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2例臨床觀察

2016-10-11 06:13連靖娉金云菲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年17期
關鍵詞:病毒學聚乙二醇干擾素

連靖娉, 金云菲, 王 倩

(1. 上海市同仁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上海, 200336;2.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 201203)

?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2例臨床觀察

連靖娉1, 金云菲1, 王倩2

(1. 上海市同仁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上海, 200336;2.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 201203)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陽性 聚乙二醇干擾素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CHB)是目前臨床常見傳染病之一, WHO[1]報道全世界曾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人口約20億,其中3.5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中國現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約9 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 000萬例[2]。乙型肝炎病毒不斷復制和機體抗病毒的免疫應答是引起肝損害的原因。本研究探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治療3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8月—2015年12月上海市曙光醫院肝炎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均符合201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證,無干擾素治療禁忌證,半年內未接受過抗病毒、細胞毒性藥物及免疫調節劑治療,無其他肝臟疾病。見表1。

表1 32例患者一般資料及治療、隨訪情況

1.2治療方法

給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羅氏制藥公司)180 μg皮下注射,1次/周,連續治療48周,其后隨訪第96周、第144周、第192周。

1.3檢測方法

治療期間每12周復查肝功能、HBV血清標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血常規、甲狀腺功能,隨訪期間每12周復查肝功能、HBV血清標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

2 結 果

病毒學應答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血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相關性分析顯示,治療12周與治療24周、治療36周均存在正相關(r=0.552、0.552,P<0.01),治療24周與治療36周、治療48周均存在正相關(r=0.873、0.748,P<0.01), 治療36周與治療48周存在正相關(r=0.748,P<0.01), 治療48周與第96周隨訪存在正相關(r=0.520,P<0.01), 第48周隨訪與第192周隨訪存在正相關(r=0.787,P<0.01)。HBeAg血清學轉換或HBsAg血清學轉換未出現血清學應答。相關性分析顯示,治療24周與治療36周、治療48周、第144周隨訪均存在正相關(r=0.864、0.623、0.701,P<0.01), 治療36周與治療48周、第144周隨訪均存在正相關(r=0.760、0.606,P<0.01),治療48周與第96周隨訪、第144周隨訪均存在正相關(r=0.623、0.567,P<0.01),第144周隨訪與第192周隨訪存在正相關(r=0.837,P<0.01)。

治療后,32例患者HBsAg血清學轉換率在治療階段12、24、36、38周依次為0%、0%、3.13%、3.13%,在隨訪階段96、144、192周依次為6.25%、6.25%、10.53%。32例患者隨訪96、144、192周病毒學持久應答率依次為90.00%、86.96%、73.33%。達到了初始應答,但在未更改治療的情況下,HBV DNA水平重新升高,或一度轉陰后又轉為陽性,可有或無ALT升高。復發HBV-DNA病毒學,但隨訪階段HBV- DNA重新升高或陽轉。32例患者治療階段24、36、48周反彈率依次為0%、5.56%、5.56%;隨訪階段96、144、192周復發率依次為10.00%、13.04%、12.50%。

根據治療前ALT水平將32例患者分為<100 μ/L組、100~400 μ/L組、>400 μ/L組,21例患者基線ALT水平與病毒學應答、及血清學應答關系見表1。根據治療前HBV-DNA基線水平將32例患者分為高病毒載量組(≥1×106copies/mL)和低病毒載量組(<1×106copies/mL), 2組第48周隨訪時病毒學應答率、血清學應答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 見表2。聚乙二醇化干擾素治療過程中,治療初期均出現發熱、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等類流感樣癥狀,持續1~2月;治療期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白細胞、血小板降低,但未出現中性粒細胞<75%, 血小板<50×109/L, 均堅持完成治療及隨訪。

表2 患者基線ALT水平與病毒學應答及血清學應答的關系 %

表3 32例患者HBV-DNA水平與病毒學應答及血清學應答的關系 %

3 討 論

目前治療CHB 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或持續抑制HBV,從而阻止或減輕肝臟的炎癥壞死。干擾素α通過上調機體的免疫清除功能和抗病毒蛋白的雙重機制,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清除被其感染的肝細胞,發揮抗乙肝病毒的治療作用,達到抑制甚至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是干擾素α2a的基礎上連接上分子量為40 KD 的分枝狀的聚乙二醇多聚物。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對CHB的療效和安全性已經在一個國際多中心二期臨床實驗中得到證實[2]。

本研究對派羅欣治療的32例慢性乙肝患者臨床觀察結果顯示, 28.13%(9/32)獲得早期病毒學應答,治療結束時病毒學應答率62.50%(18/32),HBeAg血清學轉換應答率31.58%(6/19), 第144周隨訪時病毒學應答率上升至75.00%(24/32), HBeAg血清學轉換應答率上升至42.11%(8/19), 第192周隨訪時病毒學應答率上升至78.94%(15/19), HBeAg血清學轉換應答率上升至66.67%(8/12), 表明派羅欣具有較強的抗病毒療效。隨訪階段第96、144、192周病毒學持久應答率分別為90.00%、86.96%、73.33%, 派羅欣具有較持久的抗病毒療效。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部分已經獲得病毒學應答病例發生反彈。

分析本研究中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療效預測及影響因素。治療階段及隨訪階段的各病毒學應答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將治療12、24周的病毒學應答作為其近期療效的預測指標,治療48周及第96周的隨訪作為其遠期療效的預測指標。對于不同時間階段的HBeAg血清學轉換而言,治療24周與治療36周、治療48周、144周隨訪均存在正相關,可將其作為HBeAg血清學轉換的近期及遠期預測指標?;谏鲜鼋Y果,作者建議對于接受派羅欣治療的HBeAg陽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更應關注其第24周的病毒學應答及HBeAg血清學轉換。而治療前谷丙轉氨酶(ALT)基線水平或者血清HBV-DNA載量水平并不影響其長期療效,故作者認為無論患者治療前機體肝細胞受損的狀態、HBV-DNA水平如何,都應密切關注其治療階段及隨訪階段的病毒學應答及血清學應答。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1, 19(1): 13-15.

[2]looksley W G. Peginterferon alpha-2a ( 40KDa):an adv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 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J ViralHepat, 2003, 10: 2982305.

[3]李聲方, 趙登蘊. 影響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的因素探討[J].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08, 4(11): 90-92.

[4]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肝病專業委員會. 病毒性肝炎中醫辨癥標準[S]. 中醫雜志, 1992, 33(5): 39-42.

[5]姜素椿. 傳染病基礎和臨床[M]. 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1999: 131-132.

[6]田玉嶺, 趙 偉, 沈 玲, 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 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及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7, 9(25): 553-557.

[7]邱 梅, 周大橋, 周小舟, 等. 清熱利濕和疏肝健脾法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3, 23(1): 22-24.

[8]王家瑜, 梅瓊. 59例拉米夫定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8, 1: 104-105.

[9]王慧芬, 張戰線. 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藥拉米夫定和法昔洛韋[J]. 中國新藥雜志, 1999, 8(4): 222-223.

[10]Liaw YF. Impact of YMDD mutations during lamivu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 Antivir Chem Chemother, 2001, 12(Suppl 1): 67-71.

[11]茅益民, 曾民德. 抗乙型病毒性肝炎新藥—阿德福韋酯[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4, 12(1): 61-62.

[12]蔣曄, 徐智儒. 抗乙肝新藥阿德福韋的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4, 23(6): 373-374.

[13]王國樹. 阿德福韋酯的有效性、安全性評價[J]. 中國醫藥情報, 2003, 9(4): 38-39.

[14]RYU S H, CHUNG Y H. Resistance to adefovi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 Korean J Hepatol, 2006, 12(4): 484-492.

[15]徐燦, 金震東. 干擾素抗肝纖維化研究進展[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01, 10(3): 200-202.

[16]Zenzem S, Feinman S V, ResenackJ, et al. Peginterferon α2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J]. N Engl J Med, 2000, 343: 1666-1672.

[17]Perrillo R P, Gish R G, Peters M, et al. Chronic hepatitis B: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rapy[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 4(2): 233-248.

[18]王艷彩, 賈繼東. 2004年美國肝病學會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最新推薦意見[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4, 12: 623-624.

2016-03-16

R 512.6

A

1672-2353(2016)17-155-03

10.7619/jcmp.201617056

猜你喜歡
病毒學聚乙二醇干擾素
病毒學研究性教學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類似物停藥后復發預測因素meta分析
83例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檢測及其分析
聚乙二醇修飾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學活性驗證
聚乙二醇/硫酸銨雙水相體系萃取豬胰蛋白酶
血清HBsAg水平對恩替卡韋治療HBeAg陽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學應答的影響
α-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
霧化吸入γ干擾素對免疫低下肺炎的療效觀察
干擾素α-1b治療成人麻疹療效初步觀察
普拉洛芬聯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療干眼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