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

2016-10-12 10:54王三運
人民論壇 2016年26期
關鍵詞:脫貧攻堅甘肅精準扶貧

王三運

【摘要】實踐中,甘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主要抓了七個方面工作:在全局定位上堅持“三個重中之重”;頂層設計上實施“三大攻堅行動”;在戰術重點上推進“853”掛圖作業;在攻堅路徑上抓實“七個脫貧”舉措;在工作保障上強化“四個支撐”作用;在考核驗收上落實“4342”責任體系;在攻堅力量上構建“三位一體”格局。

【關鍵詞】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 甘肅 【中圖分類號】D67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全局出發,就扶貧開發特別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我們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甘肅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特別是立足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省情實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自覺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貫穿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創新資源聚合方式,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保持自加壓力狀態,舉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不斷深化和拓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探索實踐,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脫貧攻堅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省貧困人口減少到288.5萬人,比2011年底減少553.7萬人,年均減貧1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底的40.5%下降到13.9%,年均下降6.65個百分點;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782元,年均增幅1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2個百分點。

得益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入實踐,“十二五”時期成為甘肅扶貧開發史上各方關注度最高、聚合資源面最廣、施策靶向性最強、貧困人口減少最多、貧困群眾增收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實踐中,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主要抓了七個方面工作。

在全局定位上堅持“三個重中之重”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省時指出,“甘肅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在全國都是典型的”,明確要求“連片特困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近幾年,我們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放在統籌推進“四個全面”中謀劃布局,鮮明提出把全面小康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準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不斷強化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領導干部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著力健全扶貧開發的領導體制和責任體系。

一方面,重視強化脫貧攻堅在各項工作中的首位度。健全和落實省委常委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制度,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每一篇重要講話,深刻領會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地位、作用、路徑、機制等核心要義,堅持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蘊含的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推動工作。尤其是在堅持“三個重中之重”的基礎上,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的重要指示要求,明確提出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一號工程”,制定《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任務分解方案》,編制“十三五”脫貧攻堅專項規劃,進一步集成各項政策措施,聚合各方資源力量,保證了脫貧攻堅沿著正確軌道前進并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另一方面,重視提升脫貧攻堅在干部群眾中的聚焦度。省委、省政府從主要負責同志做起,把主要精力和心思聚焦到扶貧開發上,帶頭深入調研,帶頭謀劃指導,帶頭督促檢查,帶頭狠抓落實,在全省樹立了鮮明的工作導向、發出了強烈的攻堅信號。從2012年開始,省委每年都集中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就扶貧開發工作開展深入的專題調研,特別是2013年和2015年,省委作出統一安排部署,省級四大班子領導同志用3個多月時間,分赴六盤山區、秦巴山區、藏區和“插花”型貧困地區,開展了兩輪扶貧大調研,既確保了謀劃和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針對性科學性,又為各級各方面作出了示范引領、傳導了責任壓力,有效引導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精準扶貧脫貧、攻克最后堡壘上。

在頂層設計上實施“三大攻堅行動”

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必須把握扶貧規律,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我們結合省情實際,樹立系統思維,以創新的理念和改革的辦法,統籌聚合各方面的資源、資金、項目和力量,打造高效管用的載體抓手,謀劃和實施“三大攻堅行動”,著力加快全省脫貧攻堅奔小康進程。

一是緊扣“誰來精準”,謀劃實施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從2012年起,省市縣鄉四級1.5萬個機關單位、40萬名干部,采取不脫貧不脫鉤的責任制承包方式,對口聯系1.6萬個行政村的所有貧困戶,去年又調整充實雙聯干部隊伍,確保全省每個貧困村都有縣級以上單位幫扶、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干部聯系“三個全覆蓋”,鋪設和聯通了精準“滴灌”的“管道”。

二是緊扣“精準什么”,謀劃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2013年啟動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堅持把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作為一個核心,圍繞實現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易地扶貧搬遷、金融資金支撐、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素質提升等6個方面進行攻堅突破,促使扶貧資源向攻堅難點和薄弱環節精準配置。

三是緊扣“怎么精準”,謀劃實施“1+17”精準扶貧行動。在不斷總結扶貧實踐的基礎上,著眼實現扶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和保障“六個精準”,2015年又制定了“1+17”精準扶貧方案,包括一個總的指導意見,以及涵蓋飲水安全、動力電覆蓋、通村道路、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生態保護、富民產業、電子商務、教育扶貧、醫療衛生、鄉村文化、社會救助、小額信貸、勞動力培訓、干部人才、幫扶力量、考核考評等17個方面的配套方案,打出了一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組合拳”,推動扶貧政策向最貧困的鄉村和農戶精準聚焦。

在戰術重點上推進“853”掛圖作業

脫貧攻堅的戰術關鍵在村,戰果體現在戶。我們著眼實現攻堅戰術、扶持政策精確聚焦貧困村貧困戶,研究出臺了《脫貧攻堅“853”掛圖作業實施意見》,明確了大數據平臺建設“八個準”、村級作戰“五張圖”、貧困農戶“三本賬”以及建立健全村級五類工作檔案的工作要求,為我省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供了施工圖、任務書和時間表,對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平臺建設增強了攻堅指導的科學性。把傳統臺賬圖冊方式和互聯網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做到大數據平臺建設“八個準”,即對象識別認定準、家庭情況核實準、致貧原因分析準、計劃措施制定準、扶貧政策落實準、人均收支核查準、對象進出錄入準、臺賬進度記錄準,強化數據收集和建檔填寫過程中的精準度,同時將數據信息電子化、交互化、云端化,打通地域、行業、層級壁壘,促進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清單”和貧困村貧困戶“需求清單”的有效對接,成為精準脫貧數據分析、成效跟蹤、業績考核等方面的綜合載體,為各級黨委政府統籌謀劃、科學決策、推動落實提供了依據。

二是村級掛圖強化了脫貧攻堅的針對性??紤]到貧困村是大量扶貧政策落地的基層終端,也是脫貧攻堅的基本單元,我們明確村級要繪制貧困人口分布、貧困人口致貧原因、貧困人口進出動態、全村脫貧目標任務、貧困戶脫貧目標任務等“五張圖”,同時建立健全貧困村五類檔案,系統直觀地反映貧困狀況、脫貧需求、扶持舉措、攻堅目標和進展情況,增強了脫貧攻堅的靶向性和針對性。

三是農戶臺賬保障了到戶扶持的實效性。我們不斷探索、逐步規范,形成了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告)的“12345”貧困人口識別程序,在全國率先開展精準核實貧困人口和完善建檔立卡工作,2014年核實完善417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信息數據,精準識別出2015年計劃脫貧人口,今年又將2015年35萬脫貧不穩定貧困人口和3.7萬返貧人口,重新納入貧困戶。在此基礎上,要求貧困戶家家有脫貧計劃、幫扶措施、工作臺賬“三本賬”,詳細記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脫貧舉措等基礎信息,實時反映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推進、農戶收入變化等情況,動態展現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全過程,有效強化了幫扶責任人的責任擔當,倒逼幫扶政策、扶貧資金、幫扶力量到戶到人。

在攻堅路徑上抓實“七個脫貧”舉措

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要找準戰術突破口,不斷拓展和強化攻堅舉措。我們在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精神和省里“1+17”精準扶貧方案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細化實化發展特色產業、引導輸出勞務、實施易地搬遷、結合生態保護、著力加強教育、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實行低保兜底等“七個脫貧”舉措,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力促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

比如,在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實施《精準扶貧富民產業培育支持計劃》,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開展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加快一二三產業協調融合發展,下功夫解決好特色產業規模小、加工鏈條短、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真正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提供產業支撐。截至2015年底,全省以草食畜、優質林果、中藥材等為主的富民產業快速發展,畜牧業增加值占一產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0%,蘋果和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分別居全國第2和第1位;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達到7585個,龍頭企業達到2534個,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175%和40.3%;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5%,提高5.9個百分點。

再比如,在深化金融扶貧上,針對貧困群眾缺發展資金、貸款門檻高等突出問題,創造性地實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省縣財政和金融機構按7:3的比例建立10億元的風險補償基金,撬動總規模500億元銀行貸款,由4家金融機構分區域包片承貸,為有發展生產能力、有貸款意愿和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以內、免抵押、免擔保、財政全額貼息的信貸支持;對沒有經營能力的,在貧困戶自愿的前提下,將貸款入股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貧困戶享受保底分紅。截至目前,已發放貸款390億元,惠及80萬戶、360萬貧困人口。

在工作保障上強化“四個支撐”作用

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種資源和要素是基本依托和重要保障。我們著眼增強脫貧攻堅實效,聚合各類資源要素,形成有力保障支撐,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工作中,突出強化“四個支撐”: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支撐。加強對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成立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和省長擔任雙組長,并組建全省精準脫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協調領導小組和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領導小組;加強貧困地區領導班子建設,有針對性地選配貧困地區黨政主要領導,突出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強化幫扶政策支撐。根據脫貧攻堅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研究制定符合不同階段要求、瞄準不同瓶頸問題的政策措施,先后出臺加強和深化雙聯行動、深入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和17個配套支持計劃,以及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了中央和省市縣各類扶貧開發政策配套融合的政策保障體系。尤其是高度重視各項扶持政策執行落實中的具體問題,緊盯扶貧資金“撒胡椒面”等突出矛盾,整合各類資金、項目和資源,統籌規劃安排,創新使用方式,確保效益最大化。

三是強化人才智力支撐。一方面,創新柔性引進人才機制。針對貧困地區緊缺人才大量培養來不及、硬性引進有困難的實際,堅持“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用人理念,分兩批從中央金融機構和科研院所引進201名掛職干部,全部掛任部門或地方專門分管金融和科技的副職,實現了對86個縣市區的全覆蓋,為我省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另一方面,堅持“逢提必下”制度。組織實施千名年輕干部掛職精準扶貧和副廳級及副廳級后備干部到貧困縣掛職行動,2015年選派33名副廳級干部、25名正處長級干部掛任貧困縣黨委副書記,選派1099名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到貧困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今年選派干部到貧困縣、貧困村掛職工作,也正在穩步推進。

四是強化攻堅輿論支撐。扎實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宣傳工作,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地展示我省脫貧攻堅取得的發展成就,全方位、立體式、持續性地宣傳各地各部門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提振信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匯聚為民富民、助推小康正能量,營造形成全社會重視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濃厚氛圍。

在考核驗收上落實“4342”責任體系

精準退出是脫貧攻堅的成效體現。我們著眼實現“真脫貧、脫真貧”,在堅持“12345”貧困人口識別程序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全省建立貧困人口和貧困縣退出機制的《實施細則》,明確了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脫貧退出標準,使精準扶貧有了著力重點、精準脫貧有了檢驗標尺。同時,制定出臺“4342”脫貧驗收責任體系《實施辦法》,明確了脫貧驗收中村級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和貧困戶4方,鄉級黨委書記、鄉(鎮)長和扶貧工作站站長3方,縣級黨委書記、縣(區)長、扶貧辦主任和統計局局長4方,市級黨委書記和市(州)長2方,對貧困戶識別、退出、返貧真實性負責的簽字背書責任,構建起了層層負責的脫貧驗收責任體系。

這一責任體系的特點和作用:一是強化了參與各方的責任心。簽字背書就要擔責,這樣就倒逼市、縣、鄉、村各相關責任人對脫貧驗收工作必須高度重視、全力投入、認真核實,確保不出或少出紕漏。二是保證了驗收的全面性。省里明確細化了貧困退出的標準,貧困縣退出有15項指標、貧困村退出有13項指標、貧困人口退出有7項指標,通過村、鄉、縣和市級四個不同層級的驗收,有利于整體把握和考量,確保脫貧驗收的綜合性、全面性和系統性。三是體現了結果的真實度。我省的脫貧驗收責任體系,不僅有脫貧對象和黨政部門參與,而且重視第三方參與,我們抽調省市縣非黨政機關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媒體等相關人員,全程參與監督考核并進行第三方評估,防范和解決了層層加碼、“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問題,確保脫貧驗收結果公開透明、公正客觀。今年初,省里組織相關方面的力量,嚴格按照“4342”脫貧驗收責任體系,對2015年全省13個市州75個貧困縣開展年度集中考核,有17個縣(區)按我省的試行標準通過了初步驗收,去年全省實現穩定脫貧128.7萬人、比預期目標超出28.7萬人。

在攻堅力量上構建“三位一體”格局

堅持開放扶貧理念,激活和調動各方力量,是脫貧攻堅工程的內在要求。我們圍繞鞏固和拓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在認真貫徹執行“1+17”精準扶貧方案、扎實做好專項和行業扶貧的同時,高度重視動員和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專門出臺了《實施意見》,依托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這一平臺載體,抓實抓好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民企隴上行”等社會扶貧工作,不斷拓展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凝聚形成強大的脫貧攻堅整體合力。

一是培育了特色品牌。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著眼推動雙聯行動與脫貧攻堅融合發展,采取針對性、創新性、實效性強的措施辦法,謀劃開展了“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行動”、“雙聯法律服務直通車”、省檢察院聯系兩當楊店鄉靈官村等雙聯助推扶貧活動,探索創新“農行四融”(融通、融商、融資、融智電子服務平臺)和隴南“互聯網+”精準脫貧,以及蘭州新區把雙聯作為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第一推動力等特色鮮明的工作品牌,在實踐中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強勁的引領力。

二是凸顯了幫扶亮點。積極爭取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全國工商聯等對我省58個片區縣實現定點幫扶全覆蓋,新增國務院扶貧辦、中國證監會、中石化等中央定點幫扶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定點扶貧資金1.5億元;甘肅成為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確定的唯一對口幫扶地區,今年組織開展“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1393戶企業與1125個貧困村、63家商會與130個貧困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全國工商聯所屬75家商會投資26.85億元、對口幫扶18個貧困縣。

三是打造了有效模式。認真貫徹鄧小平同志“先富帶后富、最終走向共同富?!钡闹匾枷?,積極爭取天津、廈門等發達省市對口幫扶我省貧困地區,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計幫扶我省資金5.98億元,廈門市援助臨夏州資金1.1億元、落實對口支援項目51項。同時,積極探索“東部帶西部、先富幫后富,縣村結對、同奔小康”的新路子,如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與武山縣北順村結對幫扶,形成了以“扶志、換腦、育種、造血、夯基”為主要內容的幫扶工作模式,去年底武山縣北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萬元,比2011年底翻了兩番多,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小康村。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堅持以脫貧攻堅“一號工程”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融合推進雙聯行動、“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1+17”精準扶貧行動,突出聯動性、實現扶貧力量從主要依靠省內力量向內外協作并重拓展,突出深入性、實現扶貧政策從頂層設計謀劃和整體推動向持續落細落地拓展,突出實效性、實現扶貧效果從逐步脫貧向穩定脫貧致富拓展,不斷開創脫貧攻堅新局面,確保如期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王坤娜 美編/楊玲玲

猜你喜歡
脫貧攻堅甘肅精準扶貧
甘肅:“三年行動”超進度
致敬甘肅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肅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