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聽“臟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2016-10-12 22:19
養生大世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入秋水液肺臟

在中醫學中,將季節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階段,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想知道其中的微妙關系嗎?我們請武警總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朱宏來講解一下。

《養生大世界》:時下正值金秋十月,秋季在中醫的五行中有什么特點呢?

朱宏: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金。秋天收獲,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在臟為肺,在秋季,氣候特點為燥,不宜食用辛辣的食物,宜食用白色的食物,白潤肺。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火克金,五行與五臟相互促進制約,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但如果一方“太過”或“不及”,就會出現五行相乘的局面。以金克木為例,在正常情況下,金能制約木,若木氣不足,金雖然處于正常水平,木也難以承受金的克制,因而造成金乘虛侵襲,使木更加虛弱。但如果木氣過于亢盛,金不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現“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木亢侮金”。

所以只有五行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維持平衡協調,才能推動事物間穩定有序變化與發展。

《養生大世界》:大家都知道秋季要“養肺”,那么有“嬌臟”之稱的肺臟在秋季要注意哪些呢?

朱宏:秋季在臟為肺,而氣候多清涼干燥,由于肺為清虛之臟,喜潤惡燥,故秋季易見肺燥之證,臨床常見干咳無痰、口鼻干燥、皮膚干裂等癥。

肺是五臟中最嬌嫩的,入秋后它最容易受傷。肺臟清虛而嬌嫩,吸之則滿,呼之則虛,為臟腑之華蓋,肺上通鼻竅,外合皮毛,與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害。外感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從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病,其他臟腑病變,亦常累及于肺,故有“嬌臟”之稱。

秋季氣候忽冷忽熱,最容易引起傷風感冒。因此,加強體質的鍛煉尤其重要,俗話說:耐寒鍛煉從秋季開始。另外,還要注意增減衣服。入秋時節,由于大氣濕度降低會出現秋燥,此時最不適應的是肺部。因此,飲食方面,宜食用白色的食物,如川貝梨、冰糖銀耳等,其中也可加一些沙參、麥冬等來養陰清肺,補充水分。

《養生大世界》:如果肺臟受到侵襲,相對應的會出現哪些疾???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朱宏:肺主行水,“通調水道”。肺氣的宣發肅降運動推動和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入秋季后,容易出現陰虛肺燥的情況,胃腸蠕動緩慢的人很易發生便秘。因此,大家平時還應多吃滋陰潤燥、補脾健胃的食品,如紅薯。紅薯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等功效。此外紅薯葉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鐵,只要吃一盤,幾乎可以滿足一天的需求。

肺朝百脈,主治節。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于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后再通過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送到全身。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應在秋季開始每天早晨加強室外鍛煉,循序漸進,以迎接冬天的到來,適應寒冷的空氣。

另外,患有肺源性心臟病的患者在秋季到來之時,應格外注意。絕大多數肺心病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并發肺氣腫的后果,因此,積極控制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加重的根本措施。

肺主皮毛,故皮膚病患者在秋季易復發,要注意飲食和預防過敏。易患皮膚病的人也應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白蘿卜、銀耳、燕窩等。手腳干裂的患者在秋季應注意適當減少泡腳的時間,而且水溫不宜過熱,泡后一定要記得涂抹潤膚露,以防手腳干裂加重。

肺在志為憂(悲)。悲憂皆為人體正常的情緒變化或情感反應,由肺精、肺氣化生。秋季蕭條,可使一些人產生悲傷、沮喪等抑郁情緒。過度悲哀或者過度憂傷,屬不良的情志變化,又可損傷肺精、肺氣,或導致肺氣的宣降運動失調。悲傷過度,可出現呼吸氣短等肺氣不足的現象,此時應適當出去走動,游玩,調節心情。

肺在液為涕。鼻涕由肺津所化,由肺氣的宣發運動布散于鼻竅。如肺津、肺氣充足,則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若寒邪侵肺,肺失宣,肺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則鼻流清涕;肺熱壅盛,則可見喘咳上氣,流涕黃濁;若燥邪犯肺,則可見鼻干而痛。平時外出應注意戴口罩,在室內可使用加濕器加以緩解。另外,還可以用三七油涂抹鼻腔。

《養生大世界》:那么,除了肺臟以外,還有哪些人體臟器在秋季變化較多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朱宏:諫議之官——脾。喜燥惡濕是它的生理特性之一。脾之所以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是與其運化水液的生理機能分不開的。脾氣健旺,運化水液功能發揮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凝聚。然脾氣升動,才能將水液上輸于肺,即所謂“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而脾氣升運的條件之一就是脾體干燥,不被痰飲水濕所困,

入秋后,我們宜健脾去濕,可多食用一些黃色的食物,抑或在平時煲湯時放一些人參、黃芪、黨參、大棗等用來健脾氣,也可在熬粥時放一些山藥、芡實、薏苡仁等來養脾陰。此外,還可用蒼術、白術、厚樸、茯苓等燥脾濕。

君主之官——心。心主血脈,主藏神。起著主宰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作用,故稱心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與四時之夏相應。

心與夏氣相通應,是因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熱為主,在人體則心為火臟而陽氣最盛。而秋冬季氣溫逐漸轉涼,是心臟病易發的季節,心臟病人平時要注意預防和休養,從入秋以來,應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適量運動鍛煉。此外,更應控制情緒,因為人在大怒或大喜時,腎上腺分泌增加,血管收縮,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容易造成心臟負荷加重、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引發心臟病。

將軍之官——肝。肝主疏泄,主藏血,肝為“剛臟”,主升主動,喜順達而惡抑郁。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少陽,肝與四時之春相應。

中醫五行中認為金克木,在臟腑中則為肺金克肝木。秋天肺金亢勝,使肝木受到抑制,肝開竅于目,在液為淚。肝木的陰津是濡養眼睛的源泉,當其受到抑制時,陰津分泌降低,使眼睛得不到濡養,感覺干澀。秋燥易使肝火旺盛,秋季進補要注意控制體重,體重過重會讓肝臟工作更辛苦。而且要注意飲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鮮,因為蛤、蠔以及貝類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強之官——腎。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納氣。腎藏先天之精,為人體生命之本源。在五行中屬水,為陰中之陰,腎與四時之冬相應。

只有腎精、腎氣充盛,吸入之氣才能經過肺之肅降,而下納于腎。肺腎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動。所以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若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氣浮于上;肺氣久虛,傷及腎氣,而致腎失攝納,均會出現氣短喘促,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等癥。

腎病患者由于腎氣虛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會受寒,出現呼吸道癥狀。特別是老年病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性較差,感染的幾率更大。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并進行合理的鍛煉。

(編輯/李寧 校對/梅語)

猜你喜歡
入秋水液肺臟
入秋后養豬注意這些問題
背后七顛百病消
《肺臟介入醫學》已出版
《肺臟介入醫學》已出版
論耳與肺臟的相關性
別讓“愛美病”帶你入秋
肺臟:隱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時尚入秋心機get
飲水
中醫脾主運化水液理論與水通道蛋白的關系發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