遠

中國知識分子有著憂國憂民、引領社會潮流的天性和社會責任感。知識分子是社會先進文化的倡導者和推進者,是歷史轉折期的民族先知。少數知識分子的啟蒙作用必須與革命階級相結合,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1915年9月,陳獨秀先生在《青年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他指出:“社會遵守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陳腐朽敗分子充塞社會則社會亡?!薄拔釋幦踢^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消滅?!?/p>

1919年1月,學生救國會骨干鄧中夏、高君宇、許德珩、張國燾、段錫朋、孟壽椿、易克嶷等人編輯的《國民》雜志在北京創刊。許德珩在《國民思想與世界潮流》一文中說,“救今日之中國者,今日之國民也;訓練今日之國民克勝救國之任者,國民思想之改革也;欲發思想改革之目標,為二十世紀新興中國之國民者,又在吾人洞悉乎世界潮流之所趨?!薄秶瘛冯s志第5期發表了《共產黨宣言》的前半部,這是《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第一個譯本。

親歷了辛亥革命的先賢們從革命活動中看到了希望也感到彷徨。一些推動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知識分子在革命面前動搖了,部分人甚至依附袁世凱,走到革命的反面去了。中國應該走什么道路,仁人志士曾經不斷地求索。一部分人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大多數人的幸福之路。這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成長經歷,是先輩們通過革命實踐而做出的正確選擇。

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歷程后,西方國家的民主達到了今天的程度。不同西方國家的民主形式和內容相同。與今天相比,西方國家早期的民主形式與內容均不可同日而語。今日的西方民主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早期階段只有少數幾個人享有民主的,后來擴大到精英,再擴大到中產階級,最后形成大眾民主。黑奴和女性獲得投票權的時間并不長。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差之千里,他們的民主形式和內容顯然不可能相同。發達國家也不可能民主地對待發展中國家,給予他們足夠的話語權。

借鑒西方文明、洋為中用,不能脫離中華文明的基礎。否則我們將永遠是追蹤西方文明途中的小學生。有人譏諷海外華人是黃皮白瓤的香蕉。其實,處于西方文化的包圍之中的海外赤子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和傳承,十分值得那些肆意揮霍、背棄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者學習。如果我們的后代成為白皮糠芯的白蘿卜,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

100年前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九三學社的前輩教誨我們不要為時代遺棄,而要把握時代,創造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批心憂天下、勇于擔當的人,有一批冷靜思考、敢于直言的人。我們要超越前輩,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作者為清大筑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猜你喜歡
中華文明國民文明
漢字三千年
人類挑戰自然的傳說
漫說文明
我國成年人人均閱讀量4.65本
蓮 藕
文明過春節
說算籌
俄羅斯漢學研究400年:與中華文明對話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