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過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2016-10-13 20:47
分憂 2016年10期
關鍵詞:春蘭父母夫婦

雪橋

如今,在鋼筋水泥構建的都市叢林里,鄰里老死不相往來,對門、樓上樓下互不認識。而在北京昌平區天通苑小區西二區,8000社區居民卻為一個喪母的早產兒,組建了一個暖意融融的大家庭。在這個家庭里,沒有冷漠、歧視與斤斤計較,有的只是善良、友愛與溫暖。年過六旬的楊春蘭夫婦,更是將這個不幸的小生命當成自己的孩子……

不幸早產兒有了新“爸爸媽媽”

2014年7月13日,家住北京昌平區天通苑西二區的楊春蘭從超市買西瓜回家。突然,窗外傳來一陣嬰兒撕心裂肺的啼哭聲,持續不斷的哭聲在靜寂的午后顯得格外凄厲。半小時過去了,哭聲依然沒有停止,楊春蘭的心不由一緊,這家孩子到底怎么回事?循著哭聲,楊春蘭來到4樓,她拍打著房門,大聲喊道:“有人嗎?”回答她的,依然是孩子揪心的哭聲。

孩子這樣哭下去,非出事不可。楊春蘭焦急地來到小區的物業辦公室,從居民登記簿上得知這戶的男主人叫秦兆忠。楊春蘭急忙撥打秦兆忠的電話,把孩子哭鬧的事告訴他。一個多小時后,秦兆忠匆匆忙忙趕回來了。門被反鎖了,秦兆忠邊用力打著門,邊大聲喊道:“齊麗,快開門!孩子哭成這樣了,你怎么也不管管?”

這時,孩子的哭聲變成了斷斷續續的抽咽。秦兆忠預感大事不好,他后退幾步,抬起右腳猛地向木門踹去,門開了,出現在他和楊春蘭視線里的,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面色慘白的齊麗披頭散發,穿著睡衣,用丈夫的領帶把自己吊在臥室的門框上。因為哭得太久,孩子的小臉變成了青紫,一雙烏黑的眼睛惶恐地看著這個世界……

楊春蘭和秦兆忠慘叫一聲,連忙奔過去把齊麗放了下來,齊麗全身冰涼,心臟早已停止跳動。在秦兆忠哭喊著打電話報警時,楊春蘭把孩子抱回自己家,用溫水把他全身洗得干干凈凈,又沖了一杯牛奶,一勺一勺地給孩子喂了下去,吃飽后,哭累的孩子甜甜睡去了。

很快,轄區派出所的民警來了,經過現場勘察和尸檢,確定齊麗系自殺。秦兆忠和妻子齊麗都來自大連,齊麗一直沒有工作,6年前,他們走進婚姻。2014年6月9日,在秦兆忠48歲、齊麗42歲時,他們生下了兒子秦博。齊麗生性憂郁悲觀,生下兒子后更是患上了嚴重的產后抑郁癥,因為秦兆忠性格內向,不懂如何安慰、開導妻子,致使悲觀厭世的齊麗走上了絕路。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楊春蘭唏噓不已。在同一棟樓里住了幾年,她竟然從來沒有和這對夫婦說過話。鄰里鄰居的,要是大家互相走動,說說話,也許齊麗就不會選擇這條路。

在秦兆忠忙著為妻子辦喪事的那幾天,楊春蘭夫婦盡心盡力照顧小秦博,他們為他買來進口奶粉,從親戚家借來童車,晚上夫婦倆輪流哄孩子睡覺,不讓他哭鬧。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秦兆忠決定把孩子送回大連老家,因為父母年歲大了,他準備請自己在大連生活的姐姐幫忙照顧。得知小秦博要被送往大連,楊春蘭心里有一種難以割舍的依戀之情。臨走那天,望著父子倆遠去的背影,楊春蘭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二十多天后,楊春蘭見到了剛從外地工作回來的秦兆忠,她關心地問:“孩子怎么樣了?”一臉滄桑的秦兆忠告訴楊春蘭,小秦博在姑姑家只待了10天,他姑姑嫌孩子哭得厲害,借口孩子的戶口在北京,又把他送了回來。秦兆忠在公司從事測量工作,經常要在外作業,心力交瘁的他只得忍痛把孩子送給別人,誰知才過了一個多星期,孩子就病了兩次。

晚上,楊春蘭把小秦博的境況告訴了盧振航,夫婦倆的心久久無法平靜。小秦博本來就是個早產兒,不足7個月就出生了,體質很弱,再三番五次得病,怎么經得起折騰?

兩天后,收養小秦博的那對夫婦又把孩子送了回來,他們說孩子像個小病貓,擔心萬一發生什么不測,他們沒法向秦兆忠交代。懷抱著病懨懨的兒子,秦兆忠心疼地落下淚來。

小秦博又被送了回來,楊春蘭夫婦忙去秦兆忠家看望。見孩子的小臉瘦得蠟黃,楊春蘭的心像針扎一樣痛。當看到小秦博的肚臍眼腫得老高時,楊春蘭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趕,醫生告訴他們:“孩子并沒有什么大毛病,是因為哭得太厲害,才引起了肚臍感染?!?/p>

醫生給孩子開了些消炎藥,楊春蘭把孩子抱回了家。經過幾天照顧,孩子肚臍眼上的紅腫消退了。那天,秦兆忠來看兒子,他買了上百元的營養品和水果,送給楊春蘭:“大姐,這段時間孩子多虧了你,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楊春蘭臉一板:“樓上樓下的,你這樣做就見外了,我如果要你報答我,就不會幫你照顧孩子了?!?/p>

接著,楊春蘭認真對秦兆忠說:“我和老盧都很喜歡秦博,如果你信得過我們,就讓我們來收養他吧?!本瓦@樣,小秦博這個苦命的早產兒,在被送出去兩次都被退回來后,終于有了一個新的家,有了新“爸爸”和新“媽媽”。

六旬下崗夫婦再做“父母”

楊春蘭和丈夫盧振航都已年過60,兩人是離異后重新組合的家庭。楊春蘭和前夫的女兒隨他們生活,盧振航對她視如己出。

盧振航原是中建一局四公司的司機,幾年前內退回家,每月領2000元退休金;楊春蘭幾年前也從首鋼勞動服務公司下崗回家,每月只有1500元生活費??恐@3500元,夫婦倆能夠維持簡單生活。

自從小秦博來到家里,楊春蘭夫婦這種平靜安逸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們再也不能去外面瀟灑了,整天圍著孩子轉。因為是早產兒,小秦博就像溫室里的嫩苗一樣嬌弱,三天兩頭鬧病,瘦得皮包骨,讓人見了心酸。楊春蘭和丈夫喂他什么,他吐什么。心急如焚的夫婦倆帶孩子去醫院,醫生說:“孩子太小,身體弱,要讓他增加營養,最好是母乳喂養?!?/p>

這時,楊春蘭得知有個親戚正在哺乳期,她試著在電話里把小秦博的情況告訴對方,問她能不能分點奶水給孩子吃。親戚被楊春蘭夫婦的善良感動了,加上自己的奶水充足,答應了楊春蘭的請求。于是,京城的北五環上天天出現這樣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面:蕭瑟的冷風中,年過六旬、已顯老態的盧振航在前面吃力地蹬著咿咿呀呀的三輪車,楊春蘭抱著用棉大衣緊裹著的小秦博坐在車后,寒風吹亂了她有些花白的頭發,她時而為孩子抻抻衣角,時而低頭對孩子說著什么……多年前,當他們各自的孩子還在襁褓中時,他們都沒有這樣累過!一天下來,盧振航要踩著三輪車在8站遠的路上往返4次,時間一長,他常常感到腰酸背痛。

香甜的母乳和楊春蘭夫婦的精心呵護,讓小秦博蠟黃的小臉漸漸泛起了健康的紅潤,幾根黃毛搖曳的小腦袋上長出了烏黑頭發。見兒子這株蔫苗煥發出生命的勃勃生機,秦兆忠,這個自從妻子去世后就一直沒有笑過的男人,臉上漸露喜色。

秦兆忠雖然看上去老實木訥,但幾十年的生活閱歷讓他懂得人情世故。2014年11月,秦兆忠來看兒子時,將1000元錢遞給楊春蘭:“大姐,你和大哥的生活也不寬裕,以后我每個月負擔孩子500元生活費,這是這兩個月的錢?!?楊春蘭把他的手擋了回去,動情地說:“你每月才兩千多元,妻子剖腹產和料理她的后事讓你負了債,你還要贍養老家的父母,以后還要成家,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你得攢下一點?!币环捳f得秦兆忠鼻子發酸,他把錢放在桌子上扭頭就走,楊春蘭追到他家,硬是把錢退給他:“如果你非要給錢,我就把孩子還給你!”話說到這個份上,秦兆忠只得將錢收了回去。

多一個孩子,多一份開支。為了讓家里多些收入,楊春蘭夫婦以每月900元租金把自己的兩居室出租一間,另一間讓女兒住著,他們帶著小秦博住進物業公司一間廢棄的倉庫里。這里沒有廚房,沒有廁所,生活很不方便。因為孩子小,夫婦倆怕晚上睡覺時壓著小秦博,盧振航就把自己的位置讓給孩子,自己睡在沙發上。這一睡,就是一年。

盡管出租了房子,家里的經濟依然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離崗幾年的盧振航開始了再就業。他去一些單位應聘司機,別人都嫌他年紀大。終于,他找到了一份為朋友開車送貨的工作。一些人不理解他和楊春蘭的舉動,他們卻說:“人活著,不能總為自己著想?!焙唵螛闼氐囊痪湓?,包含著太多的內涵和深情……

小秦博1歲了,開始會認人了。為了培養秦兆忠與兒子之間的感情,不讓他們父子之間生疏,楊春蘭夫婦就讓他每天下班后來自己家吃飯,讓他們父子在一起有時間親近。

見兒子健康成長,喪妻之痛和對兒子的愧疚在秦兆忠心里漸漸淡去,他變得開朗活潑了,性格有了很大改變,這令楊春蘭夫婦十分欣慰。

8000社區居民營造溫暖大家庭

天通苑西二區有居民近8000人,很多是中建一局下屬各公司的員工和家屬。他們來自山東、四川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為了分擔楊春蘭夫婦的負擔,社區里的居民們自發組織起來,分成幾組,在不同的時段來到楊春蘭家,幫她照顧孩子,或者幫她料理家務。誰家做了好吃的,都要送一份給他們;誰家有人到外地出差,給自己的孩子買禮物時也會給小秦博買一份……

住在2號樓的張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一直在女兒家幫忙照顧外孫。聽說楊春蘭夫婦和小秦博的故事后,張奶奶成了楊春蘭家的???。每天晚上,張奶奶在臨睡前都要來看一眼小秦博,見孩子睡熟了,老人家才放心回去睡覺。

因為愛,小秦博不僅僅是秦兆忠的兒子、楊春蘭夫婦的養子,更是社區8000居民共同的孩子。住在6號樓2層的李寶瑞是小秦博的“爺爺”,他的兩個女兒李文芳和李文暖是小秦博的“大姑”和“二姑”;住在5號樓3門的孫凱是小秦博的“叔叔”……在這個社區里,每一個人都是小秦博的親人。

2015年4月,小秦博突然發燒、咳嗽,盧振航在外面出車,楊春蘭和兩個大嫂抱著小秦博去了北京市兒研所。經過檢查,孩子被確診為肺炎,必須住院治療,首先要預交5000元住院費。楊春蘭連忙給丈夫打電話,盧振航帶著900元錢趕來了,但這遠遠不夠??!兩位大嫂立即回到小區,把秦博住院的事告訴了大家,于是,這些并不富裕,甚至很多下崗待業在家的社區居民紛紛慷慨解囊,你50元,我100元……很快就湊滿5000元錢送到了醫院。

小秦博在醫院里整整住了7天。在這7天里,大家帶著水果和營養品,輪流來醫院看望他。同時,那些不上班的人在醫院和楊春蘭一起照顧孩子。同室的病友既羨慕又驚訝:這孩子怎么有那么多親戚?

天通苑社區流淌著愛心,也在感染融化著那些冷漠的心靈。住在4號樓的趙隆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缺少母愛的他養成了孤僻冷漠、仇視社會的陰暗心理,經常干些偷雞摸狗的壞事,居民們視他為過街老鼠。社區居民與小秦博的愛心之潮涌動后,趙隆才意識到,生活在社區里的每個人都那么真誠,那么善良可愛,他為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感到愧疚。于是,居民們欣喜地看到,這個昔日的浪子變了,變得懂事了,變得有禮貌了,變得會關心體貼人了。他用自己打工所得為小秦博買了一頂漂亮的帽子和一雙鞋子。

寒來暑往,一轉眼一年多過去了。2016年6月9日,是小秦博兩周歲生日。早在一周前,大家就開始策劃,要給小秦博過個熱鬧的生日。他們湊了兩千多元錢,在小區附近的一家酒店訂了幾桌酒席。

6月9日下午,北京的天空陽光燦爛,當生日紅燭點燃時,這些平凡百姓圍著桌子上的小壽星,邊拍手邊唱起了“祝你生日快樂”……

看著小秦博脖子上掛滿亮晶晶的小飾物,不停地在桌子上笑著喊著,秦兆忠百感交集,淚水漣漣。這個不善言辭的中年男人,用最原始、最古老、最真誠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楊春蘭夫婦和社區居民的感激之情:他跪下來,給他們磕了幾個重重的響頭……

楊春蘭夫婦與8000社區居民的愛心故事,漸漸在京城傳播開來。因為小秦博,天通苑西二區的8000社區居民團結在一起,一起歡笑,一起面對生活的風雨。他們的心貼得更近了,感情更深了,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責編/昱青

猜你喜歡
春蘭父母夫婦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
工地上的一對夫婦
精細化健康體檢管理模式在體檢中心的應用探析
夫婦自編曳步舞,快樂感染數百萬人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們是怎樣的人
你有什么了不起
邀請了多少對夫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